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外语类专业“双创”教育的实践研究

2021-11-28 07:44温晓婷
山西青年 2021年17期
关键词:西班牙语外语双创

何 欣 张 燕 温晓婷

(黑龙江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0)

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鼓励大学生抓住时代机遇勇于创新创业。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是高校教育改革发展的重点,能激发大学生的实践思维和职场意识。在“互联网+”时代,创新创业教育作为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创新创业能力的主要抓手。外语类专业紧跟教育现代化的时代步伐,在“双创”教育中摸索和发展专业实践的互联网新模式。

一、“双创”教育在“互联网+”时代的发展模式

在“互联网+”时代,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的深度融合产生了新的经济业态[1]。在大数据和物联网的助力下,电商和直播代售成了电子商务、互联网金融的新发展模式。学者乌兰运用“三螺旋”理论,从校政协同、校企协同和校社协同三方面,解释了地方高校“双创”教育体系构建的指导原则和中心思想。面对经济新发展模式,“双创”教育无论是授课内容还是“双创”实践都体现出时代的强音。如:人工智能开发公司主动与高校进行产学研一体化合作,借助高校资源为机器人生产多语言数据;创新创业课堂搬上互联网,企业进行直播教学,大学生与企业的距离在拉近;企业联合学校研讨人才培养方案,帮助学生提前了解岗位职能,培养学生的创业观念和创新意识。

二、“双创”教育在互联网平台的教学和实践

(一)“双创”教育在“互联网+”时代的教学建设

我国的“双创”教育源于清华大学二十年前开展的创业类竞赛。党的十八大以后,双创教育发展成为与院校、课程、专业、企业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实现了创新教育与人才综合培养的深度融合。因此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2018)》(简称《新国标》)中明确提出了创新创业实践属于实践教学环节的一部分,而实践教学已经纳入了外语类专业课程结构,成为每个外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实践型课程。“创新创业实践旨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创业的能力,主要形式包括开展学科竞赛、学习兴趣小组、学术社团和创新创业项目等实践活动”[2]。梁朋[3]指出,我国高校“双创”教育的新目标是形成以实训培养为主、理论教育为辅的培养方式,建立面向全体、因材施教的培养模式。

目前,高校不仅通过大学生创业园来支持学生在校创业,还建立创新创业教育学院,旨在把专业技术教育融入创新创业教育中,从而实现“双创”教育和专业教育的良性互动。以北方某所大学为例:该校创业教育学院和外语类专业合作开设了36学时的《创业基础》课,其中有4~6学时是外语专业教师讲授本专业领域可能开展的创业形式和本专业创业成功的学生范例。这种从专业学习角度出发强化创业意识的做法,能帮助学生实现“以扎实的专业技术为创新基石,以创新精神为实践动力”的培养目标[3],从而提升学生在日后创新创业中的自信与毅力。“双创”课程采取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运用理论讲解配合模拟实训的方法,依托超星学习通平台将课前自学、课上师生交流、小组讨论和课后提交创业预案相结合,为专业实习做好知识储备和模拟演练。

此外,高校外语专业借助网络技术实现了云端线上的语言类赛事。如:举办外语歌曲大赛、演讲大赛、外语配音大赛等活动。竞赛式的“双创”实践形式不仅提高了实践教学的互联网技术含量,还强化了外语实训技能,丰富了“双创”教育实践的内涵。

(二)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培育

大学生创新创业是近年来国家借助高校平台着力推动的项目,通过组织大学生申请国家级、省级和校级创新创业项目,激发大学生的创业热情,为毕业后就业和自主创业提供智力支持和初始经验。

高校大创项目分为创新训练类项目(A类)、创业训练(B类)和创业实践(C类)三种类型。B类和C类属于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参赛项目,因此外语类专业申请的大创项目主要是A类。下面以西班牙语学生申请的A类大创项目为例来分析近几年语言类学生申请大创项目的特点。

2017年黑龙江大学西班牙语2014级学生申请了《西班牙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及前景研究》和《拉丁美洲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及前景研究》两个项目,旨在了解西班牙语国家大学生“双创”教育的动态和发展趋势。两个研究团队查找资料、翻译文献、评析国外“双创”教育理念并调研国内大学生对“双创”教育的认知情况,最后将研究成果分别发表在国内外的期刊上,为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理论认识做出了贡献。

2020年黑龙江大学西班牙语2017级学生申请了《校企合作模式下“互联网+西班牙语”实习模式的前景分析》的项目。该项目从2016级学生参与科大讯飞科技公司中西词条校稿的实习经验出发,探寻“互联网+”时代小语种线上实习的多种途径。为了深入研究项目,学生团队调研翻译公司、培训机构和其他民营大中小企业的西语就业情况和同学们的实习近况,做调研报告、写调查分析。

三、“双创”教育在外语专业实习中的助推作用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不断完善和深化,提高了在校生的专业自信、职业认知、创业意识和实习热情。外语类高校毕业生在“双创”教育的启发下,积极开辟互联网线上实习的新路径,迈出了专业实习的第一步。

(一)学生个体的专业实习

黑龙江大学2017级西班牙语学生瞄准了经营方式灵活、市场转型意识强的民营企业,主动联系了华为公司驻厄瓜多尔分部、小米集团、策马翻译(集团)、欧那教育、欢聚社交媒体平台等公司。他们以外语专业为基础,为企业提供在线的语言服务,具体从事电商代理、语言翻译、在线西班牙语课程制作、短视频西班牙语运营和海外内容安全运营等工作。

互联网云端的专业实习让学生们实现了线上在校(在家)无纸化办公,学会了外贸等专业术语,提升了语言的运用能力,掌握了新软件的操作,达成了“掌握西班牙语的同时,一定要提高英语水平”的共识。更重要的是,从专业实习中学生们体会到了创新创业精神的内涵,当他们以自己的专业能力促成项目的运作时,充分感受到互联网经济下电商产业的前景和价值,为日后就业和自主创业积攒下宝贵的经验。

(二)学生团队的互联网实习

黑龙江大学2016级15名西班牙语学生在2020年1月—2020年4月为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专业从事智能语音及语言技术研究、软件及芯片产品开发、语音信息服务等)提供了10万个汉西机翻词条的校对服务,每人不仅获得了四五千元的经济收入和“语言资源工程师”的实习证明,还切实感受到团队合作的力量,认识到企业对个人职业能力和素养的严格要求,而这些宝贵的收获正是“双创”教育的初衷和宗旨。

2016级学生在专业实习中获得的经验和启示如下:

第一,团队集体实习成功的关键是个体和团队在思想认识上的高度一致。

首先,要处理好个体与团队的关系、个体之间的关系、团队与公司方的关系。1.个体要服从团队的整体利益,团队是个体的合成体,个体出现问题,团队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受影响;2.团队个体之间是平等合作的关系,在复检环节,临时建立的两人小组都要为对方负责,才能双赢;3.学生团队和公司是平等互利的合作者,公司要根据实际情况与学生团队协商问题,学生团队要竭尽全力达到公司的验收标准。

其次,每个学生个体工作质量要达标。公司质检是机器随机抽取词条,这意味着每个人被抽检的几率相同。因此,每个人都要做到耐心、认真和负责,从而使团队合格通过检验。

第二,学生团队要组建管理高效的领导小组。团队由三名学生和一名指导教师组成领导小组。其中一名学生是总负责人,直接与教师和公司沟通,负责每批词条的发放、收取以及薪金的分配等工作,另外两名学生协助分管其他事务。教师负责协调公司和学生团队的关系,下放管理权和自主权给学生,对团队管理提出建议和意见。

第三,找出提高全体学生工作积极性的办法。学生个体经济利益最大化是激发团队工作积极性的关键。既然专业实习的宗旨是锻炼学生的语言水平、增强专业自信和培养创新创业的职业意识,指导教师就应该把学生劳动付出和个人收益的公平合理性放在首位。

总之,“双创”教育要促进校企协同联合育人的长效机制,保证专业实习的可持续发展。企业主动联系外语专业并提供线上集体实习的机会比较少,因此校方需要完善实习机制、主动联系企业,最终促成“双创”教育实践的安全着陆。

四、结论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是落实高校实践教学的有力推手。“双创”教育不仅在理论教学上依托互联网技术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而且在具体实践上不断突破传统形式,结合时代发展的需求促进大创项目和专业实习的无缝对接,践行“双创”的理念。外语类专业将努力开辟专业实践的新途径,朝向构建“校政企”一体化机制和“产学研”校企协同的方向培养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复合型外语专业人才。

猜你喜欢
西班牙语外语双创
高淳区以侨联双创基地 助推“双创”孵化成长、孕育未来
“双创”浪潮方兴未艾
圆梦星之火,助力“双创”加速跑
外语教育:“高大上”+“接地气”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大山教你学外语
大山教你学外语
多一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