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智能水务管理系统的建设

2021-11-27 02:03
中国科技纵横 2021年3期
关键词:水务管理系统水资源

(宁波东海集团,浙江宁波 315040)

1.国内外智能水务发展现状分析

1.1 国内智能水务发展现状

自我国推行“智能水务”以来,上海、北京、深圳等代表性城市逐步开展了智能水务相关建设工作。上海通过开展“智能水网”业务,以水资源合理利用、用户需求等几项原则作为智能水务建设核心内容,建立了基础设施体系、数据资源体系、通用平台体系、智慧应用体系、标准规范体系、安全管理体系等,在此基础上构建极具高度信息化智能水网,不断更新建设理念,积极引进现代化管理手段和各项新技术。智能水网作为智慧城市发展中重要组成部分,纳入智慧城市发展规划中,始终坚持低碳环保、安全高效建设原则,统筹规划智能水务建设,加强多个相关行业部门整合,将城市水务部门各项工作规划统筹在同一数据平台,从而实现城市智能水务建设,为公众提供更加优质服务[1]。

1.2 国外智能水务发展现状

国外智能水务研究,主要从3个方面入手:一是利用,为提高水务部门管理水平,通过利用水资源管理相关数据,制定优化水资源管理措施;二是预测,为精准计算水资源需求量,对现有水资源管理数据以及潜在问题进行分析,并对将来可能会发生问题和水资源需求量进行预测,增强智能水务建设实效性;三是协调,为达到水资源合理利用以及可持续发展目标,根据现阶段水资源管理实际情况,在此基础上实施全面、统筹运营管理,使其可以更好地调度水资源[2]。

2.建设智能水务管理系统具体策略

智能水务管理系统建设从全产业链考量,从全业务流程着手:从水源头到水龙头,从排污口到排水口,供排一体化、厂网一体化、建管一体化、服务保障一体化等全面布局。

2.1 建设智能水务管理系统的重要性

水务资源环境各项数据显示,世界正走向水危机,25%的人口已经面临严重水资源短缺问题,一方面全球水资源短缺,另一方面漏损、浪费严重,合理用水节水成为必要,势在必行;水污染严重、水环境治理迫在眉睫。智慧的水资源管理和使用,能够有效抵御全球干旱风险,通过建设智能水务管理系统来帮助水务公司和广大消费者解决水资源浪费问题,并提升工作效率。

下面以漏损控制价值体现作为分析建设智能水务管理系统重要性的参考依据,希望能为有效建设智能水务管理系统提供意见。

经济价值体现。据世界银行统计,每年从供水管网系统中所损失的清洁水量极大,供水管网大概每年要漏损掉320亿m3的清洁水。此外,因偷水、计量不准确或者供水企业员工受贿等恶劣行为出现,导致每年大约有160亿m3用水无处可查。若各地水务公司响应国家政策要求将漏损率降至10%以下,每年将释放的全国节水市场容量超过1000亿元人民币。

社会价值体现。近几年,我国加强了城镇节水工作,致力于全面建设节水型城市。随着国务院“水十条”的提出,管网漏损指标纳入政府考核项目,要求到 2017 年,全国城市公共供水管网漏损率控制在12%以内,至2020年,实现全国城市公共供水管网漏损率在10%范围内。地球可用淡水只有3%,80%淡水被固定在冰川中,据统计,人类可用水仅限于0.5%。因此,控制和降低供水管网漏损对供水企业而言意义重大,是推动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必然选择。

管理价值体现。全国各城市供水系统管网漏损严重,2014年我国的供水管网漏损率高达15%左右,也就意味着,我国每年大约有上千亿立方米水量流失,使得水资源更加稀缺,不利于国家持续性发展。控制漏损工作,每降低一个百分点的漏损率,等同于减少了成千上万水量流失。通过构建完善漏损控制体系,明确控制目标、控制措施、测量体系及评估体系等各项内容,使其漏损控制流程更加规范性。制定每年、每月分级分区漏损控制目标,并跟踪漏损目标完成情况,精准落实漏损控制工作,为推动我国水资源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加强控制漏损工作,对水资源管理有着重要作用,水务智能管理系统实际建设过程中,可将控制漏损工作作为智能水务管理系统建设核心点之一,实现水资源更加合理地统筹和调整。

2.2 明确智能水务建设思路

智能水务建设思路具体涉及以下几点:一是加强多领域联合。智能水务建设单纯依靠水务部门无法实现,加强多领域联合是建设完善智能水务管理系统前提条件。多领域联合是蒋包括气象、交通、国土资源等部门的资源与信息实现共享,既能提升智能水务管理系统建设实效性,又能切身服务于大众。二是改变运营观念。现下正处于信息化时代,水务原有运行设备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化城市发展要求,建设智能水务已然是时代发展趋势。改变运营观念,切实推进水务改革,充分发挥智能水务建设优势,让国民切身体会智能水务便利性。三是完善服务。利用互联网技术,建立水务服务平台,与工作人员建立良好沟通关系,公众可借助平台,实现支付水费、设备保修、水质投诉等功能,充分满足公众需求,而水务管理人员也可利用公众所反馈的数据,不断优化智能水务管理系统。

2.3 智能水务管理系统建设合理应用多项技术

随着信息技术、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流处理使智能水务变为可能和现实,硬件+软件+服务整体解决方案可极大地解决智能水务目前存在的诸多壁垒和提高全行业的核心竞争力,以测量仪表的精准选取、城市管网的智能监控、高效的节能控漏三大方向全方位突破,5G、人工智能新技术、新基建促进智能水务发展,最终能够利用新一代更全面、更透彻的物联互通,实现智能化感知来建设智慧城市。

2.3.1 大数据技术应用

水务运营涉及内容较为广泛,运营过程中必然会产生大量数据,将大数据技术应用于智能水务管理系统建设中,利用大数据技术对水务运营过程中所产生数据进行分析和筛选,提取具有统计价值的数据,为智能水务管理系统建设提供强有力参考依据。例如,可利用大数据技术分析用户用水量和城市气候之间的关系,有利于城市水务管理人员来合理控制水资源生产计划;对水务运行设备故障进行分析,既能提升设备检修效率,也能充分发挥出智能水务管理系统建设效用。

2.3.2 智能感知技术应用

智能水务管理系统有效性建设前提,应掌握水务实际运营状况,需要对大量数据进行分析,应用智能感知技术对相关数据进行收集,借助相关智能感知设备来收集水务状况数据,具备数据收集全面、高效等优点。射频识别技术是现阶段智能感知技术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技术,在感知水和电磁环境方面有着较强的应用优势,其主要原因是射频识别技术在此方面有着良好耐受力,不易受到环境影响。

2.3.3 云计算技术应用

因水务数据较多,通过将数据传送至云端,可对数据进一步计算和分析,云计算技术应用于智慧水务管理系统建设中,有利于实现水资源合理配置,云计算技术以互联网为载体,能够让水资源调度更加灵活、高效。利用云端可以对水务数据进行存储、交换和传输,对智慧水务管理系统运行及水务生产、管理起到了辅助性作用。

2.3.4 信息安全技术

智慧水务管理系统运行也要依靠网络,同时系统中存储着大量数据信息,维护信息安全显得尤为重要。信息安全技术应用于智慧水务管理系统建设中,可对智慧水务管理系统中的数据进行保护,保证水务信息安全同时,也能防止关键数据被恶意盗取或丢失,最大程度上确保智慧水务管理系统安全运行。

3.结语

智慧水务管理系统建设离不来核心技术支持,现下正处于科学技术发达时期,灵活利用各项新技术,提升智慧水务管理系统建设实效性,切实服务于社会发展和国民需求,促进水务部门工作一体化发展同时,也能实现智慧水务管理系统建设效用充分发挥。

猜你喜欢
水务管理系统水资源
基于James的院内邮件管理系统的实现
《水资源开发与管理》征订启事
珍惜水资源 保护水环境
基于LED联动显示的违停管理系统
加强水文水资源勘测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
水务智慧巡检的探索与实践
基于NB-IoT的智慧水务建设探讨
海盾压载水管理系统
水务工程项目设计采购施工总承包管理模式探讨
浅议我国水资源的刑事立法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