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教学模式下高校外语专业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与研究

2021-11-28 07:44胡雅楠
山西青年 2021年17期
关键词:外语教学外语混合

胡雅楠 米 旺

(长春大学旅游学院,吉林 长春 130000)

自主学习一般是指学习者自觉设定学习目标、选择学习方法、监控学习过程、评价学习结果的过程[1]。随着网络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上的广泛应用,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不断更新,“慕课”“微课”等网络教学资源的推广,混合教学模式在高校外语专业教学中变得极为普遍,尤其在疫情影响下,全国各地“停课不停学”的线上教学模式得到积极推广。同时,伴随着线上教学应运而生的是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差异性的体现,无论是线上教学还是课堂教学,老师都在课程教学内容中穿插PPT文档、视频教学资源等形式,完成外语课堂上“听、说、读、写、译”多种能力同时培养的教学任务,但学生的接受程度和学习能力直接影响着学习效果,为了能让学生在学习中主动探索并发现问题,对于自身的外语语言能力有足够的认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成为当前外语专业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国内外研究历程

自主学习理论在国内外研究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的思想提出阶段,第二阶段的实验阶段和第三阶段的系统研究阶段。在教育心理学研究领域中,其三大主要流派即人本主义、认知主义和建构主义都在强调自主学习的重要性,强调教育必须要以学习者为中心。国内学者李红(1998)提出,传统的语法翻译教学法,在我国英语教学中占统治地位,存在着重传授语言知识,轻培养语言技能的现象。随着“互联网+”环境的逐渐丰富和多元化,混合教学模式下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和自主学习模式的探索,也为高校外语教学打开了新的研究思路。

二、混合教学模式下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教育信息化改革促使网络教学与现代教学有效融合,产生“慕课”“微课”“翻转课堂”等多种教学模式并存的教学局面,与传统课堂不同,混合教学模式下的外语专业课堂里,通过音频、视频、场景对话等多种形式,结合教师的讲解和分析,让学生对语言知识理解得更深刻,也在语感的培养,语言应用上把握得更准确。混合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也有相同之处,即学生自身的学习意识和学习能力的培养,无论在哪一种教学模式下,都是需要教师积极思考和应对的关键问题。

(一)外语教学改革的适应性

近年来,培养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外语人才已经成为外语教学的重要目标,也是外语教育工作者在不断探索发现和追求的终极目标。随着与传统课堂的多元结合,高校外语教学中创新尝试的混合教学模式,给外语课堂带来了更多的发现和可能性,同样也给外语教学提出了新问题,教师的角色已经不单单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要适应改革思路的多角色担当者,既是课程设计者又是知识引导者,同时也是学生的合作学习者[2]。另外,更要兼顾教学设计的反馈和成绩评价。与此同时,学生的身份也在潜移默化的发生变化,由原来传统教学中的知识接受者到现在的具有自主权的参与者,无论是传统课堂还是混合教学,课堂里教师和学生的身份转变也在不断地探索中迎合外语教学改革带来的转变,因此,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也变得尤为重要。

(二)混合教学模式下的期望值与矛盾点

高校外语教学本着注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在混合教学模式下,借助先进的信息技术,帮助学生构建和创造较真实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情境,利用丰富的教学资源,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以此来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但在课堂实践教学中,混合教学模式下,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既有期望值,同时也存在矛盾点。

1.齐莫曼认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只有在元认知、动机和行为三个因素都呈积极状态时,学习才是自主的。混合教学模式影响下,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主要方式,鼓励和督促学生在混合教学理念中达到最理想的学习状态。以“停课不停学”期间线上教学实际效果为例,长春大学旅游学院利用线上教学平台,采用录播速课形式在上课时发放授课视频,并且教师在播放速课视频期间随时发问,按照期望所想,学生有事先预习过程,再回答问题或者理解语法结构方面能够更详细,但常常在课堂提问时发现,大多数学生不会事先预习,而且,不单正在学习的知识掌握得不好,对以前学过的知识也是一知半解。

2.作为引导者,教师在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过程中,首先要让学生从自身认知出发,理解自主学习的重要意义。其次,教师要针对学生特点,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给学生提供自学资源。最后,教师还要根据学生的自主学习情况,对整体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这看似简单的过程,实际上是教学理念的转变,所以对于适应了传统教学的教师来讲,要想在混合教学模式下,既丰富课堂的教学内容,又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这在追求外语课堂不断创新方面确实面临巨大的挑战[3]。

(三)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必要性

在国内自主学习的研究领域中,停留在理论研究和思想认识层次的研究较多,在实践教学上研究数量尚且较少。传统教育方式影响下的课堂教学,学生厌学的现象比比皆是,作为高校外语工作者,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进行,创新教育理念的不断渗透和新教材的广泛使用,我们越来越认清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对于学生的重要意义。

1.教师教学思维的转变

在课程改革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转变也是主要问题,传统教学中,“教师领着学、领着复习、领着做作业”的课堂模式应该得以做出改变。首先,教师应该从个体差异出发,了解并接纳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理解能力,尊重学生、接纳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在外语课堂中,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之处。其次,教师要从培养学习兴趣的角度出发,在混合教学模式下,探索和设计出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环节,在教学设计中,注重关联知识的渗透和文化差异性的对比,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才能激发学生深入学习的动力。最后,作为引导者,在教学中要强调外语学习的重要性,也要坚持树立文化自信的教学理念,在课堂教学中积极融入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将其与外国文化对比,让学生在树立自主学习的自信基础上,还要树立文化自信。

2.混合教学模式下学习主体意识的培养

多媒体技术下,教师可以利用图像对比、声音模仿、听力练习等多种形式,让学生感受目标语言的语境和语感,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学生具备学习的主体意识,教师通过课堂教学中渗透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观念,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帮助学生设计合适的自主学习策略。

(1)培养学生课前预习的能力。20世纪70年代,支架教学理论被应用于教学研究领域,支架式教学的特点是立足于学习者现有的知识发展水平,通过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或设计教学环节等方式,学习者持续进行有意义的,主动的知识建构和独立探索,最终达到自主学习的目的。课前预习环节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其前提是课堂预习中,学习者应该是独立进行的,这个过程可视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所以,如何让学生做好课前预习也是教师需要精心策划的。同时,对于不同成绩的学生来讲,尝试探索出较合理的引导方法,使学生在课前预习阶段,学会搭建知识支架及巩固已有的知识水平,又能探索新的知识领域。例如,日语专业学生基础阶段学习的助数词,要求学生可以利用沪江小D APP或有道等在线词典先进行发音练习,然后进一步了解助数词的具体用法,基础好的学生还可以总结归纳出特殊词语的用法,在课堂上让学生把课前预习的内容分享给他人。学生利用学习网站、微信公众号和APP学习软件等多种形式学习,能加强自我约束和自主学习的意识,从简单到复杂,逐渐引导学生掌握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2)利用网络资源培养自主学习意识。在教学中,网络资源的利用对传统课堂产生了很大影响,从展现形式的多样化到个性化学习环节的设计,网络学习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方面有巨大优势,我在教学设计中有一个场景模拟环节,将班级同学分成组,学生根据自身兴趣爱好选择学习内容,比如时事新闻,利用NHK的新闻内容,组员间合作模拟新闻播报情景。再比如,可以根据热播的影视作品选择角色扮演。也可以就生活常识类新闻组内讨论等,在课堂上展现给其他同学。这样做的目的是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同时,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也能增强学生互助学习能力。

三、结语

在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研究和实践中,帮助学生培养自主学习意识,让学生主动学习才是最终目标。我在教学中所接触到的外语自学软件比较多,形式多样,但如果没有计划的学习和应用,对于学生来讲只是浅显的了解而已,达不到培养自学能力的目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相关因素很多,要在不断探索中找到更适合的教学方法,努力将学生培养成有自主学习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猜你喜欢
外语教学外语混合
混合宅
混合运算的方法要领
The Book Review of Methods of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外语教育:“高大上”+“接地气”
Washback Studies Used in Practice Teaching
The Connection Between “Wolf Child” Story and “Poverty of Stimulus” Argument
大山教你学外语
大山教你学外语
Discussion about Varieties of Modern English
多一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