勘察设计企业“走出去”业财融合理念探讨

2021-11-24 03:15乔亮
经营者 2021年19期
关键词:走出去财务财务管理

乔亮

(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陕西 西安 710065)

一、勘察设计企业海外财务职能的新定位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内勘察设计企业综合实力不断增强,积极参与境外工程勘察设计,带动中国技术、标准、装备和管理“走出去”,成为对外投资合作的新亮点。2021年,商务部等19个部门发布《关于促进对外设计咨询企业高质量发展有关工作的通知》,体现了国家层面对以设计咨询为代表的工程界高端业务高质量“走出去”的高度重视。当前,勘察设计企业“走出去”面临的困难很多,尤其是后疫情背景下的“网格化”管理对财务管理工作者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在守住既有阵地的情况下,实现财务管理的渗透,越来越多的企业管理者认为,有效利用信息化的财务管理手段,以财务工作的价值创造为核心,牢牢把握决策支撑、资金保障、降本增效、成果反馈、风险管控的财务核心职能,才能使勘察设计企业在逆境中守住阵地。文章对照这一高标准要求,结合笔者自身海外财务工作实例,探索勘察设计企业“走出去”业财融合理念在国际业务中的有效贯彻和落地情况。

二、勘察设计企业海外业务在业财融合理念下的主要关注点

(一)高度关注海外项目商务合同谈判,做好海外财税风险防控的事前策划

在钻研财税政策方面,国际财务工作者要及时掌握和学习我国针对“走出去”企业的财税优惠政策,及时关注商务部门、海关以及税务部门出台的各项指导意见。在项目合同谈判阶段,勘察设计企业可以根据项目合同获取的不同方式,如援建委托、国际竞标等等,财务管理应事前介入合同谈判,重点关注商务合同的签订主体,进而细化至合同中的涉税条款、发票条款、汇率条款、支付条款等。

1.在合同的签订主体方面,设计咨询技术服务合同要高度关注合同甲方是否为境外机构,这一点可以为响应国税总局出台的增值税零税率税收优惠政策提前做好策划。

2.在涉税条款方面。一是主要关注合同额中是否包含当地增值税。二是主要关注涉税条款中有无预扣所得税的约定,如果有,要做好海外项目的标后利润总额计算,如果预扣所得税大于抵免限额并且超过5年,则不能在境内全额抵免,此种情况下,就存在增加境外业务所得税风险。三是客观评估设计咨询业务上下游利益相关者的税收管控模式,做好“增值税零税率”和“增值税免税”的策划评估,实现税务管理工作的价值创造。

3.在境外发票条款方面。境外勘察设计项目成本构成主要为人工费、差旅费、分包费、办公费、驻地生活费用等,因此,项目实施团队要对满足所在国税前列支的境外发票做到心中有数,从而规避境外所得税税务风险。比如通过明确境外现场采购活动开具发票的具体要求,最大限度地减少境外发票缺口。如果到项目完工无法弥补境外发票缺口,导致在境外预扣所得税,根据境外所得税境内抵免的规定,可以向代扣代缴方第一时间索取扣税分割单,进而在境内年度所得税汇算清缴中抵免。同时,重视海外项目现场增值税进项税抵扣工作,这一点与境内类似,文章不再赘述。

4.在汇率风险防控方面。勘察设计企业在境外承揽的现汇项目的合同额中都约定了一定比例的当地货币,一般为30%~100%不等,这些当地币的主要特点是:受所在国外汇管制、不能自由兑换、长期急剧贬值,而且贬值压力是持续增加的,如果得不到有效管控,汇兑损失将会在很短时间内吞噬项目利润,同时造成项目整体资金链紧张。从国家外汇管理局历年公布的数据来看,境外欠发达国家的货币贬值是长期存在的,因此,事前在合同谈判过程中财务人员可以直接作出最大限度降低合同额中当地币比例的判断。另外,在项目的执行过程中要关注合同结算币种和支付币种汇率约定,进而有效规避汇率风险。

从以上财税风险防控的方式来看,规避风险刚开始给人的感觉是抽象的,其实是实实在在的,它存在于境外财务日常工作的点点滴滴。

(二)夯实会计核算基础,规范境外业务外币会计核算与报表工作

1.规范账套的建立与记账本位币选择。勘察设计企业可以通过项目所处经济环境的主要货币确定记账本位币,避免大量的外币和记账本位币之间的折算,最大限度地确保记账的准确性。

2.要求货币类科目充分考虑外币辅助核算。结合勘察设计企业境外项目数量多、国别分布广的现状,提高对上对下应收应付管理的效率,勘察设计企业应在会计期末对外币货币性项目进行调汇,货币性项目主要为(需要调汇的外币科目)现金、银行存款、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应付账款、其他应付款。

3.明确外币报表折算方法。规范外币报表折算差额的会计处理方法,避免当地币大幅贬值导致外币折算报表出现当期亏损,进而造成管理者对当期项目盈亏情况的评价失真。

(三)实现海外业务资金两级管理,努力提高外币资金集中度

1.设立两级银行账户“资金池”。勘察设计企业可以明确一级账户为总部唯一收款账户,负责管理直接汇回中国境内的款项(包含存放在中国大陆境外的可自由兑换货币);二级账户为境外项目实施主体单位的支出账户,负责管理总部内部划拨的资金以及存放在境外的不可自由兑换的当地币资金。这样不但能合理压减二级单位银行账户,提高资金的集约效益,还能达到资金收支高效运转和确保资金安全的目的。

2.不可自由兑换的当地币管理。这是个难题,并且未来形势会越来越严峻,主要原因一方面是与所在国框架类项目越来越少,现汇和投资类项目越来越多;另一方面是越来越多的勘察设计企业的属地化经营,如直接在境外投资设立分子公司,通过属地竞标获取的项目,这样很可能合同中全额约定以当地币支付项目款项。在这种背景下,勘察设计企业在境外沉淀的当地币会越来越多,而且不能及时回流国内。与此同时,项目在中国境内人民币资金支付压力越来越大,汇率风险防控的压力持续增加。因此,通过严控增量,在合同谈判阶段最大限度降低合同额中当地币的比例,并提前做好筹划是压控当地币存量的前提条件。通过盘活存量,勘察设计企业可以通过国别当地币资金的集中管理,按月做好资金使用计划,以“统收统支”的方式,实现当地币资金在同一国别不同项目间的互相调剂,实现当地币资金收支管理平衡。

(四)推行境外会计核算标准化,加快财务共享在境外的全覆盖

主动适应疫情常态化,以信息化管控为手段,提倡“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以专业化的国际财务团队为核心,充分调动总部财务人力资源,不断提高财务团队的国际化水平,持续推进共享模式下的境外业务财务共享建设体系,抓好财务共享在境外的全覆盖。以笔者所在企业为例,在网络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提高业务处理的数智化水平,打通合同管理系统、项目管理系统、人力资源系统、全面预算管理系统与财务核算系统的数据传输通道,实现境外报账境内远程集中核算,从根本上实现境外每一笔经济活动在报账、审批、推送、支付等各个环节“看得见”“管得住”,形成财务资金管理信息化管理闭环。

(五)做好财务自身角色转变,及时提供有价值信息,让管理者做到心中有数

境外财务分析报告要充分调研和考虑财务分析报告的受众群体,注重通过报告解读业务背后的故事,善于将晦涩难懂的会计术语转化为通俗易懂的业务语言。以笔者所在企业为例,可以开展紧贴业务的定期财务分析,如编制具有业务特色的现金流量分析,将财务“三张表”与新签合同额转化率、结算收款率、利润现金保障率、成本费用预算执行率有机结合,从管理会计思维角度出发,定期编制海外板块财务专项分析报告,多维度反映海外板块整体运营情况。在此种情况下,从管理者的迫切需求来看,可以精准把握业务管控情况,快速准确地向管理者传递辅助决策信息;从财务管理者的精力投入来看,可以避免开展大而全但不解决项目管理实际问题的带有典型“财务色彩”的分析,将财务通用评价指标体系与“两金”(应收账款及存款)等专项指标相结合,找出问题症结,并从财务专业角度提出业务管理建议等。及时通报不定期的财务资金专项管理成果,客观反馈专项工作开展成效,切实提高财务管理对业务的辅助支撑职能。

三、思考与展望

在业财融合的大背景下,加强业务与财务之间的融合,突出财务管理的价值创造是“走出去”勘察设计企业对境外财务管理的新定位和高要求。从财务角度出发,从核算价值、反映价值、分析价值发展到深挖价值和创造价值,真正在境外项目执行管理过程中起到核心作用。对标这一高标准要求,笔者针对勘察设计企业未来境外财务职能作出了以下几点思考。

(一)管理会计思维的落地需要管理理念的转变

在员工绩效评价方面,科技水平的提高使得越来越多的体力劳动者被人工智能替代,在设计企业中,越来越多的人力资源不再是体力劳动者,其绩效越来越难以衡量。知识工作者的绩效更多时候不取决于数量,而取决于质量,对于其绩效如何量化,目前行业内依然尚未找到好的解决办法。此外,当前的管理会计还停留在体力劳动者时代,没有进化到知识型员工时代。这些指标和做法显然已不适用于设计咨询这个行业,因此,勘察设计企业的员工绩效评价要回归到设计企业用智慧创造价值的本质上来,将设计咨询成果的创新和质量作为评价员工业绩的关键指标,这样的管理会计能够真正为管理者所用,而且需要管理理念的转变互为支撑。

(二)加强项目管理,重视定额管理,找到作业成本法的应用场景

作业成本法是大型国有企业集团“强总部、精区域、细项目”的需要,也是“穿透式”管理的需要,更是解决设计企业间接成本核算、分析及评价项目运营效益的利器。但是,作业成本法的推广是对既有生产组织体系和管理方式的深层变革,绝不是财务部门仅凭一己之力就可以做到的,需要业务领域的通力协作,不断积累和优化成本定额管理,坚持不懈地做下去,一张蓝图绘到底。

(三)规范商务合同管理,合同管理方式应与会计准则规定有效衔接

结合实务中的合同管理实例,在行业内,在不同勘察设计企业中存在合同管理与会计核算“两张皮”的现象,导致合同管理部门对境外勘察设计项目合同管理的方式与会计准则的最新规定脱节较严重。以合同变更为例,新签订的项目补充合同在实务中往往“作为单独”合同处理,按照最新会计准则的要求理解,实务中的合同变更大多属于“作为原合同的组成部分”,这种情况的经典举例为“在同一地点建造一栋办公楼”。实务中合同管理的不规范,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勘察设计企业管理和核算的合同数量极为庞大,增加了合同管理部门和财务部门的管理成本和沟通成本。

(四)持续发挥业务财务职能,深度推进海外财务共享

当前,各大建筑央企正推进打造世界一流的财务管理体系,加快业财融合,统筹整合财务资源。财务云建设应运而生,作为企业的“数据工厂”,财务共享中心贯彻“一朵云、一个平台、一张网”的建设目标,通过财务云的搭建,实现财务管理的标准化、数字化和精细化,推动财务管理由核算型向价值创造型转型升级。未来,勘察设计企业总部财务共享中心的主要工作将聚焦“合规与控制、会计核算、资金结算、财会人才培养”四大领域,财务共享中心的标准化、集约化、数字化管理将给财务管理工作带来规模优势,这样可以使更多从事标准化的资金结算、会计核算以及报表编制的财务人员从工作中解脱出来。当前,境外财务共享工作亟待革除的阻梗是所在国网络环境较差,不具备财务共享信息化系统的网络运营条件。因此,要想在境外实现财务共享全覆盖,勘察设计企业还应借助母公司在境外的平台优势,积极投入母公司财务管理信息化的统建平台。

四、结语

勘察设计企业“走出去”,财务是业务的忠诚伙伴,在业财融合的大背景下,境外一线业务单位的财务部门要关注或者承担的工作内容应聚焦在合同谈判、合同结算、成本管控、全面预算、薪酬管理方面,同时要做好与上级单位财务部门和总部共享中心的沟通协调。因此,未来,业务财务的职能在财务共享中心将被重新定位和明确,业务财务的职能将从以往的“有形”存在变为“无形”存在,尤其是海外分支机构、项目部等基层单位的业务财务人员,应与所在单位总部财务部门和总部财务共享中心形成有效呼应、相互补位、协同配合的铁三角关系,充分发挥业务财务理解现场业务场景、及时有效解决问题、业财沟通的天然桥梁和纽带的作用。

猜你喜欢
走出去财务财务管理
医院财务管理面临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公路施工财务管理和成本核算
新会计制度对财务管理的影响及解决对策
党建与财务工作深融合双提升的思考
欲望不控制,财务不自由
分析师关注对财务重述的双重作用
分析师关注对财务重述的双重作用
财务专业视角下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培养
财务风险的对策与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