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的现状、特点与展望
——基于2014—2020年中国知网的文献分析

2021-11-24 10:48吴月刚
关键词:研究成果共同体中华民族

张 红,吴月刚

(1.中央民族大学 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北京 100081;2.河北民族师范学院 历史文化学院,河北 承德 067000)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新时代民族工作的重要理念,中国共产党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话语表达有其逐步发展变化的过程,从“牢固树立”“大力培育”到“积极培养”“铸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成为“民族工作的主线”和“根本方向”(1)2014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提出“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2017年党的十九大进一步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并将其写入党章。2019年中办、国办出台《关于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见》,此后全国各省区纷纷出台各自的《实施意见》。2019年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我国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显著优势之一被提出。。2018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序言中增加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容,“中华民族”一词写入宪法。

与此同时,学界对相关议题的研究日益关注,多次召开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题的专题研讨会,不同专业领域的学者发表多篇相关论文。本文以中国知网(CNKI)为检索平台,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题词,以2014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17日为时间区间,共获得检索结果2 194个,其中期刊论文1 332篇,选择250余篇代表性文献为研究样本,对其研究现状、研究特点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分析。

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的现状

(一)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概念存在不同认识

界定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概念,是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行研究的理论基础(2)中华民族共同体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本体与意识的关系,中华民族共同体是基础,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决定作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属于意识形态方面,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建设具有能动的反作用,二者密切联系,不可分割。因此,在研究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之前应了解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内涵。。对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概念,学者们都认为其是一个共同体,但是在共同体的实质内容所指为何方面存在分歧,分别为国民聚合实体[1]、历史命运和国家政治等多维建造体[2]、人的共同体和文化的共同体的结合[3]、“政治的中国人”的统称[4]等等。

在界定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概念时,学者们从概念的主体指向、形成过程、发挥作用和内在构成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第一,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指向的主体方面,分别包含中国各民族成员[5]、中国各民族[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1]等不同的主体;第二,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包含的具体内容方面存在不同认识,具体包括民族历史、民族关系、民族发展、民族心理、民族文化等方面;第三,对其产生的结果有不同的认识,表现为认知和认同两方面的倾向[7]。理论是实践的先导,理论对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只有在理论上弄清楚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涵和核心要义,才能在实践中科学的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有效地指导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工作。

(二)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过程存在不同理解

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的前提,对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问题,学者们从时间、空间、宏观、微观、内部、外部等不同视角给予了回应,形成了丰硕的研究成果。这些成果既有从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的国族建构视角[8,9]又有从历史文化传统的主体性立场着眼[10],同时也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以中国共产党为主体的研究[11],还有以云南考古发现为基础的以点带面的研究[12],对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问题,学者从政治学、历史学、考古学、社会学、民族理论等不同学科领域给予了充分的研究。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我国民族理论话语体系的核心概念,因此对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的探讨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一方面我们可以进一步廓清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发展脉络,另一方面可以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照。对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过程学者们从三方面进行了探讨:第一,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的历史脉络,经历了觉醒、形成雏型、深化和铸牢的过程[13],经历了从王朝国家向民族国家和现代国家的转变[14];第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的思想脉络,融合了传统儒家族类观、西方民族主义思想和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15];第三,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理论机制,表现为中华民族共同体这一客观存在的实体通过在人脑中形成主观映像,进而形成人们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知、情感、态度、评价和认同等一系列心理活动过程[16]。

(三)更加关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

2014年在总结之前理论研究和处理民族问题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官方层面第一次使用“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话语表达方式,体现了新时代民族工作的全新思维。“中华民族共同体”概念的提出,是对中华民族“名”“实”之争的有力回应,这不仅丰富了我国民族理论界的学术话语体系,为我国民族问题的解决提供了理论支撑,也在学界引起了很大反响,杨鹍飞[17]、郝亚明[18]、杨宏伟[19]、贺海仁[20]等学者在此方面都做出过相应的研究和论述。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两个层面,分别是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在理论层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我国民族工作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是“习近平新时代民族工作思想创新发展的集中体现”[21]。在实践层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两方面,即国内视角和国际视角。国内视角层面又分为国家和个人两个面向:从国家层面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能够“促进国家统一、建设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22];从个人层面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人们美好生活的需要[23]。从国际环境视角出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能够为在国际层面应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提供保证。

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所面临的挑战,有学者提醒在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过程中,也存在“文化认同与政治认同之间的张力与冲突,实体建设与意识形塑的彼此错位”,我们需要积极应对这种挑战[24]。总体而言,当前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所面临的挑战研究稍显不足。

(四)多学科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路径研究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学界关注的重点问题,研究成果比较丰硕,目前的研究成果分别从政治学、民族理论、人类学、民族学、心理学、社会学、法学等不同的视角进行研究,并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路径。

积极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对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巨大的价值。对于如何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学者们从本体与意识的视角[5]、中华民族理论政策体系的视角[25],内外环境的视角[26]、人权和公民权的视角[20]等不同的角度出发进行了深入研究,认为应从自身建设、国际环境、理论建设、制度建设、文化建设等方面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对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路径,主要集中于三方面。

第一,增强各族群众的国民意识和公民意识。从政治学的角度,有学者认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将加强民族团结的路径与增强国民意识的路径结合起来,从双重进路进行铸牢工作[27];从法律角度出发,有学者认为公民身份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筑的法理根基、法律基础和制度保障[28]。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对全体国民进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增强多民族国情教育,积极培养各族群众的国民意识和公民意识。

第二,增强各族群众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的基础。从文化的视角出发,学者们强调从全面正确理解中华文化认同[29]、文化自信[30]、共同记忆[31]等层面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学者提出凝炼体现中华文化—中国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中华“精神标识”和文化符号的重要作用[32];有学者强调要充分发挥历史传统和语言文字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重要作用[33]。

第三,增强各民族对中华民族的心理认同。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有学者认为共同认知、共同情感、共同思维、共同记忆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心理路径[34];有学者认为各民族健康国民心态建设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社会心理基础[35];还有学者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应探究不同阶层群体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知及态度,揭示具有共性的社会心理形成机制,构建不同阶层群体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社会心理培育及促进机制[7]。

(五)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展开不同时空、不同视角的研究

近年来,伴随着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涵的深入研究,对其研究外延也不断拓展,学者们从不同时间、不同主体、不同地区等视角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展开了相关的实证研究。

从时间维度,分别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36]、民国时期[37]、北洋军阀时期[38]等不同时期出发,探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成长、提升、发展和建构的路径及其效应。

从主体维度,有的以少数民族为主体,探讨少数民族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和养成,如回族[39]、朝鲜族[40]等;有的以地区为主体,探讨不同地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现实问题及路径经验,如民族地区[41]、青海藏区[42];还有的以相关组织为主体,探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和培育路径,如民族院校[43]、民族地区高校[44]等。

此外,学界还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从不同视角展开了相关的交叉研究,如从高校课程建设的角度培育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45]、从京津冀各民族共有资源建设的角度出发分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路径[46]、从林语堂小说三部曲出发探讨文艺作品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塑以及对中华民族文化记忆所发挥的作用[47]、探讨交通运输的发展对所在地区铸牢工作发挥的作用[48]、讨论足球运动等体育运动对我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在意义[49]、从国外经验的视角讨论国外经验对我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义与启示[50]等等。

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的特点

(一)研究成果数量与内容受政策影响显著

从每年研究成果数量的分布情况看,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研究在近几年呈几何积数增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大体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2014—2017年,第二阶段为2018—2020年(见图1)(3)本文的图表是根据中国知网(CNKI)的数据统计得出。。第一阶段,研究数量较少,总共134篇文章,主要围绕中华民族和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理论与实践展开讨论。第二阶段,研究成果数量呈井喷式增长,达到1 186篇,研究外延不断扩大,研究内容开始转向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这一阶段,研究成果数量和内容受政策影响比较明显,主要体现在三方面:第一,2017年下半年、2018年上半年随着国家重大政策的出台(4)2017年党的十九大顺利召开,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并将其写入党章,2018年宪法序言第七、第十自然段增加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容,“中华民族”一词首次写入宪法,两次里程碑式的事件对学界的研究具有重大的影响和导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研究日益成为热点,引起了学界的广泛关注;第二,在所有的研究成果中,其中有超过1/3的研究成果发表在中国民族报、新疆日报和贵州民族报等报纸上,报纸文章具有时效性较强的特点,发表于报纸上的文章其时间点主要集中在党的重要会议召开之后或国家重大政策出台之后(5)在中国知网2 194项检索结果中,报纸文章达到681篇,将近占到所有检索结果的1/3。;第三,随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的推进,中央民族大学、西北民族大学等高校相继成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院,集中主要科研力量对相关问题进行重点研究,随之相关的研究成果不断涌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已经成为新时代民族工作的主线,今后一段时期学界将会持续关注这一议题。

图1 期刊论文数量增长曲线

(二)研究内容从理论探讨向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转变

自20世纪30年代末开始,中国学者展开了对“中华民族是一个”“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等议题的讨论,现阶段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研究是在之前对中华民族、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等内容研究的基础上形成的,受上述研究的影响,是上述研究成果的延续与发展。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研究,最初较为关注认同研究,采取理论研究的范式,探讨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内涵、形成过程、建构过程、增加认同的途径等内容。党的十九大召开之后,正式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更深层次意涵的词汇“铸牢”取代“筑牢”进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的话语体系。随着学界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达成共识,相关的研究内容也发生了转向,从理论探索到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研究并重,从宏观研究向微观、中观研究转变,研究内容逐渐倾向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涵、形成机制、价值与路径的研究。随着研究的深入,针对性更强的铸牢路径研究将会越来越丰富并且发挥更大的价值和作用。

(三)研究视角呈现多学科化趋势

表1 研究学科视角分布表

图2 论文发表数量排名前十名的学术刊物

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研究引起了不同学科的关注,主要体现在三方面:第一,从研究视角和研究内容上看,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政治学、民族学、教育学等学科,此外,心理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社会学、历史学、法学、艺术学等学科和专业从不同视角出发进行多个学科交叉研究,丰富研究内容,拓展研究领域,贡献了较为丰硕的研究成果(见表1);第二,从成果的呈现形式来看,部分期刊开辟了“多学科聚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专栏,邀请不同专业的学者共话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打破学科壁垒、增进不同专业的沟通交流提供了平台;第三,从刊发研究成果的期刊来源上看,相关研究除了集中于民族研究类期刊、民族类院校学报之外,在其他综合类学术期刊也有分布,可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已经纳入人文社科研究的相关领域(见图2)。尽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呈现出多学科化趋势,但现有的多学科协同研究仍存在研究范围较窄、研究程度较浅、研究力度较弱等问题。

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展望

纵观上述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的理论图景,学界从不同视角、不同专业、不同学科进行了多层面、宽领域的研究,形成了诸多研究成果,丰富了相关研究理论,对民族工作的实践具有巨大启示,同时,我们也应注意到在拓展研究领域、转变研究范式、挖掘研究深度等方面还存在一些可以优化的空间。

第一,打破学科壁垒,推动学科之间的协同创新研究。以往的研究只是从民族学、政治学、历史学、法学等单一学科视野出发,取得的研究成果多局限于学科内部,不同成果之间无法通融。尽管目前已经出现了多学科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的良好趋势,但打破学科壁垒、推进学科之间协作创新仍然任重道远。未来应打破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的学科壁垒,借力不同学科的研究所长协同攻关,综合运用社会学、心理学、民族学、政治学等学科进行多学科的交叉研究,争取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的理论与实践方面不断向前推进,作出更大的突破。

第二,创新研究范式,提高研究成果的时效性。在以往的研究成果中,或者采用理论研究的方法、或者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研究范式比较单一。未来应创新研究范式,倡导多元的研究范式,综合采用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质性研究与量化研究相结合、历史研究与现实研究相结合、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相结合的方式,用多元的范式研究复杂的社会现象,实现不同研究范式的相互补充、相互融合。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研究中,既要进行深入的理论探讨,又应及时关注铸牢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提高研究的解释力和指导力,提高研究成果的时效性和针对性。

第三,丰富研究内容,避免低质量重复研究。以往的研究成果很多,但是有巨大影响力的成果却相对有限,许多研究成果存在同义反复现象,缺乏实质性的创新和推进。研究内容对民族地区、少数民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关注较多,对东部地区、城市地区及全体国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研究不足。未来应不断开拓研究视野、丰富研究领域、转变研究观念、端正研究态度,补齐当前研究的短板,多开展扎实细致的深度研究,多进行重大理论与实践难题的研究,尽量避免低质量的重复研究,争取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研究方面做出新的突破。

第四,提升研究层次,助推进入主流研究领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一环,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行深入研究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目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已经获得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但比起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大意义来说,相关研究仍有待加强。未来,铸牢研究应突破民族研究领域,纳入更广阔的研究视野,更多的重点大学、综合类大学应投入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之中,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成为主流研究领域,不断增加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提供充分的理论支撑。

猜你喜欢
研究成果共同体中华民族
我校多项研究成果荣获省、市科研奖
爱的共同体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构建和谐共同体 齐抓共管成合力
共同体的战斗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中华共同体与人类命运共同体
From Xia People to Han People and to Chinese Nation— A Study of the Trajectory of the Cohesion and Integration of Chinese Ethnic Groups
冀东1:25000高精度航磁及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