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工作的多维审视

2021-11-24 07:21陈丹琴
中国德育 2021年22期
关键词:家校共育班主任

摘 要 创新班主任工作是落实新时代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的题中之义。然而,在教育实践领域,许多教师不愿意承担这份工作。究其原因,主要是对“班主任”的认识偏重于工作忙、工作累的消极层面。要打破认知局限,需从多角度审视班主任工作。完善班主任工作的相关制度规范、明确班主任的角色、廓清班主任的工作要旨、积极主动地进行实践反思,有助于突破班主任工作的现实困境,让更多优秀的教师加入班主任队伍之中。

关键词 班主任;制度规范;班级德育;家校共育

作者简介 陈丹琴,杭州师范大学经亨颐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

2009年颁布的《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以下简称《规定》)从选聘条件、职责与义务、待遇与权利、培养与培训、考核与奖惩等方面对班主任工作进行了翔实的说明,有效地保障了班主任的权益。但是,在时代变革和教育改革的双重影响下,班主任工作在现实中面临着工作量大、工作形式烦琐等问题。尤其是在后疫情时代和“双减”政策出台后,一些班主任很难在较短的时间内适应高强度的工作,从而削减了教书育人的动力。鉴于此,多视角重新审视班主任工作,有助于化解班主任工作危机,重新激发他们的教育热情。

一、班主任的制度规范

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首要德性。[1]同样的,班主任制度作为制度的外延,也应以正义作为首要原则。只有保证制度正义,才能建立培育和管理机制的坚实根基。从现实角度来讲,所谓正义,就是要尊重班主任的人格,守护班主任的合法权益,满足班主任的合理需求。除此之外,正义制度的维护需要共同体成员的协同努力,所以,班主任也要履行相应的职责,遵守培训规范,积极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尽心尽职为教育事业服务。

(一)制度促进育人热情

教育工作是一项充满幸福感的工作。教师面对的是一个个具有无限发展潜能的生命体,在这样一种纯粹的人与人的交往活动中,教师感受到的更多是孩子们的纯真善良。人作为一种具有共情能力的关系性动物,在无意识地情感交互中实现自身对积极情感的需求,这是职业幸福感的来源之一。此外,教师职业普遍受到社会的尊重和认可,教师是学生心中的榜样人物。从更高层面上来讲,教师通过知识的教授,开发学生的能力,完成育人目标的同时实现了自身崇高的人生价值。所以,教师工作具有助己走向完满生活的可能,而完满的生活就是幸福的生活。但是,这种可能性的完成除了教师自身的觉醒和努力之外,还需考虑教师作为人的基本需求,即个人的生存和生活需求,这需要外在的制度提供依托。从《规定》来看,班主任有为学校建言献策和以适当方式批评教育学生的权利,其课时工作量、绩效考核和奖励机制也有具体的规定,包括其培养和培训也都有规范的体系保障。[2]这是国家层面的制度保障。为了进一步促进班主任的工作热情,学校应明文出台班主任工作的条例细则,且应符合教师的共同意志,如此才能让班主任有实实在在的安全感,才能激发教学热情。质言之,制度的制定和实施都要恪守正义原则,秉持平等公正的态度。

(二)制度抵制不良作风

制度除了要从积极正面的角度贴合班主任的合理诉求,还要嚴肃处理一些违反教师职业道德、滥用班主任职权的情况,全面抵制班主任队伍中的不良作风。根据正义制度的相互性要求,班主任自身应主动承担起相应的职责。首先,在培训工作中,要确保认真对待,树立正确的教师观、教育观,严格服从培训纪律,杜绝因个人原因导致培训效果微弱。其次,在正式入职时,要明确自身责任,遇到问题要乐于向有经验的教师请教。最后,在长期的工作中,要学会反思自己,不能固执己见。班主任要认识到,在工作中遇到倦怠在所难免,但不能因此放弃对学生的教育。针对这种情况,学校要引起重视,及时转变教师的错误观念,加强班主任职业认可的教育。对于班主任的个人生活习惯,学校也应贯彻“不过分干预但积极引导”的原则,倡导班主任发挥教师榜样的作用。针对个人不良的生活作风,学校应根据实际情况轻重予以公开、公正的处理。总体而言,加强班主任制度建设,对班级教育共同体的构建以及学校育人环境的改善具有重要的价值引领作用。[3]

二、班主任的角色定位

明晰班主任的角色是开展后续工作的基础。班主任是中小学日常思想道德教育和学生管理工作的主要实施者,是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引领者。[4]正确认识班主任这一角色,是坚定教师职业选择的前提,是学生过上幸福校园生活的要素,也是家长与学校建立长效沟通机制的关键。班主任需要重新认识这份工作,这样才能规避许多自扰的烦恼。

(一)班主任是教师,不是家长

每位班主任首先要意识到自己是老师,不是家长。保罗·弗莱雷提出,教师不是家长,而应成为学生成长的伙伴。养育子女不是一种职业,而教学却是一种职业。[5]教师和家长是有区别的。提出这一认识,不是为了划清责任界限,而是为了保障班主任工作的有序进行。在很多人眼里,包括许多班主任,常常会把自己视为学生的家长,除了要履行教师的职责,还要分担家长的义务。从班主任个体的角度来看,这样的班主任具有仁爱之心,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成长,减轻了家长的育儿压力。但从班主任群体来看,这样做不利于全员育人机制的落实,不利于优秀班主任团队的培养。

第一,在全员育人背景下,班主任和家长都是培育主体,应该相互促进、各司其职,这也是“正义”的诉求之一。如果班主任包揽了家长的工作,那么,一方面否定了家长参与的权利,另一方面违背了社会整体教育事业发展的规律。第二,班主任面对的不仅仅只是一个学生。要做到平等对待学生,就不能对个别学生特殊对待。如果要求班主任对每位学生都施以父母般的关爱,这是有悖现实性的。对于家庭或个人情况特殊的孩子,班主任可以动员全班同学及家长共同参与到帮扶活动中,而不是独立承担过多、过重的工作。

(二)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参与者,不是全权责任人

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参与者而不是全权责任人。诚然,班主任有义务协调班级管理的事务,例如,组织班级规章制度的制定、班干部队伍的建设、班级布局设计等。但在进行各项活动的过程中,班主任要避免独断地决策,而是要鼓励班级同学、学生家长、任课教师共商共谋,积极投入到班级共同体创设之中。班主任作为班级管理的参与者,应给予学生一定的自主性,辅助他们开展合作,指导学生进行良性竞争。这样做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我认同感,让他们在班级建设中收获自我价值,这亦符合学生的心理需要。班主任要破除家长在家校合作模式中的被动性,让家长参与成为一种共识,真正实现家校共育。与此同时,让家长在做中学,在决策中受教,收获参与认同感,并进一步融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

在班级管理中,危机处理和活动创新遵循“从有到无”和“从无到有”的两条不同逻辑线,需要班主任在管理规划中做好应对措施。前者以“防”为主,防止学生受到伤害;后者以“放”为本,相信学生的能力,放飞学生的想象力,放手让学生去做。概言之,班主任的参与要做到有的放矢,这需要长期的经验积淀和反思跟进。

三、班主任的工作要领

在清晰定位班主任的角色之后,班主任也应对自身的职责有一个更为全面的认识。在教育实践中,班主任难以避免地要处理各种突发情况。把握班主任的工作要领,可以有效缓解一些琐事带来的心力交瘁。《规定》中指出,进一步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这项规定的制定目的之一。[6]由此,班主任要始终把德育作为自己的重要职责。同时,在后疫情时代,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也应该引起重视。[7]

(一)坚守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阵地

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是促進学生健康成长的两大支柱。教育遵循“基于人”“为了人”的原则,帮助学生完成“成人所是”的目标。“基于人”要求教育顺应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具有不同的心理特征,而这种心理特征的发现需要教师结合专业的教育知识和个人观察。班主任作为学生学校生活的密切接触者,既具备专业的教育知识,相对任课教师而言又具有更多接触学生的机会,所以,班主任是关注学生心理状况的最佳人选。然而,由于班主任还承担着教学任务,没有足够的时间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为了突破这一困境,班主任可以以“周记”的形式,让学生在叙事中表露心声,还能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为了人”要求教育要注重学生精神品质的塑造。班主任的本职工作中包含了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这一任务,为了更好地实现育人目标,又切实改善班主任工作的烦琐问题,可以将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结合起来,以“尊重学生人格、聆听学生需求”为宗旨。通常,教师关注“是非对错”,而在孩子看来,“是否得到尊重”才是主要的衡量标准。所以,班主任要尽可能地做到理解学生,不伤害学生;努力做到先认同孩子的情绪,再进行教育引导。班主任自身需要的,也是学生需要的。学校制度保障班主任的人格平等和合法权益,班主任也应在工作中做到这两点,做到育人育己一体化。

(二)推动家校共育体系有序开展

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提出落实中小学教师家访制度,将家校联系情况纳入教师考核。[8]家校联系作为重要的考核条例之一,对班主任而言,既面临着新的挑战,也存在新的机遇。在家校共育的导向下,挑战在于班主任要以学校的统一定制文化融贯存在多元差异的家庭教育文化。[9]机遇在于班主任可以以此为契机,思考如何促进家校沟通的对策,实现家校良性互动,减轻教师工作压力,实现自身更大的社会价值。

首先,家访作为推动家校合作体系建设的重要途径之一,有助于班主任了解学生的家庭环境,从而更好地理解学生。班主任进行家访不是为了“告状”,而是和家长达成一致的育人目标,对家庭教育进行指导和完善。所以,班主任要以一个学习者的姿态主动学习一些家庭教育的专业知识,与家长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家长在学习和实践中收获良好的亲子关系,可以缓解因错误的教育方式造成的家庭矛盾和纠纷,为孩子营造一个健康的成长环境。除了家访,班主任还要负责召开家长会。与家访不同的是,家长会面对的是整个班的家长,班主任要借此机会,努力打造一个由家长、学生、教师共同构成的班级共同体。

四、班主任的实践反思

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班主任很难抽身进行系统有效的反思,这一方面是由于班主任自我省察的意识尚未成型,另一方面是由于对反思本身的错误认识,错误地认为反思是一份额外的工作。实际上,反思实践是一种“温故知新”的自我成长。反思是班主任学习班级管理、提高自身多元能力发展的重要举措。班主任可以从两个维度进行深刻的反思,这也是班主任工作的本质凸显。

(一)创设友爱互助的班级共同体

班级共同体中包括教师、学生和家长,平等对待各个主体是首要原则。从不同的对象具体展开来说,首先,班主任要尊重学生、相信学生。让大部分班主任最为困扰的是那些不守纪律的“家伙们”,然而,若是进行正确引导,就能化解这个教育危机。从学生发展的角度来看,每位学生在不同的领域都有自身的发展潜能,班主任可以挖掘学生在各个方面的能力,如班级卫生事务、班级纪律的管理,让学生在被信任的感觉中找到自己的价值。其次,班主任要加强同任课教师的交流,及时和任课教师沟通班级情况。倡议建立班级教学小组,每周举行一次交流与讨论,加强各科目之间的协作,追求教学与育人的同步,达到全科育人的教育目的。同时,友好的同事关系可以提升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当然,这还需要从学校层面加以规范,促成教师达成全科育人的共识。最后,班主任要平等对待家长。不能因家庭经济条件差异区别对待家长,也不能因学生的表现影响班主任对家长的评价。在家校共育的模式中,倡导成员间相互评价,尤其注重孩子对父母的评价,这样可以让家长产生更大的动力投身到班级建设之中。总而言之,创设友爱互助的班级共同体是班主任进行工作反思的重要维度,可以从不同对象的需求出发,总结经验、积极创新。

(二)建设良序和谐的学校共同体

班主任作为学校教师队伍中的一员,有权利和义务为学校建设建言献策。班级共同体是学校共同体中的一员,可以借鉴学校建设中做得好的方面,将相关理念渗透到班级管理中,也可以向学校提议班级建设中的先进管理理念。例如,有些优秀的班主任为了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专门和家长、学生一起设计、出版了属于自己班级的刊物,发表班级同学的优秀文章。同样的,许多学校也有专属的校报、校刊,以这种可视化的形式记录学生、班级和学校的成长。所以,班级管理和学校管理在很多时候是相通的。在学校各级各类活动中,班主任要做好学生的动员工作,为学校增添不同领域的专业力量。对于表现积极的同学,要及时予以正面反馈。为了实现学生专长的更好发展,班主任可以向学校提议成立兴趣社团,指导学生进行专业训练。

做一名反思型的班主任,归根结底要求班主任以身作则,端正自身行为举止,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所以,班主任管理工作的反思实质是一种自我学习、自我成长和自我实现,也是成为一名幸福的班主任的必经之路。

参考文献:

[1]罗尔斯.正义论[M].何怀宏,何包钢,廖申白,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0:3.

[2][4][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的通知[EB/OL].[2021-10-01].http://www.moe.gov.cn/srcsite/A06/s3325/200908/t20090812_81878.html.

[3]齐学红.班主任制度变革下的教师角色转变[J].中国德育,2019(24):12-13.

[5]弗莱雷.被压迫者教育学[M].顾建新,赵友华,何曙荣,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11.

[7]费颖.后疫情时代,请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J].班主任之友(中学版),2020(Z2):123-125.

[8]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EB/OL].[2021-10-01].http://www.moe.gov.cn/jyb_xxgk/moe_1777/moe_1778/202010/t20201013_494381.html.

[9]齐学红.班主任在家校共育中的价值体现[J].江苏教育,2021(24):37-38.

责任编辑︱李 敏

猜你喜欢
家校共育班主任
我的“自画像”
我的班主任①
当一名轻松的班主任
影响小学家校共育的因素以及解决策略初探
《语文学科课后作业的有效研究》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浅议如何化解家校教育的矛盾
对寄宿制学校学生养成教育的几点看法
家校共育势在必行
我们的班主任等
我的班主任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