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档案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及管理策略

2021-11-24 03:15尹国芹
经营者 2021年19期
关键词:档案管理农业农村

尹国芹

(临朐县档案馆,山东 潍坊 262600)

农村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支持力量,农村经济的发展水平直接关系到农村群众的生活质量、幸福体验,影响到基层社会的稳定,也事关我国经济的整体发展。一直以来,我国农村经济都存在产业结构不合理、劳动力素质过低、经济基础薄弱、交通网络建设滞后等问题。随着政府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的先后出台,以及新型农业科学技术的大力推广,农村经济有了较大发展,农村面貌也得到了较大改善。在农村经济的发展过程中,生成了大量珍贵的档案资料,它们是农业、农村实际情况和相关工作的真实记录,加强对这些档案的保管与合理利用,充分发挥其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参考、指导作用,对推动农村经济创新性、可持续性发展,建设幸福乡村具有重大意义。

一、农村档案的概念及管理内涵

农村档案是与农业、农村及农民直接或间接相关的所有资料信息,包括农村行政机关和农村经济组织等在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各类政策、措施、经验成果以及模式等。这些档案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包括各类政策文件、工作报告、会议记录、规划建设方案等,并以文字、图表、音像等不同形式呈现。这些档案全方位展示和反映了某地区农村经济的发展历史,具有较高的价值。

农村档案管理,是对农村档案材料的收集、整理、保管以及服务支持等一系列工作的统称。从总体层面看,农村档案管理具有一般档案管理的共同特点,需要按照档案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档案法》的要求开展管理工作,以确保档案资料安全、完整和充分发挥其价值。从具体层面看,农村档案类型多样、分散且繁杂,档案的收集难度大、管理工作量较大,且农村地区档案管理的基础条件不够完善,档案管理效率与质量也是一个痛点。另外,农村档案是农业生产活动、农村发展建设的信息记录,往往与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有较强关联,较好的档案管理也是有效维护农民群众合法利益的重要手段。如果档案管理不善,造成档案损失或档案被改动,会引发一系列社会矛盾和利益冲突,因此加强农村档案管理有其必然性。

二、农村档案管理对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农村档案是关于农业、农村的全部档案,如农业科技档案、农经档案、农民档案、农机档案以及各种农业政策及实施方案等,这些档案是农业、农村发展过程的记录和经验的汇集,对支持和推动农村经济的稳步、健康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一)有助于保证农产品质量,提高农业经济的产值

农业是农村的基础产业,也是整个社会经济的重要保障。农业要发展,农业技术是关键。发展现代农业不能再按照传统低效、低质的模式进行,要充分利用科学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这些技术包括良种选苗技术、耕种栽植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农机设备操作等各种农业配套技术。农村档案中的科技档案,汇集了各种农业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而且一直处于更新状态,尤其是要善于运用其中的一些新技术、新理念、新管理模式指导现有的农业生产活动,促使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过渡和转变。如农业档案中总结的大棚生产技术,可以用于种植有机蔬菜、绿色水果等,可以解决以往农产品产量低、品质差、产值低等问题,同时通过大棚技术改善农产品的生长环境,也可以缩短农作物成熟周期并延长农业生产的有效期限,可以实现农产品不间断供应,既能充分满足消费者的生活需求,又有利于提高农业经济收益,增强农村经济实力。

(二)有助于分析农村产业缺陷,指导产业经济健康发展

农村经济发展的核心是农村产业兴旺,需要建立结构合理、系统完善的全产业链条,以提高农村经济的抗风险能力,进而才能保证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传统农村经济以种植业为主,外加部分养殖业,总体上规模小、水平低、经济效益不高,无法起到带动作用,其根本原因在于管理者缺乏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以及充足的市场信息,不具备科学发展的眼光,不懂得多种经营[1]。加强农村档案管理,对档案中与农村、农村产业经济有关的各种资料进行梳理、分析和总结,可以找出影响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同时结合以往的产业发展经验,可以识别相关产业的薄弱环节,如资金不足、技术落后、人才匮乏以及政策支持不到位等。掌握这些信息后,就可以有针对性地采取应对措施,及时有效地弥补农村产业发展过程中的不足,从而促进农村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和完善,促进产业规模壮大,形成有支持性和带动力的龙头产业、优势企业,从而提高农村经济发展水平。

(三)有助于实现资源共享,构建农村经济发展体系

农村经济最终都以产业形式、商品形态出现在市场上,与其他多种产业一起参与市场竞争。及时了解和掌握行业动态、市场形势、国家政策等信息并合理应用,可以有效降低农村经济的发展风险,持续发挥竞争优势,收获更高利润。在这个过程中,信息资源起着主导作用,对于农民、农业企业以及农业合作社来说,谁也无法全面掌握所有的资源要素,所以在发展中都可能面临不同程度的经济损失。农村档案管理,是对各类农业、各类农作物的市场环境等信息进行集中收集、整合和保存,是农村经济发展的资源宝库,可以为各类农业经济组织和农民群众提供全面、准确、有用的信息,这些信息在流通中实现共享。相关农业企业和个体经营者能在这些信息资源的支持下,不断丰富自身的产品类型,完善自身组织结构,建立商业合作战略关系,打通产业上下游环节,从而延伸农村产业链,实现规模化、体系化发展。

三、农村档案管理现状

(一)档案意识淡薄,制度不健全

农村地区的档案管理相比城市档案管理而言,无论是管理机制还是管理水平都存在较大差距。部分镇、乡、村领导欠缺档案管理的法律法规知识,档案管理意识淡薄,没有认识到农村档案对整个农村工作的重要作用,将档案管理视为可有可无的工作,既没有对现有制度进行完善,也没有监督档案管理人员严格完成工作,造成档案管理质量不高。

(二)管理人员素质普遍偏低

大部分乡镇档案管理人员没有接受过系统的档案知识培训,缺乏基本的档案整理和归档处理知识,不了解档案资料的形成、收集、分类、保管、利用等程序。归档人员无法准确分辨材料的重要程度,收集和整理随心所欲,基本按照主观想法整理文件,归档质量达不到标准。同时由于农村地区档案人员待遇不高,管理不严,很多岗位人员频繁调动,造成档案交接不清、遗留问题较多、管理工作脱节等问题,难以保障档案管理质量。

(三)材料形成量少且不规范

农村档案虽然类型多、信息量庞大,但真正可形成档案文件的较少,且档案的完整度不高。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是档案归档整理和管理缺乏科学性,主要表现为档案资料收集不完整、整理不规范,很多村庄的归档资料仅以上级下发的文件、通知为主,自身工作中产生的文件材料很少,即便形成了文件资料也未予以重视,没有纳入归档范围。某些乡镇现有的档案材料除了上级文件外,主要是一些集体经济合同,其他关于村委会、农户情况、农业生产等的文件材料较少进行收集、整理,造成村级档案材料不成体系,信息资源浪费严重,无法充分反映本村、本镇的行政工作情况、经济社会情况等。

(四)档案管理方式较为传统

村、镇层级在档案管理方面还面临资金不足,无法采购新型办公设备的问题,如缺乏基本的计算机、电子扫描仪、档案文件柜等。同时由于网络建设滞后,很多基层档案管理机构仍然采用人工管理的方式,不仅工作效率低下,而且工作量较大,经常出现材料收集不及时、分类归档不准确、借阅后未及时收回等现象,也造成了档案资料的损失、损坏。

四、农村档案管理的主要策略

(一)全面采集农村档案资源,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数据支撑

档案信息越丰富、越完整,越有利于农村经济工作的开展,档案管理部门及管理人员要正确认识档案管理工作,主动做好农村档案资源的收集工作,收集范围应覆盖整个农村地区,涉及农业生产活动、农村建设、农技服务、基础建设等各个方面,具体内容如下。

一是有关村级组织建设情况的相关材料,包括基层党团支部、村委会、妇联组织等,以及在日常工作、换届选举、会议、调研和外出考察等活动中产生的各类文件资料。二是与新农村建设和发展相关的材料,主要涉及村级道路修建、饮水及燃气工程、电网改造、农田水利工程、民房改建、土地流转、农业税费改革、林业和土地确权、农村义务教育、农村金融信贷等。三是与农业生产和农业科技有关的材料,如农作物新品种、新技术、新型农业机械的推广应用、农产品加工技术、农业合作社筹建、农村电子商务、农民劳动技能培训以及农村劳务输出等,还包括围绕农业产业化发展建设开展的一系列服务工作。四是关于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的档案,如农民就业指导服务、农村医疗保险、计划生育、扶贫帮扶、低保、五保户工作等方面。五是关于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相关档案资料,包括文明新风宣传、村务公开、乡村治安管理、村级文化站等方面。

(二)完善农村档案基础设施,促进农村经济持续性发展

完善且先进的档案设施设备,可以保证档案材料的存放安全,可以满足农村经济建设和发展的信息参考需求。加强农村档案设施建设,既要加快完善档案管理的基础设施,又要全力推进信息化建设与管理,可从两方面着手。一方面是加强档案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以安全、实用为基本原则,尽快完善档案管理设施。加大对农村档案管理的资金投入,建立可以长期存放档案的专门的档案室,配置档案柜,满足不同档案的分类存放要求。尤其是一些易损、易坏的重要纸质档案,必须单独存放,妥善保管;录音磁带、视频光盘等影像档案应存于背光区域。档案室内要配置防火、防潮、防霉腐以及防鼠(虫)破坏等设施;如果条件允许,可以配置空调、机械通风设备、火灾报警装置等,增强档案管理实力,保证农村各类档案资料都可以被妥善保管。另一方面要加强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为提高农村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村镇各级应加快推进信息化建设。硬件方面需建设树状拓扑结构内部局域网,实现光缆进户,设立中心机房,并配置档案系统专用服务器和计算机;采购一批与档案信息管理配套的办公设备,如激光打印机、复印机、传真机和摄录一体机、数码照相机等。软件方面应购买正版档案管理系统软件、防火墙软件等。同时改变传统档案管理工作模式,利用信息技术建立电子文件自动上传路径,在第一时间对电子文件进行收集、整理,并归档保存到档案系统。依托信息技术和设备,开通档案资料网上下载、查阅等服务,便于各类农业企业、农村合作社的经营管理者、农民群众、基层政府部门等及时获取充足而准确的档案资料,为农业生产、农产品经营、产业规划布局等提供有力支持。

(三)建立健全农村档案服务体系,全面加强农村经济建设

在档案工作中,服务是永恒的主题,档案服务体系的建设是农村档案工作的根本要求,是助力农村经济发展的必要手段。农村档案工作面广、量大,要想充分发挥档案价值,必须建立完善的服务体系。档案管理工作应与农村实际紧密结合,形成合力,为促进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作出应有贡献[2]。首先,在实施过程中,要对现有的各类档案信息进行整合、完善并合理利用,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综合性的档案信息服务。要围绕新农村建设和乡村振兴的各项工作,深度开发档案资源,为产业规划、结构调整、农业技术推广以及农村招商引资等提供信息参考和决策支持。其次,应建立村级档案服务中心,档案管理人员要增强主动服务的意识,对与农业、农村有关的档案、信息、图书、资料进行一体化管理,结合本地产业类型、发展情况,将有关市场经济、生产管理、农业科技、食品卫生等知识从档案中整理出来并编印成册,通过微信公众号、网络公共平台、手机短信等方式实时推送给广大农户和各经营单位,为各类农村产业的发展保驾护航。

(四)加强农村档案管理队伍建设,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档案管理工作对管理人员的素质和业务能力都有较高要求,为服务好农村经济,必须建立一支专业的档案管理人才队伍。首先,应进一步加强对农村基层档案管理人员的教育和培训,针对村(镇)档案人员兼职多、流动性大、专业水平低的特点,制定浅显、实用的培训内容,定期开展培训工作,提高档案人员的管理水平和业务技能。其次,要在保证现有人员稳定的基础上,吸纳更多的优秀人员,且应尽量引进档案类和经济类专业人才、复合人才。借助优秀人才的加盟,优化档案管理队伍结构,提高人员利用档案资源服务农村、农业发展建设的工作质量。

五、结语

农村档案管理可以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建设提供数据参考和决策支持,可以降低农村经济发展的风险损失。农村档案管理需着重提高对农村档案资源收集、基础设施建设、服务体系构建和人才队伍建设等的重视程度,从而有效助力农村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档案管理农业农村
国内农业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关于企业档案管理体制改革的探讨
新形势下档案管理工作创新探析
新农村建设形势下卫生院档案管理工作探讨
档案管理现代化中档案管理原理的运用分析
中国农业2017年与未来十年展望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