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企内部控制建立与完善探索

2021-11-24 12:19郭立峰
经营者 2021年11期
关键词:内部监督决策评估

郭立峰

(成都百庆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四川 成都 610041)

一、引言

改革开放四十年多来,在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推动下,我国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二。民企凭借其产权清晰、体制的灵活性和竞争性、完全市场导向等优势,赢得了发展的良机,也为国民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民营经济用1/3的资源,为国家整体经济增长做出了63%的贡献,所创造的国民生产总值占整体国民生产总值的70%以上,成为整个经济发展中一股不容忽视的力量。虽然民企得到了快速发展,但其历程也不是一帆风顺,面临的困境也比较多,经常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民企在自身管理上还存在诸多不足,其中内部控制的缺失和制度执行不到位是制约民企,尤其是中小型企业发展的重要原因,导致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管理混乱、经营失衡等问题。因此,对我国民企内部控制的建立和完善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探索势在必行[1]。

二、民企内部控制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不足

(一)内部控制环境较差

没有良好的内控环境是民企内控建设过程中的共性问题。大多数民企在创业初期都以业务发展为主要方向,只设立了一些必要的部门,对内部控制的重视度不足,导致民企在早期就没有内部控制的基因,企业的组织结构不规范,部门设置不合理,在工作开展过程中遇到问题时的处理方式也不够科学。

大部分民企都是在所有者的带领下成长起来的,所有者和管理者重合,企业所有重大决策都是由所有者做出的。而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企业所有者却未能充分放权,即使公司设置了相应的决策部门,但在重大决策上受家长制作风的影响依然较大,很难做到科学决策,自然也谈不上有一个良好内部控制环境。而受到所有者知识储备、发展眼光和对风险的认识等因素的局限,“一言堂”很容易导致决策失误的问题出现,这不利于企业的发展,甚至会给企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而我国的民企一直享受着国家经济快速发展的红利,没有经历过真正的经济大萧条,对企业风险认知必定不足。

(二)风险评估机制薄弱

民企要实现大力发展,完善的风险评估机制是重要保障。民企的前期重点是发展业务,以冒险精神取胜,很少主动做企业风险评估,识别、分析风险能力的较弱,更谈不上对企业风险的全面评估,导致很多风险不能在早期被识别,为企业后期发展埋下了危险的种子。民企都是由所有者创立和发展起来的,而所有者在阅历丰富后,意识也膨胀了,认为仅凭自己就能解决企业发展中的所有问题,所做的决策也比较冒进,风险评估失去了应有的客观性和谨慎性,这必然导致企业风险评估机制薄弱。

(三)企业内部监督力度不足

民企部分员工是创业元老,还有一些是企业所有者的亲戚朋友,由于关系的特殊性和人情世故等方面的因素,企业内部监督存在选择性,监管力度逐步弱化,最终导致整个企业内部监督力度不足。另外,民企监管机构设置不合理,未能充分独立,监管机构人员以裙带关系为主,专业水平不足也是导致民企内部监督力度不足的重要原因。监管机构不能从组织架构、人员关系等方面充分独立,开展工作时会受到诸多限制,导致监管工作缺乏真正的独立性和公正性,进而使得企业内部监督无法正常开展以确保内部控制的稳健有效,在实际工作中表现为内部审计工作效率低下,企业内部监督形同虚设,影响了民企的长足发展。

(四)信息沟通渠道不畅

企业内部信息流畅、高效沟通是保证内控管理拥有良好的运行环境的重要渠道。民企起步时,由于规模小、人员不多,员工间的沟通交流顺畅,部门之间的沟通很轻松,上下级沟通也比较容易。然而,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员工人数不断增加,工作界面更明确,分工也更细,导致员工间的沟通效率逐渐降低,部门间的沟通难度加大,甚至会出现互相推诿的情况。同时,因为企业规模大,领导也缺少时间和机会与下属沟通,上下级间的沟通变得困难。虽然许多民企在信息控制方面进行了加强,采用了ERP(企业资源计划)系统、经营分析软件等,但是仍然存在一些信息沟通的盲区,软件并不能完全代替员工间的沟通。民企内部的沟通不畅将导致企业效率降低,从而降低内控运行效率,影响企业发展。

三、完善民营企业内部控制的建议

(一)营造良好的内控环境

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是解决和完善民企内部控制的坚实基础。企业内部控制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企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全体员工的共同参与,各自应承担相应职责。企业董事会要高度重视内控制度建设,结合企业自身特点建立内部控制制度,强化企业全员对内部控制的理论学习,不断完善企业内控体系;要定期召开内控会议,总结内控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断提升内控制度的执行效率,在公司营造良好的内控环境;要定期聘请专业的第三方机构对公司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和执行效果进行专业的指导,进一步完善治理结构,改善企业内控环境;还可通过外部招聘或内部培养的方式进行企业内控专业人才队伍的建设;要针对公司的重大决策建立科学的流程,多听取专业人才的意见,进行民主集中,形成科学的决策机制,减少决策失误。有了良好的内控环境,坚持科学决策,才能为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提供保证。

(二)完善民企风险管理机制

企业在内部控制建设过程中也要将风险管理放在重要地位,使风险管理的观念深入企业的每个环节,使内部控制切实成为民营企业风险管理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民企需要重视与企业相关的信息的收集,通过对信息的分析和识别,评估企业面临的风险,再针对不同的风险因素制定相应策略,实现有效控制风险,减少风险事故。企业在进行重大投资前须经过可行性研究,进行充分的风险评估,进而保证决策科学,避免盲目投资给企业带来损失。风险和发展必定长期共存,企业须充分重视风险因素,建立风险评估长效机制,让公司上下都能重视风险管理;要组建专门的风险机构,对风险制定科学规范的识别和应对预案,特别是要根据管理会计指引编制风险清单,同时针对相关风险制定应对措施,并适时建立风险矩阵进行风险评估与防范,确保风险管理在企业的职能部门与整体层面都可控[2]。

(三)增强内控活动全面性,强化监督力度

内部管控工作应自上而下开始施行,要覆盖企业的整个业务流程与各部门、各岗位,以实现企业内部控制活动的全面性。一是在组织管理上要明确职责权限。通过授权审批等方式对企业从上到下各个岗位的内部控制职能进行落实,并定期进行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估。二是做好内部控制实施的监督。一方面是运行过程中的监督,要求企业各个流程的业务和事项办理在不同岗位、部门之间流转时各环节都要各司其职,要就事项本身的合规性提出自己的意见,只有合乎规定的事项才能予以审批办理;另一方面是结合企业的内部控制评价做好整体监督,企业应督促内部审计或类似部门定期对内部控制的设计、执行情况进行全面监督与评价,确保内部控制本身符合企业的实际情况,确保企业的各关键业务环节与风险点都在受控状态。

(四)构建信息传递体系

民企须结合企业实际逐步建立先进的信息系统,要学习国内外优秀企业的经验,在条件规模允许的情况下建立财务共享中心[3]。要推进业财融合,强化信息沟通,在增强财务信息效率和效益同时促进企业内部控制工作水平的提升。华为集团的财务共享中心就有着世界一流的水平,民企也应加强对信息沟通体系的探索,让企业信息的传递不间断,进而扫除信息传递盲区,以此改善员工同级、上下级之间的纵向沟通问题。还要形成信息报告制度,严抓信息质量以及传达过程中程序的严谨和连贯,逐步建立完善信息报告制度,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证程序的客观性,使各项业务活动能够顺利运行,进一步提升企业的工作业绩和效益。

四、结语

民企的经济地位越来越重要,这就要求民企要能走得更稳、走得更远。内部控制制度设计和执行的有效性对民企发展的作用越来越突出,高度重视内控管理,不断完善企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让企业不断蜕变,才能占领先机,这是民企不断壮大,走得更稳、更远的法宝。相信随着我国民企经济实力的提升,其内控管理及抗风险能力也会不断提升。

猜你喜欢
内部监督决策评估
两款输液泵的输血安全性评估
不同评估方法在T2DM心血管病风险评估中的应用
核电工程建设管理同行评估实践与思考
第四代评估理论对我国学科评估的启示
决策大数据
决策大数据
决策大数据
诸葛亮隆中决策
上市公司内部监督机制失效成因及治理路径研究
发挥会计核算作用实现内部财务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