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雄州植保专业化统防统治的应用与探索

2021-11-29 14:56
云南农业科技 2021年2期
关键词:喷雾器病虫植保

周 俊

(楚雄州植保植检站,云南楚雄675000)

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是适应现阶段农业生产形式和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贯彻“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科学植保”理念的重要支撑,对提高病虫综合防控能力,减少环境污染,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生态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植保专业化统防统治模式

1.1 州、县植保站专业化统防统治模式

以州、县(市)植保站为主体,州植保站储备50 余台机动喷雾器,县(市)级植保站储备机动喷雾器50~200 台,在重大病虫害暴发成灾时,及时出动应对处置突发性病虫灾害。所需经费由州、县(市)级植保站从政府或财政、农业等相关部门争取。全州10 个县(市)成立了县(市)级农业有害生物应急防治专业队。

1.2 “植保专业合作社+农户”模式

以植保专业合作社或植保服务社为主,出资购置机动喷雾器,少部分由植保专业合作社社员购买入股,其中,机动喷雾器购置成本由植保专业合作社出资70%~80%,社员出资20%~30%,每次进行统防统治扣除农药、工时费、燃油费等成本以后,按照出资比例进行服务收入分成。重点抓好水稻、玉米、马铃薯高产创建、玉米—大豆(蔬菜、马铃薯)等作物立体间套种、测土配方施肥、优质烟叶基地等中央、省、州重大农业科技项目示范区专业化统防统治。全州已在工商、民政、科协等部门注册了127 个植保专业化防治组织。

1.3 “村级植保组织+农户”模式

以村民委员会、村民小组为单位,建立村级植保组织,组建本村植保机防队。购置机动喷雾器时,资金完全由村委会、村民小组承担,农户个人不承担购机费用。病虫害发生时,有的由村委会、村民小组统一组织防治,有的由县植保植检站向村民委员会、村民小组借用机动喷雾器,同时签订借用协议,交纳一定数量的保证金及借用金,在规定的时间内完好归还。借用后由县植保植检站统一组织机手,实行谁使用谁维修,机器损坏实行责任追究制的原则。乡(镇)农业农村服务中心配合县植保植检站做好技术指导,农民出工出成本,统一进行病虫害统防统治。

2 实施统防统治的作用和效果

2.1 经济效益明显提高

2.1.1 提高了防效,减少了农药使用量和次数

水稻实施统防统治以后,由于在实施区重视病虫害的测报工作,情报正确率高,在病虫害防治上选用高效低毒农药,实行达标防治,使用新型喷雾器械,“跑、冒、滴、漏”现象大为减少,从而使农药使用次数及用量得到有效控制。据调查,统防区与非统防区相比,减少农药施用1.86 次,节省防治成本32.3%,防治效果提高12.6%。

2.1.2 降低了农药使用成本,增加了农民收入

水稻统防统治实施后,农药使用次数下降,用药量减少,农药使用成本大幅下降。据调查统计,统防实施区农药成本平均为985.5 元·hm-2,非实施区农药成本平均为1356 元·hm-2,统防区比非统防区减少成本370.5 元·hm-2。同时,由于统一防治后,病虫危害得到了有效控制,平均减少粮食损失270.6 kg·hm-2,按粮食 3.0 元·kg-1计可挽回损失 811.8 元·hm-2。

2.1.3 有效提高防治效率,确保粮食生产安全

采用统防每天(按7 h 计算)每台机动喷雾器可防治面积2.33~2.67 hm2,而传统的手动喷雾器每天每台防治0.33~0.4 hm2,统防比非统防快8 倍。对一些防治时间性强的病虫害,尤其在雨季,统防能在较短时间内完成,避免了因防治速度慢及雨日的影响而延误最佳防治时期,保证了防治效果。

2.2 社会效益充分体现

2.2.1 通过植保机械统防,加快了植保器械推广

当前楚雄州植保器械落后,喷雾器“跑、冒、滴、漏”问题严重,农药有效利用率低,稻农单家独户的小规模分散经营,制约了新型植保器械的推广应用。统防统治植保服务组织配备了机动喷雾机,切实改善了植保装备,提高了劳动效率。同时机动喷雾器由于压力高、雾点细,比普通喷雾器可提高防效10%~15%。

2.2.2 农药安全性能提高,消除了食品安全隐患

由于统防区采用植保部门推荐的高效低残留农药进行病虫防治,植保统防队员具有安全的防护装备,操作规范,使用剂量合理,喷雾安全性能高,因此,真正从源头上解决了农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

2.2.3 解决病虫害防治难题,促进了农村劳动力转移

植保统防专业服务组织的建立,解决了农村劳动力匮乏,病虫害无人防治的问题,促进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的转移,增加了农民收入。使外出人员无后顾之忧,能安心务工、经商。

2.2.4 培育植保网络,提高了植保技术到位率

植保统防专业服务组织的建立形成了植保部门到专业服务组织到农田的新型植保技术推广模式,使植保服务平台前移,技术服务到户到田,大大提高了病虫害的防治效果;同时依托专业技术服务平台,通过项目示范,也促进了植保新技术推广。

2.3 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增加了害虫天敌

通过统防统治的综合措施,选用高效低毒药剂,减少了施药次数及农药施用量,有效地保护了害虫天敌,减少了田间污染,保障了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生态环境安全。同时,使害虫天敌的数量大幅度增加。

3 开展统防统治的主要措施

3.1 成立领导机构,加强工作管理

为统一组织、协调专业化统防统治工作,各县(市)农业局成立以局长任组长的植保专业化防治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本县(市)植保专业化防治工作的组织、落实工作,办公室设在县(市)植保植检站,同时成立植保专业化防治技术小组,由农业局分管副局长任组长,植保、农机、土肥、农技等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技术实施小组,制定并下发《ⅹⅹ县植保专业化防治工作实施方案》。

3.2 加强预警监测,指导开展工作

在大小春农作物主要病虫害高发期,州、县(市)植保部门加强预警监测,重点抓好全州43 个主要农作物病虫草鼠害监测点,采用虫情测报灯、糖盆诱蛾、田间系统调查等多种方式,对危害较重的水稻稻飞虱、稻瘟病、三化螟、黏虫、玉米螟、小地老虎、玉米叶斑病、小麦锈病、白粉病、蚕豆锈病、赤斑病、油菜蚜虫、蔬菜病虫等主要病虫害开展预测预报,并结合各地农作物品种布局、历年病虫发生实况、施肥水平、降雨等因素,及时发布病虫害发生防治信息。

3.3 狠抓统防统治专业培训,提高服务质量

在植保专业化统防统治工作中,防治服务队员业务素质的高低是确保防治效果的重要保证。一般选择年龄在30~50 岁、有初中以上文化、喜欢钻研农业科技的男性作为机手,有一定机动喷雾器田间实际操作经验者则优先考虑。同时,为切实提高机手的业务技术水平,由州、县(市)植保站对机手分期分批进行集中培训或田间地头现场培训,培训合格者颁发《机防队员上岗证》,机手持证上岗。

3.4 大力推广植保绿色防控技术,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就是指采取生态调控、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科学用药等环境友好型措施控制农作物病虫害的植物保护措施。目前楚雄州防治农作物病虫害主要依赖化学防治措施,在控制病虫害发生的同时,也带来了病虫抗药性上升和病虫暴发几率增加等问题。大面积推广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可以有效解决农作物标准化生产过程中的病虫害防治难题,显著降低化学农药的使用量,避免农产品中的农药残留超标,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减少农药及其废弃物造成的面源污染,有助于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增加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促进农民增产增收。因此,大力推广植保绿色防控技术,开展农作物病、虫、草、鼠综合防治,对提高大面积病虫防治效果、减少化学农药的施用、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是加大生物农药示范推广力度,大力推广甲维盐、阿维菌素、井岗霉素、宁南霉素、印楝素等生物农药;二是大力推广杀虫灯、诱虫板(黄板、蓝板)、性诱剂等“三诱”技术,减少化学农药使用次数和使用剂量;三是积极推广生物多样性控制病虫害技术,减少打药次数;四是积极开展高毒、高残留农药替代及加大高效、低毒、低残留、环境友好型化学农药示范推广力度,显著地降低了农药施用量,确保了农产品质量安全。

3.5 典型示范引导,推动植保专业化防治工作顺利开展

通过科技“三下乡”、用好国家农机购机补贴政策、组织植保学会会员利用乡(镇)赶集日开展科普宣传、出乡村黑板报、田间竖立展示牌、广播、电视、电台、报纸等多种形式,向社会和广大农户广泛宣传植保专业化统防统治工作,让广大基层干部、农民群众认识到开展植保专业化统防统治的好处。全力推进植保专业化防治工作,提高了病虫防控的指导能力,收到了较好的宣传效果。为充分发挥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的典型示范带动作用,一是召开现场会,层层举办示范样板。每年在大小春农作物病虫害高发期,采取以会代训的方式,由州植保站组织召开1~2 次有州、县(市)农业局、植保站、重点乡(镇)农技中心、植保专业合作社成员、农民群众参加的专业化统防统治现场会,并要求层层举办病虫害防治示范样板,扩大专业化统防统治的示范效应;二是积极开展观摩活动,放大示范效应。县(市)级植保站积极选择专业化统防统治工作开展得较好的乡(镇)、村社,认真总结成功的经验和做法,组织乡(镇)农技中心、村办农科员、植保机防队员开展观摩活动,放大示范效应。

3.6 建立管理服务站,确保工作后劲

积极推行“以机养机、有偿服务”的工作思路,合理收取防治费用,增强植保专业化统防统治工作发展活力。一般情况下,要求机防队员必须掌握简单的机动喷雾器维修技术,但对于损坏较为严重的施药机械,则在植保专业合作社或乡(镇)、村办建立的机动喷雾器日常维修服务站,选择经过施药机械维修培训或农机服务修理门店的技术人员,及时进行修理,降低维修成本,方便机防队员和农民群众。

4 专业化统防统治的几点思考

4.1 对植保专业化组织机构的扶持力度要加大

植保专业化组织机构较多体现的是植保工作的公益性质,即更多的体现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实施了部分政府行为,其自身造血功能相对较弱,而且运作风险(防治效果纠纷、农药中毒事故等)相对较高。因此,各级政府要从“绿色植保、公共植保、科学植保”的理念出发,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确保合作社统防统治等社会化服务工作的正常开展。

4.2 建立统防统治示范区

进一步扩大统防统治示范面积,建议在各市(县)、乡(镇)建立示范区,通过示范作用,引导更多农户自愿加入到统防统治工作中,逐步实现楚雄州农业植保专业化统防统治服务全覆盖。

4.3 加强对统防统治服务队伍的管理

一是进一步完善规范管理制度,规范防治服务行为,确保防治质量和效果;二是进一步加强培训,增强其服务能力,提高防治队伍素质;三是提高服务人员的报酬,稳定统防统治服务队伍。

4.4 不断拓宽服务面,延伸服务链

目前统防统治的农作物主要在水稻上实施,服务面窄,要在建立乡(镇)示范区的基础上,逐步拓宽服务面,把统防统治推广到玉米、烤烟、马铃薯等其它农作物的病虫害防治中。

猜你喜欢
喷雾器病虫植保
玉米中后期主要病虫发生趋势预报
壶关县:开展2021年植保无人机操作手培训
山西阳高:植保无人机 春耕显威力
果园病虫无公害防治助农提质增效
山西省果树中后期病虫预报
玉米中后期病虫防控技术
新型配药喷雾器
植保机
空空记
丰田研发新型无空气车漆喷雾器 涂装效率超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