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困境及其发展路径研究

2021-11-26 12:51崔宏
现代农业研究 2021年8期
关键词:积极性培育农民

崔宏

(吉林省集安市成人职业教育中心 吉林,集安 134200)

2012年在中央一号文件中首次提出了新型职业农民这一理念,目的是培育更多高素质且高质量的农民,来推动整个农业的发展。但是,当前在培育新型职业农民过程中,还存有许多问题,像:农民接受学习程度积极性不高、相关单位对新型职业农民的就业指导能力不够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水平。因此,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就应及时的找出当前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开展时所遇到的困境,并采取相应的优化措施,确保形成完善的新型职业农民体系,以此来不断的提升农民的收入。本文就针对乡村振兴背景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困境及其发展路径展开具体的分析与讨论。

1 新型职业农民的主要特征

当前我国正处于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农业转型升级的核心时期。而农民作为农业发展过程中的关键核心,其的综合水平就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整个农业的发展现状。其中,新型职业农民主要就是指:以农业为主要职业,并且具备专业的农业方面的技能,且收入也主要靠农业为主的现代农业从业者。而在乡村振兴背景下,新型职业农民特征主要表现为:第一,高度稳定性。新型职业农民这一称谓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对原有劳动农民的改造,且该部分人长时间都生活在农村,且多以农业为主,故具备较强的稳定性。而新型职业农民较传统农民而言,其具备了更加丰富的农业经验,且逐渐掌握了一定的农业专业技能。第二,具备专业化和职业化的特征。新型职业农民不仅可以将农业生产作为主要收入,而且还能在农闲的时候拓展副业,逐渐向着职业化的方向发展。因此,具备明显的专业化和职业化的特征。第三,具备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新型职业农民在参与农业生产活动时,不再只是单纯的采用传统的生产方式,而是融入更多的创新理念和现代化技术,以此就能有效的提升农业的生产效率,实现收入的快速增收。第四,具备社会责任感。新型职业农民一般都会经受系统性的训练和学习,而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其就会具备更强的社会责任感,更加意识到农业发展对国家整体发展的重要性,以此就更有助于推动整个农业发展水平的稳步提升[1]。

2 当前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时所存在的问题

2.1 对于接受培育,农民未表现出较高的积极性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主要目的是:提升农民的专业化技能,确保其将更多的现代化技术运用到农业发展过程中,以此来推动整个农业的发展。而为了促进农业的转型升级,实现对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国家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且给予了大量的资金扶持,来加强对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训。但是,对于农民而言,由于其长期待在农村,思想还较为保守,主要经济来源收入也主要靠农业,故在接受培育活动时,往往表现不出较高的学习积极性。而有些农民对当前的生活较为满足,不愿主动改变,缺乏积极奋斗进取的精神,以此也就不利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的有序开展[2]。

2.2 还未建立较为完善和健全的培育体系

较为完善的培育体系,是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开展的主要依据。但是,当前我国还未建立较为完善和健全的培育体系,导致相关培育工作无法持续性的展开,进而也就会影响到农民的学习积极性。此外,有些培育内容还较为单一,单纯的注重对农民专业技能的培训,而忽略了对农民创新积极性的激发,导致农民在实际开展农业生产活动时,还无法投入更多创新性内容。有些培育内容未注重农民年龄和文化层次的差异,整体培育难度较大,这样也就会增大农民的学习难度。

3 乡村振兴背景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主要发展路径

3.1 增强宣传力度,提升农民参与培育的积极性

要想实现农业的转型升级,促进“新型职业农民”的兴起,首先就是要让农民理解新型职业农民的含义,并理解其的重要性,这样农民才会具备更高的积极性来参加培育工作。而农民整体文化程度较低,对于国家政策措施了解还不够深入,故也未表现出较强的参与积极性。此时,就需政府积极主导参与,加大宣传力度,可采取定期组织宣传大会的形式,给农民进行普及和讲解,且讲解内容应重点从农民的利益出发,以此就能有效的增强农民参与的积极性。此外,还可充分的借助多媒体手段,像:网络资源、微信公众号等,来扩大宣传范围,增强宣传力度,引导农民积极主动的参加培训[3]。

3.2 结合当前农村发展现状,构建较为完善的培育体系

较为完善的培育体系可给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的展开提供重要的制度保障。因此,各地区就应结合本地区的实际发展现状,来不断的建立和健全较为完善的培育体系,确保给培育工作的展开提供规范化指导。其中,在培育工作开展之前,应充分的听取农民的意见,对于培训时间的安排应确保不影响农民日常农事工作。而对于所涉及到的培训内容,应提前做好规划,不能只是注重对农民专业技能的培训,更应从创新能力、生产经营等多个环节入手,确保农民具备较强的生产能力和职业规划能力。此外,培训内容的设定应充分的考虑到农民的年龄和文化程度,避免采用“一刀切”的培训方式,否则也无法真正的发挥出培育工作的开展优势。为了更好的提升对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质量,相关农村地区还应加大资金的投入,聘请更多专业能力强且综合素质高的讲师来开展培育工作,确保做到理论与实践的双重结合,以此就更有助于提升职业农民的整体能力[4]。

4 结论

不断的研究与分析乡村振兴背景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困境及其发展路径,对于有效的提升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开展质量,提高农民的综合水平以及引导农民获取更多的经济收入,促进农业的可持续稳定发展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应首先认识与了解新型职业农民的主要特征和当前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时所存在的问题,进而从增强宣传力度,提升农民参与培育的积极性以及结合当前农村发展现状,构建较为完善的培育体系两个方面来有效的做好乡村振兴背景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确保提升农民参与培育工作的积极性,改善当前农民的发展现状,提升农民的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以此来有效的促进农业的转型升级,进而就能更好的提升农民的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积极性培育农民
三方共进,激发干部积极性更上一层楼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念好"四部经"培育生力军
技校生学习积极性的探索研究
“五老”以“三用”关爱青年农民
也来应对农民征联
开展『三扶』 培育新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