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高血压患者延续性护理的应用进展

2021-11-30 01:34
智慧健康 2021年3期
关键词:延续性出院病情

(德阳市人民医院,四川 德阳 618000)

0 引言

高血压是临床常见疾病,当下在我国高血压患者约有2.5 亿人,除此之外据相关统计显示,我国当下还有4.35 亿人处于高血压前期[1]。老年人为高血压主要发病人群,但近年来中年人以及青壮年人群高血压发病率也在逐渐升高。高血压已经成为当下威胁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重要疾病。高血压患者必须坚持长期治疗,定时复查,避免病情加重或产生相关并发症[2]。延续性护理有助于帮助高血压患者坚持长期持续治疗和护理,从而利于高血压病情控制及其相关并发症与心脑血管事件的防治。本研究将讨论当下高血压患者延续性护理应用进展。

1 高血压病的特殊性

高血压是指体循环动脉血压增高(收缩压为140mmHg 以上,舒张压为90mmHg 以上)为主要特征的疾病[3]。遗传因素、年龄因素、精神因素、环境因素、生活习惯、体重超标、药物因素等都是高血压病的诱发因素。高血压可伴有心、脑、肾等人体重要器官功能损伤引起的临床综合征,是心脑血管疾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高血压一旦发病则难以彻底根治,需要长期坚持治疗。但尽管高血压病的治疗离不开血压控制,但不同患者即使同样血压水平,其并发相关疾病的危险度也不同。医生在面对患者时通常需要参考其他标准,根据其身体具体情况给出不同阶段的最合理的治疗方案。

2 延续护理对于高血压患者的意义

住院治疗高血压,可以加强对患者血压的管控,也利于对相关并发症的防治。但高血压患者大多其症状通常轻微,变化较慢,在患者病情稳定时期并不适用于长期住院治疗。但出院后患者周围缺乏专业的医护人员及相关监护设备,其病情变化也不能快速察觉,若患者出院后自我管控能力不强、未严格遵医嘱管理,则不利于血压控制和相关并发症的防治。从而在住院治疗与非住院治疗间形成矛盾,而最好的解决矛盾的方法就是实行延续性护理。延续性护理就是指患者出院后,通过各种形式继续对患者提供院外的护理服务[4]。高血压患者通过延续性护理可以帮助患者加强对血压管控,及时发现血压变化或身体其他方面的健康问题,同时也能对高血压相关并发症进行有效防治。当下已有很多关于高血压延续性护理的应用研究,其应用方式不拘一格,应用效果多表现突出[5]。

3 延续性护理工作准备

3.1 健康教育

高血压入院治疗期间,护理人员需为患者进行持续性血压水平监测,即清晨血压和睡前血压,了解患者治疗后血压控制效果,并给予针对性健康教育,能促使患者全面认识到自身血压水平,提高患者自我护理意识,保证患者出院后能够进行自我护理。考虑到高血压患者年龄偏大,在患者治疗期间可以采用健康手册分发、健康讲座开展等方式,为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为患者答疑解惑,从而提高患者护理依从性。

3.2 心理护理

在患者治疗期间,护理人员需为患者讲解心理状态和血压水平的关系,倾听患者治疗期间不良情绪情况,并给与针对性心理疏导,能够搭建医患关系,促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进行治疗,学会自我情绪调节,对改善患者血压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患者搭建医患信任,有利于后续延续护理工作开展。

3.3 饮食指导

血压水平和患者饮食内容有密切联系,针对高血压疾病患者,临床需以低盐、低脂、高维生素饮食为主,保持少食多餐,能够降低胃肠道压力,控制热量摄入,从而降低心脏负担,缓解血压水平升高情况。同时,患者需要降低辛辣食物摄入量,避免引起患者心跳过速情况,威胁其生命健康。

3.4 生活护理

在患者治疗期间护理人员需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早睡早起、按时服用降压药物、禁止吸烟饮酒,能够持续性改善患者血压水平,提高患者预后质量,促使患者尽早出院。

4 高血压患者延续性护理的应用进展

4.1 出院指导卡

出院指导卡是指将高血压患者延续性护理内容详细记录在出院指导卡上,促使患者利用出院指导卡,为患者普及高血压知识、防护注意要点等,为患者进行一次有效的健康宣传。在高血压患者的出院指导卡上不仅需要说明患者入院、出院时病情状况,同时可以标明高血压的基本知识,如发病原理、危险因素、症状表现、对身体健康的影响、常规治疗方法及疗效规律、日常生活中的防治方法和注意要点等,同时标注患者饮食方面的基本原则和建议等,标明下次复查时间与复查的重要性。在发放出院指导卡时,为确保患者明确出院指导卡内容,应当面向患者宣读指导卡内容,并解释其含义。

4.2 随访护理

随访护理是实施延续性护理的常见方式,根据患者临床医院,可将随访方式分为电话随访、网络随访、家庭随访等类型。其中电话随访是指护理人员定期电话联系患者,了解患者病情发展并给与针对性护理指导;网络随访是通过微信、QQ、医院管网平台方式,了解患者病情状况,给予相应健康指导;家庭随访是由医师、护理人员上门观察患者病情组航空,给予护理干预。各种随访方式各有其优缺点,可以单独采用一种随访方式,也可以综合应用多种随访方式,需根据医院具体情况、患者生活习惯、病情状况等选择合适的方式进行随访护理。患者出院后,可以根据患者病情变化,制定随访计划,对于病情较为严重,并发症发生危险性较高的患者应适当提高随访频次、随访时间等。随访中应对患者的病情变化情况、心理状态、用药情况、复查情况等进行了解。在随访中了解到患者病情变化后,应敦促患者及时到医院复查,改善治疗方案,同时对随访计划进行调整。随访时还可以同时对患者进行必要的健康宣教和心理指导,增强患者对疾病的认识、确保患者心理健康。

4.3 社区延续性护理模式

社区延续性护理模式是指由社区和医院建立延续性护理干预模式,根据患者居住社区卫生服务站情况,将患者的病历资料和档案发送到对应的社区医院,由社区医院完善延续性护理服务,一方面能够提高延续性护理质量,便于患者及时就诊,缩短患者复诊距离,提高患者护理依从性;另一方面由社区接管高血压患者,能够便于社区掌握高血压患者病情状况,并开展相应的社区活动,有利于患者提高自我护理意识,达到延续性护理目的。

4.4 建立延续性护理信息化管理系统

作好延续性工作,必须建立其完善的延续性护理管理系统。可以充分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开发应用延续性护理信息化系统。医院或科室内建立高血压患者延续性护理信息化管理系统,将所有出院的高血压患者纳入系统管理,方便对每一位出院患者进行延续性护理和查看患者延续性护理实施状况。系统中应详细录入每一位出院患者的病情状况、住院信息、出院时间、家庭住址、联系方式等[6]。在开发系统时,可以根据需求,适当设定相应的功能,如到院复查到期提醒功能、根据患者出院时间、病情严重程度等自动提示有延续性需求的患者等。

4.5 设立咨询、反馈通道

设立患者咨询和信息反馈通道,以方便患者及时进行相关问题咨询与收集患者的病情变化信息。具体应用方法可以采用开通咨询、反馈服务热线,由专业护理人员轮流值班解答患者关于高血压知识的相关问题,同时收集患者出院后病情变化信息。

4.6 网络社交工具应用

当下网络社交工具应用广泛,特别是手机微信几乎人人都在使用。对高血压患者的延续性护理也可以充分应用这些网络社交工具,比如开设微信公众号,患者可以在微信公众号中留言咨询及信息反馈,医护人员也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号好与患者分享相关疾病防治知识。也可以建立病友群,高血压患者们可以在病友群内分享疾病防治知识、经验等,不仅实现对患者进行延续性护理,同时也可以增进患者之间的交流,能有效避免孤独、抑郁等不良情绪的出现。

5 结论

延续性护理无疑可以帮助高血压患者出院后进行科学合理的健康管理,同时也能避免长时间住院治疗对患者造成的经济负担以及社会医疗资源的浪费。高血压患者需在住院期间全方面了解延续性护理内容,提高患者护理依从性,保持病情稳定后,可出院行延续性护理。在延续性护理的具体应用方式无统一标准,医院或相应科室可以根据自身现有条件及所处当地人们的生活习惯等选择合适的方案,实施延续性护理。当下我国延续性护理的应用还并不普及,这一方面可能是因为开展延续性护理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且其短期效益不明显;另一方面,延续性护理理念尚未被多数人了解和接受。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延续性护理对高血压患者的重要性,将医院经济效益眼光拉长远,全面支持高血压患者延续性护理在全国范围内的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延续性出院病情
HBV-ACLF患者血清miR-122和HMGB1水平及其与病情、预后的关系
延续性护理对宫颈癌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
随访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依从性影响
低GI饮食模式或能显著改善糖尿病病情
延续性动词和非延续性动词的用法解读
第五回 痊愈出院
非延续性动词与延续性动词之间的转换
延续性动词与非延续性动词专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