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式教学模式下高校外语教师语言测评素养的内涵及提升

2021-11-28 11:28延丽霞
江苏理工学院学报 2021年4期
关键词:外语教师混合式教学模式

延丽霞

摘    要: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领域的广泛应用带来了教学手段和方法的变革,混合式教学模式应运而生。教学模式的改变势必带来测评模式的变革,从而对教师测评素养产生新的要求。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下,高校外语教师除应具备普适性的语言测评素养外,其测评素养还要能体现混合式教学模式的特点。高校外语教师语言测评素养的提升有赖于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和教师个人的共同努力。

关键词:混合式教学模式;外语教师;语言测评素养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7394(2021)04-0122-05

近年来,混合式教学模式备受推崇,成为高校外语教学改革的热点。基于特定教育理念的混合式外语教学模式、实践、改革路径等方面的研究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大多数研究认为,目前混合式外语教学模式下的评价存在一些问题,提出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知识、能力、素质等多元综合评价,评价的过程化与个性化相结合等改革建议或意见[1-2]。 但是,对于混合式教学模式下高校外语教师语言测评素养的研究则较少。测评是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师测评素养对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实施有着直接影响。因此,探讨混合式教学模式下高校外语教师的语言测评素养,有助于推动高校外语教学改革,提高外语教学质量。

1    语言测评素养的内涵与特征

测评素养(Assessment Literacy )概念由美国学者Stiggins[3]在1991年提出,指的是人们在评价过程中需用到的知识和技能。之后,测评素养概念被引入语言测试领域,形成语言测评素养(Language Assessment Literacy )的概念。

Davies[4]认为,应从原则(考试开发和使用的理论基础和伦理道德)、知识(支撑考试实践的语言能力和教育测量方面的知识体系)和技能(考试设计、评分、数据分析和成绩报告等方面的实践能力)三个维度界定语言测评素养。Inbar-Lourie[5]提出语言评价素养由“为什么评”、“评什么”和“怎么评”三个核心模块组成。Taylor[6]认为,具有评价素养的外语教师能结合特定评价目的选择合适的评价方法,实施、解读、分享大规模考试成绩,设计、评分、解释评价结果并用于改进课堂评价,避免测试对教学产生的负面影响。Fulcher[7]提出语言测评素养是指不同的语言测评主体进行语言测评活動所具备的知识,构建了一个包括实践能力、评价原则和环境因素三维的语言评价素养扩展定义。

从以上测评素养的概念厘定可以得出三点信息:(1)Davies有关语言测评素养的定义比较全面地涵盖了语言测评素养的内涵,即语言测评素养包括测评原则、测评知识和测评技能;(2)除教师外,其他测评主体如专业测试人员、课程设计人员、政策制定者、学习者等,都应该具备不同程度的测评素养(本文将聚焦教师这一教学和测评主体);(3)教师不仅要具备总结性评价能力,还要不断提高课堂评估能力,并重视形成性评价。

综合看来,测评素养具有多层次、多维度的特征,因而语言测评素养应包含语言测评意识、语言测评原则、语言测评知识和语言测评技能四个维度,四者的关系如图1所示。

高校外语教师要具备必要的语言测评素养,首先要充分认识到语言测评素养的重要性,具有良好的语言测评意识,这是提高教师测评素养的前提条件。任何测评活动都不能违背法律、伦理和道义,语言测评原则规定了语言测评活动的界限。语言测评知识是进行语言测评活动的知识基础,不具备语言测评所需要的学科知识、学科教学知识、教育测量学知识等,语言测评活动将无从进行。语言测评知识是教师语言测评素养的必要但不充分条件,教师具备语言测评知识并不代表其语言测评素养就高。语言测评知识要通过语言测评技能体现在测评活动中,因此语言测评技能是语言测评活动的实现手段。语言测评素养是提高外语教学质量和提升学习效果的前提条件,也是教师发展不可或缺的专业要求。

2    混合式教学模式的特点及其对测评的要求

混合式教学模式是将在线教学和传统教学相结合的一种“线上+线下”的教学模式,通过线上和线下两种教学组织形式将学习者由浅层学习引入深度学习。混合式教学模式把传统教学形式和网络化教学的优势结合起来,既能发挥教师引导、启发和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8]。混合式教学模式已经成为近年来教学改革的热点,尤其是在新冠疫情期间,全国各级学校“停课不停学”,利用网络平台广泛开展了线上教学活动,这为以后“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学实践打下全面坚实的基础。

2.1  混合式教学模式的特点

相较于传统教学模式,混合式教学模式具有以下特点:(1)师生角色的转变。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下,教师不再是权威知识的代表,也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而成为助学者、导学者、督学者和促学者;学生也不再是被动的知识接收者,而成为知识的发现者和交流者。教师的职责是引导学生探索知识,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以及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学生的任务不再是被动接受及记忆知识,而是理解、内化和运用所学知识。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下,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学生发挥主体作用,主导与主体相结合,以实现教学效果最大化。(2)教学资源的混合。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下,教学资源不再仅仅局限于教材。随着校园数字化和信息化的建设与发展,教师可以选择优质的在线资源用于教学。近年来,智慧教学平台大量涌现,教师也可以在平台创设自己的课程资源用于线上教学。从在线教学资源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混合式教学模式对教师整合和制作教学资源的能力要求越来越高。(3)教学流程的翻转。传统教学模式采用“先教后学,以教为主”的教学流程,而混合式教学模式主张“先学后教,教学并重”,先学后教更加符合人类认识规律。混合式教学流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课前,个体线上自主预习;课中,线下小组内化知识;课后,个体线上巩固知识。课前线上自学新知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问题意识,有助于学生构建自身知识体系;课中,线下小组活动可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沟通与表达能力,实现知识的迁移;课后,个体线上巩固知识,拓展学习深度,进一步实现知识的迁移和应用。

2.2  混合式教学模式对测评的要求

测评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模式的改变必然会对测评产生新的要求,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测评主体的变化。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是教学和测评的主体,教师掌握测评的“生杀大权”,测评主体单一。混合式教学模式将课堂教学延伸到线上,一部分的教学是在线上由学生自主完成的;要保证自主学习的质量和效率,学生要对自己的学习情况做出诊断和自评,因此学生要具备自评能力。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下,线下课堂教学以答疑解惑、小组活动、自由发言为主,因此学生还应具备互评能力,以对其他同学的表现做出客观评价。混合式教学模式要求建立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和同伴互评相结合的评估体系。(2)测评客体的变化。传统教学模式下,外语教学测评的考查重点为语言知识的掌握和语言能力的运用,而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有效实施更需要学生自主学习和个性化学习能力,以及创造性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混合式教学模式下外语教学测评的客体不再仅局限于语言范畴,而是拓展到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测评。(3)测评方式的变化。传统教学模式下,评价方式以总结性评价为主,由期末考试“一锤定音”,对学生学习的动态变化和整体走势不够关注。混合式教学模式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先学后教”,教师先布置线上学习任务,由学生在课前自主完成。这就要求教师首先对学生学习前的情况做出诊断性评价,根据学生当时的水平布置相应难度的自主学习任务,并根据其完成情况诊断出课堂教学的重点。知识和技能可以通过测验等总结性评价实现,而态度、习惯、方法和交际能力等的评价则有赖于形成性评价手段[9]。混合式教学模式要求建立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测评体系。(4)测评技术的变化。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教师需要不断增强信息意识,掌握新技术、新手段并将其运用到教学中。混合式教学模式下的测评,需要借助智慧教学平台进行在线测验;因此,要求教师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熟练使用线上教学平台。另外,教师还需具备一定的数据分析处理能力,以便从教学平台提供的后台数据分析出学生的知识技能掌握情况、学习态度、学习习惯等。可见,混合式教学模式要求教师能够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和信息技术进行测评活动。

3    混合式教学模式下高校外语教师语言测评素养的构成

结合语言测评素养的基本内涵和混合式教学模式的特点可知:混合式教学模式下,高校外语教师测评素养除应具备语言测评素养的普适性内涵外,还需考虑混合式教学模式的特点及其对测评的要求。其总体构成如图2所示。

3.1  语言测评意识

首先,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下,一部分教学活动由学生课下在线上自主完成,测评活动可以督促学生有效地完成线上学习任务,确保线上自主学习的质量。因此,教师要充分认识到测评素养的重要性,在情感和态度上认可提升测评素养的必要性[10]。其次,教师在开展测评活动时,必须设定明确的测评目标,制定详细的测评标准,因而需要教师具备测评的目标意识和标准意识。

3.2   语言测评原则

与传统教学模式以总结性评价为主不同,混合式教学模式实行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其中,形成性评价过程以描述性语言和等级评价为主,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因而教师测评素养对测评质量有着决定性的影响[11]。在测评活动中,教师应遵循公正、公平的测评原则,使测评活动合乎法律、伦理和道义。

3.3  语言测评知识

外语教师要掌握一定的测评知识,包括外语知识、外语教学知识和教育测量学知识,这是外语教学测评活动得以进行的知识基础。扎实的外语基本功是测评的基本素养;同时,教师还需具有将自己拥有的学科知识转化成学生能够理解的表征形式的知识,即学科教学知识;测评知识是构成教师学科教学知识的要素之一[12]。外语教学知识是外语知识和教学知识的有机融合;教师外语教学知识水平越高,其知识概念越清晰,知识结构越完整,对知识的把握越准确;在测评活动中,教师就能够抓住关键和重点,较为全面和准确地对学生的语言学习情况进行测评。教育测量学知识指有关测试的理论知识,如教育测量的要素和种类,测试的信度、效度等知识。

3.4   语言测评技能

语言测评技能指开展语言测试所需掌握的技能,包括语言测试操作技能和现代教育技术素养。总结性评价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下仍占据一席之地,外语教师需掌握开发和设计语言测试的操作性技能。语言测试操作性技能包括考试设计、试卷编制、阅卷评分、解释分数和反馈教学的技能。

此外,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下,由于一部分教学活动是在线上进行,这就要求教师掌握一定的现代教育技术,具备相应的监控素养、信息素养和数据素养。课前,在学生线上自主学习阶段,教师需要通过明确学习目标、制定详细的评价标准对其监控管理;还需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水平,对互联网上海量的资源进行搜索和评估,选择适合的教学资源用于线上教学;并能够借助智慧教学平台记录的学生学习数据,分析形成该阶段学生自学的问题及特征。

4    混合式教学模式下高校外语教师语言测评素养的提升

从教育生态学的视角来看,语言测评不是高校外语教师的个人行为,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和教师共同构成了语言测评生态系统。因此,高校外语教师教学测评素养的提高有赖于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和教师个人的共同作用。

4.1  教育部门应发挥政策导向作用

首先,教育主管部门可以组织开发统一的、适合我国高校教师的测评素养量表,制定教师测评素养测量和调查工具,建立教师测评素养的统一评估标准,确保能够对高校教师的测评素养做出准确的衡量。其次,建立健全教师教育课程标准,在职前教师培养中增加相应评价课程或模块[13],以奠定教师测评素养知识基础。再次,现有的高校教师资格认证主要侧重教育学、心理学和教材教法,對教学测评素养的要求欠缺,因此,应将测评素养的考核纳入高校教师资格认证和高校教师准入标准,从政策层面推动高校教师测评素养的提升。

4.2  学校要发挥平台作用

首先,学校应建立健全高校教师测评素养培训体系,为教师提供职前、职中和职后测评素养的培训。语言测评素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连续体,不是一成不变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等的变化都会带来教师测评素养内涵的变化,因此,学校应建立长效的外语教师测评素养培训体系,有计划地提升教师的测评素养。其次,学校应建立和完善测评制度,将教师测评素养纳入个人考核,从而对教师的发展产生重要导向作用,推动高校教师测评素养的提升。

4.3  教师要发挥主观能动作用

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下,除语言测评原则、测评知识和测评技能外,教师主观的测评意识也非常重要。因而,教师首先要认识到测评的重要性,在情感和态度上认可提升测评素养的必要性。教学、科研、测评和其他相关工作都是教育生态系统中的因子,任何一個因子发展不充分都会影响到整个生态系统的运行质量,因此,教师要处理好教学、科研和测评之间的关系,保证在测评素养提升方面的时间和精力。

混合式教学模式已经成为高校外语教学改革的热点,可能成为未来教学的重要模式。该教学模式的高效运行需要科学的测评体系来保障。外语教师的语言测评素养作为教学测评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到混合式外语教学模式的实施效果。因此,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和教师个人应共同发力,全方位、多维度、多渠道地提高外语教师测评的目标意识、标准意识、监控素养、信息素养和数据素养,以确保混合式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 殷鸯,张生祥.基于成果导向的英语混合式教学重构设计[J].教学与管理,2019(18):110-112.

[2] 陈曦蓉.基于CBI教学理念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探析:以“商务英语”课程教学为例[J].中国电化教育, 2019(12):129-134.

[3] STIGGINS R J. Assessment literacy[J]. The Phi Delta Kappa,1991(2):16-21.

[4] DAVIES A. Textbook trends in teaching language testing[J]. Language Testing,2008,25(3):327-347.

[5] INBAR-LOURIE O. Constructing a language assessment knowledge base:a focus on language assessment courses[J]. Language Testing,2008,25(3):385-402.

[6] TAYLOR L. Developing assessment literacy[J]. Annual Review of Applied Linguistics,2009,29:21-36.

[7] FULCHER G. Assessment literacy for the language classroom[J]. Language Assessment Quarterly,2012,9(2):113-132.

[8] 何克抗.从Blending Learning看教育技术理论的新发展(下)[J].中国电化教育,2004(4):10-15.

[9] 罗映红.高校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与实践探索[J].高教探索,2019(12):48-55.

[10] 潘鸣威.外语教师语言测评素养再探: 基于对语言测试专家的访谈[J].中国考试,2020(7):34-41.

[11] VOLANTE L,FAZIO J. Exploring teacher candidates assessment literacy:implications for teacher education reform and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J]. Canadian Journal of Education,2007,30(3):749-770.

[12] SHULMAN L S. Those who understand:Knowledge growth in teaching[J]. Educational Researcher,1986, 15(2):4-14.

[13] 张雨强,张志红.我国台湾地区“评量人才养成工作坊”及其启示[J].课程·教材·教法,2010,30(9):102-106.

责任编辑    王继国

猜你喜欢
外语教师混合式教学模式
“互联网+教育”下的外语教师TPACK框架构建
混合式翻转教学模式对高职院校外语师资的要求及建设策略
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媒体广告制作》课程中的应用
浅谈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高校声乐课程教学的应用与实践
后方法视野下外语教师角色述评
大数据时代大学外语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探究
大学英语听说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构建与评估
大学外语教师信念研究之二
大学外语教师信念研究之一
高校外语教师信息化素养的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