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医结合”理念下中老年人体质提升策略研究
——以城口县蓼子乡穴沱村为例

2021-11-26 03:19吴邦海罗光浩重庆邮电大学体育学院
灌篮 2021年16期
关键词:体医城口县体育锻炼

吴邦海 罗光浩 重庆邮电大学体育学院

体医结合主要是体育与医学两个学科的交叉与相融。当然,体医结合也不光光是两个学科领域技术的相互交叉渗透,其中还包括各个方面的紧密联系与知识内容的相互补充。在日常生活中,体医结合是实现全民身体健康,促进中国健康发展的关键。体医结合绝不局限于两个部门的配合与利用,更重要的需要体医融合理论的指导和体医融合工作的落地。让体育学科与医疗事业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一、当地疾病问题的主要原因分析

综合国力提升一个重要表现就是人民的健康问题得以改善。在健康中国战略和健康中国背景下,城口县作为重庆市重点贫困县,党和国家时刻关心着当地居民的健康状况。在我们访问的110余位居民中,90%的中老年人都患有高血压、腰肌劳损、风湿关节炎等。健康问题突出,健康意识薄,具体情况如下:

(一)当地居民的健康观念和运动意识不高

调查表明,为数众多的居民疾病预防意识和健康观念落后,普遍存在“小病拖、大病医”的错误健康观念,使得他们的健康状况堪忧,因病致贫的比例大大提升。而就医成本高、负担重,导致居民生活幸福指数大打折扣。普遍存在农务劳作就能够代替运动的错误观念,实际上体力劳作是无法代替运动的,运动是有效的科学的锻炼身体,而体力劳作则是非标准的锻炼,反而会出现反效果。

(二)医疗设施陈旧落后

蓼子乡居民不当的生活习惯与饮食方式,导致蓼子乡群众生病率逐年上升。据我们深入当地走访了解,蓼子乡仅存有2处卫生所,甚至连小型的医院也没有,当地居民直言到“我们这落后没有医院,我们最不敢的就是生病啊,一旦生病就得举家前往城口县城治疗。”这也是蓼子乡居民因病致贫的状况逐年上升的重要原因之一。总的来看,近些年新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得到了极大的加强和完善,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民有病不治常靠中医的窘况,然而蓼子乡农村医疗设施并没有得到改善,医疗水平止步不前。

(三)不合理的饮食结构

一是吃不全:种类少、果蔬少、喝水少。人体每日摄取所需的微量元素和能量是保持身体健康的根本保证。水、绿色瓜果类、肉类、蛋奶类和谷类是平衡膳食的5大食物类别。但在调查中发现由于城口县地处偏远山区交通不便、运输成本高、物价偏高导致居民食物单调,品种较少,蔬菜摄入比例小,水果摄入比例远远不够。

二是吃不对:饮食结构不对,饮食方式不健康。根据相关研究表明,中国居民饮食应做到以下几点:饮食清淡,控制糖类的摄取;多吃绿色瓜果,多喝奶类;食物原料多样性原则,谷类为主;适量运动,保持摄入量与消耗量平衡;蛋类、鱼类、瘦肉、禽类适量摄入。但目前城口县居民的饮食结构不合理现象较为突出。作为中国传统农村,村民主要肉食来源为猪肉,占肉食总摄入量的85%,鱼虾类摄入量严重不足,这对心血管系统来说并非好事。

三是吃得多:油脂多,食盐多,食糖多。长期吃得太多,会增加肠胃负担,容易引起消化不良和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等。当代国人每天吃得多、动得少,吃肉多、吃盐多、吃糖多,超重和肥胖者猛增。吃猪肉太多,吃鱼肉和海产品太少。城口县居民肉食以猪肉为主,而猪肉中含有大量饱和脂肪和胆固醇,是引起肥胖和心脏病的重要原因。城口腊肉作为地方特产,其制作过程中往往会以盐腌肉,这也导致城口腊肉含盐量过高,长此以往,城口居民对“重口味”愈加喜欢。过量的食盐摄入,在一定程度上为心肌梗死和诱发脑血栓提供了机会。

(四)体医融合理解度不够,慢性病风险防范体系不完善

中国对慢性病风险防范体系和体医结合疗法认识较晚。建国初,我国疾病防控重点以传染病为主,忽略了对慢性病的研究和治理。就目前中国农村来看,慢性病的防控工作存在难开展、效果差、经费低等问题。由于农村情况的复杂性所以政策支持力度也较低。这也导致慢性病医疗天平向城市倾斜,农村慢性病发病率日趋升高。通过实地走访得知有40%的中老年认为科学合理的体育锻炼对健康的效果不明显。甚至有30%的中老年人认为科学合理的体育锻炼与缓解疾病和治疗无关。可见对于体医结合,广大农村居民了解甚微。

二、体医融合理念下中老年人体质提升策略建议

(一)体育与医疗问题分析

1.从体育锻炼现状分析

推动偏远农村地区体育锻炼的开展,有助于推动全民健身理念的落实。如今,中老年人十分注重自身的健康状况,体育锻炼已成为中老年群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们主要的锻炼方式集中表现在慢跑,广场舞,爬山,太极攀,棋牌类,和球类等项目。集中活动场所多为公共活动区域例如公园,广场等,其次的是体育收费场所。

以城口县为例:

1.健康观念意识和生活方式

蓼子乡居民的体育锻炼意识远远落后于城镇居民,主要表现在蓼子乡居民的体育锻炼意识落后,不知何为体育锻炼,据调查得知,大多数居民仍然停留在“体育锻炼即田间劳动”的错误观念中,殊不知体育锻炼的最终目的是增进人们的身心健康,增强人们的体质。经济和交通的落后性阻碍了思想和文化的传播,使得农民不能正确认识体育以及体育锻炼给人们带来的好处,这些不正确的体育观念严重影响了农民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

2.经济因素

城口县是距重庆最远的一个县城,其交通不便,信息阻塞,人民群众生活成本高,而主要的经济来源靠劳作,城口县平均水平处于温饱有余阶段。城口县经济基础薄弱的局面并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农民的生活水平依然很低,大多数农民依然要为解决温饱问题而疲于奔命。在温饱问题都不能解决的情况下农民怎么会有时间和精力参加体育锻炼

3.体育场地设施与体育人才

从体育设施分布情况来看,农村与城镇体育资源存在巨大鸿沟,当地并无正规的体育场馆设施。居民体育锻炼运动意识不高,又缺少专业体育人员的指导,大部分农村体育锻炼滞后。

(二)从当地医疗层面分析

城口县医疗卫生工作虽然有进步,有成长,有发展但总体上还是呈弱化的态势,其情况令人担忧,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

1.全面实行健康扶贫整改措施,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一人一策流于形式,存在重数量、轻质量的问题。与贫困人口联系不密切。

2.农村缺医少药,就医难的现象比较突出。在农村农民看病难、难看病,最基本的医疗需求难以得到保障。

3.农村医疗卫生事业投入严重不足财政运转困难,长期未能摆脱被动局面,使许多关于医疗卫生方面的政策难以实现。

(三)体医结合实施思路

第一,要认识到蓼子乡封闭的特殊地理条件,明确体医融合的实施方向,以居民健康状况为导向,解决人们健康供需矛盾,通过体医相互补充,互相引导,形成养老、养育、养生的三养健康生活方式。建立健全针对不同地区,不同人群,不同年龄特征的群体构建不同的运动医疗方案来完善体育与医疗相融合的体系。

第二,合理运用传统医学方式和现代体育科学手段,高度重视体育与现代医学相结合,又加以传统医学来补足体医融合的缺口,丰富体医结合的医疗知识体系。城口县应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把当现代医学和传统医学相结合,运用科学合理的方法解决当地慢性病问题。

第三,根据体医融合关注的不同群体,制定不同的体质健康长期干预计划,青年人重视竞技体育项目的发展,中老年人重视培养体育爱好,养成体育锻炼的好习惯,以运动康复为主的运动形式开展,确保中老人每周锻炼不少于3次,每次锻炼合理运用时间不小于1小时。

第四,体育与医疗结合的效果往往取决于体育相关部门和医疗相关部门的合作程度。体育和医疗是推动健康城口的共同动力,人们常说的西医治标不治本,中医治根讲的是传统西医只重视医疗,中医重视以身体锻炼(即体育)来增强体质预防疾病。对此城口县医疗机构应培养和引进体医结合相关人才并对广大居民进行科学合理的指导。

三、结语

随着人们的科学文化素养的提升,在对保持健康方式的选择开始追求理性和科学,更为了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大上提出的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树立“大健康”理念,体医结合的方式应运而生。而从调查结果认为,体医结合发展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第一,以健康为导向,构建合理的运动医疗方案。第二,现代医学、体育、传统医学有机结合,古代医学哲学思想的朴素唯物主义和自发的辩证法的观点是体医结合的完美诠释。第三,对体医结合的研究对象进行长时间的跟踪观察,关注不同群体的健康发展。第四,强调体医结合的跨部门协作,形成高效的协同机制。相信有了这样的方法,人们会更加了解体医结合,人们的身体在体医结合这样的发展观念下也会越来越健康。

猜你喜欢
体医城口县体育锻炼
创建体医融合健康促进体系实践研究
大庆城市社区“体医融合”服务模式构建研究
体医结合背景下提升城镇老年人健康水平的策略研究
边界与可能:体医融合中的身体、技术与知识
怎样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新闻就在基层群众中
全域旅游视角下城口县“旅游+”扶贫模式探析
对城口县旅游发展情况的几点研究
第五届中国大巴山消夏节在重庆城口举行
体育锻炼不能放寒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