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构建地域文化课程探析

2021-11-26 09:07江苏省常熟市谢桥幼儿园李正琼
青年心理 2021年1期
关键词:桂花家乡方案

江苏省常熟市谢桥幼儿园 李正琼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我们日益感到保持本土文化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常熟是历史文化名城,翁同龢故居、兴福寺、曾朴故居、白茆山歌、叫花鸡、王四桂花酒、鸭血糯等闻名遐迩,蕴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我园地处常熟北郊,常熟文化气息每日浸染着孩子们,但长期以来幼儿园的活动内容对于本土资源的利用不够充分,不利于提升幼儿的经验、拓展幼儿的视野,也不能很好地实践“活动应‘贴近幼儿生活’”的教育理念。为了让孩子体会多元文化的风情,培养孩子对本土文化的认同和民族自豪感,我们遵循“以兴趣为引导、注重幼儿体验,把活动与幼儿的生活相连接,让每一个幼儿都得益”的原则,进行了以下实践。

一、家园联手,收集地域文化素材

为了让幼儿感知常熟的文化、了解常熟民俗,我们发放调查表,请家长收集常熟民俗知识、民间体育游戏、方言儿歌,家长们积极配合,上网搜索了“常熟叫花鸡”“桂花酒”“血糯”等资料,打印出来后为我们组织活动提供参考,并指导孩子在调查表中歪歪扭扭写下很多常熟民俗知识。

我们参考了《谢桥镇志》《与春天同行》《常熟县志》等资料,网上下载了很多家乡方言儿歌、民间游戏、民间故事,从民间故事中筛选出《虞山的来历》《叫花鸡的传说》《玉蟹泉》等故事,从方言儿歌中筛选出《看月亮》《常熟好地方》等内容,从古诗中筛选出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和翁同龢的《银杏》两首古诗,作为地域文化主题里的语言课程内容;其他课程内容也是采用类似方法深入挖掘出来,汇编成一本“家乡资源袋袋库”,作为设计教案、设施活动时的参考工具。我们还收藏了白茆山歌等本土乐曲,作为音乐活动的备用资料。

为了完善地域文化课程,我们还从《常熟日报》《姑苏晚报》《常熟市民手册》《环保手册》等报纸和书中剪辑了很多图片,抄录了有关课题的文字,关注常熟市发展的新动向,为孩子们进一步学习家乡文化做好铺垫。

二、群策群力,构建地域文化话题

为了创设富有地域特色的幼儿园课程,园领导带领教师构建课程框架,从常熟的吃、穿、住、行四方面设计课程。开始实践时,以主题目标为统领,将丰富多彩的本土资源渗透于幼儿不同领域的教学活动,以使幼儿体、智、德、美诸方面的认知与技能获得均衡的发展。后来,我们以教研组为单位,大家群策群力,建构“地域文化话题”,商讨出适合幼儿特点的话题目标、环境预设、家长资源收集、区域游戏预设,确定七大领域的具体内容,分工设计集体活动方案,准备活动材料。每个教研组每学期都要商议出一个“地域文化话题”,每个话题一般占时三个星期。在实施地域文化话题的三个星期里,幼儿园配合教研组的进度开展“民俗节活动”。在“民俗节活动”期间,请家长来观摩“家长开放日活动”,观看孩子在地域文化活动中的表现,并参与一些民间亲子游戏。针对课题内容,幼儿园还设计了家长问卷,请家长提建议,以待更好地开展工作,家长们都积极支持。实践证明,民俗节等一系列活动丰富了孩子们的生活,增进了他们对家乡文化的了解和探究兴趣,萌发了热爱家乡的情感。

三、深入浅出,制订地域文化活动方案

我们根据拟定的地域文化话题,制订活动方案。在制订方案时,我们先深入解读地域文化素材,把素材中的典故出处弄得透彻清楚,然后对地域文化素材进行改编、加工。比如在设计古诗《题破山寺后禅院》的活动方案时,我们发现该诗共八句,对于大班孩子来说,难度太大,于是只截取诗歌前四句:“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作为教学内容来设计活动方案,便于幼儿理解。

根据地域文化话题需要,我们还创编教材,然后设计成活动方案,比如,在认识常熟虞山桂花的话题中,由于找不到合适的语言活动素材,于是大家商议,由我动笔撰写了《桂花》一诗,我根据大家的意见,撰写了如下诗句:“小小的桂花,香香的桂花,悄悄地说话,开吧,开吧,八月来了,中秋到了,开吧,开吧,等人们把花朵采下,炒成桂花栗子,酿成桂花酒,剁成桂花馅,做成桂花饼,蒸成桂花糕,小小的桂花,开吧,开吧。”实践证明,孩子们不仅喜欢朗诵该诗,而且在朗诵中认识了三种常熟特产——桂花栗子、桂花酒、桂花糕,一举两得,丰富了地域文化课程内涵。

四、未雨绸缪,保证集体活动的质量

我们在实施地域文化集体活动时,力求活动的高质和高效。为此,在实施活动前会进行集体审议,然后分工制作教具和学具,在实施时实行资源共享,教具学具轮流用。比如,在大班地域文化话题《民间创意乐》里,每周一个小主题,三周的小主题分别是“绣”“画”“织”,大(1)班第一周使用有关“画”的活动方案,大(2)班第一周使用有关“绣”的活动方案,大(3)班第一周使用有关“织”的活动方案。第二周交换,大(1)班使用有关“绣”的活动方案,大(2)班使用有关“织”的活动方案,大(3)班使用有关“画”的活动方案。这样轮流的结果,是每一个班都有充足的教具和学具,确保了教学材料和时间,间接保证了教学质量。

为了提高地域文化集体活动的实效性,我们在实施时讲究教学艺术,确保提问的精准,强调师幼互动,注重放手让幼儿动手操作,比如,科学活动“栗子”,我们让幼儿观察栗子,然后亲自动手用工具剥栗子,最后品尝栗子;在社会活动“认识蚕豆”中,让孩子亲自剥蚕豆,并品尝蚕豆;幼儿通过动手做、动脑想、动嘴尝,直观地感知了很多常熟特产,加深了对家乡文化的印象,萌发了热爱家乡的情感。为了保证集体活动质量,我们还及时地写好活动后的反思,吸取经验教训,扬长避短。

五、花样翻新,开展地域文化游戏

为了建构地域文化课程,我们在班级里增设地域文化特色游戏区,比如“常熟小吃”“草头饼专卖店”等。在创设各区域游戏环境时,把地域文化元素自然地渗透其中。比如,在创设“好又多超市”游戏区时,我们张贴了常熟知名企业波司登、梦兰等广告宣传单、商标,并收集波司登、康博等羽绒服商标,让幼儿玩卖品牌羽绒服的游戏;在创设“建筑工地”游戏区时,我们张贴了方塔、尚湖、沙家浜等风景图片,激发幼儿仿照家乡建筑物建构的兴趣,提高建构技能,萌发为建设家乡的明天而努力学习的愿望。

我们还美化特色游戏专用教室“常熟老街”。在“常熟老街”里,漂亮的小雨伞、喜庆的中国结、充满江南情韵的蓝印花布、青砖古巷、古老的店铺……应有尽有。我们在此设置了“春来茶馆”“美工坊”等特色游戏区,提供彩纸、彩笔、蓝印花布、针线,让幼儿大胆设计蓝印花布、编篮子、绣花。孩子们系上围裙、戴上头巾,有模有样地学起了阿庆嫂,唱歌跳舞,尽情地游戏,每次都意犹未尽,久久不肯离去。

结合地域文化的园本课题,我们还利用短暂的游戏时间深入开展民间体育游戏。在教室外面的长走廊上,很多班级开设了“民间体育游戏区”,组织幼儿玩跳房子、滚纽扣、甩牌结结、跳绳、踢毽子、炒黄豆等游戏。我们还请家长制作铁环和毽子,并指导孩子游戏。幼儿园组织民间游戏比赛,促使幼儿掌握滚铁环、踩高跷、踢毽子等基本技能,爱上民间游戏。

总之,丰富而独具家乡特色的课程,从多角度吸引幼儿积极地参与其中——滚着铁环,踩着高跷,品尝着好吃的乡土美食,拓印着有名的乡土名碑,歌唱着淳朴的乡土民谣……调动了幼儿的各种感知觉,让幼儿对家乡文化有了一个立体认识。在特色课程进行过程中,教师们的课程建构等专业能力得以提升。幼儿园汇编了有关地域文化课程的论文集,收获了自己的研究成果,打出了自己的园本特色牌,提高了核心竞争力。就课程而言,弥补了幼儿园现存课程体系“大统一”而缺乏“地方特色”的缺陷,丰富了幼儿园的课程内容和活动类型,展示了幼儿教育的多样性。在实施课程时,我们还发现,地域文化融入社会、健康、数学等领域时,内容少,不便于操作,教师设计活动方案时犹如“牛吃南瓜,难以开口”,找不到切入点,教具和学具也很难准备,实施时幼儿兴趣也不高,如何突破这一难点,使地域文化更好地落实到各项活动中,还需要我们反复实践和研究。

猜你喜欢
桂花家乡方案
烂脸了急救方案
桂花
做桂花糕
桂花蒸
定边:一份群众满意的“脱贫答卷” 一种提供借鉴的“扶贫方案”
夏天的家乡
家乡美等
稳中取胜
新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