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环境下的公共图书馆图书管理探讨

2021-11-27 12:42肖志丹
魅力中国 2021年30期
关键词:管理人员图书互联网+

肖志丹

(河南省图书馆,河南 郑州 450052)

公共图书馆要想从根本上提高服务效率,使读者更加精准、快速的寻找到自身所需的图书资料,那么就必须要调整、优化工作流程。在互联网+技术融入图书管理工作之后,不仅能实现技术上的创新,还能使公共图书馆的图书管理工作得到质量上的飞跃。同时,互联网+技术的融入,图书馆的服务也能变得更加便捷,满足新时代下人们对现代图书馆的各种需求。互联网+技术已经融入了很多传统行业当中,不仅给人们的信息获取方式带来了便利,还给人们的生活方式带来前所未有的新体验。所以传统的公共图书馆管理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时代的需求,如何使互联网+在公共图书馆图书管理中得到合理应用成了当下的热门话题。

一、互联网+环境下公共图书馆的图书管理特征

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公共图书馆受到了巨大影响,无论是工作方式还是工作理念,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下面分析了互联网+环境下公共图书馆图书管理的三大特征:

(一)数字化特征

数字化特征是在互联网+环境下最为突出的特征,在这一环境下,网络和信息能交叉融合,逐渐诞生了很多更加便捷的数字化管理技术。因此,公共图书馆可以灵活使用数字化系统或者数字化设备,重新排列、管理以往的工作流程,使内部管理和对外服务都能展现出强烈的数字化特征,以此提升公共图书馆图书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二)标准化特征

在互联网+的时代环境之下,最为注重的就是数据和信息的标准化。对于公共图书馆来说,必须要在进行图书收集、借阅、整理等各项服务中设立严格的标准规范。同时,标准化特征也是公共图书馆现代化的前提。例如在互联网+环境下,图书资料中的文献分类、机读目录款式、各种设备用品也能具备标准化特征。

(三)个性化特征

总的来说,互联网+环境下的个性化特征是非常明显的。现阶段,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提高,人们更注重的是精神上的享受,所以很多人不仅扮演了公共图书馆的享受者角色,更是扮演了贡献者角色。另外,在这期间,图书馆作为每个城市和地区公共文化的重点机构,应该积极投入到互联网平台和信息技术的建设当中,改变以往传统、老旧、不够人性化的图书管理方式,使整个公共图书馆被注入新鲜生命力。最后,公共图书馆还应该针对性考察不同类型读者对阅读的实际需求,然后设计出更加针对性、个性化、人性化的图书服务方案,满足人们需求的同时,使互联网+环境下的图书管理受到更多人的支持和认可。

二、现阶段我国公共图书馆在图书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观念较为落后

图书馆是优质的社会资源,也是人们汲取知识的重要场所。公共图书馆的本质概念就是存储大量知识,人们能够通过图书的妥善管理完成快速查阅。但是在实际的图书馆图书管理工作中,部分图书管理人员由于责任意识不强,当读者归还书籍之后,没有重视起对书籍、资料等进行科学陈列。另外,部分图书管理人员对工作的重心掌握不够明确,在图书管理工作方面不够重视,但是却格外重视读者借阅过程中的众多手续审核工作,不仅浪费了读者的时间,还会让读者在借书过程中无法得到良好的借阅体验,逐渐失去了再次借阅的想法。最后,图书馆中有很多宝贵的信息和资料无法得到真正的有效利用,使用者很难通过这些资料获得学术帮助。出现这一问题的原因主要是图书管理人员管理意识不强,只能把图书管理工作停留在表面。

(二)转型过程中缺乏专业人才和经费支持

资金投入是实现传统公共图书馆图书管理朝着互联网+转型的重要前提。首先,要想在图书管理中应用“互联网+”那就需要搭建图书馆线上平台,同时添加大量的电子版图书读物,还需要招聘专业人员对图书馆网上数据库做好日常管理和维护工作。无论哪一个环节,对专业信息人才的需求是非常大的,正是因为这些无法得到妥善解决的难题,所以导致公共图书馆的图书管理转型非常困难,使公共图书馆朝着现代化转型工作一直停滞不前。同时,也正是因为公共图书馆缺少经费的支持,所以在数据库建立的过程中,规模比较小,分类不全面,每个类别中的图书含量也无法满足广大读者多样化和个性化需求;然而也正是因为数据库规模较小,所以搜索设计方面很难有科学、合理性,不仅会出现读者在搜索时浪费大量时间,还会打击读者的阅读热情和阅读兴趣。

(三)大数据影响下的图书管理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出现与互联网技术相关的阅读方式,例如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不仅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的阅读方式,还能为人们提供多样的分享、获取信息平台。另外,不同的阅读平台之间也在分享着不同的图书信息,再加上手机、电脑等智能终端阅读工具,在迅速普及之下彻底打破了阅读过程中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人们能在借阅图书时不受时间空间限制,按照自身的个性化需求选择信息。但是由于信息质量参差不齐,再加上一些信息分享者素质低下,导致读者的阅读时间被浪费,无法为读者提供良好的借阅平台。

三、“互联网+”环境下的公共图书馆图书管理措施

(一)加强数字资源的建设力度

在互联网+的背景之下,公共图书馆不仅要具备满足大部分读者移动阅读的需求,还要具备较强的实时性更新性,实现现有的资料内容转化为数字资源,集中保存在完善的网络数据库中,方便读者根据自身需求进行检索。加强公共图书馆的数字资源建设主要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第一方面:选出公共图书馆内现有的优质图书资料,并完成相关的数字化格式转换。也可以说是一线甄别馆藏文献,从海量的图书资源中筛选出价值意义较高的内容,还包括年鉴、地方志等具有特色的素材,通过扫描、光学识别、音频捕捉等数字资源转化技术完成数字化转换。经过精心的排列整合之后,创造出规模适中且具有明显特色的超文本数据库,以此方式提高图书馆内现有图书的利用价值,使优质的图书资源得到全方位利用,改变公共图书馆的信息化服务水平。第二方面:图书馆要根据用户的需求,创建专门的线上专题数据库。也就是在满足不同读者需求的前提之下,配合目录式和爬行式的搜索引擎对相关信息进行整理,认证与网络信息资源的分布情况,同时做好图书和资料的分类管理工作,一定要按照不同的题材分别创建不同的资源数据库。第三方面:为特殊阅读群体开发数字资源。特殊群体可以理解为因身体情况和各方面因素,无法到馆内进行阅读的人员。面对这部分特殊读者,图书馆首先要做的就是进行深入调查,把握这一特殊群体需要的阅读资源。例如特殊群体中的中老年读者,公共图书馆就可以适当为他们增添一些保健、疾病、日常急救等内容的图书,还要为老年人讲解一些信息技术的基本操作方式,以及互联网+环境下的移动阅读技巧。

(二)加大资金投入

上文说到,公共图书馆是社会文化组织结构,主要有着服务于群众的特点,还具备强烈的公益性质。以往的公共图书馆建设大多依赖于各地区财政部门的资金支持,所以在搭建网络平台时,资金上的困难比较明显。因此,在公共图书馆网络线上平台的实际运行过程中,图书馆可以不断寻找新的发展推广模式,以此来吸引更多的建设资金,例如商业推广模式。但是在进行商业推广的过程中,要保证商业推广的质量和有效性,选择能够吸引眼球的优秀商业广告进行宣传,避免推广广告内容影响读者的阅读体验。另外,还可以按照网络公共图书馆平台的大数据了解不同读者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走向,采购一些符合读者兴趣的电子读物,并通过大数据展开对读者的偏高职能推荐,将相同题材、作者、内容的电子读物推送到读者面前,满足读者在阅读过程中的个性化需求。同时,还可以开展灵活、风趣的推广模式,图书馆内的管理人员可以直播扮演图书角色,进行每日好书推荐和分享。或者通过图书内容转化音频的方式进行推广,为读者打开不同的阅读路径。最后,建立好评打赏机制也可以考虑,使读者在进行心得分享或者录制音频小说等方式,以付费的机制分享到电子读物中,对此类书籍感兴趣的其他读者也能通过这一网络平台分享自身的心得体会,实现在线上平台的充分交流互动,加强兴趣爱好相同读者在网络中的粘结性,才能从根本上提高阅读体验,以此种方式获得的经济收入就可以充分利用在图书平台的建设当中了。

(三)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互联网+要想有效运用到公共图书馆的图书管理上,那么就必须要不断提高在职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首先,图书馆要加强对图书管理员的专业技能培训,通过个性化、多元化的培训方式满足互联网+环境下在图书管理中提出的要求,具体可以通过讲座、分享会等形式来进行培训,同时派出图书馆中优秀的图书管理人员向其他员工分享自身的优秀工作经验。其次,公共图书馆要在互联网+的背景之下健全人才招聘、人才培养机制,使得公共图书馆朝着互联网+创新的过程中,有足够的人才进行支撑,促进转型。最后,加强在职图书管理人员的信息管理技术培训,让所有管理人员都能适应互联网+模式的转型和应用。无论如何,图书管理人员都要具备强烈的责任意识和信息化意识,不断树立正确的图书管理观念和服务态度,落实互联网+环境下公共图书馆的各项服务职能。

结语:总之,在互联网时代之下,公共图书观图书管理工作朝着互联网+改革已经成了必然趋势。在互联网+模式应用到图书馆里过程中时,相关的图书管理人员必须要及时改变自身的工作理念和工作模式,具备良好的工作态度、服务意识和信息化素养。同时,公共图书馆需要科学的管理制度去监督管理工作人员,帮助管理人员改变传统模式中的不足,实现图书馆转型的人才支持。另外,拓宽资金的收入渠道,因为只有充足的资金支持才能建立专业、全面的线上图书馆平台。在发展可循环的推广模式的同时,加大对电子读物和音频读物的融入,通过建立规范、科学的搜索引擎帮助读者找到需求书籍,发挥公共图书馆的现实意义。

猜你喜欢
管理人员图书互联网+
以“5×3”立体模式打造外派管理人员队伍
建筑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素质现状提升探讨
图书推荐
欢迎来到图书借阅角
班里有个图书角
5年前的选择决定今天
摘一束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