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恩施州茶文化生态旅游发展策略

2021-11-30 11:23陈丽中南民族大学
品牌研究 2021年26期
关键词:恩施州恩施生态旅游

文/陈丽(中南民族大学)

一、引言

中国茶文化历经千年历史的洗礼,已经形成相当丰富的文化内容,物质层面有茶馆、茶具、茶食、茶饮等,精神层面有茶诗、茶歌、茶舞、茶道、茶学等,行为层面有茶礼、茶俗、茶技、茶艺等,制度层面有生产、储存、流通、交易中的各种制度。

生态旅游首先强调“生态优先”的发展要求,通过融入自然、回归自然,提升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其次是基于“以人为本”的经济发展,促进与生态旅游有关的一切因素和行为的良性互动,实现经济收入,因此生态旅游的内涵就是环境保护与旅游业实现共同发展。

茶文化生态旅游是以茶文化为核心,坚持生态发展原则,以市场为动力、旅游为形式、产业化为导向、一体化为目标,通过利用丰富的茶资源、茶叶生产基地,形成产品经济链的新模式。

二、恩施州茶文化生态旅游发展优势

有“华中药库、世界硒都”美誉之称的恩施位于武陵山区,地理位置为恩施提供了丰富的旅游资源与富硒资源;多民族文化增添了旅游过程中的神秘感;悠久的制茶历史在长期发展过程中沉淀了浓厚的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恩施优质茶园是湖北省茶叶出口重要基地之一。

(一)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

恩施州位于湖北省西南部,临近湘、鄂、渝三省,北纬30 度纬线横跨整个恩施州。从地形地貌来看,恩施州由武陵山、巫山、大巴山三大山脉构成,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溶洞分布多,峡谷幽深,境内河流众多,独特的优势形成了丰富的旅游资源,例如恩施大峡谷、腾龙洞、梭布垭石林等;从气候类型来看,恩施州属于亚热带气候,冬暖夏凉,森林覆盖率达到70%,全年平均气温16 摄氏度,相对湿度82%,优越的气候条件促进了优质的茶叶种植;从自然资源来看,恩施州被誉为“世界硒都”,境内的富硒生物资源丰富,硒元素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而富硒茶是补硒的最佳途径。

(二)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

恩施州是以土家族和苗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聚居地,居住着汉族、土家族、苗族、回族、蒙古族等29个少数民族,呈现出大杂居、小聚居的特征,长期以来各民族相互交流交往交融,形成了团结和睦的居住环境。从古至今,茶不仅融入他们的日常生活,也成为他们的待客之道,热情好客的土苗人更加注重礼节习俗,形成了独特的茶礼文化,例如世代相传的迎客茶礼——“四道茶”。能歌善舞的土苗人也通过茶歌曲来表达自己的感情,例如恩施著名民歌《六口茶》。随着时间的延续,土苗人在种茶、制茶、品茶方面独具特色,这与长时间各民族文化融合息息相关,不仅如此,多才多艺的土苗人为茶赋予了诸多文化寓意,在各种仪式中占有更重要的地位,为后代积累了宝贵的茶文化资源。

(三)历史悠久的制茶工艺

据相关文献记载,恩施的制茶历史可以追溯到唐代,在杨哗撰写的《膳夫经收录》中有“施州方茶”的记载。恩施鹤峰木耳山上的一座石碑上记有着“万里茶道茶源地”的记录,鹤峰茶文化最早可追溯到晋朝,历史上《荆州土地记》中有“武陵七县通产茶”的记录,近年来,文物部门对鹤峰历史遗存进行实地勘察,证实了鹤峰是宜红古茶道的重要茶源和加工地,在宜红茶转运、精制和出口中有重要的历史地位。清朝康熙年间(1662—1722),恩施芭蕉黄连溪有一位蓝姓的茶商,亲自焙茶并研制出绿茶,后来被命名为玉露,迄今为止是我国保留下来的为数不多的蒸青工艺绿茶,延续唐代蒸汽杀青技艺。乾隆四十九年(1784),恩施宣恩伍家台茶进献宫廷,乾隆亲赐“帝恩宠赐”,伍家台贡茶由此而得名,数百年来,伍家台贡茶制作技艺代代相传,经久不衰。

(四)规模巨大的茶叶产业

从种植规模来看,恩施州茶叶产业基地总规模位居湖北省第一位,成为全国最大的天然富硒茶基地,现有茶园面积180 万亩,综合产值近200 亿元,2020 年,恩施玉露产量2100 吨,销售额达到14.5 亿元,利川红产量1.15 万吨,销售额达到6.98 亿元;从市场主体来看,恩施州注册的茶叶企业有2247 家,规模以上加工企业53 家,全国百强茶叶企业4 家,获得直接出口经营权的企业17 家,通过sc 认证企业210余家、ios 质量体系认证企业38 家。

三、恩施州茶文化生态旅游发展意义

绿色是恩施茶叶最大特点、最大优势、最大福音,发展茶文化生态旅游将实现恩施地区茶叶增收、茶区增绿、茶农增收的喜人局面,发掘茶的价值与文化内涵,利用区域旅游资源,促进恩施经济发展,提升恩施知名度,保护恩施生态环境。

(一)促进恩施州经济发展

因茶致富。发展茶文化生态旅游有利于促进恩施地区巩固脱贫成果、应对新冠疫情冲击、实现乡村振兴,为当地农民提供更多就业机会,提高收入水平,改善生活质量。不仅如此,茶叶作为初级的农产品,在产品交易过程中发挥的经济价值有限,发展茶文化生态旅游有利于充分发挥茶的价值和文化作用,倒逼茶产业发展和茶文化创新,最终实现双赢。

(二)提升恩施州宣传力度

因茶而名。发展茶文化生态旅游促进了文化元素的应用,讲述恩施有关茶的历史、故事、文化,以茶叶为载体传播恩施声音;将茶俗、茶技、茶艺、茶文学、茶产品以艺术的形式展现,使之成为恩施的名片,推动恩施茶叶和文化走出去;新时代背景下,通过茶文化生态旅游,不仅促使恩施市在国内国际市场上打响了知名度,也对恩施资源丰富但经济相对落后区域起到了宣传作用。

(三)保护恩施州生态环境

因茶生态。恩施州委书记胡超文说:“即要绿水青山的‘颜值’,又要金山银山的‘价值’,让恩施的绿色生态成为一大特色、一个品牌、一座富矿。”发展生态文化旅游业是未来恩施经济发展的方式之一,实现恩施州绿色发展优势在生态、潜力在生态、未来也在生态。恩施富硒茶以绿色的外表和小小的体积,厚积薄发的作用带动恩施地区绿色经济发展,实现绿色生态环境保护,让蓝天白云常在。

四、恩施州茶文化生态旅游发展现状

以文化艺术为主的体验式生态旅游倍受旅游者的推崇,茶叶与旅游结合扩大了其销售市场,茶文化体验与旅游结合提高了消费者的购买欲望,优秀的品质保驾护航为旅游者提供了回购的保障,但恩施地区茶文化生态旅游迅猛发展的同时也滋生了一系列的问题。

(一)茶文化内涵挖掘不深

恩施地区茶文化内涵挖掘程度不深,文化和资源融合不强。恩施州地区茶资源分布广,大多数茶农、茶商都是个体户,经营规模小且分散,并且许多茶农和茶商无法意识到恩施浓厚的茶文化发展史的作用,对茶文化历史内涵认识疏浅,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化学习,不知如何将茶文化与产品融合起来创造经济收入,导致许多茶产品的文化元素不够,茶文化无法充分发挥其价值;此外,恩施由于经济发展基础和自然环境的影响,当地茶农的教育程度普遍较低,作为恩施茶文化的宣传者与旅游业的服务者,文化素质无法跟上时代的要求,并且过分重视茶文化的“经济效益”,忽视了“文化效益”和“教育效益”的影响,在产茶、制茶方面大做文章,在传统茶文化教育传播方面稍逊一筹。

(二)一体化经营力度不高

恩施茶文化旅游依托资源基础进行开发设计,产业化经营力度不高。目前恩施州的茶文化旅游项目以有形文化和无形文化为主,有形文化主要是茶园探访、制茶作坊观光等,无形文化主要是民宿文化展示、茶艺展示、茶活动等,旅游项目设计中茶文化因素与旅游融合度不高。除此之外,恩施茶文化旅游过程中商业化气息严重,过分重视经济效益,难以提供良好的旅游氛围,旅游模式中文化体验方式单一,茶文化与旅游发展相互分离,产业间联动匮乏,难以提供一体化旅游模式。

(三)特色茶文旅开发不足

恩施资源分布不均,开发程度差距大,特色茶文化旅游开发不足。2021 年,恩施市、利川、鹤峰、宣恩、巴东、咸丰被评为“中国茶叶百强县”,州内资源分布较广,但受制于自然环境条件和经济基础,各个地区的资源开发程度各有差异,恩施芭蕉生态茶园、恩施玉露茶园、伍家台茶园、鹤峰木耳山茶园、恩施毛坝镇茶园等现已成为恩施旅游景区,但是景区内茶文化旅游项目设计形式单一且同质化严重,大多集中在茶园观光与文艺展示上;一批具有特色的茶文化旅游项目逐渐显现,例如恩施大峡谷的农家品茶和女儿城的夜游品茶都是以茶叶销售为主,龙凤镇的特色抹茶小镇和恩施女儿城硒茶小镇都是以茶园观光、采茶制茶、品茶购茶、文化鉴赏为主,无论是品茶还是小镇建设都没有形成特色竞争,没有形成特色的茶文化旅游项目,对游客吸引力度受限。

(四)文化产品竞争力不高

恩施茶文化旅游产品以销售富硒茶叶为主,特色茶文化产品种类少。恩施全年产量12.4 万吨,综合产值近200 亿元,其中名优茶产量5.76 吨,以恩施玉露和利川红为主。从市场地位来看,恩施的“一红一绿”面临许多替代品,市场地位不高,品牌效益不强,产品知名度不足;从销售量来看,恩施茶叶销售量占全国销售量的6%,恩施名优茶销售量占比太低,优质产品产出少,产品附加值不足,缺乏品牌效益。新型的衍生茶文化产品宣传力度不足,例如茶饼、茶糖、保健功能茶、茶元素服饰等产品市场知名度低,产品市场效应低,茶文化产品种类开发较少,茶产品的文化内涵与旅游资源融合度不高,难以提供特色的茶文化产品。

五、恩施州茶文化生态旅游发展策略

恩施有丰富的茶文化底蕴、旅游资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经济发展促使人民需求不断发生改变,倒逼旅游业转型升级。在此背景下,恩施需要在大环境条件下寻求新的旅游亮点,挖掘更大的发展潜力,促进恩施茶文化生态旅游发展。

(一)挖掘文化内涵,凸显茶文化旅游的文化属性

文化不仅是茶的灵魂,也是旅游的灵魂,缺少文化因素的点缀,茶变为普通农产品,旅游也变得毫无新奇之意,因此发展茶文化生态旅游过程中要凸显出文化属性,通过文化将茶和旅游巧妙连接在一起,实现经济创收。挖掘文化内涵,首先需要更多的专家学者深入研究茶文化的内容、历史故事与时代特征,了解茶文化对生活与旅游的影响,通过交流会、培训班、演讲、广播电视、短视频、文化宣传册等多种形式,将茶文化内涵从政府到茶园、校园到家庭、学者到百姓不断深入,强化恩施人民的文化自信,促使每个人都成为恩施茶文化的传播者;提升当地人民的素质,建设生态文明的旅游城市,这不仅需要政府和旅游服务者为其助力,也是每一个恩施人应担当的责任,充分发挥土苗人热情好客的美德,严格执行相关的文明规章制度,严厉打击对游客的欺骗欺诈行为,通过对口支援加强对景区内服务人员的素质培训工作,为游客提供良好的旅游体验。

(二)利用茶的价值,促进茶文旅资源一体化发展

茶的价值深入渗透到旅游的基本六要素中,推动需求要素与茶价值的深度融合,实现茶文旅一体化发展。利用茶的美学观赏价值发展茶产品游。在产品设计上融入茶文化因素,体现出恩施特色,比如在茶叶包装盒、包装袋上用动漫设计出体现茶叶美观性的标识,将采茶场景、制茶过程、品茶技巧与恩施西兰卡普手艺结合起来,制造出服装、服饰、围巾、背包、被罩、窗帘等生活用品;利用茶的历史文化价值发展茶研学游。与当地博物馆深度合作,通过文献书写、宣传册制作、场景模拟还原、茶具茶器展览等加大茶文化宣传力度;加大技术与文化的融合,创建3D 沉浸式体验馆,通过传统文化与现代技术的完美融合,让旅游者可以穿越几百年前体会恩施人民的智慧,给旅游者留下更深的旅游体验与文化冲击;利用茶的保健实用价值发展茶康养游。恩施茶叶含有丰富的硒元素,对人的身体有很强的保健功效,茶本身的价值加上硒元素的锦上添花,促进恩施地区茶康养游的发展,通过创建硒茶品茶馆、硒茶主题馆、茶庄文化馆等,让更多游客在品味硒茶的同时,体会硒茶文化,欣赏硒茶风光,感受硒茶魅力;利用茶的娱乐体验价值发展茶休闲游。茶文化是潜移默化的,经过历史沉淀和创新发展,茶文化逐渐丰富多样,以基础设施为基础,将以茶文化为主题的民宿、酒店、健身房、养生馆、农家乐连接起来,营造体验式茶文化旅游氛围,让游客能在远离喧闹的城市后享受到心灵的慰藉,感受到大自然与先辈留给我们的财富。

(三)立足实际现状,创新特色茶文化旅游新模式

茶文化旅游的发展在坚持客观性的前提下,应注重差异性与创意性的结合,以恩施各个区域的资源现状和经济发展为基础,有针对性的创新旅游发展模式,避免旅游项目设计中强硬性的文化植入。浓缩茶文化,发展高深精的旅游模式。以生态环境保护为前提,立足恩施地区4A 级茶园景区——伍家台茶园已有的建设,将自然景观、人文建筑、历史文化、传统工艺等资源融合在一起,开创新的精品旅游路线和景点,为景区注入新的活力;弘扬茶文化,发展主题鲜明的旅游模式。比如去鹤峰茶园体验少数民族农家“四道茶”茶礼;去恩施玉露茶园感受唐朝蒸青工艺的神秘;去巴东茶园用巴东江边水泡上一杯郡贡茶,与神龙氏进行一次历史对话;去利川茶园配着《龙船调》音乐品味登上国际舞台的恩施红茶等,探寻茶文化,发展情感式的旅游模式。以土家吊脚楼为特色,建设茶楼、茶馆,体验茶文化与恩施传统戏曲的结合、土家文化与茶文化的结合,与当地居民和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饮茶、聊天、下棋,加深游客的情感共鸣;体验茶文化,发展多元化的旅游模式。以恩施女儿城景区为依托,通过景区茶艺表演学习土苗茶俗茶礼,通过晚会表演学习土苗名歌《六口茶》、土家摆手舞,通过茶宴会进行茶文化品鉴。

(四)加强科技赋能,建设品牌化品质化文化产品

茶科技是显性与直观的,创新科技不仅有助于茶产业的兴旺发达,还有利于茶文化的弘扬与传播。依托科学技术,提升茶文化产品品质。一片茶叶变为最终的成品需要经过复杂多步工序,从种植、采摘、制作、挑选,都体现了对技术的要求,因此需要抓住数字化带来的机遇,通过科学技术预测空气质量、检测土壤品质、监测茶叶生长状态,将传统的制茶技术与现代工艺结合,促进经济发展。依托大数据技术,丰富茶文化旅游功能。通过大数据技术,降低茶文化旅游项目的商业功能,发展社会功能与服务功能,以茶文化为核心,让游客体验人性化、智能化、自由化旅游过程,通过大数据为游客制定精准的旅游方案、最优的旅游路线、最良好的旅游体验,通过技术预测避免景区高峰期拥堵,保护游客身心健康,确保游客能得到身心的愉悦与满足,思想得到升华。以互联网为基础,加大对新型茶文化产品的宣传力度,增加产品的印象效应,提升食品研发技术,拓展茶文化产品种类,深度挖掘茶文化与山水特色,为游客提供独一无二的特色旅游产品。

(五)依托网络平台,提升茶文化旅游的宣传力度

新时代背景下,应借助网络平台,加大恩施茶文化旅游宣传力度,最大程度发挥网络技术与茶文化内涵的作用,丰富茶文化旅游内涵,为其发展不断输入新鲜动力。以文化内涵为核心,通过微博、抖音、快手等平台,将恩施茶文化的神秘与旅游景点的魅力结合起来,以视频的形式向世界各地的游客宣传恩施特色的旅游项目。推广过程中以技术为依据,对隐形的游客进行分析归纳,有针对性的推广宣传方案,将隐形客户转化为消费者,通过技术实现线上线下服务结合,以顾客需求为主制定个性化旅游方案。此外还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对已经参观过的消费者进行售后回访,分析归纳游客的感受与建议对景区进行改进,利用游客的良好口碑提高知名度,将游客转化成恩施的宣传者,扩大宣传群体与路径。

综上所述,随着人民物质和精神需求的日益增长,传统文化在生态旅游中的比重日益凸显,茶文化是恩施传统文化的特色之一,生态旅游是恩施未来规划的路径之一,科学规划恩施茶文化与生态旅游的融合发展模式,不仅满足了人们对休闲游乐的精神追求,又能促进恩施地区经济、社会、生态和谐发展,因此,恩施地区应该反复研究资源、技术、市场,让恩施老百姓享受生态红利。

猜你喜欢
恩施州恩施生态旅游
恩施州创新开展中小学实验教学说课大赛
恩施州开展校园实验室危险化学品及危险废物专项治理
简约欧式9.4.4全景声影院 湖北恩施红星美凯龙
飞檐走壁
生态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探讨
恩施富硒土豆丰收
“二次根式的加减(第1课时)”教学设计
生态旅游与环境保护研究
家的团圆
中国生态旅游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