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的防治措施

2021-11-28 00:41唐海明
北方牧业 2021年6期
关键词:气管炎产蛋鸡病鸡

唐海明

(行唐县动物卫生监督所留营分所,河北行唐050600)

随着养鸡规模化和集约化发展,鸡群常常被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所困扰,病鸡表现呼吸困难、咳嗽并咳出血液等典型症状,同时一旦有鸡只发病会很快在全群中传播且能够引起较高的死亡率。虽然给健康鸡群接种疫苗是防控本病的有效措施,但有的鸡群接种疫苗后会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精神状态变差、食欲下降、眼睛流泪、甚至失明和发生死亡等,所以必须做好本病的防治工作。

1 病原特点

本病是由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引起的,病鸡的气管及渗出物中存在大量病毒,可以通过咳嗽或分泌物向外界排出病原体,病毒在外界环境中具有强烈的抵抗力,但是对高温比较敏感,在55℃温度下大约经过15 分钟就能够失去活性,在煮沸的水中可以立即灭活,并且对常见的消毒药物也比较敏感,实际生产中选用甲醛、火碱、过氧乙酸等消毒剂,均可以获取较好的消毒效果。病毒给鸡群带来的危害因毒株的强弱有很大差别,通常情况下,鸡群感染强毒株后能够引起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而感染弱毒株后鸡群发病症状不太明显,但是鸡群会成为本病的重要传染源,大大增强防控本病的难度。

2 流行特点

无论什么季节和日龄的鸡群均可感染本病,尤其在寒冷的冬季,鸡舍内外温差较大,如果通风管理不善,鸡群容易受到冷空气刺激,对呼吸道黏膜产生损害,进而诱发本病发生。本病的潜伏期大约在3~5 天,整个病程为1~2 周。鸡舍内进风口处的鸡只往往先发病,随后可以将病情迅速传播给健康鸡群,发病率可以高达90%以上,死亡率因发病类型不同有所差别,慢性型的死亡率一般为15%左右,急性型的死亡率能够达到60%左右,鸡群表现呼吸困难、发出怪叫声音、咳出带血的黏液,产蛋鸡群产蛋率急剧下降,蛋壳发白、变薄。鸡群康复后蛋壳质量需要经过1~2个月时间才能恢复正常。发病和康复鸡群会成为本病的传染源,能够向环境中排放2 年的病原体。

3 发病症状

3.1 急性型

鸡群突然发病且出现死亡情况,大群精神状态极差、采食量迅速下降或停止采食,鸡冠和肉髯呈紫黑色,粪便稀薄,颜色发绿。有的病鸡眼睛流泪、鼻腔流出黏液,随着病情发展病鸡张口喘气、呼吸困难,病情严重的在料槽或水槽上面能够看到病鸡咳出的血痰,有的气管堵塞窒息死亡。产蛋鸡群产蛋率和蛋壳质量迅速下降。

3.2 慢性型

鸡群发病初期表现眼睑肿胀、结膜充血,随着病情发展开始流出眼泪和鼻液,由于分泌物粘性较强,常常将上下眼睑粘连,引起病鸡发生失明症状。慢性型的病程较长,致使病鸡生长缓慢且长期出现呼吸道症状,产蛋鸡群产蛋率下降,畸形蛋增加。

4 病理变化

剖解病死鸡只,急性型的可以看到喉头和气管黏膜增厚、有点状出血,并且充满大量粘性带血的分泌物或血凝块,有的喉头充满干酪样物质且容易剥离,个别鸡只常常被干酪物形成的栓塞堵住发生死亡。慢性型时可见结膜水肿、发炎,有的伴随出血点,鼻腔和眶下窦充满大量黏液。

5 发病原因

5.1 生物安全不完善

有的养鸡户忽视了接种传染性喉气管炎疫苗的重要性,再加上鸡群接种疫苗后不良反应较重,致使他们不对鸡群进行接种免疫,大大增加鸡群发生本病的机会。有的养鸡户免疫操作不正确,不仅引起免疫接种失败,甚至还促使鸡群在接种后发生死亡或继发感染现象。

由于病鸡或康复鸡是本病的重要传染源,病毒可以通过车辆、人员、其他动物和工具等传播给健康鸡群,如果养鸡场隔离或消毒措施不完善,极易将病毒携带入场,致使病毒污染饲料、饮水、工具等,引起鸡群感染本病。

5.2 饲养管理不当

如果舍内通风不良、空气污浊,有害气体就会增加对机体呼吸道黏膜的损害作用,容易诱发鸡群感染本病。鸡群饲养密集的情况下,增加了鸡群争抢饲料和饮水的风险,单位面积内排泄物质较多,引起鸡群均匀度和体质下降,给病原体的入侵创造机会。如果供给鸡群的营养不平衡,鸡群容易发生营养缺乏、生长缓慢和体质下降,也是促进本病发生的诱因。

6 预防措施

6.1 完善生物安全体系

对于本病未流行地区,需要做好生物安全工作,防止病毒传播进场。首先实施全进全出饲养模式,引种前对全场进行彻底清洗消毒,从无疫区引进优良雏鸡,防止健康鸡群接触到病毒。其次采取严格的隔离和消毒措施,消灭传播媒介,切断本病传播途径。

对于本病流行地区,应根据当地疾病情况,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选择优质、高效、副反应小的疫苗,并安排专业技术人员采取正确的接种方法进行免疫接种,确保接种效果,尽量降低疫苗免疫后产生的不良反应。一旦鸡群免疫后发生流眼泪和呼吸道症状,可以投喂抗生素药物来防止继发感染,并且减缓应激反应。

6.2 提高饲养管理水平

根据鸡群日龄随时转群或扩群,保持饲养密度合理,给鸡群提供适宜的料位和水位,避免发生争抢饲料和饮水的情况。加强通风管理,保持舍内温度、湿度舒适,空气新鲜充足,避免污染空气对鸡只呼吸道黏膜产生刺激和损害。提供营养丰富的饲料,增强鸡群体质和抗病能力,抵御外界病毒的入侵。

7 治疗措施

7.1 紧急接种

一旦发现鸡群有本病症状,需要立即寻找兽医部门进行确诊,对怀疑感染本病的鸡群紧急接种传染性喉气管炎弱毒疫苗,有利于刺激机体产生抗体和控制病情进一步发展。同时对发病鸡群进行隔离封锁,防止病毒发生扩散或蔓延。

7.2 药物防治

由于本病是由病毒引起的,目前没有特效药物来治疗,只能使用广谱抗生素来防治鸡群发生继发或混合感染,同时在饲料中添加止咳化痰或化痰平喘类药物来缓解病鸡症状,并在饲料中添加复合维生素来增强鸡群免疫力和抗应激能力。

总之,在日常生产中必须做好本病的预防工作,根据免疫程序进行接种是目前防控本病的最有效措施。一旦确定鸡群感染本病后,需要立即紧急接种和使用药物进行治疗,对于康复以后的鸡群,需要立即淘汰或隔离饲养,避免将病毒传播给健康鸡群。

猜你喜欢
气管炎产蛋鸡病鸡
一例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诊治措施
鸡维生素B1缺乏症的诊治分析
产蛋鸡猝死防治分析
鸡病毒性产蛋降低症的药物治疗效果
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
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的影响因素分析
夏季产蛋鸡疾病的诊断和预防
鸡蛋价格仍有下降可能
老年慢性气管炎的护理体会
秋冬季节产蛋鸡呼吸道疾病的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