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民间艺术襄汾琴书田野调查

2021-11-26 01:14吴润南
黄河之声 2021年24期
关键词:琴书艺人

吴润南

“音乐的行为特征具有独特性,主要表现为:与民俗生活紧密相联,因此也就与一定的时间、空间有关,离开了特定的人民主体和特定的地理环境、文化环境,其意义和价值就可能丧失”。笔者在进行山西民间艺术的田野考察工作时发现,民间艺术与民俗的关系密不可分,民间艺术在民俗中彰显着活力,民俗在民间艺术中流淌不息。这种相偎相依的关系中究竟是怎样的一种表现?它们相互依存的缘由是什么?是祖传?是兴趣?还是信仰?为了搞清楚这些相关问题,笔者分别于2016年、2020年暑假期间往返于山西晋南,亲历了襄汾琴书表演的全过程,特别观察到了襄汾琴书的艺术行为之中具有浓厚的民俗性质。因此,全面考察与襄汾琴书相关联的民俗活动,对探讨襄汾琴书的艺术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一、襄汾琴书概况

襄汾素有“音乐之乡”之称,境内有中外闻名的丁村猿人与陶寺文化遗址,是人类最早的发祥地之一。从陶寺文化遗址中发掘的鼍鼓,土鼓、石磬等是我国发现最早的乐器,“击壤歌”是已知中国最早的民歌,而击壤歌据史书记载就发生在襄汾席村,这些皆印证了襄汾文化底蕴的深厚及民间音乐演唱及音乐活动的久远。襄汾县名始于1954年,是由原襄陵县和汾城县合并而成,因取两县名的首字,故命名为襄汾县。也因此,该县有襄陵琴书和汾城琴书两种艺术形式。

(一)襄陵琴书

襄陵琴书又称“襄陵书调”。流行于襄汾、尧都区、浮山、曲沃、新绛一带。襄陵琴书源于河南,尚无准确的史料可究。据襄陵镇著名老艺人王松山(1919-1987)听他祖师爷毛先生(生卒时间不详)说:襄陵琴书大致形成于金、元时期,盛行于明、清两代。襄陵琴书艺人大都为男性冒人,早先演唱都是一两个人,身背打琴(扬琴),四处走乡串户单独分散演出活动。主要为乡民敬神还愿说些吉利话,唱些安详歌,深受人们的欢迎,群众称他们为“说书先生”。襄陵琴书传统词本有书帽、小段、中篇、长篇,是以唱为主、说唱相间的坐唱形式。唱词以七字句为主,也有少数十字句。开场吟诗以五字句、七字句为主。襄陵琴书的唱腔有两种,即平调和鼓子调。吟白用方言,保持有平水韵。演唱以真嗓演唱为主,听起来亲切感人。

(二)汾城琴书

汾城琴书又称“太平琴书”,始创于清同治八年(1870年),距今约有130余年历史,清朝末年至解放初期为汾城琴书兴盛时期,节目之多、水平之高,已达顶峰。1950年琴书艺人发展到60多人。汾城琴书唱腔音乐,板式结构有慢板、二八板、紧二八板,无过门的叫“连板”、“花板”。伴奏乐器有扬琴、板胡(主奏)、四胡、三弦、笛子,打击乐有马锣、钹、镲、八角鼓。编制灵活,三五人都行。有时,一人也演唱,以请说书人家要求所定。演出场合,一般为敬神、还愿、祝寿。

二、襄汾琴书田野考察

本科期间有幸参加山西大学语言科学研究所关于国家语保工程项目的拍摄工作,亲眼所见并感受到了民间艺术的魅力。2016年8月笔者在襄汾拍摄影像中的山西口传文化条目时,对襄汾琴书的表演形式、传承与发展情况进行初步的了解。2020年8月下旬再次来到襄汾,拜访了琴书艺人苏孟贤,恰逢苏先生有演出,并亲历了襄汾琴书表演的全过程。本文基于以上两个年份的实地调查,对襄汾琴书的生存环境、表演形式、民俗活动、以及现状发展等有了较为全面的认识。

(一)个案调查

筹备过程(上午8:30)

笔者于2020年农历7月初7早上八点半左右到达襄汾县邓庄镇席村。恰逢主家(姓张,农民)因动过土(建房),必要答谢神灵(土神),因谢土神,所以要选日子(根据黄历)。艺人利用主家准备好的原材料进行神坛的搭建。搭建神坛至少需要两张八仙桌(亦可根据主家的实际情况什么桌子都可以),分上下两个供桌,在靠墙的那张供桌上面要再放一个小桌子(相当于两层楼),摆放神楼和神位,在神楼上面插上五色旗(分别为青色、粉色、黄色、绿色和紫色,分别代表金木水火土)和四面小红旗(上写飞虎旗),神坛的正面贴有一副表(中间为黄色,上下有粉色的窄边),在黄色部分写有“诚心还愿”四个大字。神坛上摆放三盘点心(早期用鲜桃鲜果供奉,后来改用白面蒸成桃和果子的样子来代替),每盘为五个。

两个供桌紧紧挨着,第二个供桌用于专门摆放贡品。总量没有规定,但是每一份必须是单数(因为单数属于阳,双数属于阴,八卦,易经上说的)。前面贴有红色表符(相当于桌裙子),左右两边写有一副对联(演说古书酬圣道,谈论经文报神恩),红表的正上方写有“汾东琴书”,中间是一个大大的“诚”字。在供桌上,摆放两支燃着的红色蜡烛(过去是有钱人家才能用上,普通老百姓只能用煤油灯),两支红色蜡烛中间放有一个银色的香炉,香炉低下压着黄色的表(三张一份,代表天、地、三界各路神仙),也称黄文或黄联。除此之外,还摆放一盘苹果(5个),两盘月饼(每盘各5个),一盘达利园点心(5个),一盘绿色哈密瓜(1个)。

请神仪式(上午10:00)

在进行还愿之前,要有请神仪式,时间要求在当天中午:12:00:之前完成式即可。主家需要在香炉底座压上一个红色封子(相当于红包,钱多钱少不等),接下来主家人开始梳头、洗脸、洗手,净毕,过了九点之后就可以请神了(因为此时阳气开始上升了)。10点开始请神仪式,主家先上香,放炮,下跪,艺人立在旁边请神(专门用三弦请神,代表天、地、三界,用一种似唱非唱,似说非说音调,将各路神仙请回来。请神的内容大家都能听的清楚),完成请神仪式之后,主家再次烧香、磕头,当这一系列步骤完成时,艺人正式开始为神演唱。

第一次表演(上午11:00)

艺人正式为神演唱时,必须面对着神灵。

演唱形式:坐唱;

主奏乐器:四股弦,伴奏音乐通常是重复前一句的尾音,只有一大句结束以后,过门才会略长一些。

演唱内容:《韩湘子》(有一百多回,此次演出因时间所限,只唱了几回)、《东游记》(只唱几回)。

午饭、休息(中午12:00)

第二次表演(下午3:30)

吃完饭休息到3点半左右(夏季4、5点)可以开始进行第二次演唱。

表演时长:一个小时;

演唱内容:《全家福》

谢土仪式(晚上8:30)

8:30-11点以前,谢土仪式要持续一个时辰以上。首先把土神请到院子里,用白灰现场画八卦图,依次八个方位各路神仙都要拜谢。

表演形式:艺人使用三弦站唱谢神内容;

仪式过程包括:焚香、上酒、烧纸、绞表、送神直至整个表演结束。

(二)对说书原由“谢土”的民俗学解读

民俗学作为独立的人文学科的专有名称首先出现于英国,它的英语原名是Folklore。这个学术专名是英国民俗学会创始人之一、考古学家、英国议会秘书汤姆斯(W.J.Thoms)于1846年用撒克逊(Saxon)语的两个词合成的,这两个词是Folk加Lore。原来这个名称的含意是“民众的知识”或“民间的智慧”(The Lore of the Folk),作为学科名称可以直译做“关于民众知识的科学”。

在亲历襄汾琴书表演的全过程中,笔者发现音乐的呈现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更多的内容是伴随音乐表演的民俗活动。这种“音乐参与地方礼俗生活的现象与民众的生活相互交织,成为民众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所有这些,让从小生长于省会城市中,鲜有亲身体验的笔者感触颇深,也激发了笔者进一步了解渗透在襄汾琴书中“民众的知识”或“民间的智慧”。

何谓谢土:

《论衡·解除篇》云:“世间缮治宅舍,凿地掘土,功成作毕,解谢土神,名曰解土”。乔迁之后,要安神谢土,请土神回新屋居住。该日备有香裱,蒸白面供品,炸油花敬供“土地爷”,并要贴黄纸联,诸如“八卦剖开天地望,六爻搜尽鬼神机”、“神公受命如星斗,普扫人间一切凶”以祈求神灵保佑新宅平安落成,合家平安。谢土家有的忌门,小忌七天,大忌二十一天,忌门期间,葱韭不动,刀案不动,猫狗不入。主家在门上挂红布一块,外人即知晓在忌门不进去,避开忌日。

谢土之意义:

“谢土”仪式是山河村家庭宗教中一项十分重要的仪式,深受村民的重视并一直延续至今。村民认为建房材料均源于自然,与土有关,因而用“谢土”一词十分贴切。如建房所用的沙子、水埋藏于土壤之中,砖瓦、水泥也由泥土制成,再者土生金,金源于土,钢筋等金属制品也与土壤有密切关系,房梁及木质家具的原材料也要依靠土壤养分的供给才得以成材。况且国人自古以来讲究百年之后,人土为安,先祖们以及陪葬品埋于地下,年复一年,也逐渐融人泥土。村民相信谢土用品房所用的土中含有先人的骨灰或化石,这样建起的房屋会得到先人的庇佑,因而人住新房时要谢土,感谢土神和祖先的恩赐和保佑。

三、对襄汾琴书艺人访谈之后而引发的思考

(一)采访琴书艺人

艺人苏孟贤,襄汾县河东人氏。1961年出生于大邓乡东张东社村的农民家庭。9岁上学,16岁初中毕业,入农三年,1979年12月入伍参军。1983年元月退伍回农村务农。干过木工,做过砖.瓦,烧过砖窑。农家活儿啥都干。师从小爸①:那时候苏孟贤一天能挣两块五毛钱,其小爸一天能挣五块多,有时候一天十几块或二十块。苏孟贤的小爸不至一次地说:学说书吧,睁着两只眼的人还没我闭着两只眼的挣钱多……说地多了,苏孟贤就加以考虑了:方圆百里就他一人会这艺术,再没人继承,他双目失明,雇佣了一个引路的小孩。苏孟贤觉得要是自己学了说书一能照顾小爸,二能传承这门艺术,收入又好,一个月就有29天左右有还愿的家儿(有话,有钱挣)。所以苏孟贤做出人生中最坚定的选择:学习襄汾琴书。

(二)由此而引发的思考

思考一:

通过访谈,笔者对艺人苏孟贤老师健康的身体、敏锐的反应、伶俐的口齿以及良好积极的配合颇感惊讶。为什么艺人苏孟贤老师的表现会引起笔者的惊讶呢?曾阅读过这样的一些文献:在请神或送神仪式中,能够承担接神、送神职责的人都是能够与神沟通的媒介者,这个类似于我国古代“巫”的角色的扮演者大多都是盲人。因为盲人先天性的生理缺陷,所以“盲于目名于心”的盲艺人自然就有了“明心”即“通神”的条件。然而,襄汾琴书的表演者苏老师,身体健康、反应敏捷。反观整个仪式过程主家和苏老师的互动行云流水,一气呵成。笔者不由发问:难道盲人与神灵沟通的能力可以被明眼人替代吗?

面对被多元文化、多元思想、多元个性、多元追求等充斥的多元世界和世界的多样性,现代社会需要宽容。中国传统文化深含了宽容观思想资源,在社会转型的特定时代里,选用符合时代要求的适当文化来通过调节或匡正人们的思想观念认识与社会行为。中国传统文化对每个人都有影响,追求美好和谐的生活是社会大众的普遍追求,为此,社会大众愿意进行自我调适。在社会转型的当下,襄汾琴书艺人以及襄汾当地民众,通过社会文化认同与建构,不仅可以提高自尊,还可以满足个体的归属感与个性的需要,找到存在的意义等。

思考二:

襄汾琴书题材广泛,涉猎时政、生产、生活、爱情、传说等内容,它像一面镜子,可以折射出当地历史的各个侧面。襄汾琴书通俗的文学语言,质朴的歌词及描述以及比兴等创作手法,为研究当地底蕴深厚的民间文学、民俗民风等提供了可考的文字记载。然而,从艺人苏孟贤老师那里得知襄汾琴书濒临失传,发展状况不容乐观。究其原因大致如下:

1、老艺人相继谢世,现存艺人寥寥无几,且体衰多病,后继无人。

2、受现代多元文化的冲击,年轻人以唱流行为时尚,不认识不了解民间艺术的博大精深,从而严重地阻碍了襄汾琴书的传承发展。

3、社会各阶层人士对襄汾琴书的认识和重视力度不够,未能引起广大民众的兴趣和喜好,也是襄汾琴书濒临失传的原因之一。

综上所述,通过对襄汾琴书的田野考察,我们可以清晰地了解到,随着社会转型的变化,民间艺术襄汾琴书也在重新建构文化认同,与发展中的社会一起发展着自己。■

注 释:

① 襄汾方言:把爸爸的弟弟叫小爸。

猜你喜欢
琴书艺人
关于苏北琴书生存现状及传承的分析与探讨
浅谈徐州琴书的传承与发展
探索失落的非遗明珠
——豫东琴书
苏北琴书生存现状及传承探讨
徐州琴书的发展
王君安:尹派守艺人
“守艺人”孙曼亭: 慢漆坊里声声慢
老艺人的匠心
对当下徐州琴书研究的思考
艺人指数Top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