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文本阅读对初中生语文整体素养提升的研究

2021-11-26 10:56王娟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1年12期
关键词:多文本阅读阅读能力

王娟

摘 要:多文本阅读是多文本阅读教学的简称,是当前语文教学方式之一。它以多文本的形式,通过增加阅读量,开阔学生视野,在教师探究性方法的引导下,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和动力,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品质,提高阅读能力,达到提升学生语文整体素养的目的。

关键词:多文本阅读 阅读能力 整体素养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1.12.010

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良好的阅读和获取处理信息等多方面的能力。而语文教育作为我国的国语教学,在培养和造就一代新人、提高国民整体素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为了适应和满足社会进步与人才发展的需要,语文教育在课程目标及内容、教学观念和学习方式、评价目的和方法等方面进行了系统改革,多文本阅读便是应时代所需出现的一种新的语文教学模式。

多文本阅读是多文本阅读教学的简称。它是指围绕一个或多个主题选择一组相关文章,师生围绕指定主题阅读、获取信息、了解世界、发展思维,最终在审美体验中达成共识,从而提高阅读能力的过程。多文本阅读是当前语文教学改革重要方向和探索手段之一。基于此,笔者所在的课题组成员,结合各自教学实践,针对多文本阅读在提升初中生语文整体素养方面进行了实证研究,最终收获和总结了一套卓有成效的阅读教学模式,并精炼提升为教学理论在实验学校推广运用。

一、多文本阅读教学选文原则

准确恰当的选取和阅读主题相关的文章和材料,是多文本阅读教学的首要任务。多文本阅读教学的选文原则是“一个主题、多元开花”,即围绕指定主题,多角度多元化选择与主题相关的材料和文章。

(一)以作家为中心选文

这种选文方式,适合于作品较多的作家。例如,在学习李清照《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时,课题组整合了李清照三个时段的代表作,《点绛唇·蹴罢秋千》《如梦令·长记溪亭日暮》的天真活泼、娇羞柔美的少女时期,《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的琴瑟和谐、思夫闺怨的婚后时期(南渡之前),《声声慢·寻寻觅觅》《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的孤独凄凉、感时伤怀的南渡亡夫时期。连同《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引导学生进行多文本阅读,在比较分析中,对李清照的人生轨迹全面了解,从而更深入的了解词作意蕴。教师在实施以作家为中心选文前,需要对学生学情准确把握,要根据阅读主题要求、学生水平层次,选出难易程度有别的一组文章和材料供学生阅读,并且要注意设置阅读目标的差异性。

(二)以体裁为中心选文

这种选文方式,简单易操作,适合初中三个阶段的新授课型。中国文学有四大体裁:小说、散文、诗歌、戏剧。作为初中生,有必要了解各种体裁特点。课题组成员在讲授《孔乙己》时,不仅选取了鲁迅其他几篇典型小说,还选取了与鲁迅同时代及不同时代不同作家的几篇小说进行比较阅读,使学生在纵向和横向同类体裁的阅读中,更全面更深入掌握小说特点,激发了他们学习的兴趣,另一方面也拓展了他们的阅读视野。不过,教师在选文时,要选取主体鲜明、风格迥异、语言规范等“质优上乘”之作,尽量保持原文原貌,根据自己教学目标,适当节选。

(三)以题材为中心选文

题材有两种含义,一指那些经过集中、取舍、提炼而进入作品的生活事件或生活现象,即作家用以表现作品主题思想的素材;二指话题,谈资。这种选文方式,更适宜于初三复习课。例如,在初三进行诗歌专项复习时,可以题材为中心将诗歌分为“借景抒情”“咏史怀古”“闺怨”“山水田园”诗等,让学生在同类题材的诗歌复习中,更迅速、清晰、直观地掌握各种题材诗歌的思想内容、表现手法及语言特色等。

(四)以艺术手法为中心选文

以艺术手法为中心选文,对教师自身要求较高,需要教师有良好的专业素养、深厚的阅读经验、掌控自如的课堂引领示范能力。如在讲授小说《项链》时,针对“伏笔”艺术手法,笔者利用课题组选出的几篇典型“伏笔”手法文章,《小桔灯》《婴宁》《故乡》《我的叔叔于勒》《最后一课》《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等,引领学生详细全面地对“伏笔”深入了解,并现场利用“伏笔”手法,以“口述式作文”的形式,使学生在直观感悟下理性掌握“伏笔”用法。另外,一篇文章艺术手法有多种时,教师可以“多元”选文,以一种艺术手法为主,其他为辅,但不可“面面俱到”“多而不精”。

二、多文本阅读教学过程措施

多文本阅读是近几年阅读教学的一种创新模式,它有别于传统的“单篇精读”“整本概读”阅读课型,尤其重视阅读过程的连贯性。笔者带领的课题组,经过近两年的多文本阅读教学探索,依靠实踐形成了一套有特色、有实效的多文本阅读过程指导措施。

(一)巧设议题,激发阅读期待

所谓议题,就是一组选文中所蕴含的可以供师生展开讨论的话题。一组选文可以具有一个或者多个议题。一个好的议题既能唤起学生的阅读期待,又能激发学生共同阅读、分享的兴趣。如《江城子·密州出猎》《过零丁洋》《雁门太守行》这三首都是以“爱国忧民”为题材的诗歌,在对这三首诗歌进行组文时,我们可以依据它们内容上“慷慨明志”的共同点,把这组多文本的议题设定为“谈谈我的爱国情怀”或者“我心目中的爱国英雄人物”等。这样设定议题能够充分调动学生阅读探讨欲望,也起到了教化思想、育人的作用。

(二)整合目标,驱动阅读方向

多文本阅读,因其文本之多,必须整合阅读目标,明晰阅读主方向,否则,“大杂烩式”的阅读,起不到多文本阅读教学的目的。通过课题组论证,大家一致认为一组选文设置三个目标最恰当,也易于精准掌控。如《秋天的怀念》《紫藤萝瀑布》《生命生命》《我与地坛》一组文章,可以从体裁(散文)、主题(生命之悟)、人物(人生际遇)三个方面设置阅读目标,引导学生纵深领悟文本内涵,更切入阅读目标,驱动多文本阅读方向更明晰。

(三)多措并举,注重阅读方法

法国作家贝尔纳说过,“良好的方法能使我们更好地发挥天赋的才能,而拙劣的方法则可能妨碍才能的发挥”。因此,多文本阅读教学,过程性方法指导非常重要。笔者总结了个人两年的多文本阅读教学经验,归纳出五种方法,阅读教学效果显著。

1.创设情景,生动切入阅读要点;

2.整体感知,逐层深入文本内涵;

3.任务分解,各司其职分组准备;

4.开放展示,议题答案互动生成;

5.总结反馈,矫正提升阅读成果。

这五种过程性指导措施,有时间先后及逐层深入的特点,次序不可颠倒。

(四)沉谋研虑,掌控阅读过程

在进行多文本阅读教学时,教师除了注重巧设议题、整合目标、过程方法外,也应恰当把握课堂节奏。由于多文本阅读方式多种化,包括粗读、略读、浏览、速读、圈读、跳跃读等,所以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阅读时,要提前计划好适合不同课型、不同文本的阅读方式。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可以根据三个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恰当地选取阅读方式,如七八年级,可以采用大声读、默读、表演读、竞赛读的阅读方式;九年级,可以多采用粗读、略读、浏览、跳跃读等方式。并且,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随时关注学生阅读注意力,发现学生的阅读注意力不够集中时,及时调整阅读方式,把握学生的阅读节奏,提高学生在课堂有限时间内的阅读效率。这一过程中,学生进入的是真实的体验式阅读,侧重于文本感知、信息提取、形成解释、做出评价等,在探索发现多文本阅读的乐趣中,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阅读速度和培养阅读策略,最终达到提高学生整体素养的目标。

三、多文本阅读教学提效策略

多文本阅读教学,拓展了学生阅读的广度和深度,促进了学生思维和学习方式的转变,为培养和造就时代高素质人才,探索出了一种实效阅读教学范式。下面三种提效策略,是笔者和课题组成员共同探讨和论证的结果。

(一)“同异”品析,深入文本

笔者所在的课题组,采取“同中析异”“异中求同”的阅读方式,引领学生深入文本品析,通过对学生阅读思维强化训练,提高学生认知能力,达到多文本阅读提效目的。如课题组成员李东阳教师,其在讲授九年级下册《邹忌讽齐王纳谏》时,他选取了本单元《曹刿论战》《出师表》两文,还选取了高中阶段的《离骚》《烛之武退秦师》《唐雎不辱使命》《谏太宗十思疏》等一组文章,在设定议题“个人与国家”的探讨和辨析中,使学生深入领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个人担当精神,还要区别出爱国行为在不同时代不同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实质,从而在深入品析中,塑造学生灵魂和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引导他们在新时代更爱我们伟大的祖国。

(二)思维导图,直观实效

思维导图是组织和表征发散思维的一种图形技术,它根据人的大脑活动规律,深入开发与挖掘人的记忆潜能,找寻构建记忆的规律与方法,高效地对知识点进行整合与加工,增强人脑记忆,提高阅读效率。

课题组通过实际运用和辨析论证,一致认同“思维导图在多文本阅读教学中,其形象直观以及动态美感的特性,能够激发学生阅读的意识和动力,促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更便捷,使多文本阅读教学更具实效性”的结论。同时,也认同“借助思维导图整合同类信息,提高学生单位时间内阅读量及获取整合信息的能力,对全面提升学生阅读水平及文学素养非常实效”的观点。

(三)多元解读,自主建构

多文本阅读要多元解读,议题选择应具备包容性、开放性特点。如同样是用多文本阅读方式学习《紫藤萝瀑布》一文,其文本组合便可多样化,可以是《秋天的怀念》《落花生》《合欢树》《我与地坛》一组,也可以是《山中的老杏树》《茶化赋》《白杨礼赞》《行道树》一组等。另一方面解读的方式可多种化,如从表现手法上,借物写人;结构安排上,由物及人;主题认识上,物魂即人韵;另外,从修辞手法、语言特色上,也可设置不同议题,引导学生展开多元解读,在纵横向比较、探究、解析阅读中,自主建构新形象,从前展性、实效性方面提高多文本阅读功能。

四、多文本阅读教学延伸方案

(一)读写结合,提升写作能力

多文本阅读,为写作提供素材“资源库”。多文本阅读教学中的“读写结合”,是阅读教学的一种延伸方式,易于使阅读教学落到实处。

仿写是模仿例文进行创新写作训练,即在例文的内容构思、篇章结构、艺术手法上进行相似模仿,结合自己的生活实践和积累素材写出一段或一篇新文章。在多文本阅读课中,语文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还要在课内阅读中,做好仿写引领和读后感写作指导。笔者在指导学习《回忆我的母亲》时,拓展阅读了沈从文、老舍、胡适、季羡林等名家名篇《我的母亲》,之后让学生进行“回忆至亲”主题的仿写练习;指导学习贾平凹《一棵小桃树》时,拓展阅读了宗璞的《好一朵木槿花》,引领学生写出《我家的xx树》等同类艺术手法的作文。另外,笔者在指导仿写训练时,注重选取材料的典型性和代表性,通过少而精的练习,更利于拓宽学生思维,实现学生由长期积累走向写作实践、由模仿走向自我创作的目标。

(二)品读升华,激发创造意识

多文本阅读,有别于单篇阅读和整本阅读,是注重由“量变”到“质变”过程的一种阅读方式。学生可在纵横向比较、分析、思考和总结等一系列高品质赏读下,促使自我思维升华,激发自我创造意识。

“文章自得方为贵,衣钵相传岂是真”“须教自我胸中出,切忌随人脚后行”“我手写我口,古岂能拘牵”等众多古语,皆强调文学创作要有锐意创造意识,不可一味沿袭、模仿他人而无视自己个性与风格。多文本阅读恰恰契合古人阅读写作之法,对延伸当代语文阅读教学、激发学生创造意识有深远意义。

(三)“越位”赏读,拓展思维深度

“越位”赏读,即超文本阅读。有效的超文本阅读,就是通过有效的课堂教学手段使学生在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获得进步与发展的阅读。这样的阅读,其目标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教会学生语文学习方法。

超文本阅读,要求教师必须在阅读教学策略上下功夫。一要从多文本深度上作“创造性”超越,即通过鉴赏性、探究性阅读方式,挖掘阅读空白,平衡阅读矛盾,推行以人为本,个性化解读文本,以批判性意识敢于质疑;二要从多文本廣度上作“类比式”阅读,求同存异,促使学生对多文本内容理解透彻深入,拓展学生思维深度。

比如《愚公移山》,愚公不畏艰险、持之以恒的精神品质值得我们学习。但当今时代,国际竞争激烈,唯有在科学技术上“先发制人”,才能在世界舞台上拥有制衡权和话语权。所以不讲方法、不知变通,一味地埋头蛮干,已经不适应时代发展之需。只是当这种超文本阅读,产生文本价值与独特体验有差距或个性化解读与价值取向产生矛盾时,教师应在两者之间找一个平衡点,既做到维护文本的价值取向,又拓展学生思维深度,让语文的熏陶和感染作用发挥最大化。

综上所述,阅读作为人类生命存在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方式,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随着知识社会来临、新课程理论实施,语文阅读教学对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我们课题组进行的多文本阅读教学,不仅培养了学生阅读能力,更是在培养学生思维品质、提升学生语文整体素养方面效果巨大。本课题研究,旨在通过多文本阅读教学的几个环节,从选文原则、过程措施、提效策略、延伸方案等方面,引导学生真实阅读、深度阅读,帮助学生建构语文知识体系,奠定学生终身阅读基础,培养学生高阶阅读思维能力,提升学生语文整体素养。

参考文献:

李艳、刘海山《浅谈高中语文多文本阅读的选文方法》,《基础教育参考》2019年第6期。

(本文系2020年河南省中小学多文本阅读实践研究专项课题《多文本阅读对初中生语文整体素养提升的研究》研究成果,立项编号:dwbyd20011314)

猜你喜欢
多文本阅读阅读能力
教材外诗歌多文本阅读教学的比较策略
试析多文本阅读教学提升小学生写作能力的教学策略
儿童文学多文本阅读策略研究
小学多文本阅读之古诗教学策略浅谈
让多文本阅读成为学生写作的源泉
提高高中生英语阅读能力的策略
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培养刍议
试析提高二外日语阅读能力之对策
分层导学有效提高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研究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增强学生应用题解答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