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文科视域下中国钢琴音乐作品的解读方式与演奏路径

2021-11-29 12:18
黄河之声 2021年9期
关键词:演奏者文科音乐作品

李 莉

引 言

新文科是我国进入新时代以来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教育提出的一项重要理念,旨在基于传统文科教学理念的基础上拓新思维方式,并通过有效实践而达到人才培养的目的。当前对新文科教育理念的研究已经逐渐地引申到各个学科领域,受到了各个学科专家的重视。本文试从新文科实践的角度,以中国钢琴音乐作品的解读和演奏作为研究视角,在论述传统解读方式的基础上,探讨具有创新意义的解读方式和演奏路径,以期能够拓宽中国钢琴音乐艺术实践的视野,这对与中国钢琴音乐的创作和演奏实践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一、中国钢琴音乐作品传统解读方式

中国钢琴音乐是伴随着西方钢琴艺术引入到中国之后而出现的一个新体裁、新风格,至今已有百余年的历史,中国钢琴音乐所包含的范畴较广,在当代对中国钢琴音乐的研究中,包括了本国作曲家和他国作曲家创作的具有中国风格特点的音乐,这些作品主要是以体现和表达中国气息、中国风格、中国精神为主,因此在传统解读方式上,也是以以上三者为基础。

(一)基于标题背景进行解读

标题性是中国音乐作品最为本质的特征,这一特征主要是源于中国传统音乐的审美特征和审美内涵,即与历史上的文学、绘画、绘画艺术有着在意境表现上的融通性。在钢琴教学和演奏实践中,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是在基于作品标题的基础上进行解读,运用文学或者绘画的话语去阐释作品中的音乐形象和情感。以贺绿汀创作于1934年的钢琴作品《牧童短笛》为例,乐曲的素材源于流行于江淮地区一代的叙事歌曲《小放牛》,歌曲通过牧童和少女一问一答的方式表现出了崇尚自然的意蕴和诙谐幽默的对话场景,这既是在作品中所要表现出的内容,同时也是在实践过程中解读乐曲的依据。通过对标题背景的解读主要是了解作品的创作和风格特点,熟悉作品中所运用的技巧和音乐表现之间的关系,由此而引导演奏者去合理的进行演奏诠释。

(二)基于演奏技术进行解读

在钢琴演奏实践中,演奏技术实际上分为两个部分,一是表演技术,即在演奏者对作品风格、情绪理解的基础上,通过情感的融入而与音乐形成主观与客观的统一,在外体现出体态语言的运用,如眼神、面部表情、肢体表现等;二是弹奏技术,指的是能够体现出钢琴自身艺术表现力的技术,具体表现在对音阶、琶音、触键技巧、踏板的运用等。在传统的解读方式中,演奏者过多地注重弹奏技巧的运用,而较多地忽视了个人的表现力。中国钢琴音乐的表现特质在于意境的生成,也就是要建立在把握意象这一核心表现内容的基础上,通过弹奏技术而表现出具有符号意义的音响。很多演奏者对中国钢琴音乐“敬而远之”,实际上则是较少从文化学、美学的角度去解读作品,难以从情感融入的角度去理解演奏技术的运用。

(三)基于音乐表演实践进行解读

音乐表演实践又称为舞台艺术实践,绝大多数演奏者对中国钢琴音乐的解读以及完善过程主要通过音乐表演来完成。这中解读方式主要是在对文本解读的基础上转化为音响解读的过程。演奏者在不断地表演实践过程中,可以针对自己的演奏情况和表演效果总结个人的得失,通过对表演的反思而再次加强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在反复的磨合中而达到表演能力的培养。因此基于音乐表演实践进行对作品的解读,实际上是对中国钢琴音乐艺术价值实现的过程,同时对于演奏者而言,也是一个新的演奏起点,有助于演奏者的技巧运用能力和艺术表现能力的提升。

二、新文科视域下中国钢琴音乐作品的解读方式

新文科并不是建立在对传统文科实践完全否定的基础上,也不是对传统文科实践理念和经验的累加,而是从优化和升华的角度保留了传统文科实践的成功经验,结合不同学科的理论与实践进行重组、创新和发展。因此在这一理念下,结合中国钢琴音乐作品的特点,在解读方式上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即题材解读、情感解读、符号解读、意境解读,也就是在音乐学科实践思维的基础上结合文学、心理学、符号学、美学等学科中的理论应用到钢琴艺术实践之中。

(一)题材解读方式

题材是在文学研究过程中常用的术语,是一种重要的文学内容构成要素。钢琴音乐虽然是一种非文字性的艺术,但是并不代表着它的非题材性。尤其是在很多标题性作品中,却表现出了十分明显的题材内容。在对这些作品进行解读时,需要运用文学分析的手法,从作品的创作背景入手,结合每一部分音乐结构的特点掌握音乐形象,从而确定音乐形象在作品中的存在意义。中国钢琴音乐经过百年的发展,可以说在题材方面呈现出了多元化的特征,而由于音乐音响的自身特性,在对不同音乐形象和题材内容的表现上也表达出中国音乐的精神和内涵。以黎英海改编的《阳关三叠》和《夕阳箫鼓》为例,这两首作品均是用模仿的手法运用钢琴去表现中国民族乐器古琴、琵琶的音色与神韵,因此从题材上看属于音色模仿式的钢琴作品。这说明我们在解读这些作品时不仅要对原有的古琴曲和琵琶曲进行解读,还需要从与作品相关的文学作品出发去分析意境。如与《阳关三叠》有关的作品是唐代诗人王维的《阳关曲》和唐代诗人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和白居易的《琵琶行》,通过对这些文学作品的分析可以更为有效地了解这些钢琴作品的题材内容。

(二)情感解读方式

心理学认为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在钢琴音乐创作中,作曲家通过对表现对象的理解,将自己的情感体会融入到了作品中,用音符记录的手法去刻画出了音乐的形象,并运用速度、力度等音乐表现要素体现除了个人对形象的看法。对于演奏者而言,在解读作品时,需要从两个方面去理解作品的情感,一是通过音乐学分析的手法从创作背景和音乐风格出发理解作品要表现的情感是什么,也就是演奏者个人要与作曲家的情感产生心理上的共鸣。二是在演奏作品时,根据对乐曲情感的理解去调动起自己的演奏情感,并在理性情感的控制之下去合理的运用演奏技巧将蕴含在在音符中的情感外化出音响,已达到将作品情感进行对外传播的目的。以张朝创作的钢琴曲《皮黄》为例,作曲家通过对京剧音乐素材的运用,表现出了对儿时的回忆和对中国传统戏曲艺术的崇敬之情,在作品中作曲家主要运用了京剧旦角、生角的唱腔、京剧的慢板、中板、流水板、摇板的速度与结构布局展现出了一副生动活泼的“舞台”画面,由此将自己对人生的感慨之情与对传统文化的敬畏之情有机的杂糅在一起。在演奏这首作品是,如果演奏者没有对作品的情感背景进行解读,则难以在把握乐曲的音乐形象和所设定的情绪,在对乐曲主题的表达上则会变得十分的模糊。因此对中国钢琴音乐中情感的解读,需要演奏者具备一定的心理学知识,用心理情感交流的方法去解读作品和诠释作品。

(三)符号解读方式

符号是事物的外在表现形态或者是象征标志,其主要目的是传达事物的信息,起到身份标识的作用,符号虽然是一种外在的表现,但是却有着“存在的价值和意义”。19世纪末20世纪初著名瑞士语言学家、符号学家索绪尔根据符号的现象与本质认为,任何一种事物外化的符号都包含能指和所指两层含义。在钢琴作品中,乐谱文本中所承载的各种符号表示的是音响的过程,也就是演奏者在演奏时的依据,每一个音符的长短、旋律的起伏、节奏的抑扬顿挫、调式调性的布局以及各种织体结构的变化都是音乐音响构成的过程,这也是乐谱文本符号的能指意义所在;除了乐谱文本符号具有能指作用外,还体现出了所指的意义,也就是音响所要表现的对象和情感,也就是音乐音响的内容和内涵。以《牧童短笛》第二部分中波音技巧的运用为例,在能指方面具有指示演奏者运用波音演奏技巧的作用,而这些波音实际上代表着笛子上的技巧,起到修饰旋律的作用,表现出了牧童骑在牛背上吹笛子时的场景,对这一场景的叙述和描绘的过程就体现出了符号的所指意义。在传统中国钢琴音乐的解读中,人们大多关注对符号能指意义的解读,较少的从所指意义的角度去观照乐谱文本和音响的内涵,因此在钢琴的艺术表现力方面不能够与作品的原意进行紧密的贴合。通过运用符号解读的方式,可以更加的明确每一个音符在乐谱中所存在的音响意义,同时也能够解读出符号的情感意义。

(四)意境解读方式

意境是中国传统文艺美学的额一个重要范畴,是“意”与“境”的合一,所谓“意”指的是意象,也就是充满情感的形象,我们常说的情景交融就是“意”最为明显的体现;所谓“境”则是在对意象表现的过程所达到的境界,这是一种抽象的概念,需要通过感受和体验来实现。在对中国钢琴音乐作品的解读中,意境解读方式主要是在练习和表演过程中诠释作品的一种途径。以房芸九创作的《踩笙舞曲》为例,这是以后根据苗族芦笙舞而创作的一首钢琴独奏曲,作曲家通过运用芦笙音乐中四度、五度、八度音程构成的和声织体和富于节拍重音变化的舞蹈节奏,形象的再现了苗族人民喜庆节日的场景。在意象的生成上,演奏者要化身为苗族的芦笙手,键盘则如同芦笙一般,在角色的相互融入和贯通中表现出吹奏芦笙时的景象,在演奏过程中通过运用适当的肢体语言表现出芦笙舞蹈的律动,则有助于音乐意境的塑造。这说明了演奏者在平时的练习过程中就需要注重从意境解读的角度理解音乐,运用角色融入的方法做到人器合一。

三、新文科视域下中国钢琴音乐作品的演奏路径

在对中国钢琴音乐的解读上,运用新文科的思维可以实现对音乐的全面认知,不仅从创作层面上理解作品的文化背景和音乐风格,也能够在演奏过程中科学合理的运用演奏技巧。在这一背景下,作为演奏者,在演奏路径上需要做到四个方面的要求:一是充实修养,提炼技术。很多钢琴演奏者在修养上可以说存在着一定的偏见,认为只是对演奏技术的修养,通过对新文科理念的理解可以看出,对一首钢琴作品的诠释并不只是在演奏技术层次上,更多地要从文化的角度去解读,中国钢琴音乐创作建立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如果演奏者缺乏对传统文化的修养,则难以理解作品的标题、内容和内涵。二是丰富情感,积极融入。音乐是一种抒情的艺术,在钢琴音乐的一度创作上不仅融入了创作者的情感,而且作为二度创作的演奏也要求演奏者通过丰富的情感体验实现与作曲家情感、作品情感的融合,并在演奏过程中以饱满的情绪和积极地热情投入到对作品的诠释中。三是要做到技术与音乐表现的合一。在钢琴演奏中,技术是实现音乐表现的手段,音乐表现是技术运用的目的。在新文科的理念下,演奏技术并不是孤立的、单纯的动作行为,而是一种具有音乐表现价值的“符号”,这就要求演奏者既要注重演奏技巧的能指意义,又要充分重视技巧的所指意义,通过技术与音乐表现的合一体现出钢琴演奏的艺术价值。四是要做到传统精神和时代内涵的合一。中国钢琴音乐作品是在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基础上用钢琴演奏方式进行呈现,任何一部作品实际上都包含着特定的民族精神与民族审美,在时代内涵的表现上,则指的是传统精神在当下的传播,如中国钢琴音乐中的很多具有标题性的音乐作品既体现出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也体现出对人文历史的尊崇,这些作品所蕴含的主题内涵也正是在当下人们所需要的具备的基本素养。

结 语

中国钢琴音乐虽然只有百余年的实践,但是在精神内涵与人文气质方面已经充分地体现出了对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华民族优秀精神的传承。这说明在对这些作品的解读和演奏中,不仅需要从音乐的角度,而是更加需要文化的角度进行实践。新文科作为当代人文社会科学发展中一个创新理念,对于中国钢琴音乐教学和演奏实践而言也有着十分积极地价值和意义。通过本人的分析和论述,说明每一位钢琴艺术的实践者在对作品的解读和演奏上也需要拥有新文科的思维,从多学科融合的角度去探索更有广度和深度的解读和演奏方式,这无疑也是一种对中国钢琴音乐的一种传承和发展路径。■

猜你喜欢
演奏者文科音乐作品
器乐演奏舞台艺术实践音乐表演心理调控探究
音乐作品赏析模式研究
赵季平音乐作品选集
图力古尔及其音乐作品浅析
文科不懂理科的伤悲
音乐作品
求学·文科版2019年6、7期合刊
求学·文科版201806、07合刊
二胡演奏者的合奏技能探究
浅析心理活动对钢琴演奏的重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