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至上”价值理念的三重意蕴

2021-11-30 01:46卢黎歌
关键词:人民至上中国共产党理念

卢黎歌,梅 煜

(1.西安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陕西西安710054;2.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陕西西安710049)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党的百年历史是一部秉承初心、肩负使命的历史,是一部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从争取独立、探索建设到改革开放、实现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实践证明,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正是始终把人民放在最高位置,中国共产党才能赢得人民的信任、获得人民的支持,克服艰难险阻,把一个受侵略、受欺辱的国家带上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大道。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明确提出“人们生活更加美好、人民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1]的远景目标,充分展现了新时代我国国家治理“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和实现人民美好生活的奋斗目标。“人民至上”价值理念是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作为治国理政出发点和落脚点的价值表述,是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继承和发展,核心在“人民”,落脚在“至上”,是以人民为圆心的一整套价值理念、一系列制度构建以及治国理政全过程的灵魂所在,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价值坐标,回答了“为什么人发展”“依靠什么人发展”“发展成果由什么人共享”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基本问题。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长期处于经济短缺时代,人民对物质生活的渴求强烈。改革开放之后,为了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我国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国家发展战略,经济生活占据了社会活动的主战场。但当时社会上存在着将生产力发展等同于经济发展、将经济发展等同于经济增长,进而将经济增长等同于产量增长的错误认知,导致了“GDP至上”的发展思维、政绩评价准则以及由此衍生的“金钱至上”的社会价值取向。虽然“GDP至上”发展思维解决了我国生产力水平长期低下的问题,但硬币的另一面却表现出“只见物不见人”的后果:人民失去了在经济生活中的应有地位,需要被单一化为经济需要、发展被简单化为收入提升,人的全面需要、全面发展被忽视。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针对我国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不断出现的新问题,站在历史高度调整发展方向、确立新发展理念,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将增进人民福祉、实现人的全面及可持续发展作为治国理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2020年在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实现第一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历史节点上,全球遭遇了新冠肺炎疫情的公共危机。在这场严峻的抗“疫”大考中,中国共产党始终秉承“人民至上”价值理念,强调“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直接关系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必须“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全国人民团结一致、奋力抗疫,既取得了疫情防控阻击战的重大战略成果,又取得了脱贫攻坚决定性胜利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性成就,彰显了“人民至上”价值理念中蕴含的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信条、“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价值准则以及“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的人民主体理念。

一、“人民至上”凝结“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信条

执政信条是执政党秉承、坚守及践行的执政理念、政治主张以及施政准则的总称。将“以人民为中心”作为执政信条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本质属性的实践表征。“人民至上”强调人民在治国理政各项事务中的首要地位,“以人民为中心”强调中国共产党将实现人民利益作为治国理政核心的实践目标。两者本质相同、各有侧重、殊途同归,都是站在人民的立场上为人民谋发展、谋福利、谋幸福。在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中,习近平总书记用更具价值意蕴的“人民至上”表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的价值前提、价值准则和价值追求。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健全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的各项制度”[2],是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根源。

(一)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基础之上

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作为中国共产党执政信条的“人民至上”价值理念即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基础之上。首先,以“实践的人”为主体。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人“是需要通过自由自觉的实践活动来现实地满足彼此的包括生存需求和发展需求在内的整体性生命需求的生命存在”[3]。实践是人有意识、有目的的社会性活动,内含人的本质性、主体性和能动性特征,是连接人的生存与发展需求的活动,不仅是人的生存方式,更是人实现自我的方式。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只有在社会中才能存续和发展。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员,由其所属的社会群体支持和塑造。由此,“实践的人”既是个体的存在方式,也是社会群体的存在方式。社会文明正是在个体实践活动组成的群体实践活动中延续和发展起来的。故此,国家就是在秉承满足阶级利益的执政理念下开展实现阶级利益的治理实践的总和。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国家,是在秉承满足人民利益的执政理念下实现人民利益的治理实践的总和。国家的性质决定了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将“以人民为中心”作为执政信条的政治前提。

其次,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目标。马克思终其一生的奋斗目标是追求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他认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方向是实现“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4]123。也即人的各方面能力不再受到压抑和限制,比如体力、脑力及人的个性表征等,并且能最大限度地得以发挥和拓展。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人类最理想的存在状态,是人区别于动物、之所以为人的根本所在,也是人类社会最高级形态——共产主义社会的标志性特征。作为处于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的国家,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也是社会主义中国追求的终极价值观。因此,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便将实现“人民的全面自由发展”作为执政的逻辑起点和追求的价值旨归。

再次,以无产阶级立场为政治立场。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论证了人民在推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关键作用。马克思、恩格斯在革命实践的过程中提出人民是创造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根本力量,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处于主体地位。《共产党宣言》指出:“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5]39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无产阶级政党,“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6],决定了中国共产党人民性的根本属性、“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信条和“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崇高初心。

中国共产党代表人民立场、彰显人民属性,首先体现在对人民范畴的界定上。“人民”一词是具有特定内涵的政治概念。在我国,“人民”指一切能够促进革命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阶级、阶层及社会团体。对“人民”一词的使用最早可追溯至党的二大,当时指全世界殖民地和被压迫国家的民众,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为人民争权力、谋利益、促发展的立党之本和为人类求解放的理想信念。虽然“人民”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新中国成立初期、改革开放时期具有不同的构成,但在其范畴的界定中都表现出代表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阶级性;体现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政治性;呈现出人民的组成随历史条件变化而变化的历史性;展现出我国人民涵盖范围最广、覆盖人口最多的广泛性等特点,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立党之基、执政之源。正是基于中国共产党始终秉承、坚守和坚持“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人民立场,才在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和发展的实践中赢得人民信任、获得人民拥护、实现发展成就、取得事业成功。

(二)融汇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体系之中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人民的、实践的、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7],自诞生以来就“占据着真理和道义的至高点”[8]9-10,是人类历史上最具人民性、最符合人民利益的理论。“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但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9]9站在人民立场的马克思主义,突破了历代剥削阶级和为剥削阶级服务的学说的狭隘眼界,代表拥有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无产阶级的利益,目标直指解放全人类、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自成立之初便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研究实际问题、总结实践经验,确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并将其融入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体系之中,用于指导中国的革命、建设、改革和发展,历经百年,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马克思指出:“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决定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9]11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是站在人民立场上、在不同历史条件下寻找如何在风云变幻的时代背景中将人民置于最高地位,争得人民权力、实现人民利益、满足人民需要、推动人民发展规律的过程。回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历程,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虽然诞生的历史时期不同,面对的现实问题各异、阐述的理论重点有别,但“人民至上”价值理念纵贯始终。毛泽东思想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回答了如何打败帝国主义侵略、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建立新中国,从而摆脱人民受剥削、受压迫地位,实现“人民权力至上”的问题;邓小平理论在改革开放初期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如何推进生产力发展,实现“人民共同富裕至上”的问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世纪之交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如何保持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实现“人民根本利益至上”的问题;科学发展观在进入21世纪后回答了坚持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如何“以人为本”,实现“人民可持续发展至上”的问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新时代回答了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如何“以人民为中心”,实现“人民幸福至上”的问题。总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体系的发展历程,无论在任何历史条件下,“人民至上”价值理念都一以贯之地指引“以人民为中心”的无产阶级政党;“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信条也始终贯穿“人民至上”的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过程。

(三)根植于中国共产党初心使命之内

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员,由其所属的社会群体支持和塑造,要在社会群体中扮演特定的角色,担负各自的使命和责任,马克思指出“作为确定的人,你就有规定,就有使命”[10]329。1848年诞生的《共产党宣言》确立了无产阶级解放全人类、实现共产主义的崇高使命。中国共产党秉承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代表广大无产阶级利益,将“为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身奋斗目标,是每一个中国共产党员坚守和践行的初心和使命。“党性与人民性从来都是一致的、统一的。”[11]154初心和使命是党的无产阶级性质、“以人民为中心”执政信条、“人民至上”价值理念、“全心全意为人民”根本宗旨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奋斗目标的集中体现,来自于中国共产党与生俱来的对人民的朴素感情。

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在明确“我是谁”和“为了谁”的基础上,回答了作为无产阶级执政党“怎么做”的问题。新民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拼命于创造一个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实现人民权力的新世界;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共产党投身于建立一个保障人民生命存续、满足人民生活需要的新中国;改革开放之后,中国共产党奋力于打造一个展现人民生命活力、发挥人民生命创造力的新环境;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致力于开创一个实现人民美好生活、彰显人民主体价值的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执政信条始终如一地贯穿于中国共产党肩负的阶段性历史任务,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人民和民族的历史责任和使命担当。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牢记使命和初心,要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政党。”[12]2020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全国各地的共产党员秉承“人民生命至上”的信念,勇挑重担、奋战一线,发挥了火线上中流砥柱的关键作用。

二、“人民至上”内蕴“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价值准则

“天地之大,黎元为先”“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治国理念的智慧结晶。人民是民族延续的血脉源头,是国家发展的力量根基,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坚强底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必须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13],并继承中国传统文化和东方智慧,将“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信条与“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价值准则凝结为“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

(一)覆盖最广泛、最全面的价值要素

“人民至上”价值理念蕴含方向性的价值追求和结构性的价值要素。“人民”表明价值追求取向,“至上”体现价值体系构架,“人民至上”表现着中国共产党将人民利益作为终极价值目标,并将实现人民利益作为国家治理各项工作第一选择的价值体系构架。唯有结构与方向相一致,才能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信条;唯有结构与方向相匹配,才可践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价值准则。价值理念重在践行,判断“人民至上”价值理念是否有效落实的前提在于其内含的价值要素是否全面、关乎人民的各项利益能否实现。在现代民主社会中,人民各方面的正当利益需求是以公民权利的形式予以体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明确规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政治、经济、文化、人身等方面享有的基本权利。2020年颁布的《民法典》将我国人民受保护的起始点前移到胎儿时期,并对死者的相关权利也予以保护,进一步实现了对人民权利的全时保护。由此可以看出,“人民至上”价值理念涵盖人民生命至上、人民权力至上、人民生活至上、人民幸福至上等一切涉及人民利益的价值要素,是最具平等性、广泛性和真实性的价值理念。

马克思指出:“发展需求的满足以生存需求的满足为前提基础和客观保障,当人们还不能使自己的吃喝住穿在质和量方面得到充分保证的时候,就根本不能获得解放。”[14]527因此,生存与发展是实现人的解放的前提。践行“人民至上”价值理念究其根本要将人民发展涉及的各方面价值要素逐一落实到人民现实生活中和具体利益上。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生产力水平大幅提升,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2021年GDP突破百万亿元,满足人民的发展需要已经从解决温饱问题转变为创造美好生活。“需要是人类心理结构中最根本的东西,是人类个体和整个人类发展的原动力。”[15]153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社会主要矛盾是我国新时代的发展坐标,精准定位了未来发展方向,决定了治国理政的焦点。在国家宏观层面,“美好生活”涉及与人民相关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各个领域;在人民微观层面,“美好生活”包括与人民相连的“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13]。“五位一体”的发展领域、自幼及老的生活范围覆盖了涉及人民利益的全域细节,将关涉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抽象价值铺展为具象化的,充满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的人民微观生活,从现实生活视角表达了中国共产党对人民利益的追寻,用实现人民美好生活的治理目标表现出“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价值准则。

(二)内含实现“人民利益”的价值追求

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社会理想的终极价值目标和最高追求。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将其表述为“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由此可见,推动人类社会走向“自由人的联合体”是无产阶级政党与生俱来的历史重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马克思主义的引领下自始至终是一条为无产阶级铺就、将人民利益摆在首位的道路。但是改革开放后,在物质生活水平有了极大提高的环境中,一些共产党员在物质利益的诱惑下渐渐丢弃了人民利益,将手中的权力作为实现一己私利的工具,甚至越过了权力的界限。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牢记我们的共和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始终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始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为人民利益和幸福而努力。”[16]

为了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持续满足人民需要、努力增进人民福祉,不断推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目标,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初就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唯一宗旨,把代表和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价值取向,把为人民谋福祉作为至高的价值追求。毛泽东提出中国共产党员要“为人民服务”;邓小平将“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作为判断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江泽民指出“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胡锦涛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制定各项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习近平强调“人民至上”“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13]。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过程中,习近平总书记以“生命至上、人民至上”的话语铿锵有力地向全国人民表达了中国共产党抗击疫情的坚定决心,为了人民生命、安全和健康,不惜一切代价,举全国之力,聚各地之资源,连上下之组织,集中所有人力、物力、财力投入抗疫斗争,“应收尽收、应治尽治、应检尽检、应隔尽隔”,对每一个患者“不抛弃、不放弃”,是对“人民利益”价值追求最朴实的践行,是“人民至上”价值理念最有力的彰显,用行动证明了中国共产党将人民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以及“敬民”“为民”“爱民”的崇高情怀。

(三)化为实现共同富裕的价值表述

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提出“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中国共产党百年发展史也是不断追求中国人民共同富裕的奋斗史。新民主主义时期,中国共产党将土地革命为核心的经济斗争与反帝反封建为核心的政治斗争紧密结合,开启了带领全国人民追求共同富裕的艰辛历程,把“打土豪、分田地”作为宣传标语,激励占中国大多数人口的农民为争取富裕生活参加革命。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提出走农业合作化道路,通过互助合作的途径引导农民走社会主义道路,带领农民通过发展生产追求共同富裕。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用“小康”二字诠释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状态,提出到20世纪末“在中国建立一个小康社会”、实现人人富裕的奋斗目标。党的十六大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为阶段性战略目标,全面推进经济、政治、社会建设。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目标,十九大报告中六次提及“共同富裕”,并将脱贫攻坚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性指标,“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13]。

2021年,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胜利,“脱贫攻坚取得历史性成就,全国832个贫困县全部脱帽,现行标准下9 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17]。切实保障了全体人民共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成果,实现人人享有、各得其所,是中国共产党践行共同富裕价值表征的有力明证。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建议》中提出2035年我国“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在党的全会文件中第一次突出强调了“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充分展现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以实现人民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向全国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以及在此基础上以实现共同富裕为目标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内核。

三、“人民至上”彰显“紧紧依靠人民”的主体理念

“人民至上”价值理念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凸显人民主体地位最具生命力的表现。中国共产党是来自人民的无产阶级政党,只有树立紧紧依靠人民的人民主体意识,充分发挥人民主体作用,才能在人民的奋斗中汲取营养、发展壮大,带领全国人民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一)人民是国家权力的主体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指出,历史诞生自人类的物质生产活动,历史发展过程就是人类创造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以及制度文明的过程。马克思认为人类历史上的社会都是少数人垄断政治权力的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必须将政治权力转至无产阶级劳动人民手中,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一方面,人民主体地位体现在真实的民主权利中。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确立了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的经济制度,人民是生产资料的主人,在掌握经济权力的基础上掌握政治权力,从而构建了“以人民为中心”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总纲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2]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有效的民主。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各级权力机关。人民通过选举授权给人民代表,人民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决议机构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力。人民代表大会基于人民的权力委托产生各级行政、司法、监督机关,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人民代表大会产生的各政权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职权来自于人民,人民是国家真正的主人。故此,我国国家制度是体现人民共同意志、保障人民各项权益,最能有效激发人民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人民权力至上”的制度体系,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与生俱来的优势。

另一方面,人民主体地位体现在有保障的各项权利中。《发展权利宣言》指出“发展权利是一项不可剥夺的人权”,各国国民都有权参与、促进并享受社会的发展。人理应成为各项权利的参与者和受益者。我国尊重和保障人民的人身权利和人格尊严,建立起世界上覆盖人口最多的社会保障制度。衡量一个国家政治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准之一是看这个国家弱势群体的权利能否得到有效保障,尤其是看在重大公共卫生危机中,弱势群体的生命和健康能否得到切实保障。面对新冠肺炎疫情,我国的态度是“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反观西方世界,美国《独立宣言》开篇即言“人人生而平等,造物主赋予他们若干不可让与的权利,包括生存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其中生存权处于首位,人人平等、人人享有。但在新冠肺炎疫情中,西方世界的资本逻辑在一定意义上解决了“物”的问题,却解决不了“人”的根本问题。美国政府在人的生存权与资本收益之间选择了追逐资本而非保护人民,用社会达尔文主义思维将动物界的优胜劣汰规则用在对待疫情中的弱势群体患者身上。高昂的检测费用、迟缓的政府作为、低效的抗疫举措、短缺的社会保障,让包括老人、残障人士、流浪者、亚非裔民众在内的弱势群体面对疫情毫无应对能力,生命健康和安全受到了极大威胁,生存权和人权均无从谈起。

(二)人民是国家发展的主体

唯物史观认为,人“是需要通过自由自觉的实践活动来现实地满足彼此的包括生存需求和发展需求在内的整体性生命需求的生命存在”[3]。人民是社会实践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和推动者。在我国,人民既是国家的主人,也是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完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主体和中坚力量。一切依靠人民是中国共产党不断战胜艰难险阻并取得最终胜利的根本保证。

中国共产党“要做到长期执政,就必须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同人民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风雨同舟,同甘共苦。”[18]正是有了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民,我国才得以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行进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道路上。提升人民的美德和智慧、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是国家治理的终极目标。作为历史的书写者,人民理应作为新时代国家治理的主体,在拥有管理国家权利的同时享有国家发展的各项成果。最大限度地发挥人民在国家治理过程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是充分发挥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至上”作用的关键所在。在现代化治理实践中,人民既是治理目的,又是治理手段,在“工具”和“目的”的双重维度中回归了“人民至上”的本意,在治理过程“民主”与治理结果“效能”之间找到了最佳结合点,实现了“人民至上”的双重意蕴。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基于“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提出推动“十四五”期间高质量发展,实现人人共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人人享有国家发展成果的发展目标,并依此在国家治理中贯彻“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人民“双维度”治理理念。既将实现人民利益作为国家治理的目的,又将人民作为实现国家战略目标的实践主体;既发挥了人民的主人翁作用,又实现了人民对国家建设成果的共享,让人民从主客体两个方面充分享受国家建设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回顾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程,之所以能从最初50余人的组织成长为拥有9 500多万名党员的执政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创造改革开放以来世界罕见的快速发展和持续稳定奇迹,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中国共产党在“人民至上”价值理念引导下的鲜明的“人民性”政治品格。故此,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也是中国共产党践行“人民至上”价值理念的历史。“人民至上”价值理念也将引领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迈向第二个“一百年”,向着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前进。

猜你喜欢
人民至上中国共产党理念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环保节能理念在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低碳理念在建筑设计中的融入
“人民至上”的真实含义与内在要求
读懂穆青 弘扬穆青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