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 乡村文旅产业的融合发展及优化

2021-11-25 05:28殷晓茵杨瑜李红霞王开莹
大众投资指南 2021年24期
关键词:文旅融合旅游

殷晓茵 杨瑜 李红霞 王开莹

(1.云南民族大学,云南 昆明 650000)

(2.大理州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云南 大理 671000)

(3.云南省大理州漾濞县政府,云南 大理 671000)

(4.云南艺术学院,云南 昆明 650000)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同乡村振兴战略一起迈入新的历史阶段。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和《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颁行,对此提出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文旅融合的新时代新要求。乡村振兴的战略性建设既是作为传统的政策实验和社会创新工具,也可以被视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构成性制度配套。同时随着全民旅游和大众消费时代到来,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将迎来新的发展契机。

一、相关概念

文旅资源的建设与开发是乡村建设的灵魂所在,是乡村振兴的内在要求,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基础和保障。民族村落的文化旅游业,既内涵于传统与新阶的交融,也体现出民族性与地域性的互构。

(一)乡村振兴战略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要在“十四五”时期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众所周知,乡村作为我国千百年以来农耕文化的载体,是记载中华各个时间段地理环境和人文风貌的“活化石”。对此,基于我国当前的基本国情而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和关键地位。当下,随着区域一体化发展与都市圈的建立,乡村与城市联系日益紧密,然而其中依旧存在众多城乡之间的矛盾与问题,类似于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不互补等,因此提出需贯彻落实乡村振兴计划。推动现代经济体系建设、美丽乡村与美丽中国建设、中华优秀文化传承与发展、社会治理格局健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目标实现的关键举措、有效途径与必然选择。

(二)乡村文旅产业

长期以来文化与旅游都是以合作的形式发展,文旅产业作为第三产业中的朝阳产业,强调两者的产业方向调整与优化融合。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之间具有较强的关联性和天然耦合性。文化产业注重当地特有自然文化和人文文化的相结合以及之间的联系与影响。中国乡村独特的田园风光和安逸闲适的生活氛围对大多数城市人群有着极大的向往和吸引力。而旅游文化则以当地旅游资源为核心,将自然地貌和人文地貌分类的同时进行串联,形成一套完整、多角度、富有内涵的旅游规划建设。乡村旅游品质旅游产业为当地文化的传播提供了载体,旅游业的发展能加快文化传播速度、推广程度以及提升传播效应;另外特有的传统文化是旅游业发展得以生生不息的灵魂,能够提升旅游产品的内涵和深度、也可以深化旅游价值意义。因此,乡村振兴战略提出后,在二者共同发展的过程中,能够以新颖的综合旅游形式给广大游客带来了良好的体验,满足不同层次游客的旅游需求。

二、综合现状

在乡村产业文旅融合背景下推动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的具有深刻的意义。因为积极推动乡村文旅融合发展是解决农村发展问题的有效振兴途径,既能促进乡村旅游业发展又能传播传统文化。就当前情况而言,文旅产业融合的推进集聚了乡村土地资源、科技资源和劳动力资源,促使农业生产的市场扩大,市场指向性增强。与此同时,充分关联的乡村产业资源,能够提升文旅背景下各大产业的融合程度。

乡村文化建设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性工程,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在动力与深厚支撑。乡村文化建设与乡村振兴战略紧密关联,研究热点主要聚焦于乡村振兴、文化振兴、文化认同等方面;演进态势从乡土文化保护逐渐过渡为生态文化建设与文化认同;未来应加强机构间交流合作,推动乡村文化建设迈向新台阶。[1]

三、发展因素

乡村旅游在乡村经济振兴过程中拥有极其重要意义和地位,绝大多数地区都试图通过政策支持、商业投资等方式加速乡村文旅融合发展,在过分追求融合效益时忽视了产业之间的矛盾。然而,在其发展过程中这些短板和矛盾,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乡村旅游的发展。以下为简单的针对部分产生出的问题从社会经济因素的方面进行分类讨论。[2]

(一)市场以及政府政策

市场需求引导者乡村产业的类型、规模和布局,而农业生产的商品率高低以及第三产业的综合影响又制约着乡村产业的发展,生产市场适销对路的农产品与文旅产品已经成为各地农业生产的重要选择。市场经济是以市场为导向、根据市场配置资源的经济形态,农业的购销体制不畅是农业不能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为细分市场为突破口,加强主题形象推广,基层干部对乡村振兴战略的思想认识水平必须结合市场需求,摸清消费者的市场地位,提升文旅主体地位,推动乡村旅游业健康良性发展。[3]

政府已经制定了相应的扶持和鼓励政策,直接干预农业生产,提高效率,减少成本。结合现状,中国农业目前基本上属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没有形成规模经济。产供销形成一条龙是当前农业在市场经济中大有作为的一着好棋,党和政府在创设“产—供—销”链条的活动中起着关键作用。“创建全国文明社区,促动乡风文明建设”作为乡村建设的发展核心,乡村建设主体应当进行有效的治理,地域文化嵌入性发展,筑牢乡村文明和旅游建设基础提升整体文明意识,健全对内和对外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文旅结合做铺垫。因此,乡村振兴发展战略应当相应政策,在政策规定的范围内发展农业生产、进行文化传播、开发旅游推广。

(二)劳动力以及农业科学技术

乡村劳动力的数量多少、文化层次高低影响乡村文旅融合的规模和发展类型。乡村旅游与文化产业协同发展的拥有同源的逻辑起点与现实意义,那便是内生文化的需要。然而如今乡村振兴最突出的短板在“三农”,最突出的弱项是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为避免乡村旅游产品和服务同质化,缺乏文化内涵,转型走资源与技术融合发展的新路径。乡村劳动力需要首先加强农业科技水平的培训、优化劳动力结构,随后通过自我文化素养的传承与提升,塑造文化主题形象,构建乡村性旅游意象。令文化产业发展得以与多方面进行创新合作,进而依托当地特色文化资源,提升乡村文化吸引力,打造乡村旅游品牌。

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改进,通过影响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而影响乡村区位的选择。合理使用化肥,科学甄选良种,提高冷藏保存技术,达到提高农业产出、提高单位产量、扩大农产品销售范围的新时达乡村基本操作。同时,分层增加机械的使用,代替人力和畜力,使得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的同时,保留乡村文化本源特色,增加旅游吸引力。[3]

(三)交通运输以及消费者

交通运输板块不仅直接影响了农用物资的运入和农产品的运出,而且决定了消费者的流量和宣传力度。近年来兴起的文旅融合模式,在充分挖掘并活化利用历史文化资源的基础上,搭建起能够与各类自然、社会资源相联通的文旅产业链条,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动力,未来将会成为区域经济发展与持续富民的不竭源泉。例如园艺业、乳畜业、互动农业经济等人员交互和参与度较高的产业项目应当布局在交通运输较为便利的地区。

由于生产力发展,城市化推进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同时,城市问题也在不断加剧。相反,逆城市化现象好郊区化现象的出现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大量的消费人群和发展空间。对此,乡村振兴应当直面城市问题中的环境、交通、居住、社会方面的困扰,在农业现代化水平迅速提高的前提下,迎合消费市场,补足消费主体的文旅需求短板。也需要利用集聚效用,集约的利用当地本土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基础建设,促进文旅产业的企业间沟通协作。最终达到降低生产管理成本,乡村优化发展的根本目的。

四、两者融合发展及优化

文旅融合与乡村振兴存在相当严谨的内在逻辑,其理论背景与现实发展问题能够判断乡村振兴的主导因素和限制因素。随着国家经济水平的上升,人们的旅游消费比重逐渐增大,旅游产业既面临发展机遇,也面临更多挑战。文旅融合受到市场需求、产品创新和技术进步等多重因素影响,要想提升文旅融合水平就必须深入挖掘地域特色文化,对旅游要素进行系统分析。文旅融合的背景是两者的融合是未来乡村旅游业的重要发展方向,以此实现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相互渗透相互影响,最终形成新的产业形态、新的产业功能和新农业产品。

基于文旅融合提升乡村旅游核心竞争力的形成具有助力作用,首先要解决理念融合、资源融合、产业融合、科技融合的问题。随后,作为为文旅融合视野下提升乡村旅游核心竞争力的实现路径,赋予乡村旅游新的文化内涵,打造特色文化旅游精品,加强市场宣传与推广。文旅需求转型下,乡村旅游产品有必要突破传统,克服文旅差异化发展的矛盾进行产业转型升级。优化乡村旅游体验,以创新合作模式保障乡村旅游融合发展,推进乡村文化与乡村旅游的融合更深入、透彻。[4]

五、结束语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核心为全面振兴,故不仅要从乡村产业发展、乡风文明建设、等原有第一产业及其附属产品入手,扩展农村多维空间区域,建设良好自然生态环境,加强乡村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还要对现今田园综合体的时代背景进行针对性拓展,延伸乡村旅游产业融合发展路径,增加文旅融合的现实意义。力求在科学提升旅游吸引力的同时以多方合作共进的方式进行良性沟通与互动,拓宽第一和第三产业市场范围,使得当地传统文化能够得以传承,传播乡村本土文化。

猜你喜欢
文旅融合旅游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乘风破浪的日照文旅
融合菜
文旅融合,从无到无限大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安东:东方的幽静文旅之乡
文旅照明的兴起
旅游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