北宋初期书法生态之宋绶书法现象研究

2021-11-23 00:40补婉婷
科教创新与实践 2021年33期

补婉婷

摘要:宋绶作为北宋初期表里皆英之人,臻于政治以及文学抑或是书法方面在当时都有一定影响,然因书迹不存而鲜有人关注到其作为北宋初期“朝体”现象的发出者的現实意义。本文系从其为人以至文学、书法角度阐述北宋早期书法现象中的宋绶书法。

关键词:宋绶;北宋初期;书法现象

一、个人简介与年谱

宋绶,赵州平棘人(现河北),字公垂,谥宣献。一说常山人,亦称常山公。父皋,绶荫祖父徽之而入仕。《宋史》称其性孝谨清介,言动有常。从小便聪慧过人,十五岁时为童子试于天子殿,授同进士出身。在文学书法方面著称于当时,是以儒学称世的春明宋氏的奠基人。

二、文学涵养

其深受家学影响,祖父杨徽之无子,去世后家藏书悉与绶,常书颇丰常亲手校勘。其母亦知书,每每亲自教导,所以博通古今。除去祖父所传之外,宋绶喜藏书,且自己亲手校勘。家藏书颇丰,陆游曾言,宋缓家所藏书数量巨大,当时闻名的藏书家,李邯郸公和宋常山公子书不下三万卷。[2]从中可见其书之丰,每日游学期间,通贯经文便昭然皆知。

宋史记载一事就是最好的脚注:“景祐五年,贾昌朝言仪衙三事,绶奏:……后汉刘熙释名曰:驘车,羊车,各以所驾车名之也。隋在的礼仪志曰汉氏或以人牵,或驾果下马。此乃汉代已有,晋武偶取乘于后宫,非特为掖庭所制也。况历代载舆服志,自唐至今,著之礼令,宜且仍旧。”[3]贾昌朝言皇帝出行仪礼之羊车是后宫所用,用于皇帝而不适,而宋绶以隋按汉制而行羊车,非后宫专用之制来说明羊车可用。

因在文学方面有造诣,多次进行大内重要典章的修撰工作。欧阳修称其:“望系朝廷重,文推天下公”[4]。朱长文在《续书断》中云其在朝廷以文章取胜。有《岁时杂詠序》,并晁补之作《续岁时杂詠序》以和。存世有赋一篇,诗四篇。其一云“奇材剑客当前队,丽赋骚人托后车。江涵帝子翠飞阁,山际真君鹤驭天。”

2012年出土的《冯拯墓志》的文章撰写被证实是绶所撰文,文章洋洋洒洒三千字。充足体现了其文章实力。冯拯是太宗时期的宰相,能为他的墓志撰文从侧面反应公信力。

三、宋绶书法特征

(一)得古人法

黄庭坚对宋书雅有称赞,曾云:“近世士大夫书富有古人笔法,唯宋宣献公耳。”从中可知为什么黄庭坚推崇宋绶书法,是因为其书富有古人法度。陆游云:“常山公笔法森严,实传钟张古学。张丑管见:公垂李楷法为宋初第一,极得黄庭经乐毅论遗法”,《黄庭经》与《乐毅论》都是王羲之的小楷作品,可见宋擅小楷法度。文彦博于熙宁九年观绶书云:“宣献公文学德高望重,为一代宗师。顷年尝游公藩,误蒙与进。一日,延食于春明东阁,示余兰亭萧诚书,且曰“名笔也”。乃知公行爱类萧。今年观此小楷二轴,精劲有法,远出前辈。追惟东阁眷与之厚,不觉泫然。”[5]可知绶之书以萧诚为宗,萧书亦不存于世,米芾认为其书极有鈡王趣。从上黄庭坚等人言论中可知其书取法二王根砥。

(二)清而不弱

宋绶与李西台常被当对比向出现在书家评书之中。“宋宣献公绶,……特工笔法,本朝以来称李西台与宣献公。[6]在神文朝以笔法著称当世的书家主要就是李建中和宋绶,可见黄庭坚所说的宋绶特有古法及是指善有古人笔法。李建中与宋绶虽同称世与当时,但是他们的书法风格却存在一定的差异,李肥而宋瘦。“国初称能书者,惟李建中与绶二人,而建中之字,肥而重浊,或为时辈机评,谓有五代以来衰乱之气;至绶则无间言,蓋其书富于法度,虽清癯而不弱,亦古人所难到者。而议者又谓:世之作字,于左右布置处,或枯或秀,惟绶左右皆得笔,自非深造者特未易知。[7]西台书字肥不见肉从黄庭坚论中可见,又言其重浊,可见宋绶书法应属清秀的风格。又黄庭坚云:“常山公书如霍去病用兵,所谓顾方略何如耳,不至学孙吴。至其得意处。乃如戴花美女,临镜笑春,后人未易超越耳。”[8]如戴花美女之态可从其学生蔡襄处得到验证。

四、宋绶书法受到推崇两阶段

米芾云:“宋宣献公作参知政,顷朝学之,号曰朝体。”[9]宋绶曾两任参知政事,分别是仁宗亲政时明道二年和康定元年。康定元年任命时未上任便去世了。所以这里的参知政事顷朝学之,应该是明道二年至景祐四年,即公元1033至1037年,一共4年时间不到光景。同阶段还因李宗谔在翰林掌文,而出现的趋时贵书。这都可归类为北宋初期书法认知尚未建立起来自己的书法语言时,而出现的书法崇拜现象。而且这种现象带有政治意味,在一定程度上可视为书法实用性的一种体现。宋绶成为朝体的主要受众是官员,且人事变迁无常,故此以这种途径传播其书法影响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其书法开始走俏的第二个阶段是神宗朝,神宗是英宗长子,于(1048-1085),英宗长子,治平三年(1066)立为皇太子,四年即皇帝位,在位时间在公元1067年至1085年。宋,刘次庄<法帖释文>卷一云:“神宗皇帝喜徐浩书,熙宁、元丰间天下化之。”[10]明确知道其书是因为皇帝喜爱而风靡一时。

时黄庭坚的题跋亦得见宋绶书法受人推崇:“往时士大夫罕能到宣献书札之,美者。前日裕陵游心艺文,颇归翰墨于宋氏,于是天下靡然成风。墙隅败纸,蛛丝煤尾之余,无不轴以象玉,表以绨锦,士大夫书此间,斑斑皆有笔势。老杜云:【太宗妙其书,是以数子至。】有味其言也。”[11]裕陵即宋神宗,这句话提到了一个对比即神宗推崇宋绶书法前与推崇之后,宋绶书法在国朝的受重视程度差异明显。

五、受其影响的主要代表书家

受宋绶书法影响的代表书家是宋四家之一的蔡襄。蔡襄字君谟,与天圣八年(1030)年中进士,景祐三年(1036)在西京留守推官任上,并在第三年成为宋绶的僚属。明道二年(1033),宋绶在朝中官至参知政事,其书在朝堂受到追捧,于景祐五年(1038)出知河南府,并至康定元年去世。蔡襄在宋绶影响下有两年时间,朱弁在《曲洧旧闻》中记载了蔡从宋学书之事:“蔡君谟得字法于宋宣献。宣献为西京留守时,君谟其幕官也。嵩山会善寺,有君谟从宣献留题尚存。”可知蔡曾从绶学习字法。据曹宝麟先生考证的《门屏帖》是其在西京留守时的最早墨迹存世。蔡襄在其麾下时间较短,但有一些短期影响因素不可排除。蔡襄在宣献谢世后曾作《司徒侍中宋宣献公挽词五首》表示哀悼:“文思精天下,忠谋尽帝前。唯无丰室累,清白是家传”。说明蔡君谟对宋绶的敬佩。

六、试论宋绶书法作品不传之缘

第一,尚意思潮的崛起使富有古法的宋书,与“为人作计终后人,自成一家始逼真”的口号相违而石沉大海。

第二,其长期在大内做官,虽出知河南府,但也是其仕途生涯中非常短的一部分时间。书多为大内所存,世人难以接触其书作。仕途经历限制了其书作的传播。

第三,史料记载中其以小楷著世,取法对象较为单一。

第四,时贵书因其追逐时贵之书法的特殊性,因为朝中时贵的交替是不稳定的,也就赋予时贵书同样的不稳定性。追捧者会因在朝中当政的时贵变换更替而变换追捧的对象。

这种不因书法本身而受到追捧的“趋时贵书”的时风不会构成书法史的主轴。在书法史上起重要地位和流传千古的必定是在书法艺术本身有重要创建的书家,他们的书作会经过时间的检验而世代相传。学习宋绶之书的人本来就是以现实目的性进行追捧,新的时贵出现以及推崇宋书的神宗的谢世,这些因素都会减弱后人对其书之追捧积极性。

结语:

宋绶的书法在北宋时期被称为朝体而存在,虽然其书作不存,但是陈述其在北宋早期存在怎样的书法地位有利于我们了解北宋的书法生态。只凭借文献的记载来评判一位书家的书法优劣,不免存在一定的片面性,只有在有书作流传的情况系才能以理论为基础以作品为参照做出客观的评价。以上所述就宋绶书法在北宋初期受追捧现象做简略分析,表达本人拙劣的观点,存在不足望老师指正,对于宋绶的研究存在很多资料的不完善,希望今后能不断补充。

参考文献:

[1]( 元)脱脱等撰:《宋史》卷二百九十一,宋绶传 ,中华书局 1977, 第9727页-9727页

[2](元)脱脱等撰:《宋史》二百一十一 卷, 宰辅二,中华书局,1977

[3]陆游:《渭南文集》卷28,《跋京本家语》,四部丛刊初编本,第4页.

[4](元)脱脱等撰,《宋史》一百四十五卷, 仪衙三 ,国初卤簿

[5]欧阳修:《欧阳文忠公集》卷,宋宣獻公共挽词三首,四部丛刊初编本

[6]文彦博撰:《潞公文集》外二种,题宋宣献公书帖后,山右历史文化研究院编,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年12月第一版,第139页.

[7]朱长文著《续书断》, 《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书画出版社,第349页

[8][宋]佚名 ,顾逸点校,《宣和书谱》,正书四,宋绶 ,上海书画出版社, 1984年10月第一版,第46-47页

[9][宋]佚名 ,顾逸点校,《宣和书谱》,正书四,宋绶 ,上海书画出版社, 1984年10月第一版,第46-47页

[10]米芾《书史》, 卢辅圣, 国书画全书,上海书画出版社,1993年,第974-974页

[11]张典友著《宋代书制论略》文物出版社,2012年8月第一版第43页

[12](宋)黄庭坚撰《山谷题跋》,白石点校,《跋常山公书》,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16年第一版 ,9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