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不是无情物,文质兼美才芬芳
——例说考场作文的应试策略

2021-11-30 00:16江苏省高邮市送桥镇初级中学吴长明
青年心理 2021年34期
关键词:选材考场审题

江苏省高邮市送桥镇初级中学 吴长明

一、引言

由于考查机制、教学习惯等多种因素,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中的瓶颈。教师付出多收获少,学生投入多回报少,师生对作文越来越不感兴趣,作文课成了教师最怕上的课,写作文成了学生语文学习中最头疼的事。初中生考场作文得分普遍不高,为数不少的考场作文空洞乏味。学生在考场上似乎无话可写,为了达到600 字的硬性要求,矫情造作,重复啰唆,“挤牙膏”的现象十分明显。

如何克服这一现象,迅速提高考场作文得分?笔者以为,审题选材是关键,文质兼美是目标。

二、审好题,促选材,不做“无米之炊”

无话可写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不会审题,拿到题目头脑发怵,感到无从下手。

纵观近几年作文题,看似抽象,实则饱含命题人的无限关怀。命题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要让学生有话可写,或者说让学生有话可写是命题的基本要求。为什么学生拿到作文题束手无策呢?因为在审题选材的环节上过于急躁,或者不善于根据题目要求选择适合自己生活经历的作文素材。

题目一:偶尔停下来

要求:1.自选文体(诗歌除外)。不少于600 字。2.感情真挚,不得抄袭。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4.书写分3 分,请认真书写。(高邮市中考语文模拟卷作文题)

不少同学看到题目,一脸茫然,不知所措。以“偶尔停下来”为题目,题眼在于“偶尔”“停下来”。“停下来”总得有一件事要做,“偶尔”做一做这件事,人生会有另一种收获。审题时在注意“偶尔”一词的同时,想一想我们生活中有哪些事时常被我们忽视需要停下来观察、思考,或者停下来做一做另外一件事情。生活中哪些情况下需要通过“停下来”感悟一下生活的哲理或者人生的要义呢?请看下面的选材。

选材一:家庭生活。中考复习,争分夺秒,模考失利,情绪波动,导致忽略亲情,伤害友情。“偶尔停下来”,调整一下自己,弥补一下亲情,兼顾一下友情,收获一段感悟:人生如奔驰的列车,窗外有不断变换的风景,“偶尔停下来”,给奔驰太久的列车做一次检修,加一点燃油,既可以观赏到沿途的风景,又可以让人生的列车行驶得更加平稳。

选材二:校园生活。校园风景,司空见惯;校园同学,平常无奇。然而有一天,突然发现餐厅后面的金桂暗香扑鼻;教室角落的那个女孩轻轻拾起了同学们视而不见的零食袋。猛然顿悟: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偶尔停下来”,你会发现更多的风景。人生重要的不是所处的外置,而是面对的方向,“偶尔停下来”你才会找准人生的方向。

选材的过程其实就是调动生活积累的过程,只不过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做好“选”的工作。不少学生并不缺乏生活,而是缺乏对生活的思考和感悟。许多感动人心的事情在粗枝大叶的学生面前显得司空见惯,习以为常,自然“选”不出作文素材。丰富学生生活,语文教师能力有限;调动学生体验,语文老师也不能越俎代庖。但是我们可以在审题习惯和审题能力培养上下功夫。因为审题是选材的前提,审题的过程也是选材灵感的激发过程,写好考场作文应培养学生良好的审题习惯,在审题中找“题眼”,用“题眼”触发选材的灵感。

三、留亮点,善表达,多现“闪光亮点”

如果我们能够书写工整、句读分明,如果作文没有跑题,也没有病句、别字,这样的作文得分率不应低于75%。考场作文,一般按亮点加分,加到满分为止。一篇亮点纷呈的作文,除了吸引阅卷老师的眼球,更是作文高分的理由。所以考生平时应该着眼于以下训练,力求作文得高分。

亮点一:美观的书写。字迹工整、句读分明是起码要求。汉字的书写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试想,点如桃、捺如刀的笔画,匀称的间架,清秀的字迹,这样的书写让阅卷老师自叹弗如的时候,不加分才不正常呢。

亮点二:精彩的开头。当阅卷老师疲倦的时候,猛然间读到一段亮丽的开头,那他恹恹欲睡的神态又将如何?文章一定要写好开头,这样阅卷老师才有可能读完你的作文。建议考生,在草稿纸上,将开头打个稿,尽量用排比兼比喻的修辞,使开头具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和浓郁的文学色彩。

亮点三:精妙的结尾。编筐编篓,重在收口。一个好的结尾应该令读者回味,好的结尾应该深化主题。一个同学在《良师》一文的结尾这样写:像这样的好老师,我们学校还有很多呢。一位同学在《吃》一文中这样结尾:吃,在中国?吃,在中国!有的同学在结尾用几行诗,有的同学在结尾用省略号,我以为都是很好的做法。

亮点四:新颖的外形。读惯了三段式的阅卷老师,看到了“日记”,看到了“调查报告”,看到了“书信”,看到了“题记”,必然觉得眼前一亮。

亮点五:深刻的立意。文章的主题永远不能忽视,一篇好文章应该能够读出作者的情怀,他们或关心环境的恶化,或关注时代的潮流,或表达报国的志向,或留心做人的真谛。当一个小孩子思想境界令成年的老师惭愧、佩服的时候,作文能不得高分吗?

亮点六:真挚的情感。一篇文章在亲情、友情、师生情方面打动了读者就是成功的。如果阅卷老师读你的文章心中或喜悦、或酸楚,脸上或激动、或伤心,作文得分自然不会低。

亮点七:成熟的语言。语言是作文的最重要的因素。叙述语言要简洁,描写语言要生动。所以叙述语言在不影响表意的前提下,字数越少越好。描写语言如何生动?一是遣词要准确、贴切,二是修辞运用要自如。看不到成语、没有修辞的作文语言肯定是平淡的。

亮点八:清晰的文思。作文是一个思维表达的过程,如果文思混乱,自然作者不能算得上高手。为此,可以列一个作文提纲,注意首尾段落的呼应,注意每段开头句的总括。如果是并列式的结构,还应该有小标题。

亮点九:整散的句式。采用对偶、排比、对比修辞的句子是整句子,长短不一的句子是散句子。整句子读起来琅琅上口,散句子变化灵活。

亮点十:浓郁的文味。一篇作文如果引用古诗文,旁征名言佳句,议论精辟有理,阅卷老师会如何评价作者呢?

题目二:时间带不走的声音

要求:1.自选文体(诗歌除外)。不少于600 字。2.感情真挚,不得抄袭。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4.书写分3 分,请认真书写。(高邮市中考语文模拟卷作文题)

这个题目中,“时间”一词不难理解,“声音”也没有难懂之处。看到题目,就要想一想:是什么声音时间带不走?人世间有什么永恒不变的东西?请看下面三位作者的作文内容概括。

1.奶奶的唠叨。每星期回到家里,耳朵里总要响起奶奶的唠叨声:这个星期学校里吃的什么?住在宿舍里冷不冷?老师讲课你听得懂吗?碰到我心情不好的时候,我直接回奶奶:“你烦不烦啊?”中考临近,我的成绩下滑严重,奶奶的唠叨声突然没了,我反而很不习惯。本周中考,临出家门,好久没有唠叨的奶奶只一句:“不要有包袱,差点分数,奶奶出钱给你买。”一时间我泪珠滚流。奶奶啊,你哪里知道钱已经买不到分数,上好学校一切都要靠我自己。但我终于读懂了你:你的唠叨和沉默都是对我的爱。生活的艰辛从没有阻断你对我的殷切期盼,流水的时光带不走你殷殷的嘱托。那时间带不走的声音,给了我感动,给了我力量。

2.悠扬的二胡。每次下晚自习回家,转弯的巷子口总是传来悠扬的二胡声,有《二泉映月》,有《赛马》,像在叹息,又像在抗争,从不间断。终于有一天,邻居张奶奶道出了拉二胡人的生世。在外漂泊多年的海子叔遇到一场车祸,失去了双腿,需要在家调养。海子叔出生命苦,十几岁辍学闯荡,好不容易砌了房子,生活的希望刚刚开始,命运却同他开了玩笑。但是他没有屈服于命运的安排,逆境中昂起了头颅,练起了二胡,感动再一次涌上心头。如泣如诉、如怨如慕的二胡声在我耳畔挥之不去,那时间带不走的声音,留给我思考。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3.经典的力量。《故乡》中一声“老爷”,喊出了人生无尽的悲凉。《春天的旋律》里一句“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给了人无穷的力量,时间在流淌,容颜在改变,这些声音却不被带走,给后人留下了丰富的素养。这就是名著的力量。在结尾以名著中的经典话语做引点明主题,倾注感情,引人深思。

优秀的作文除了紧扣文题选材之外,都存在真挚的情感、精妙的结尾、清晰的文思等亮点。当然,文章亮点纷呈也不是一蹴而就的,问题是每一个习作者都要有突出亮点的意识,都要有朝着这些亮点方向努力的习作习惯。

作文不是无情物,文质兼美才芬芳。写好作文,除了好的选材,突破有话可写的瓶颈;还要考查语言表达水平,力求做到文质兼美。

猜你喜欢
选材考场审题
精审题,明立意,读懂童话
短道速滑运动员科学选材要素与评价
我国冬季残奥项目“跨项跨界”选材的策略分析
我国“轮转冰”跨项跨界选材存在的问题与发展对策
几何概型审题技巧
期末小考场
考场借笔
冬奥会项目跨项科学选材依据与对策研究
七分审题三分做
再三审题,由表及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