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传统文化融入校园 助推学校育人目的达成
——上海市新泾中学沪剧进校园活动的经验与做法

2021-11-26 02:09
非遗传承研究 2021年4期
关键词:沪剧进校园传统

崔 旦

上海市新泾中学创建于1968 年,所在地长宁区新泾镇于20 世纪90 年代就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沪剧、剪纸等民间文化享誉沪上。得益于独特的人文环境,在区教育局和镇政府支持下,学校于1995 年成立了学生沪剧艺术团,在“让每个学生得到理想发展”的办学理念引领下,以“提升学生文化修养,唤醒学生非遗传承的文化自觉”为目标,打造了以“修德、启智、砺志、尚美”为框架的传统文化课程体系,开发了以沪剧为核心的沪剧传唱、沪剧表演、学说上海话等特色校本实践课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学校获评全国第二批中小学生艺术传承学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习暨上海市非遗进校园优秀传习基地”、上海市“一校一品”特色学校、长宁区“非遗进校园”优秀示范学校。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培育了新泾特色的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品牌,营造了良好的育人氛围,为办好老百姓家门口的学校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一、架构沪剧教学新体系

新泾中学在着力开发和建设具有地域特色和学校特点的校本课程体系“理想课程”的同时,重点关注非遗,传承沪剧项目,将学校教育教学与沪剧文化教育功能有机结合,陶冶学生的情操,使沪剧的魅力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发挥其育人价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沪剧进校园,以艺术形式生动呈现社会正能量,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现“润物细无声”。通过实践,学校已经架构沪剧教学的新体系。

按年级分层开展有针对性的沪剧学习。在六年级、七年级的沪剧课及面向全校招生的沪剧社团中,分层开展沪剧教育教学活动,形成沪剧传习人的梯队培养模式。

挖掘地方资源充实沪剧学习内容。完善“沪韵之花”沪剧曲谱校本教材、沪剧活动资源包、沪剧特色校园网站等,利用沪剧课、社团活动以及专题教育普及沪剧优秀文化和基础常识。

多渠道让学生耳濡目染感受沪剧。开设红领巾广播“沪剧天地”栏目,开展名家进校沪剧讲座、非遗进校园活动、“申情沪韵”沪剧体验课等,拓展沪剧传统文化的传播形式。

面向社区推广沪剧,增强吸引力。开展传播优秀传统文化家长开放日、体验日活动,让家长也更爱沪剧,创造良好学习氛围;进行“沪剧小花”学年评选,使更多的学生参与沪剧学习活动,提升学生的人文艺术素养;参加如“纪念建党百年”等市、区各类文艺演出活动,既锻炼了学生,又进一步推广了沪剧艺术。

二、形成沪剧教学新模式

为丰富非遗沪剧传承的形式,新泾中学开辟了近400 平方米的综合非遗传习厅,利用展馆结构和布展内容,形成动态和静态相结合的展览方式,为沪剧的传承搭建平台,为青年一代接触沪剧、学习沪剧提供舞台。学校在沪剧文化进校园工程中坚持“1+5”模式,即“一条主线”,开拓“五条途 径”。

所谓一条主线,即以“认知学习→体验实践→传播弘扬”为主线,使学生学习、了解、传承传统文化,体验、实践、感悟传统文化,传播、弘扬、推广传统文化。

所谓五条途径,是从课程设计开始,逐步渗入学科教学,再借助活动平台提升影响,形成良好氛围。同时加强相应的科研活动,提高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的效果,并借助非遗项目目标,走出校门,辐射社区和相关学校。

1.以课程为依托,形成教学系列

将沪剧教育纳入学校整体课程建设,在学校理想课程“尚美”模块下形成了“学说上海话”“沪剧伴奏”“弄堂游戏”“沪剧表演”“沪语古诗词表演唱”等以沪剧为中心的课程群,成为理想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在学习老一代沪剧艺术家作品中,不仅了解了剧种,还将学到的非遗宝贵财富转变为到社区、家庭、同伴中传播的自觉行为,成为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的践行者。

2.以学科为载体,致力沪剧创新

在弘扬传统戏剧的前提下,学校尝试将沪剧与校园课本剧、小品结合,用沪语唱演古诗词,建立沪剧主题网站等,效果显著。课堂学习中,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如角色扮演和场景模拟、专题讲座、嘉宾表演、学员表演赛等,开展启发式、互动式教学,充分发挥老师与学生的双重主体作用,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潜能,引导其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力求做到学有所用。

3.以活动为契机,扩大传播渠道

学校沪剧团利用双休日、寒暑假到周边社区、居委会、敬老院等地进行沪剧义演活动,形成开展有自己特色的“梦圆蒲公英”沪剧暑期活动的新途径。参加由市文教结合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组织并主办的“走进大世界”非遗课程教学活动,参加市教委主办的上海市教育博览会,通过短片介绍、视频滚动播放、学生现场表演等形式,将优秀传统艺术沪剧的美与意蕴传递给更多的市民。

4.以科研为引领,提升育人功效

学校编写《沪剧艺术》校本教材,开展了“沪剧艺术教育与学生人文素质发展的关系”“依托社区民间艺术资源,培育学校文化特色的实践研究”及“挖掘非遗项目文化育人价值,创新初中德育活动的实践研究”等区级重点课题研究,探索沪剧艺术教学与传播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提升育人功效。

5.以非遗为抓手,加强区域辐射

2016 年,由新泾中学牵头,与全市共11所中小学组成非遗项目(学校)联盟,签订了“保护沪剧非遗,传承民族文化”项目合作备忘录,建立联盟机制,打破围墙、共享资源、共育人才。新泾中学与文莱学校、洛川学校签订非遗项目合作备忘录。

三、探索沪剧教学新特色

新泾中学沪剧社团成立26 年来,创作排演了《美在新泾》《七彩画廊》《曙光》《清泉》《中流砥柱》《大龙兄弟》《生日快乐》《江姐》《罗汉钱》《智斗》《刘胡兰》《风雨江城》等100 多个节目,获得过国家、市、区学生艺术节和上海市大、中学生戏曲表演电视大赛的众多奖项。《解放日报》《中国教师报》《文汇报》《新民晚报》以及东方卫视新闻频道、“学习强国”app 等多家媒体都对新泾中学沪剧作过报道,新泾中学沪剧社团成为享誉沪上的学生艺术团体。近几年来,新泾中学和学生在沪剧教学和表演方面获得了诸多荣誉(2016 年9 月至今共计65 项),并先后为上海沪剧院和长宁沪剧团输送了9 位优秀苗子。其中王丽君成为上海市最年轻的沪剧非遗传承人。在新的发展时期,学校不断探索沪剧教学的新特色。

1.多方联动,充分挖掘各类人力物力资源

在沪剧特色项目创建中,学校聘请了原上海沪剧院、长宁沪剧团专业演员来校指导。2020 年11 月,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长宁沪剧团团长陈甦萍沪剧传承基地在学校揭牌。2021 年2 月,陈甦萍与长宁沪剧团的专业演员走进学校开班教学。短短一个学期,《向党作报告》《唱支山歌给党听》《打起背包走天下》等经典沪剧唱段,沪剧班的学生人人都能传唱。

2.积累学科与非遗项目的有机结合课例

通过跨学科整合,积累学科与非遗项目的有机结合课例。例如利用信息技术、音乐、美术等学科实施非遗教育的内容。信息技术学科上,通过收集与石库门、乡镇相关的资料,提高针对特定内容的信息检索能力,加深学生对上海传统建筑、民间建筑与文化的了解和热爱。音乐学科上,探索老上海弄堂歌谣,感悟沪语魅力。美术学科上,通过西郊农民画的创作,将沪上民俗与沪剧表演有机结合,深受学生的喜爱。由此衍生的文创作品,得到师生的广泛好评。

3.走出校园、走上舞台,实现当演员的梦想

依托长宁沪剧团的平台,2021 学年,一批有一定表演能力的学生参与了沪剧《风雨江城》的首演。《风雨江城》是长宁沪剧团满怀对党的忠诚,为庆祝建党100 周年精挑细选重新创作的,学生们首次与演员们共登艺术舞台,心情格外激动,感想颇深、受益匪浅,表演充分发挥沪剧红色经典作品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培根铸魂、启智润心的作用。值得一提的是,《风雨江城》的女主角沈凌的扮演者朱桢,正是从新泾中学毕业的沪剧小花。

4.加强师资培训,不断向专业化成长

学校艺术总辅导员季红参加了上海市徐伯涛沪语沪剧工作室学习。通过两年的工作室学习,她和学生一起走上了上海市戏剧大舞台,表演沪语独唱《上海谣》和沪剧小戏《江姐》。同时,她还开设了沪剧市级公开课,上海电视台“嘎讪胡”节目对此进行了专题报道。

如今,新泾中学沪剧社团已经成为长宁区教育系统的“五朵金花”之一,是学校具有特色的一张名片和品牌。沪剧教学有专家支撑,沪剧项目得到了多方领导和专家的支持,上海市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联席会议办公室、长宁区教育局、新泾镇人民政府、长宁区民俗文化中心、长宁沪剧团等部门,不仅为学校民族文化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也为学生后续发展搭设了更好的展示平台。学校也坚持从学生实际出发,给学生更多选择,让他们能更好地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在学习和传承中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新生力量。

猜你喜欢
沪剧进校园传统
经典彩调进校园
郑国明 立足传统 再造传统
舞龙舞狮进校园
优秀剧目进校园
新时代,沪剧该往哪儿走?
“上海的声音”沪剧如何与时代同频
沪剧《雷雨》海报
沪剧《魂断蓝桥》海报
对联文化进校园
清明节的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