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家庭教育消费支出变动的现状研究

2021-11-25 05:28梁珊
大众投资指南 2021年24期
关键词:城镇消费家庭

梁珊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贵州 都匀 558000)

改革开放四十余年来,我国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从而带动了我国城镇家庭收入的增长,与此同时,我国历来是一个重教育的国家,每个家庭无论富裕与否,为了“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家长都会愿意将大部分收入投资在子女教育方面。研究分析我国家庭教育消费支出,对掌握我国整体教育经费情况,以及推进教育改革,减轻家庭的教育支出负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中国家庭教育消费支出现状

中国经济的发展得益于1978年改革开放,经济发展使得我国城镇家庭不仅收入得以提高,而且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显著改善,国民经济的日益富裕使得我国大多数家庭的消费结构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自从进入21世纪后,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绝大多数家庭生活水平就趋于稳定,生活消费支出也趋向平稳,人们的消费观念也在发生着变化,城镇家庭的恩格尔系数大幅度下降,相较于20年前,降低了20个百分点。纯生存型消费和享乐性消费被发展性消费取代,特别是家庭教育消费增长迅速,成为家庭消费的一个大项。

2017年中国教育财政家庭调查中的数据显示,全国基础教育阶段生均家庭教育支出8143元,其中城镇1.01万元,是农村3936元的2.5倍。以每名学生每年教育支出占家庭总消费支出的比例对全国家庭平均教育负担率来衡量,义务教育阶段家庭平均教育支出负担率为11.9%。从校内外家庭教育支出来看,学前阶段校内支出占教育支出的88.8%,校外支出占11.2%;小学阶段校内支出占教育支出的61.7%,校外支出占38.3%;初中阶段校内支出占教育支出的67.5%,校外支出占32.5%;普高阶段校内支出占教育支出的73.3%,校外支出占26.7%。

调查显示,家庭校外教育支出主要是上培训机构的费用,虽然看上去校外教育培训支出所占比例低于校内支出,但义务教育阶段全国校外支出平均比例超过30%,这是很高的。如果再进一步细化到单个家庭,会发现有相当数量家庭校外教育支出远高于校内教育支出。

因此,我国城镇居民消费支出与自身收入水平、教育程度等因素密切相关,收入水平越高的家庭,在对子女教育方面的消费支出就越多。目前,我国城镇家庭的教育消费不仅仅只是子女义务教育以及后期受教育阶段更高所要支付的费用,还包括教育文化用品,以及上各种补习班、培训班的费用。

此外,由于我国幅员辽阔,东、中、西部各地区间仍然存在消费差距,并且差距显著。正是由于各地区间消费差距的存在,所以不同地区的家庭教育消费支出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发展水平较高的东中部地区的城市,其投入的教育经费支出一定远远高于西部落后地区。

二、影响家庭教育消费支出的因素

(一)家庭人均收入水平

我国城镇家庭的教育投资总量作为众多学者的一个重点研究对象,该项指标的增加也从侧面反映出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而影响该指标的因素之一就是中国城镇家庭的人均收入。对于大多数我国城镇的家庭人均收入而言,一般情况下不会出现较大的变动,在一个家庭人均收入一定的时候,人均收入高的家庭,也会更倾向于把钱投资在教育方面,我国城镇家庭的人均收入与该家庭的教育消费支出是呈正相关的。

众所周知,一个人的受教育程度越高,就意味着该家庭的经济负担就会越重,毕竟高等教育的费用不菲。一个家庭收入越低,那么其承担教育支出的能力就越弱,相较于高收入家庭而言,负担比较重,比较吃力。但是从目前的实际状况来看,有些低收入家庭在教育方面的消费支出并不低于高收入家庭,为了保证子女“不输在起跑线上”,部分家庭在教育消费中投入较多,有时支出占比甚至会与高收入家庭持平。

(二)教育市场的价格因素

我国家庭的教育消费支出变动不仅与该家庭的收入密切相关,而且也是由相关教育商品或服务的价格作用引起的,价格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影响家庭的教育支出,从而改变该家庭教育支出在家庭总消费支出的占比。假设我国城镇家庭的收入不变,但是教育相关的教育用品以及服务价格都上涨了,那么势必会带动该家庭的教育支出同比增加。

(三)受教育者所处的教育层次

家庭教育消费随着教育层次的升高而相应增加的,在九年制义务教育阶段,家长承担的教育消费大多为孩子的入学费用,餐宿费,图书费以及相关的文化用品费用,家庭的消费支出主要集中在兴趣班、培训班等的学习中,这时期家庭的教育消费支出相对可控。而当子女进入高中、大学及更高层次教育阶段学习后,学习中各项费用都水涨船高了,此阶段的家庭教育消费支出明显高于其他教育层级。

(四)我国家庭的消费结构发生改变

近年来,我国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我国国民的收入水平得到显著提高,从而导致我国城镇居民家庭消费结构也随之变化,以2013-2018年统计的数据来看,全国居民人均食品烟酒消费占比28%,占比最多,与之相对应是的居民住房、交通通讯、文教娱乐及医疗保健等占比的上升。越来越多的家长愿意“节衣缩食为教育”,大多数家庭将教育投入排在家庭消费的首位,调查数据显示我国很多家庭的储蓄存款中,专门用于子女教育的资金占到了存款的1/3以上。

此外城镇化的发展推动了农村社区的进化,表现为部分农民进入城市成为新城市人。进入城市生活或打工的新城市人需要面对城市生活对自身原有生活状态、生活习惯等的冲击,继而出现孩子教育、精神情感需求、社交需求、技能再培训需求等。因此随着农村家庭收入的增多,80后、90后的家长也越来越重视教育,农村家庭的消费结构也在变化,对子女教育、文化娱乐的投入力度也在不断加大。

三、政策建议

综上所述,我国城镇家庭在教育方面的消费支出与中国城镇家庭的人均收入成正相关,与价格指数变动呈负相关。所以对此情况,特提出以下几点政策建议:

(一)加大教育经费投入,提升教育消费水平

我国政府历年来通过各种渠道不断加大教育方面的资金投入,颁布各类教育政策来减轻不同收入家庭的教育负担。从全社会来看,教育投资收益具有正外部性[2]。我国推行的九年义务教育政策,对校外教育市场规范化的管理以及乱收费等现象的大力整治,等等举措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规范了我国家庭教育消费的市场。各种教育消费乱象一旦得到规范,教育就能够得到良性的发展,国民素质进而得到提高,也能够推动农村教育的发展。政府应该继续加大义务教育的经费投入,特别是加大对西部地区的教育投资,扩大教育供给,使教育投入满足教育和经济发展的需要,缩小东中西部教育差距,实现教育公平。

义务教育阶段实现均衡发展、标准化发展、一体化发展,在保证学校教育支出的同时,为向素质教育更好转化,教育消费支出转投入其他素质教育相关方面,这样一来,孩子们德、智、体、美、劳多方面素养能够得到发展和提高,有利于教育形式多样化的发展,也有利于为国家培养出高素质的全面人才,另一方面也促进到了经济消费的增长。

(二)增加对高等教育的投入,减轻低收入家庭在非义务教育阶段的压力

从教育公平角度来看,对于低收入家庭而言,要保障这类家庭的孩子能公平享受教育成果,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政府应该提高对高等教育的经费投入,制定更精准的政策来保障不同收入群体,特别是低收入家庭子女的学而无忧,减轻大多数工薪家庭的教育负担。与此同时,我国政府还应增加对低收入人群的教育经费投入,提高教育支出的总量以及总体水平。由于教育政策的支持,可以在极大程度上减轻了我国城镇家庭教育消费支出的负担,在教育改革发展方面也起到了积极作用。另外,积极鼓励和支持社会以多种形式办学,大力发展民办教育,鼓励社会力量以各种形式举办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以满足不同群体对教育的需求。

(三)改善教育消费环境,完善教育市场监督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制定相关政策措施,调动教师从事教育的积极性,以此提高教育质量。从根本上优化和改善教育消费的环境,营造良好的教育消费环境,能够为教育消费者解决教育所带来的消费顾虑。一是要完善教育服务的管理体系,对于全社会的教育环境的改善起到规范行业自律、加强有关部门监管,强化社会监督等。二是要明确教育机构的社会责任感,为莘莘学子提供高质量的教育服务,树立良好的信誉和社会使命感,并加强对破坏或损坏人民教育消费利益的不良教育机构打击力度,三是完善教育服务业的综合调控和监管,将教育机构等有效信息纳入信息系统,建立共享可查的信息交换平台,加强对违法失信教育机构的防患,逐步养成诚信为本的教育服务的良好风气。

(四)调整教育消费结构,引导家长消费心理

随着年轻一代新家长教育观念的更新,社会整体的教育观也在逐步发生变化,对子女教育的重视程度,以及在教育上家庭开支的逐渐增多,正确引导家长们的教育消费心理和行为,合理调整家庭教育消费结构,在子女教育问题上从子女的实际出发,因人施教,注意子女的全面发展,减少在教育消费中的从众心理。不仅仅关注子女智力因素,更注重非智力因素的开发。家长积极进行家庭教育的学习,跟上时代的发展,满足素质教育的要求,实现我国教育能上一个新台阶。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影响我国家庭教育消费的因素有很多:家庭的整体收入水平;家庭对于教育的重视程度;父母的受教育程度、家庭的消费结构变化等等。近些年来,随着教育多层次、多元化的深入发展,我国家庭的教育消费倾向也随之发生变化,这样一来,有利于教育的均衡、稳定发展。我国教育消费支出良性增加不但会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也会减轻家庭的教育支出负担,也必将让老百姓在教育提升质量、扩大公平中有更强的获得感。

猜你喜欢
城镇消费家庭
2.5 MPa及以上城镇燃气管道与输气管道区别
国内消费
新的一年,准备消费!
文化边城镇远
家庭“煮”夫
恋练有词
新消费ABC
城镇排水系统量化指标体系研究
城镇医保支出为何跑赢消费支出
寻找最美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