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壁市致远小学 “和合教育”引领学生全面发展

2021-11-24 11:56毋昆杨志强
江苏科技报·E教中国 2021年20期
关键词:课程课堂教育

毋昆 杨志强

日前,在鹤壁市致远小学(以下简称“致远小学”)数学组开展的“校级课程共研商,信息技术进课堂”主题教研活动中,吴莹、王玉华两位青年教师讲解了“看一看”“蚂蚁做操”两节课,教研组全体教师进行了评课、议课,提出课堂亮点和建议。评课后,吴菲菲和李治民两位教师分享了信息化教学互动平台使用技巧和实时投屏等教学辅助技术,促进了数学组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水平的提升。

学科主题教研活动是致远小学“和合教育”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为进一步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引领学生全面发展,致远小学通过打造“和合教育”品牌,从教育理念、队伍建设、课程体系建设、课堂及文化构建等方面进行全方位改革,推进学校健康、持续、高位发展。

“‘和合教育注重协调教育过程中的矛盾,将不同教育目标和内容协调统一,统筹兼顾,以满足家长、学生对教育的不同需求。”致远小学主管校长常青山说。

打造“和合文化”

致远小学创建于2015年,坐落在有“北国漓江”美誉和“中国诗河”之称的淇河岸边。校园占地70余亩,共有27个教学班,在校生1700余名,教职工80人,其中中小学高级教师7人,省级名师1人,省级骨干教师1人,市级名师骨干教师9人。

建校以来,致远小学本着“以开放的姿态办开放的教育”办学宗旨,秉承“载学载娱、亦文亦武、致善致远”校训,以“和谐发展,和睦同心,合心共长,合力共进”核心文化为引领,营造了“学生和乐,教师和睦,校园和美,学生合作共长,教师合力共进,学校合一共赢”的校园文化,强化了“让教师享受有尊严的工作,让学生享受有爱的教育”的办学理念,适时提出了适合学校发展又彰显学校特色的“和合教育”品牌,将“和合文化”因子植入学生童年,培养“和智和能,和乐成长”的“小致远”,实现了“由和致合,因和而强”的办学追求。

建设“和合队伍”

致远小学以“四有好教师”为标准,将师德建设与业务素养提升共谋划、齐落实,坚持师德首领、教研引领、课程统领、教学落地原则,践行“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理念,打造“教师协同成长共同体”。

为此,学校构建了开元达标、教坛新秀、学科骨干、学科带头人、学科名师、专家型教师“六进阶教师攀升体系”,倡导问题导向学习、任务驱动学习,通过结伴效应、群体压力效应,形成协同学习成长内生动力,坚持教学、教研、教改“三教”并举,以话题式、问题式、课题式研究为抓手,深化问题即课题的意识,形成了国家、省、市、区、校五级课题研究体系,实施了教师专业化发展“五个一”工程,实行“肯定一条值得借鉴的教学经验,指出教學中存在的两点突出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三条可操作性建议”的“123”听评课制度,致力于打造合力合拍的管理队伍和教师队伍。

创设“和合课程”

致远小学遵循教书育人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构建了“10+1”和合课程群,将10个学科课程和1个主题统整课程结合起来,形成“和合创生,百花齐放”课程体系。

在“语文+专题学习”活动中,致远小学开展“请党放心,强国有我”主题活动,为学生埋下信念火种。依据学生年龄特点及认知水平,主题活动分学段、分年级开展,强化爱党爱国情怀。同时,学校组织一、二年级举办“我是中国娃,写好中国字”汉字书写大赛,让学生在汉字书写中深刻感受中国方块字的字形美,用一撇一捺书写华夏气节。

在“数学+专题学习”活动中,一年级通过开展数字秀,让学生把绘画与数字相结合,学会灵活应用数学。二年级开展趣味数学推理比赛,提高学生的推理和逻辑能力,促进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发展。三年级开展24点益智数学游戏比赛,使学生复习巩固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强化学生的口算、心算速度,以及多角度解决问题能力和推理能力。四年级开展三阶魔方速拧比赛,参赛选手们个个凝神聚力、指尖飞舞,手中的魔力不停旋转,或左或右、或上或下,他们以智慧加速、和时间赛跑,争取在最短时间内将魔方复原。

此外,学校还开展了好书推荐、小小故事家、一起读书、户外实践活动、二十四节气、传统节日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和合课程”。

构建“和合课堂”

“和合课堂”注重师生、生生与文本之间的多元对话,将不同观点展示、碰撞、吸纳、融合,形成新的认识和体验,把课堂元素变成教育资源,实现资源互补。

致远小学适时提出并探索研究出“学活课”六步教学法,即:引学示标,定学探究,合学交流,示学分享,延学拓展,对标评学;建立小组合作机制,围绕学标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分享交流定学探究环节中梳理出来的知识点、重点,讨论解决疑难点,做好小组记录,各小组开展知识点、学法、学情亮点示学分享,将“和合课堂”的立场坚定于课堂,形成“合作合享,和智和能”的课堂教学。

为提高音乐教师课堂教学驾驭能力,多方法实现教学目标、突破重难点,构建有效的音乐课堂,致远小学音乐组开展了组内研讨课活动。周艳执教的“捉迷藏”一课让学生能在欢快、活泼的情绪中感受歌曲的意境,通过模唱了解附点音符的唱法,在教学中着力引导学生听、唱、说等实践活动,让学生体验、发现、欣赏、表现音乐美。李琳执教的“杨柳青”是江苏民歌中一首广为流传的民间小调,富有地方特色。教唱新歌的时候,李琳让学生找方言的不同读音并用方言来演唱,这一尝试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自始至终都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和表现欲望。

通过研讨课活动,音乐组教师们感触颇深,大家纷纷表示,音乐教师要充分站在学生角度教学,抓住其闪光点,高效完成组内常态课工作。授课时,逻辑关系要清晰,要把握整体节奏感。教学设计一定要从课本出发,重点关注教材和歌曲本身,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教师弱化讲解,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以情感领悟音乐。

“教育大道,‘和合共生,致远小学将继续在‘和合教育理念引领下,以守正创新风貌,将教学改革活动向纵深发展,推动教育教学质量与特色教育再放异彩。”鹤壁市致远中小学校长高代宝说。

猜你喜欢
课程课堂教育
《ERP原理与应用》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探索
欢乐的课堂
课程思政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写字大课堂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
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