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亚美诗学话语,绘制亚美文学批评“地图”

2021-11-26 23:13□张
中国图书评论 2021年9期
关键词:亚美族裔亚裔

□张 欣

亚裔美国文学是美国文学的重要分支。其萌生之初,受“民权运动”的精神感召,以建构族裔性为使命,具有较强的社会属性和政治属性。40年来,亚裔美国文学批评跨越文学、文化学、社会学、人类学等多个学科的研究,成为人文学科的重要研究领域。迄今为止,亚美文学研究的话语场域、研究视角一直处于发展变动之中。学界虽从不同理论视角阐释、分析亚美文学文本,但尚未出现针对亚美文学批评的研究专著。从这个意义上讲,蒲若茜教授及其科研团队出版的《亚裔美国文学批评范式与理论关键词研究》(以下简称《范式与关键词》),堪称国内亚裔美国文学研究扛鼎之作。

一、批评范式:亚裔美国文学诗学话语的萌发

对亚裔美国文学批评的研究在我国是一个崭新的研究领域。学界现有的对文学文本的研究表明学科已具备充足的问题意识,而不是范式意识。“范式”的提出者库恩(Thomas Kuhn)认为这是区分科学与非科学的标准。放置于文学领域,学者们对每个时期、每个区域的文学创作都可以提炼出一定的研究范式。只有把握了研究范式萌生和发展的内在逻辑,才能更好地面对不断涌现的新文本、新问题与新视角。

《范式与关键词》率先以批评“范式”的研究方法明确了亚美文学研究的合理性与合法性。早在1974年,伴随着一声大“哎—咿”,在美的亚裔打破了百年的沉寂,发出了“受伤、悲哀、生气、吃惊”的声音。这是族群的“哀号、呼喊和尖叫”,也是赵健秀等早期亚美学者奋起建构族裔性之动力所在。[1]所以,建构自我与族群身份、争取言说权利、倾诉心灵伤痛就是亚裔在美的根源性声音。这些根源性的声音与彼时美国轰轰烈烈的民权运动、反战运动与妇女运动等抗争性声音汇聚在一起,促发了学界对种族、性别与性研究等理论范式的提炼和推进。基于如此的学科特质与学界研究现状,《范式与关键词》首先采用了批评“范式”的研究路径,系统地梳理出亚美文学研究的族裔身份批评范式、文化身份批评范式、心理分析范式、女性主义批评范式与离散文学批评范式五个批评范式。

第一,《范式与关键词》对五个研究范式的提炼体现了批评的复调。此“复调”一方面指向亚美学者们与西方文学文化理论的互动,另一方面始终立足于族裔经验,聚焦族裔问题。

亚美文学研究的首要核心问题就是建构自我与族群身份。针对这一问题,著者借用西方文学文化中身份批评这一议题,在开篇两章分别梳理出族裔身份批评与文化身份批评两个研究范式。著作首先重返20世纪70年代历史现场,深度呈现当时“亚裔美国”族裔身份的焦点、内涵与实质,真实地还原出亚美学者建构族裔性之努力,进而通过对“文化民族主义”与“多元文化主义”两股文化身份批评浪潮的梳理,探究亚美作家与学者建构多元文化身份引发质疑的过程及原因。对于亚裔在美百年来的心灵沉痛,著作在第三、四章分别以西方反传统、反主体的文化思潮与精神分析的文学理论为基础,深挖亚裔美国族群精神、心理维度的特质,彰显出亚美群体在美既饱受精神痛楚又积极建构自我情感经验的策略。更典型的是亚美文学研究中的性别观照。著作在第五章的女性批评范式中,虽然将理论源头依然追溯至西方心理学和社会学两大领域,但是重在突出亚美女作家的母性谱系建构;通过亚美作家与学者之建构,著作既彰显出在美亚裔女性强有力的声音,又展示出亚裔女性书写的审美功能、情感感召效应以及可形成的跨族群的政治关联。最后一章根据全球化社会语境的脉络,在西方“流散”文学批评的大背景下,探究亚美文学的迁徙与回望主题以及“亚裔流散”的形构。总之,通过对西方文学文化理论与亚美文学研究中族裔经验间的互证、互照,《范式与关键词》突显了亚美学者的主体性与能动性。

第二,《范式与关键词》精准地把握了亚美文学研究范式背后的演变机制。库恩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中还提出“范式危机”和“范式革命”的概念。[2]他认为形成科学范式后,依然会出现某些不能纳入原有范式之内的事实或现象。面对这种“范式危机”,人们会发起“范式革命”:提出新的理论对此解释。所以,科学的发展其实是不同思维方式的革命变革。《范式与关键词》以六个独立章节连接五个批评范式,总体勾勒出亚美文学研究从族裔政治批评走向流散的比较诗学的基本轮廓:从核心问题“身份认同”,面对被排斥、被驱逐的暴力历史的心灵图景,到对种族、性别、性、阶级等多维度呈现,再到亚美学者尝试与世界流散文学的平等对话的范式转变。其范式更迭的背后正是亚美学者的思维变革:从族裔自我觉醒初期对建构族裔性的强调,到揭示社会霸权话语的控诉期,逐渐走向超越族裔性、多声合奏的文学协作。这种对动态与全局的把握建构起《范式与关键词》的系统性。

综上所述,《范式与关键词》在与西方文学文化理论批判性对话中,全面展现出亚美文学学者将社会政治中被动的族裔客体转化为积极声称族裔主体能动性的努力。这是亚美学者“借他山之石,琢己身之玉”之理论建构的尝试,也是亚美文学研究范式演变的内在逻辑。通过对亚美文学研究范式的整体把握和翔实多维的理论分析,《范式与关键词》一书对亚美文学研究进行了网状式考察,促使亚裔美国文学批评初步形成具有自身特质的诗学话语体系。

二、关键词研究:亚裔美国文学批评的焦点式分析

如果批评“范式”为亚裔美国文学批评提供了网状式考察,那么“关键词”研究则是这张网上的“结点”,为学科提供了焦点式分析。《范式与关键词》一书通过对关键词批评钩沉式的写作方法,充盈了批评“范式”的研究框架。

《范式与关键词》选取“关键词”的研究方法离不开其与亚美文学研究的高契合度。亚裔美国人在种族、历史和社群上异于美国主流社会,有着诸多专属的重点、热点、焦点问题。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学者们对这些问题的研究跨越学科界限,汇结成一系列具有自身特色的理论关键词。这些理论关键词可被视为“社会实践的浓缩”[3],对理解亚美文学及其研究具有奠基性意义。学者们需要从历时和共时层面综合衡量该关键词意义演变的社会文化意蕴。这是“关键词批评”兴起的源头,也是《范式与关键词》的核心考量。

《范式与关键词》首先提炼出一系列专属亚美文学研究的核心理论关键词,进而分别将其语境化、历史化,综合衡量关键词的“源”与“流”。第一,著作选取出充分彰显亚裔美国人独特而又复杂的族裔经验、心理镜像与历史语境的关键词。比如,涉及族裔身份问题的“亚裔美国感”“文化民族主义”,心灵与精神维度的“种族影子”“种族阉割”“种族忧郁症”等,以及学者们对变动语境下的反思如“去国家化”“亚裔流散”等。第二,对每个关键词的梳理,著作既从理论渊源、现实基础、政治立场等历时性层面呈现其萌生与流变,同时从共时性层面充分展示其逻辑冲突与学界争议。比如,针对“亚裔美国感”一词,著者不仅分别从出生地、语言、文化、族裔经验、人格气质、亚裔美国历史再现、亚裔美国书写传统等要素整体追溯了其产生与发展的历程,探讨“亚裔美国感”的本质特点,更充分展示了亚美前期作家与作家、作家与学者以及学者与学者之间对此的讨论甚至论辩,探究学者们围绕该词对亚裔美国批评体系的推进与拓展。所以,透过一个理论关键词,《范式与关键词》提供的是概念史、文化史、思想史、学术史等多方面的共融。

值得注意的是,《范式与关键词》对关键词的研究始终以批评“范式”为依托,二者相辅相成,拓展了亚裔美国文学研究发展的深度与广度。谈及从早期身份批评范式下的“亚裔美国感”溯源,到“文化民族主义”与“多元文化主义”论战以及新一代亚美学者的“杂糅性”身份观,到心理批评范式下借由“身份扮演”“种族阉割”“种族影子”“种族忧郁症”对亚裔美国族群精神、心理维度的探究,再到女性主义批评范式下的“沉默”诗学、“母性谱系”、“性资本”,直至流散批评范式下的“亚裔美国”与“亚裔流散”之争,关键词研究与批评范式形成以点带面、点面结合的方式,为亚裔美国研究撑起一个多元、动态、立体的全景图。这些关键词与批评范式的互动、互涉与互联一方面系统地观照了亚裔美国人各个历史阶段的生存语境和文学想象,另一方面也传达出亚美学者或前瞻性或抵抗性的声音。二者相融共生,经由不同的历史时期汇聚在一起,展示出亚裔美国人在历史上、意识形态上或经验上如何既独立于其他群体,同时又与不同群体相互关联的问题。这是亚美文学研究的特质,也是《范式与关键词》的独创性。

总之,《范式与关键词》以批评“范式”与“关键词”研究为两大脉络,全面、系统、深入地展示了亚美群体面对演进的社会文化语境,如何动态地为自我发声以及亚美文学研究演变中的内在逻辑。

三、考论结合:辞书性和文论性的融合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外学术界也陆续出版过对亚美文学研究具有学科指南和理论入门特征的著作。这些著作的编撰体例要么选取甚多甚广的词条,以字母排序的方式编写,要么是分主题、分时期对经典论文的汇编。两者都是典型的工具书性质的参考书,“一般不以提供系统阅读为目的,而是作为在需要时查考和寻检知识使用的辅助工具”[4]。二者各有特色,对学科的发展亦有各自的贡献。《范式与关键词》集二者之所长,将辞书性与文论性融为一体,为亚美文学研究提供了一部独特的学术成果。

首先,《范式与关键词》对亚美文学研究的评价方式体现出超越辞书性的学理分析。著者对基本理论命题和诗学范畴进行有效的梳理、归纳和升华之后,还分别指出其对于亚裔美国文学批评的历史贡献和局限性,以及对于亚裔族群主体性建构及族群发展的积极和消极作用。这使得该研究不只限于指南和理论入门研究的层次,更体现出深刻的学术反思意识。比如,针对“多元文化主义”,著者既梳理了“多元文化主义”这一术语的起源、形成、内涵及其与少数族裔的内在深厚渊源,也通过分析汤亭亭、谭恩美、林永得(Wing Tek Lum)等亚裔作家的多元文化书写,展示出彼时亚裔作家对“多元文化主义”的接纳与推动力量。不仅如此,著者进一步指出亚裔作家的多元文化书写这一建构性努力往往与隐形的种族主义投射暗合,形成自我他者化或东方化的倾向。对这一弊端,虽然学界以“杂糅性”的思考尝试重构亚裔美国人的文化身份,但是著者仍然在看到这一进展意义的同时,辩证地指出其存在的问题,尤其是美国“9·11”之后,杂糅性身份观也面临诸多挑战。所以,对《范式与关键词》而言,著者考论结合,相得益彰,充分体现了学术认识论与方法论的融合。

其次,《范式与关键词》进一步强化了以文学文本为基础的批评实践。著作虽是对亚美文学研究的研究,但是其研究方式并非仅限于学理分析,著者对理论的阐释均落实在具体的文学作品中。

第一,阐释作品之时,著作对文本的运用信手拈来,收放自如。比如,上述对“多元文化主义”的分析,分别援引三位作家的文本层层推进;再如在女性主义批评范式下论述“性资本”时,著作先整体梳理出“中国龙女”“中国娃娃”“日本艺妓”“战争新娘”“越南妓女”等历史大文本中对亚裔女性群体的刻板印象,进而对印度裔作家巴拉蒂·穆克吉的《茉莉》、越南裔美国作家莱莉·海斯利普的《天与地换位:一个越南妇女从战争走向和平的历程》与华裔作家黄哲伦的《蝴蝶君》等文学小文本进行细读与对读。如此环环相扣的互证,一来不会使论述形成孤证,二来将传统的华裔文学扩展到日韩裔、印度裔、越南裔文学等亚裔文学分支。这整体拓宽了亚美文学研究,是对我国学界长期专注于华裔文学文本研究的自然延伸和重要补足。

第二,著作对经典文本的多角度阐释充分反映出亚美文学文本的丰富性与多元性。汤亭亭的《女勇士》是华/亚裔文学最经典的文本。它之所以成为经典,不乏源于其涵纳了亚裔文学中诸多根源性问题。作为亚裔文学的开山之作,汤亭亭不仅打破了华裔女性“沉默”不语的形象,而且为亚美文学开创了一系列情感意义上如“无名姑姑”等和文化意义上如蔡琰、花木兰等的“母性谱系”书写之源。作者既借由叙述者之“类我”显示出与“种族影子”邂逅时难掩的“种族自憎”,甚至是面对“丧失”(loss)——永远无法拥有理想化的、符合白色标准下表现的愤怒、悲伤、自我厌弃等“种族忧郁症”症状,也有在蔡琰歌声中畅想的“多元文化主义”理想。对这一经典个案,著者分别引领读者在相应的批评范式如身份、心理、女性等以及上述略举一二的理论关键词下分析研判。如此多角度的阐释,一来可见著者对理论把握之通透、运用之娴熟,二来也正是在对文学文本的多元解读中,《范式与关键词》呈现了对亚美文学理解的多维空间。这必将进一步激发读者对亚美文学作品的热爱之情,引发读者的主动性与创造性。就学科的发展而言,这种文论式的研究方式不仅体现出超越辞书的学理性,更彰显了专著的开放性。

结语

《范式与关键词》是国内第一部全面、系统、深入地考察亚裔美国文学批评的专著。首先,著作以批评“范式”与“关键词”研究为体例,整体拓宽并深化了国内的亚裔美国文学研究,探索亚裔美国文学理论体系和诗学建构。这是该著作的独创性,也是蒲若茜教授及其学术团队为建构亚裔美国文学批评体系的重要贡献。其次,《范式与关键词》融辞书性与文论性为一体,为亚美文学研究提供了更为开放的讨论平台,为学者进一步阐释文本、反思理论都提供了指导和启发。蒲若茜教授带领其学术团队围绕亚裔美国文学研究,集各自研究专长,协作共创,形成此部集独创性、多样性与开放性为一体的学术成果。这恰与亚裔美国文学研究长期以来内部传承的学术研究态势遥相呼应,必将在学界引发极大的反响。

注释

[1]Chin,Frank.“Preface”,Aiieeeee!An Anthology of Asian American Writers.Eds.Frank Chin,Jeffery Chan,etc.Washington D.C:Howard UP,1974:vii-viii.

[2][美]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M].金吾伦,胡新和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3][英]雷蒙·威廉斯.关键词:文化与社会的词汇[M].刘建基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405.

[4]胡乔木等.中国大百科全书·图书馆学、情报学、档案学卷[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35-36.

猜你喜欢
亚美族裔亚裔
德润童心 雅美育人
纽约仇恨犯罪肆虐 亚裔老人怕出门
过去一年美国发生6000多起针对亚裔仇恨事件
族裔性的空间建构:《拉罗斯》的叙事策略
论美国非裔诗人C.S.吉斯科姆的“拖延”诗学及其族裔诉求
21世纪美国族裔文学发展研究
金婚阴谋
亚美的长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