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英语专业八级考试听力理解文本的语料库分析

2021-11-27 07:12韩存新黄聪颖
考试研究 2021年6期
关键词:语速语料库讲座

韩存新 黄聪颖

一、引言

听力理解作为一种复杂的知识转化过程,需要受试者在有限的时间内,综合运用语言背景知识,根据所接收到的语言信息做出符合逻辑的思维判断。中考、高考、大学英语四/六级、专业英语四/八级等一系列大型考试都含有此题型。全国高校英语专业八级考试(以下简称“专八”)自1991年实行以来,在2004年和2015年经历了两次重大的题型调整。根据2015年《关于专八考试(TEM8)题型调整的说明》[1](以下简称《调整说明》),听力部分调整主要体现在听力时长、讲座数量、会话词数、新闻听力四个方面[2]。总体上,虽然听力时长减少,但是讲座的文章长度和题目增多,还增加了学生自行归纳词汇的试题,对考生的听力理解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目前,语料库在语言测试方面的潜能越来越引起研究者的重视[3-5]。语料库因其容量大、语料真实以及检索快捷的优势,在试题的选材、编写、组卷等方面能够为编制者提供更加丰富的信息资源。但已有的语料库测试研究大都集中于高考英语、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对专八的关注相对不足。鉴于此,本文基于自建微型语料库,运用语料库分析软件Readability Analyzer以及Range32,对新专八听力理解的讲座和会话两部分文本从话题、词汇难度、听力语速等方面考察其是否符合《调整说明》的要求。

二、文献综述

国内对于听力理解试题的研究起步较晚,前期成果大致可以分为三大类。第一类为不同听力测试的对比研究,如杨雪将改革后的新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听力测试与雅思的听力测试进行了对比研究,发现四级的听力测试难以考查学生的交际能力,建议从注重测试材料的真实性、控制测试题目难度以及更多设置多项选择题等方面进一步改进听力测试材料,以适应大学英语课程要求[6]。第二类为听力对教学的影响研究,如张静对山东省四所高中的410名学生和51名教师进行了调查研究,以考察高考英语听力对教学产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管对于学生还是教师,总体来说,高考英语听力的积极影响大于消极影响,消极影响主要体现在部分学生和教师过分注重考试分数的提高而忽略能力的提升[7]。第三类为测试的效度研究,如莫玉秀、覃元姣在不考虑考试环境、被试者个人特征等因素的情况下,从共时效度、预测效度、内容效度和结构效度四个方面,对四级网考听力测试部分的效度进行了剖析[8],发现四级网考听力测试的审查程序严格,具有较好的共时效度保障手段;从内容效度和预测效度上看,四级考试设计语音文本难度较大,且缺乏一定的多样性;而结构效度还有待研究进一步证实。此类研究虽然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但研究对象多集中于高考、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专业英语四级考试等,而对专八的研究又多集中于试题的总体内容效度或阅读理解方面,专门针对听力理解的研究较少,且缺乏历时的视角。本研究将丰富基于语料库的专八听力研究,同时期望为专八听力试题命制提供一些参考。

三、研究设计

(一)研究材料

本研究收集2016年至2019年专八听力理解部分的语音和文本资料,并且全部转写成文字存为TXT文件。将转写后的文本制作成微型语料库,包含讲座和会话两个子库,各四篇文本。

(二)研究问题

本研究旨在回答以下三个问题:

(1)讲座和会话部分文本材料的选材、语速、难度如何?

(2)会话部分的问题类型以及听力技能考查设计如何?

(3)听力理解部分的命题是否符合《调整说明》的要求?

(三)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运用语料库工具Readability Analyzer以及Range32对文本的Flesch易读度数据、词汇难度等进行定量研究,并对试题的话题、会话部分的问题类型等进行定性分析。本研究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步骤:(1)对听力文本进行话题统计(见表1);(2)运用语料库分析软件Readability Analyzer分别对讲座和会话文本进行Flesch易读度检测(见表2);(3)运用语料库分析软件Range32对讲座和会话的词汇等级进行分类(见表3、表4);(4)对讲座和会话的听力语速进行统计分析(见表5);(5)结合会话部分的测试题型,分析其问题类型以及所考查的听力技能(见表6、表7)。

四、研究结果及讨论

(一)听力话题分析

根据《调整说明》的要求,“听力部分选材需要遵循:讲座部分的内容与本专业方向课程相关;会话部分的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社会和学习活动相关”[9]的原则。如表1所示,2016-2019改革后的四年来,专八听力理解的话题选择较为贴切。讲座部分的话题主要围绕语言展开;会话部分的话题既有求学、学科素养等学习活动,也又有气候变暖、选举等社会活动。可见,专八听力理解的命制未超出《调整说明》所规定的范围,相对来说较为稳定,但讲座部分的主题局限于语言方面,缺乏多样性。在未来的命题中,可考虑在与英语专业方向课程相关的范围内,适当增加英语文学、历史等其他方面题材的考查,增加题材的丰富性和时代性。

表1 2016-2019年专八听力各部分话题统计

(二)词汇难度分析

由于听力理解与其他测试题型存在明显差异,考生的作答很大程度上受到听力信息提取的影响。因此,听力理解原文文本除了要注意话题的选择外,更需要把控文本的词汇难度,才能更好地做到难度适当且考查合理、全面。在词汇难度的衡量上,易读度(readability)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李绍山指出,易读度是阅读文本易于阅读和理解的程度或性质[10]。它是应用语言学领域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关于易读度的研究不断发展,至今出现了上百个检测易读度的公式。其中,较常用的是弗莱什(Flesch)易读度公式。该公式将文本材料的词汇和句长作为检测因素,对文本因素与易读度之间的关系进行量化处理。一般来说,易读度指数(Flesch Reading Ease)处于0到100的区间内,指数越小,难度越大。

听力理解由讲座和会话两部分组成:讲座部分采用填空题形式,出题者会基于主旨框架的信息文本有目的地去掉某些词组或短语形成空格;而会话部分采用选择题形式,问题在录音中呈现,受试者仅在试卷中看到问题的选项。虽然两部分的试题形式不同,但解题时都必须充分理解录音内容,才能够根据所听到的内容进行解答。而适当的易读度指数能够反映出文本的可理解性程度,因此在选择听力理解的原文材料上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表2显示了用语料库统计分析软件Readability Analyzer对2016-2019年专八听力理解讲座及会话部分原文进行Flesch易读度检测的数据。

表2 2016-2019年听力理解各部分原文文本的易读度数据统计

表2显示,改革后的四年来,专八听力理解讲座部分原文文本的易读度数值在50.06-71.29间浮动,结合Flesch易读度参考量表(表3)可知,2017年和2018年同属于比较难的等级(50-60),2016年处于标准等级(60-70),而2019年难度相对简单(70-80)。说明四年来讲座部分文本难度存在一定程度的波动。会话部分原文文本的易读度数值在57.02-69.56间浮动,2016、2017年的数值属于标准等级,2018、2019年属于较难等级。说明四年来会话部分文本难度较为稳定。综合来看,四年来专八听力理解讲座和会话文本易读度数值处于标准和较难的等级内,基本符合《调整说明》“听力材料难度中等偏上”[11]的要求。

表3 易读度参考量表

为更好地了解听力理解两部分的词汇难度以及各年的变化,利用Range32统计软件分析这四年高频、低频等不同等级词汇的占比情况,详见表4和表5。其中,词汇级别根据常用率编排,1-3级分别对应最常用、常用和次常用词汇,而不在级别则为非常用词汇。

表4 2016-2019年听力理解讲座部分词汇等级分类

表5 2016-2019年听力理解会话部分词汇等级分类

对比表4和表5可以发现,改革后四年的专八听力理解讲座部分的高频词汇占比在80.12%-86.05%间浮动;而不在级别的词汇,2016-2018年基本稳定在7.50%-8.00%之间,2019年的占比则达到10.05%,难度相对较大。会话部分的高频词汇占比在79.44%-81.78%间浮动,相对稳定;而不在级别的词汇,2016-2018年基本稳定在9.41%-10.68%之间,2019年的占比则达到12.69%,难度相对较大。结合四年试题的形符数统计,2019年试题在讲座部分以及会话部分均为最大值,这也印证了文本的篇幅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试题的难度。

总体而言,会话部分文本的词汇难度要大于讲座部分。从两部分的题型上看,讲座部分为填空试题,受试者需要在理解听力录音的基础上,完成主旨框架,在试题填写时需要考虑单词量的增减、变形以及与其他单词、词组形式的统一。而会话部分为选择试题,虽然问题仅在录音中呈现,但受试者只需基于听力材料选择相应的选项,作答难度小于讲座部分。两部分的文本难度以及题型难度保持了一定程度上的相对平衡和稳定。

(三)听力语速分析

《调整说明》要求,“听力理解部分的录音语速为每分钟约150个单词”[12]。为了更好地统计各部分的录音时长,听力的时间不包含试音及播放题目要求的录音部分,仅将从正文播放开始到正文一遍结束的时间计为听力时间。由表6的数据可知,改革后专八听力理解讲座部分最高语速为每分钟146个单词(2016),最低语速为每分钟138个单词(2017);会话部分最高语速为每分钟157个单词(2018),最低语速为每分钟144个单词(2016),即会话部分比讲座部分的语速快一些。这一点符合英语母语使用者的语言使用实际情况。因为英语母语使用者本来在对话和面试时的语速相对于独白就要快一些。另外,面向英语非母语听者的讲座,英语母语使用者会有意识地放慢语速[13],这也反映在专八听力讲座部分的语速上。总体而言,四套试题听力理解部分的录音语速在每分钟约143-150个单词,基本符合《调整说明》的要求,比较理想。

表6 2016-2019年听力理解各部分的语速统计(形符/分钟)

(四)会话问题类型

为检验每个题目预期测试的语言知识或潜在的语言技能,基于邹申等学者在实际操作中的探索,一般将TEM听力理解的问题类型分为字面理解题、信息重组和释义题、推理题和评判题[14]。字面理解题是指通过材料的表面能直接找到答案信息的题目,一般答案就在句子中,难度较小。信息重组和释义题由两部分组成,即信息重组题和释义题。其中,信息重组题需要对所获取的信息进行整合处理,超越句子和段落之间的限制,跳跃性地对比多个信息;释义题则考查考生对听力语篇中某个部分意义的理解。推理题要求考生基于听力材料进行合理的推断和理解,这与字面理解题存在明显不同,难度较大,一般情况下答案无法直接从所听材料中找出,需要考生整合材料,进行综合判断。评判题则要求对所听材料的内容进行整体把握,题目一般会涉及文章的核心内容、意义以及作者的观点、态度等。

依据以上分类方法,对四套试题会话部分进行问题类型分析,如表7所示:

改革后,专八听力理解会话部分的试题中字面理解、信息重组与释义题所占的比例为67.5%,剩下的32.5%为推理题和评判题。两大类问题类型较为平均的是2019年,各有5题。可见,四年来四种类型的题数相差不大,比较稳定。这表明专八听力重在考查考生对材料的字面理解以及信息处理加工能力,考查问题类型多样且相对较为全面。

对四套试题会话部分考查的听力技能进行统计,如表8所示:

表8 2016-2019年听力理解会话部分的听力技能统计

表8显示,在这四年的专八听力的会话部分考试中,获取具体信息能力考查占到45%,比例较大,同时也不失对材料大意、领会说话者态度、感情和真实意图以及推断信息能力的考查,且各年的考查分布相对平均,说明专八听力测试不仅要求考生具备最基本的信息获取能力,还要具备对信息进行分析处理和整理归纳的综合能力。可见,专八的听力技能考查不仅全面,而且还做到了重点突出。既符合《调整说明》“能理解所听材料的大意,领会说话者的态度、感情和真实意图”[15]的要求,又有利于区分考生的层次,提高了测试的有效性。

四、建议

为了进一步提高专八听力理解试题的命题质量,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适当丰富讲座部分话题内容。《调整说明》要求讲座部分的内容与本专业方向课程相关,但在2016-2019年专八听力理解试题中,讲座部分出现的话题大多围绕语言知识方面,可适当增加英语国家概况、英语语言文学、翻译等方面的话题,注重话题的真实性、相关性和时代性。这不仅能够更加合理地考查英语专业课程知识,还能扩展考生的知识面。

第二,适当控制文本的篇幅和难度。听力理解作为专八测试的第一大题,是许多考生考试的失分点,也是考生较为畏惧的试题类型。因此,对文本篇幅和难度进行适当调整,合理把控难度,能够帮助学生建立自信,缓解考试焦虑。同时,建议保证历年难度的稳定性。

第三,适当运用语料库辅助试题命制。近年来,对于听力理解的分析一定程度上缺乏数据的支撑,而语料库的发展与应用在试题命制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建议未来在命制听力理解试题时,可适当运用语料库资源对听力的语速、难度等进行检验,以提高测试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五、结语

本文基于自建语料库从听力话题、词汇难度、听力语速以及会话问题类型四方面对新专八听力理解试题的文本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文本材料的话题选择基本符合《调整说明》的要求;讲座和会话两部分的词汇难度以及语速与《调整说明》的要求基本相符;会话部分的问题类型及听力技能的考查既全面又重点突出,设置比较得当。但也难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讲座部分话题较为单一,2019年的试题篇幅较长,词汇难度相对较大等。本研究仅以改革后四年的听力理解文本作为研究对象,语料偏少,研究结论有待进一步验证。未来研究可扩大研究范围及增大语料库容量。

猜你喜欢
语速语料库讲座
辩论赛之语速
平行语料库在翻译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语料库翻译文体学》评介
说话时语速慢点有益身心
“快乐语文”公益讲座特别报道
“快乐语文”公益讲座特别报道
他只做有“思享”的讲座,让小小微信装下一个“万人体育场”
语速里的微妙心理
语篇元功能的语料库支撑范式介入
谁是昏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