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育联动推进班级管理模式创新进程

2021-11-30 02:31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临山小学周艳玲
青年心理 2021年13期
关键词:班级班主任活动

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临山小学 周艳玲

所谓管育联动,是指管理与教育的有机结合。在选择小学班级管理模式时,班主任教师应从管理主体的实际出发,引入管育联动的教育管理模式,创新管理活动,延伸管理实践,以有效提升班级管理品质,为学生健康成长奠定坚实基础。在传统的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往往看重制度管理,缺少人文关怀内容,关注的是教师行为,而忽视学生的实际需要;在引入管育联动机制后,班主任围绕学生管理主体展开具体设计和组织,从学生思想成长角度进行教育推进,可以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

一、引入管理模式,建立管育联动机制

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管育联动机制契合班级管理发展基本要求,符合学生成长基本规律,具有更为广泛的应用价值。小学生处于身心生长关键期,其思想和生理都不成熟,因此,在管理工作中,班主任要融入能够给学生带来更多人文关怀的内容,以促进其人格的健康成长。班级管理工作有自身规律,学生都是鲜活的生命个体,都有个性的追求,班主任在执行班级管理制度时,不仅要有严格管理的意识,还需要注意方式方法,从学生的特点出发,因材施教,对管理方式进行升级改造。

班级管理离不开制度的支持,班主任在引入管育联动模式之后,需要在管理制度设定、管理程序优化、管理环境创设、管理措施评价等方面展开积极探索,为学生提供良好思想品质历练机会。首先是管育联动制度细则的设计和执行。班主任要展开深入的教情和学情调查,为班级管育联动规划提供更多信息支持,确保管育联动机制的顺利落实。管育联动模式属于新课程改革大背景下的产物,具有更强的时代感,其开放性特征更为鲜明,班主任在设计模式和引入时,需要建立对接意识,与传统管理制度对接、与班级管理对接、与学生思想对接、对时代发展对接,这样才能建立完善的管育模式机制。其次是管育思想的建立。班主任管理班级和教育学生,都会受到传统思维的束缚和影响,在管育思维构建过程中,班主任要积极展开学习和研究,对管育模式先进性进行验证实践,确保管育模式顺利落地。

在班级管理中引入管育模式,符合学生学习成长的基本要求,班主任需要有对接和融合意识,针对学生思想实际,积极推出管理举措,确保管育模式的顺利对接和落实。管育模式代表时代发展趋势,具有更丰富的教育内涵,其时代性、先进性是毋庸置疑的,班主任要做好铺垫和设计,确保管育机制执行的实效性。

二、明确管理主体,优化管育联动环境

学生是学习主体,也是管理主体,班主任教师要建立主体管理意识,在班级管理措施执行环节,采用管育联动方式,积极推动班级管理机制的顺利展开。在班级干部选举、班规制定、管理程序执行、管理量化计算等环节,班主任要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积极吸收学生的参与意见,实现民主管理目标。学生参与班级管理时,需要有明确的责任任务,班主任教师要做好必要的学情调查,为不同群体的学生设定不同的管理目标,以全面提升其管理品质。

在班级管理工作中执行管育模式制度,班主任需要对制约因素做出科学梳理,并赋予更多新内容,确保管育程序的顺利推进。其一,班主任要深入学生群体展开到位的学情调查,学生思想呈现差异性,班主任教师只有充分掌握学情之后,才能做出比较客观理性的判断,对管育模式设计提供更多有效参数。其二,班主任要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充分借鉴学生参与意见,积极推动班级管理程序的设计和执行,凸显学生管理主体地位,建立科学完善的管理机制。其三,班主任要推动班级管理机构的建设,利用民主形式推选出班干部,利用学生管理学生,推动民主管理进程,凸显学生管理主体。其四,班主任要与学生骨干进行广泛交流,征询学生管理意见,根据学生普遍要求,组建更多职能管理小组,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班级管理是一个系统性工程,班主任需要有构建意识,依据学情,针对学生思想水平,积极推出管理举措,凸显学生主体地位。管育模式机制带有民主性、开放性、对接性等特点,班主任展开创意设计和组织,势必为班级管理带来更多成长动力,以有效提升管理水平。

三、创新管理活动,提升管育联动品质

管育联动需要学生、班主任、家长的参与和互动,班主任要发挥关键作用,在班级制度设计、管理程序安排、活动推出调度等方面进行深度研究,针对学生实际和班级管理基础实际做出明确设定,围绕学生这个主体进行设计,以提升管育联动水平。管育包括的内容极为丰富,班主任不仅要与学生展开全面对话,还需要和学生家长建立长效联系机制,共同协商教育管理大计。

创新管理活动设计,班主任要有前瞻意识,如对班级学生做综合分析,对班级管理形势和发展方向有正确的理解和展望等,这样才能给出更为客观的设定和推动。在班级管育活动设计和组织时,班主任要借助更多辅助手段,组织学生进入管育活动,在实践体验中提升思想品质。第一,在管育活动形式的选择上,班主任要对相关活动内容做深入研究,确保活动具有更强的针对性。如主题班会、主题征文、公益宣传、生活观察、社会调查、亲子活动、读书月活动等,都属于管育范畴,班主任需要做出综合考量,为学生提供更多合适的实践体验的机会。第二,在设计班级管理活动时,班主任要广泛征询学生意见,或者要求学生做推介,由全体学生做选择,这样的活动具有更强的针对性,也能够快速对接学生思想。第三,在班级管理活动实施过程中,班主任需要及时跟进,对学生表现做动态观察,针对管理实际做适时调节,以有效提升活动品质。

班级管育活动推出后,班主任要发挥组织调度作用,针对学生具体诉求展开对应设计和组织,以促进班级管理活动的顺利展开。学生进入活动后,需要更多方法支持,如果班主任能够及时做出应对和传授,势必能够给学生带来更多活动启迪,以便赢得活动的主动权。

四、延伸管理实践,推进管育联动进程

管育机制具有完善的系统构建,班主任不仅要在学校范围内展开管理实践,还要有延伸拓展意识,推动管理活动进程,确保管育联动顺利推进,为学生思想历练提供良好机会。家校管育建设是最为现实的选择,班主任要积极主动与学生家长取得联系,并建立长效联系机制,与家长进行必要的沟通交流,将班级管理进行课外延伸,要求家长积极参与学生教育实践活动,并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

学生家长参与班级管理机制之中,无疑为班级管理注入丰富动力。家长对学生的影响更为直接,班主任有意识地让学生家长介入班级管理之中,体现新时代教育观念和追求。家长参与班级管理,要建立高效的家校联络机制,让家校沟通成为管理常态。首先,班主任要建立多种管育沟通渠道,确保管育交流的发生。如网络交互平台、微信群、QQ群等,班主任需要发挥主导作用,确保沟通渠道的畅通。其次,班主任要及时通报学生在校表现,与学生家长进行深入交流,共商教育大计。班级管理教育中,班主任要对每一个学生进行深度的研究,与学生家长进行深入交流,不仅要看学生的劣势和短处,也要看学生的优势和长处,积极展开互动交流,寻求更多教育措施。最后,班主任执行班级管理计划时,需要对接学生生活实践,家长的协助参与,往往是不可或缺的。班主任要求学生家长参与相关实践活动,都可以形成崭新的教育管理契机。

家庭与学校达成更多教育共识,能够为学生健康成长创造良好条件,班主任积极展开协调和组织,为班级管理注入丰富动力。家长是班级管理生力军,班主任要正视家长的助力作用,积极与家长建立联动机制,为班级管理带来助力支持。延伸管育域度,符合现代教育发展实际要求,班主任从学生成长角度出发做出积极探索和设计,具有更强的时代感。

管育联动凸显管理和教育的融合,符合学生健康成长基本要求,与时代发展高度契合,具有极为广泛的应用价值。作为班主任,需要从管理主体学生实际出发,利用多种管理渠道和管理方法,对学生思想实际做深度研究,积极制定管理措施,形成适合的管理氛围,为学生心理健康成长创造良好条件。管育并重,凸显管理的规范化,班主任借助科学的管理机制展开教育实践,不仅能够促使学生建立良好行为习惯,还能够促进教育教学体系的科学构建。

猜你喜欢
班级班主任活动
如何做好一个班主任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班级“无课日”
班级“四小怪”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班级英雄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班级FACE系列大放送
一个逗比班主任,培养无数段子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