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承创新学校文化 提升“和美”党建推动力

2021-11-26 09:07北京市第六十五中学党支部刘丽华
青年心理 2021年1期
关键词:推动力和美育英

北京市第六十五中学党支部 刘丽华

一、以和美党建推动和美教育

组织力是组织生命力的具体体现。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

北京市第六十五中学的发展基因中从来都是不乏“传承”和“创新”的。自1955 年北京市第六十五中学从“育英”剥离独立建校以来,流淌在血脉中的红色基因和“和”文化内涵代代传承,特别是近些年,学校将“致知力行”与“和”文化融会贯通,确定了“致知力行,和美共进”的办学理念。为了落实十九大精神、落实东城区教育系统“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教育事业发展”工作要求、落实学校“以和美党建推动和美教育”的思路,我校党支部经研究确定了“在传承与创新中提升和美党建推动力”的子课题研究方向。希望通过课题研究,挖掘学校的优良传统,寻求传承与创新的契合点,开拓新思路、研究新举措、寻求新发展,提升党建推动力,从而为学校党建工作注入更蓬勃的生命力,引领学校整体发展。

二、挖掘红色基因,剖析存在问题

确定了子课题研究方向后,我支部马上开始行动,组建了以支委为核心的课题研究组。由书记牵头总体负责课题的研究与部署,副书记(校长)负责课题研究的总协调,各支委负责从不同角度进行调查研究、材料汇总等。

通过查阅校史、走访离退休干部、召开老党员座谈会、老校友访谈会等形式挖掘学校办学进程中的红色基因与“和”文化的发展脉络。

通过召开各种座谈会等方式了解支部工作在学校整体运行中所起的作用,剖析党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支委会上认真总结经验、研究问题存在的成因。

三、在传承与创新中提升和美党建推动力

(一)党建推动力要从学校文化中寻根

红色基因与“和”文化是六十五中发展的灵魂。北京市第六十五中学前身是“育英学校”,已有155 年的办学历史,1928 年定校训为“致知力行”,1933 年冯玉祥亲笔为育英校刊题词“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1939年建立了第一个地下党支部,育英师生积极参加“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的爱国运动,为北平和平解放做出了贡献。1955 年根据北京市规划建立北京市第六十五中学。学校独立建校之初就以育英的优良传统“教风严谨,学风浓郁,师生和谐,拼搏向上”著称,首任校长是有着丰富革命斗争经验的党的干部张迅如同志,他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注意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理想主义教育,许多校友在回忆学校的文化氛围时都用到了“和谐”“和气”“和美”等词语。1984 年—1992 年,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学校提出了“和,人和,和为贵,政通人和”的价值追求。1993 年—2008 年,总结并提炼出了“全面、和谐推进学生、教师和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办学理念。近年来,学校更加重视继承和发扬私立育英学校的优良传统,提出“致知力行,和美共进”的学校文化,党支部从文化底蕴中汲取力量,明确了“以和美党建推动和美教育”的工作思路。

(二)党建推动力要汇入学校文化的源流

学校办学品质提升的过程也是党建品牌发挥作用的过程,本课题研究与学校整体工作紧密结合,以和美党建品牌创建为主线,全面突出党建在学校工作中的全面引领。

1.追求信仰之美,淬炼“己和”是提升党建推动力的动力源

己和,即思想与行动的统一。坚定共产主义信仰是共产党人根本的也是至高的精神追求,只有信仰坚定,才能迸发干事创业的激情。

(1)加强理论学习,提升党性修养。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认真落实“三会一课”。我支部紧跟时代脉搏,组织干部、党员、教师不断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党史国史学习、政策法规学习、专业知识学习等。特别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达到了真学真悟、真学真用的效果,党员同志们切实感受到了“越学越觉得有自信,有力量,教育初心更坚定”。

(2)抓住关键契机,开展信仰教育。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谈及信仰信念,“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这些金句如磬钟在我们耳边长鸣,昭示共产党人要坚定理想信念,一颗红心永向党。

六十五中党支部牢牢坚守意识形态主阵地,紧紧抓住关键契机,深入开展信仰教育,要求全体干部、党员、教师旗帜鲜明讲政治,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筑牢“人民教师为人民”“中华儿女心向党”的思想根基。

“新中国成立70 周年庆典”提振了师生的精神,爱党爱国和干事创业的情怀被大大激发;“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取得了重大成就;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我支部号召全体党员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将教育人的初心使命扛在肩,坚持统一指挥、统一行动,齐心协力、坚定不移地筑牢“生命线”、坚守“责任田”,坚决落实“四方责任”,做到严防死守,坚定必胜决心;抓住“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之年和我校启用“北京市第六十五中学”校名65 周年的关键时间节点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加强党史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全体师生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2.追求共进之美,凝神“人和”是提升党建推动力的重要抓手

“己和”是信仰之基,“人和”是干事之本。本课题研究不断深化六十五中一直倡导的“人和、和为贵、校和万事兴”的“和”文化理念,推动党员和教师凝神于“以和美教师培育和美少年”。

(1)抓师德师风主开关。营造风清气正的教育氛围。落实学校“和美”文化体系中“对每一个学生负责,让每一个学生发展”的要求,号召全校教师致知力行,弘扬高尚师德,和美共进,潜心立德树人。

(2)抓队伍建设主动脉。以干带群、以点带面、以树带评,不断提升干部队伍、党员队伍和教师队伍建设标准,落实干部联系一线教职工、党群结对一带一制度,营造干群和美、师生和美的全员育人氛围。

3.追求育人之美,聚力“道和”是提升党建推动力的落脚点

道即规律,“道和”追求的是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奋斗目标的一致,在支部建设、教育教学创新、学校运行机制上却不必拘泥,和而不同是大同,各美其美创造的是因势利导、因材施教的育人之美。

(1)加强支部建设,力推“和美党建”。我支部不断夯实党建主体责任,加强和完善党组织自身建设。党建示范点的创建进一步提升了学校党建的内涵,党建工作目标更加明确,党建活动设计更加系统有效,支部凝聚力进一步提升。

(2)加强教学指导,力推“和美课程”。立足“以和美课程培育和美少年”的教学目标,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党建科研与教育科研双管齐下,不断加强教师培训与引领,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认识和教育教学专业化水平。

(3)加强德育引领,力推“和美育人”。一方面我支部注重党建带团建、党建促队建,另一方面注重党对德育的全面引领,构建了全员育人的德育体系,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重心,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思想引领,坚定育人方向,将党的声音、将党对下一代的期盼传导给学生,激发学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努力学习的热情。畅通课堂渗透德育渠道,通过课堂教学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特别是强化思政课对学生成长的影响。我支部着力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关注思政课教学内容与形式,号召全体教师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四、以党建带校建,迸发无穷动力

党建工作要建立在文化传承的基础上,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积极探索适合本土的工作方法与途径,这样才能迸发无穷的推动力。我支部进一步深化研究,凸显党建品牌,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东城区教育发展方向为引领,以和美党建为主题,坚定落实以党建带校建,制定《北京市第六十五中学党建提升计划》,启动“亮明工程、引领工程、带动工程”三项工程, 以增强党员意识、亮明党员身份,发挥旗帜作用、引领全面提升,力量层层传导、带动育人新风。号召学校广大党员亮明身份,勇于担当,凝神聚力,干事创业;打造积极、团结、向上的干部队伍和党员及教职工队伍;更好地发挥党员干部的引领示范作用,全面增强党建推动力,带动全员能力提升,促进学校教育质量向高位平台运行,为祖国培育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

猜你喜欢
推动力和美育英
顾小晶坚守基层育英才
让“和美”成就教育之美
——湖北省宜昌市西陵区营盘路小学发展掠影
逆境之中育英才
博雅育英 缤纷课程
培菁育英 全面共进——福州十中简介之二
试论校企合作于职业教育发展的推动作用
浅谈未来教室
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几点尝试
开启课外绘本阅读的“和美”空间
“和美”语文:追求绿色生态课堂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