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转化思维能力

2021-11-30 00:16江苏省宿迁市宿城区蔡集中心小学赵春玲
青年心理 2021年34期
关键词:逆向应用题思维能力

江苏省宿迁市宿城区蔡集中心小学 赵春玲

培养学生转化思维,让抽象的数学概念可视化,能够增进学生的理解。对此,教师要深入分析教材内容,围绕一些生活问题设计练习题,增强学生的转化思维。同时,教师需要强化自身的意识,并通过数形转化、数与数的转化等,实现培养学生转化思维的目的。

一、借助应用经验,把生活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

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并把生活中积累的经验应用到数学应用题解题中,从而实现生活问题与数学学习有机整合在一起,并能够实现生活问题与数学问题的相互转化。

首先,把生活问题数学化,要求学生能够将生活中无法处理的问题转变成数学问题。

【例1】已知条件:2021 年,小刚一家四口年龄和是100 岁,10 年前的年龄总和是65 岁。其中,小刚比姐姐小8 岁,爸爸比妈妈大2 岁。请思考:每个人的年龄分别是几岁呢?

考虑这个生活问题时,如果只是利用已知的生活经验进行计算,那么解题的难度将会很高。利用数学模型的方式处理这个问题,那么这个题目就变得非常容易。

在解答这个问题时,从10 年前一家人的年龄总和是65岁这个条件入手,在10 年后,4 个人年龄的增加总和应该是40,那么10 年后,一家人的年龄总和应该是100+5=105,但是条件中小刚一家四口的年龄总和是100 岁,那么也就意味着小刚在10 年前并未出生,所以小刚的年龄应该是5 岁。因为小刚比姐姐小8 岁,所以姐姐是13 岁。由此可知,爸妈的年龄和是82 岁,从已知条件我们可以看到,爸爸比妈妈大2 岁,所以爸爸和妈妈分别是42 岁和40 岁。

其次,把数学问题生活化,这与上述问题基本类似,主要是让学生在生活中感知数学问题,加深学生的理解与记忆。

【例2】现在有三根绳子,把每一根绳子都剪成三段,剪开一段绳子,需要耗时一秒钟,那么将所有的绳子都剪完,需要耗费多长时间?很多学生在解答这个问题时,会误以为一根绳子剪三段需要三次,那么需要的时间是三秒,总共剪完应该是9秒。显然,学生的思维模式并不正确。

教师可以让学生拿出一根绳子尝试剪一下,通过动手操作,学生可以直观地看到,一根绳子剪成三段总共需要两次即可,总共需要6 秒钟。

借助于实践操作的方式,让数学应用题的解题更加简单,同时也加深了学生的理解。当学生遇到难以理解的应用题时,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动手操作,把数学问题构建成一个模型,从而让数学应用题的解题更加简单。

二、利用数学模型,培养学生的转化思维能力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合作探究,思考建模。在教学过程中,部分学生不能表示工程总量,也难以判断应用题中的所有量,所以,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明确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当所有的学生都明确其中的数量关系以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深度思考,列出数学表达式。以愚公移山故事为例,小组发言情况分别为:

第一小组在这个故事中含有三个数学的量,即愚公单独移山的时间、愚公儿子移山的时间与孙子移山的时间,因此对于子孙三代合作使用单独时间可列式为:(500+200+300)÷3=333.3(年)。

第二小组:我们小组与第一小组讨论结果不一样,因为是工程的问题,其公式为工程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故事中还包含隐藏的量就是工作总量与每天工作的量,但这些都是未知的,所以我们通过设置未知数来解答。设移山总量为x,祖孙三代合作移山的时间为t,列式为x÷(x÷500+x÷300+x÷200)=t,但因为有两个未知数,所以我们没有办法解决。

这种讨论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学生思考的过程,最后由教师总结,进一步强化学生的转化思维。以建立数学模型的方式解决问题,有助于实现生活与数学的相互转化。

三、利用数学理论,转化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首先,设计出生活化的数学问题,围绕实际的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回想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设置数学例题,鼓励学生在小组中进行交流和互动,并强化学生的转化思维。以“三角形稳定性”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先设计如下问题:“大家来一起思考一下,为什么我们的门后边要设计一个三角形呢?为什么我们的课桌上要加上一个斜条木条呢?”借助数学中的理论,把生活中的问题进行转化,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其次,结合生活实际,突破数学教学重难点。从小学数学的教学来讲,由于部分数学知识存在标准化、抽象化等方面的特点,学生的理解难度比较大。在这些内容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利用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和场景进行教学。以分数的简单计算为例,教学的重点在于同分母分数的加减计算。根据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教师可以选择分西瓜场景,利用多媒体设计教学课件:把一个西瓜平均分为8 块,弟弟吃掉了两块,姐姐吃掉了一块,那么还剩下几分之几?在提出问题以后,学生可以结合学习过的知识,分析这个问题中的等量关系,得出算式1-2/8-1/8。

四、创设数学情境,培养学生转化思维能力

为了培养小学生的转化思维能力,积极创设出相应的教学氛围,让学生能够在创新的环境中,主动探究与思考,在数学智慧课堂中,数学教师可以创设出合适的教学情境,并营造出良好的教学氛围,能够让学生在创新的环境中激发自身的转化思维能力。智慧课堂是基于互联网平台的新型课堂,在数学智慧课堂中,利用特定的教学情境与创新氛围,让数学课堂能够更加真实。以乘法口诀的教学为例,数学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购物场景,让小学生能够更快地进入学习状态。然后,教师可以用多媒体展示问题,如果小明买了3 本书,一本2 元,那么一共多少钱?问题提出以后,能够把学生带入数学知识探索过程中。从教学实践来讲,实现创新,必须通过一个自由、和谐、宽松的教学环境,让学生能够毫无压力地进行思考与探索。如果学生的思想过于局限或者紧张,将难以激发学生的思维,同时也不利于学生的转化思维能力培养。

五、逆向思考问题,培养学生数学转化思维能力

首先,逆向分析数量关系,能够实现学生转化思维能力的形成与发展。通常情况下,逆向分析法是根据问题反向推理条件的一种分析方法,采用这种方法,具有非常明确的目标,而且条理清晰,有助于促进学生数学转化思维能力的发展。对此,教师在讲解概念、数学公式以及应用题型过程中,需要积极创设出形象的转化思维情境,并逆向分析数量关系。比如:小明给小红了8 个本子,自己还剩下5 个本子,那么小明原来有多少本子?在这个简单的加法应用题中,学生往往会采取正向分析法,也就是送给小红的本子个数+剩余的本子个数=总的本子个数。为了培养学生的数学转化思维,教师可以提问:“如果想要算出总的本子个数,需要知道什么条件呢?”教师可以结合数学命题,从反向角度设计问题,帮助学生建立起问题与条件的逆向联系。

其次,逆向转换数学问题。数学教学中,任何一种数学问题都存在逆向问题,而且正向问题的条件越多,那么形成逆向问题的数量就越多。如“运动赛场上有14 个跳远运动员,跳远比赛结束后走了4 个跳远运动员,跳高比赛即将开始,又进来了3 个跳高运动员,那么体育场现在还多少个运动员呢”在这个应用题中,考察了加减关系,如果采取数量关系进行表示,可以列出算式14-4+3=( )。为了培养学生的转化思维能力,教师可以采取由正到逆的整体构思,能够把正向问题转变成逆向问题,在这一过程中,帮助学生实现顺向到转化思维方向的重建。对此,可以将这个问题转变成“体育场中原来有多个运动员,走了4 个跳远运动员,然后又进来了3 个跳高运动员,现在体育场中有13 个运动员,那么原来的体育场中有多少个运动员呢?”在进行转化以后,题目中的数量关系与原来的题目是基本一致的,也就是( )-3+6=17。从小学低年段数学教学开始,教师需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形成先顺后倒的认知。帮助小学生形成数学转化思维,不管是学生解答数学题目,还是拓宽学生的数学知识范围,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综上所述,转化思维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维,其在教学中的应用非常普遍。所以,教师要注重学生转化思维培养,引导学生逆向思考问题,合理利用数学理论,将生活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同时,教师要注重情境创设,为转化思维培养提供相应的环境。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要积极探索学生转化思维的形成条件,帮助学生提升学习效率。

猜你喜欢
逆向应用题思维能力
有限制条件的组合应用题
有限制条件的排列应用题
数列应用题、创新题
逆向而行
逆向思维天地宽
解应用题要过“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