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互联网+物流”经济及环境效益研究

2021-11-24 03:15云映晖
经营者 2021年19期
关键词:环境效益物流效率

云映晖

(内蒙古自治区残疾人就业服务中心,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10)

传统物流行业存在发展水平不高、融合程度不深、运行效率和质量低、创新能力不强、环境污染严重等方面的问题。经济社会的发展及人们消费习惯的转变,极大地推动了物流行业的发展,“互联网+物流”应运而生,且发展迅速。“互联网+物流”的发展实现了对传统物流行业的科学改革和创新,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传统物流行业技术设备、运作流程等的创新和优化,也强调提高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极大地提高了物流行业的运行效率、经济效益,弥补了传统物流行业的不足,具备比较明显的环境效益。“互联网+物流”是当前中国物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一,符合当前形势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及人们需求变化的各项要求[1]。同时,“互联网+物流”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其发展有着极强的不平衡性,主要体现为东部发展水平较高,而西部比较落后。

一、“互联网+物流”相关理论

所谓“互联网+物流”,即积极推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与物流行业的发展深度融合,这是当前中国物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一,也是物流行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之一,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物流行业的提质增效[2]。“互联网+物流”体现的是一种技术,同时也是一种融合思想,强调在推进物流行业转型和发展的过程中,充分依托互联网平台,科学合理地利用互联网技术和互联网思维,并结合数据采集、存储和分析等技术,推进物流运营模式和商业模式的创新和改革。相关工作的开展,对于物流行业的运行效率、经济效益及环境效益产生了重要影响,同时推动了传统经济与虚拟经济的深度融合和有效渗透[3]。

二、“互联网+物流”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互联网+物流”科学应用了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有效弥补了传统物流行业运行效率低、成本高、信息不对称等缺陷,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有效统一。

(一)“互联网+物流”的经济效益

“互联网+物流”极大地推动了物流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有助于提高物流行业的运行效率和经济效益,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物流技术设备的升级和改造,极大地提高了物流行业的运行效率。各项信息化技术、自动化和智能化物流技术设备的推广和应用极大提升了物流行业的现代化水平。EDI、条形码、RFID与互联网的有效融合,能够确保物流运作过程中各环节信息的有效沟通和交流,对于物流作业中存在的各项问题也能及时自动地反馈和处理,极大地提高了物流系统的运行效率,可以有效降低物流行业的成本,并确保管理活动和信息传递更加安全高效,以切实满足当前我国不断增加和变化的物流需求[4]。例如,在规划建设青岛港无人码头时,就科学有效地将物联网、智能控制、GPS、信息系统等先进技术有效结合起来,争取实现作业流程的全自动化管理和控制。在多项先进技术的支撑和保障下,单机作业可达到平均每小时44.6个自然箱。

二是一定程度上了推动物流行业提高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进而有效地提升物流行业运行和管理的效率、服务的质量水平,同时也有助于节省物流行业的劳动力。与传统物流行业相比,在“互联网+物流”模式下,某些物流作业环节逐渐被自动化、智能化物流设备替代,同时也有助于相关人员及时获取物流产品、流程、模式等方面的信息,在提高物流运行效率和质量的同时,降低了物流行业的成本[5]。例如,在2020年“双11”期间,申通快递利用机器人分拣,每小时处理的快递包裹高达1.8万件,能够节省近七成的劳动力,分拣的效率更高、物流成本更低,同时也缓解了“双11”期间物流的压力,能够更好地服务于消费者,提高消费者满意度。

三是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物流业务流程的创新和优化,这方面工作的落实也有助于提升物流行业运行的效率。各项信息化技术、自动化技术和智能化技术的科学应用,有助于重新构建物流行业的业务流程,优化各项资源的配置和利用,同时推动传统物流行业逐渐朝集约化、标准化、智能化方向发展[6]。例如,在物流行业的运输配送环节,基于数据驱动的运输网络得到优化,极大地提高了物流运输的效率;在物流行业的仓储管理环节,科学合理地应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及标准化存储编码、托盘、包装等技术,能构建一个更加完善的存、取、管全程智能化的仓储系统,极大地提高了物流仓储管理的效率,同时也有助于规避和降低仓储管理的成本。

四是通过构建更加系统完善的物流信息系统,并实现其与企业各项资源的有效整合,提高了物流企业的运作效率,同时也有助于增强物流企业供应链弹性;各项信息化技术的推广和应用,逐渐推动物流行业朝着数字化、智能化、信息化方向发展,在降低物流成本的同时,提升了物流交付的灵活性、可靠性[7]。

(二)“互联网+物流”的环境效益

“互联网+物流”极大地推动了传统物流行业的改革和创新,也推动了传统物流行业发展理念、模式及经营管理方式等的创新和优化,有助于提高物流行业的环境效益,更符合当前形势下我国可持续发展与低碳经济发展的各项要求,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新时期我国各行业的发展都强调贯彻落实低碳经济理念,要推进物流行业转型升级,就要解决和处理物流行业的能源资源消耗问题。“互联网+物流”的融合、包容、共享理念为这方面的工作提供了科学的思路,强调推进绿色物流的发展进程。大数据和物联网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极大地降低了物流损耗及减轻了对环境的污染,在有效规避物流仓储缺货或是过度生产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也为环境监测、政府监管、公众监督提供了更便捷的渠道,在各方协调和监督管控下推进物流行业的转型和升级,倒逼企业绿色改革[8]。

二是“互联网+物流”的发展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物流行业技术的进步和创新优化,各项信息化技术、自动化技术、智能化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推动物流生产过程实现了自动化和智能化,有助于减少和消除物流生产过程中的浪费和冗余,优化生产流程,并有效提高能源资源的利用效率。例如,在物流运输和配送环节,基于人工智能的路况识别、路径优化,以及基于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的主动物流配送,极大地降低了物流运输配送过程中的空驶率,同时也有助于减少迂回运输、交叉运输、重复运输等现象,从而提高物流运输效率和能源资源的利用率。在物流仓储管理环节,智能化分配和相关技术及系统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管理效率,同时有助于降低仓储设备的能耗以及减轻仓储管理的压力。

三是各项信息化技术、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实现了物流运作流程、商业模式和运营模式的创新和优化,可以畅通物流链,从而有效地提高物流运作效率,确保在物流行业发展过程中规避和降低因物流供给与需求之间信息不对称导致的影响和损失,也有助于提高物流设备及相关设施的利用效率,从而起到降低能耗、减少物流业务碳足迹的作用。例如,在“互联网+物流”的驱动和指导下,京东物流通过利用各项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基本实现了全程无纸化运营,海关部门也在积极推广和实行无纸化通关,这方面工作的开展和实施提高了物流运作效率,减轻了物流行业发展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满帮集团依托货运平台智能匹配行程和运力,以实现车货信息的高效匹配,从而起到提高运输效率、降低货车空驶率及运输过程中的能耗的作用,在2019年一年中就节省了900亿元的燃油损耗、避免了923万吨的碳排放。

三、中国“互联网+物流”的发展现状和问题

从当前我国物流行业的发展现状来看,“互联网+物流”得到了极大的发展,物流行业与互联网产业耦合协调水平呈现出先快速上升后缓慢下降的趋势,“互联网+物流”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在未来仍具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其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一是中国的“互联网+物流”发展的不平衡性较强,东部发展水平较高,西部比较落后,广东、江苏、上海等经济发达的地区,基本实现了互联网与物流行业的高度协调,但宁夏、甘肃、青海等经济发展比较缓慢的地区,互联网与物流行业的协调发展仍需进一步优化。二是传统物流行业的发展存在发展水平不高、融合程度不深、运行效率和质量低、创新能力不强、环境污染严重等方面的问题。尽管“互联网+物流”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传统物流行业的不足,极大提高了物流行业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但物流行业的发展仍然对高资本、高劳动力的依赖比较大,未来需要通过科技创新、优化管理和运营模式等方式实现物流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四、中国“互联网+物流”的发展路径和创新对策

(一)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

我国中西部地区仍需进一步加强互联网基础设施方面的建设,在政策上鼓励和支持“互联网+”与工业、农业、商业等各行业进行有效融合和渗透。东部地区也需要根据自身发展需要,持续推进物流行业的数字化建设、信息化建设和发展,科学合理地将信息化、智能化、自动化技术应用其中,构建物流信息互联与共享体系、供应链物流标准、物流交易公共信息平台等,为物流行业的发展及各项工作的高效开展和实施提供基础和保障。通过这方面工作的开展推进物流行业服务产品、经营和管理模式、业态联动等的创新和优化,实现我国物流行业的高质量发展,使物流行业的发展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并满足新时期人们的各项需求。

(二)持续推进技术创新和优化

“互联网+物流”的发展需要持续推进技术创新和优化,科学合理地应用互联网技术,同时也需要优化和改进供应链物流系统,在有关工作开展过程中将互联网技术、智能化硬件设备、软件服务与物流商业模式、物流平台、物流运作模式(共同配送、多式联运、甩挂运输、托盘共享等)、物流组织方式(产业集群、供应链物流)等有效结合起来,通过技术的创新、管理制度与管理模式的优化,有效提升“互联网+物流”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从而推进我国物流行业的高质量发展。在推进物流行业创新和发展的过程中,还需要严格遵循“技术引领、融合创新、多业联动、资源共享、高效安全”的理念和原则,并依托信息化技术、信息化智能平台等,努力构建大枢纽、打造大口岸、发展大物流、营造大环境,实现“互联网+高效物流”。结合本地区的实际发展情况和现实需要,对物流行业的发展进行总体规划和科学布局,构建一个更加系统完善的物流管理和服务网络体系,切实满足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

(三)创新现代物流发展模式

在推进新时期“互联网+物流”发展的过程中,需要持续推进信息技术手段的升级,强调激光条码、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等先进技术在物流行业中的推广和应用,以技术推进物流行业创新和升级,提升物流行业的运行效率。还需要积极推进产业融合发展,努力增强物流业与其他相关产业的融合和联动,在横向上形成“产业生态圈”,纵向上形成“物流供应链”,为“互联网+高效物流”发展服务。

五、结语

“互联网+物流”的发展实现了对传统物流行业的科学改革和创新,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传统物流行业的技术设备、物流运作流程等的创新和优化,相关工作的开展和实施极大地提高了物流行业的运行效率、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是当前中国物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一。新时期,我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人口消费习惯不断变化,仍需要持续推进“互联网+物流”的发展,确保其能满足当前形势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及人们不断变化的需求。

猜你喜欢
环境效益物流效率
物流线上的毒品追踪
“慢”过程 “高”效率
韩国智慧物流,为了物流产业的革新
选用合适的方法,提升解答选择题的效率
聚焦立体几何命题 提高高考备考效率
多肉植物火祭空气环境效应初探
环保节能是优化城市规划的途径
自然环境因素对绿色债券信用质量的影响
跟踪导练(一)2
2009年本刊重点关注之物流展会、交流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