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在低年级体育教学中的创意应用

2021-11-30 02:31山东省滨州市惠民县李庄镇中心小学梁光信
青年心理 2021年13期
关键词:运动游戏体育

山东省滨州市惠民县李庄镇中心小学 梁光信

在小学低年级体育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引入体育游戏内容,可以为学科教学注入丰富的动能,成功调动学生主动参与训练的积极性。低年级学生对游戏情有独钟,教师要注意依据学生实际精心筛选游戏资源、科学创新游戏形式、切实优化游戏组织、适时延伸游戏训练等锻炼学生的身心,引导学生在游戏操作中掌握运动技能,对有效培养学生运动品质和习惯都有重要助力作用。

一、筛选游戏资源,奠定生本运动基础

游戏大多带有互动性、运动性、娱乐性特点,教师通过多种渠道收集体育游戏资源,可以为体育学科教学带来更多运动契机。低年级学生对游戏情有独钟,这是其天性决定的。教师对此需要有清晰的认识,借助更多渠道收集体育游戏资源,以便做出适配性设计。体育学科教材、教辅材料、教师经验积累、网络信息收集等,都可以成为体育游戏的重要来源。教师还可以请教其他有经验的教师,学习人家现成的教法,引入成功的游戏资源,为课堂教学提供素材支持。

低年级学生平时生活中包含丰富的游戏元素,教师可以从中吸取一些游戏元素,为体育课堂积累更多素材。如学生课间喜欢玩“踩影子”的游戏,在阳光下,两个孩子一个小组,由一方跟随另一方,去踩地上头部的影子,一旦踩到,便轮换角色。教师将这个游戏引入到体育课堂,先自由组合成合作对子,然后选定区域,要求学生不能超出这个区域。游戏开始后,教师作为监督出现在场地里,为学生做裁判,引导学生展开游戏操作。学生在游戏中表现出极高的热情,运动效果显现出来。再如“两人三足”游戏,教师从其他课堂看到这个游戏,便引入课堂。两个人合作,用布条将两个人的一条腿绑在一起,在场地里画出20米跑道,几组同学一起跑,看哪一个对子最先到达终点。因为有竞赛成分,其运动场面非常火爆。经过几轮操作,学生在游戏中获得运动历练。教师对学生游戏表现做点评,给出一些运动建议。

教师通过多种渠道收集并整合游戏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游戏活动机会。从学生参与游戏的场面上看,学生对游戏有更高的认同感,都能积极行动起来,在游戏运动中达成训练目标。特别是带有竞赛成分的游戏,学生更为青睐,其助学效果更好。教师要全面掌控游戏环节,给学生提供技术指导,对游戏操作过程进行有效控制,确保游戏活动顺利进行。

二、创新游戏形式,调动生本运动热情

体育游戏的形式有很多,教师要选择适合学生特点和课程内容的游戏,同时还可以对体育游戏做出改造和革新,为学生提供更为新鲜的体育游戏,以适应学科教学的需要。信息时代的快速到来,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学生对体育游戏的形式和内容的要求越来越高,教师对现有游戏形式进行创新设计和改造,以成功调动学生参与运动的主动性。创新游戏形式有多种角度可以选择,改变游戏规则、优化游戏程序、调整游戏场地、增加游戏成分等,都可以形成崭新的游戏内容。

运动接力比赛是最为常见的游戏形式,教师在具体组织时,对其运动规则进行改进,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运动启示。如“30米迎面接力”游戏,教师将学生分成两个大组,然后每一个大组又分成两个小组,相距30米,面对面纵队站立。每一组第一个学生手持接力棒,准备交给对面同组的第一个学生。教师一声令下,学生开始接力游戏比赛。对面第一个学生接到接力棒后,快速向对面跑来,进行次第传输。小组人数相等,最先跑完的小组为胜。教师对整个游戏过程进行监督,防止出现违规舞弊现象。再如“喊数抱团”游戏,游戏规则,学生慢步奔跑过程中,教师喊数字,“2个”“3个”“4个”,学生根据数字就近抱成一团,如果不能成功抱团,需要表演节目以示惩罚。这个游戏需要有更强的灵敏性和反应力,当听到口令后,要及时做出决策,完成抱团。游戏启动后,刚开始时,学生大多会乱作一团,经过几轮操作,逐渐找到了方法,抱团成功率大大提升。

教师对游戏进行改造,形成了崭新的游戏形式,为学生提供了更多运动的机会。从学生的优良表现可以看出,教师游戏创新设计取得的训练成效。学生对游戏敏感性大大提升,其运动能力得到有效历练。游戏本身带有运动性,教师刻意展开创新设计,将学生带入特定运动环节。游戏趣味性、竞赛性、开放性显著,其训练激发动力更为强劲,学生从游戏中获得运动体验。

三、优化游戏组织,提升生本运动品质

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抓住游戏投放时机,体育游戏是学科教学重要内容,教师需要对游戏总量和投放时机做出控制,唯有做到适时合理,才能发挥游戏的助学功能。当学生出现运动懈怠时,教师利用游戏进行调动,能够激发学生运动热情;当学生出现训练疲惫时,教师利用游戏进行激发,也能够带来运动亮点。游戏是运动的辅助手段,不能成为体育课堂的全部,教师对体育游戏总量进行控制,可以发挥体育游戏的助学作用。

游戏规则公示后,教师要做好运动监督和组织,适时做出调度和调整,可以给学生提供良好的运动环境。如“大鱼网”游戏,游戏规则是:先在运动场地画出一块“池塘”,组织6人小组,结成一张“大网”,每6个人手拉手。其他学生散布在“池塘”的范围之内,负责捕鱼的小组,运用一定的战术,对“池塘”内的“大鱼”进行围捕,凡是被抓住的就要淘汰出局。在操作过程中,大家都不能随意跑出“池塘”这个圈子。游戏正式开始,教师先对学生讲解规则,组织学生进行游戏操作,运动气氛逐渐建立起来。再如跳绳游戏,学生都会跳绳,教师将学生做分工,将更多绳子投放到游戏之中,让学生过“绳子阵”,这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挑战失败,需要接受象征性处罚。教师先讲解游戏规则,然后组织学生进行分组和分工,引导学生进入游戏环节。

教师在游戏执行过程中展开组织和调动,确保学生顺利进入运动环节,并在广泛互动中形成训练成果。体育游戏带有运动特点,教师对游戏进行科学组织,特别是分组分工操作,才能确保游戏有条不紊地展开。学生对游戏有特殊的期待,教师借助游戏机会推出运动训练,其对接性更强,达成的目标也会更为丰富。教师要抓住学生训练心理展开游戏组织,确保游戏环节的顺利落实。

四、延伸游戏训练,培养生本运动习惯

体育游戏有广泛用途,在体育课堂、课外训练、课间活动、家庭锻炼等环节,都能够见到体育游戏的身影,教师要深度发掘体育游戏的助学潜能,为学生提供更多运动设计,让学生借助游戏展开多种形式的运动和训练,自然成长身体素质。如果有可能,教师不妨与学生家庭取得联系,开展一些亲子游戏活动,给学生提供更多锻炼的机会,培养学生良好的运动习惯。游戏资源无处不在,教师科学合理运用体育游戏展开助学设计和组织,能够为学生生活和学习都带来积极影响。

学生对一些新奇的游戏都比较有兴趣,教师可以借助网络进行收集,推出一些生活化的游戏内容。如“袋鼠跳”游戏,教师课前让学生从家里带来一个编织袋。在游戏设计时,教师做出具体设计:将双脚放进编织袋之中,用双手抓住袋子口,采用跳跃的方式前进,在规定距离内,看谁最先抵达终点。学生对这个游戏很好奇,开始跃跃欲试了。教师先做出示范操作,做出必要的提醒:如何才能避免摔跤,一旦摔倒需要如何处置等。游戏操作环节,教师将学生带到草坪场地,游戏程序顺利打开。再如“端乒乓球”赛跑游戏,用乒乓球拍子端乒乓球跑,在规定距离内,看谁先抵达终点。如果中途出现失误,需要从起点重新出发。这个游戏很常见,学生顺利进入运动环节,教师跟进指导。

教师推出一些新潮的游戏,会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进而提升教学的效果。学生进入游戏环节后,教师跟进指导和组织,确保运动有序进行。运动游戏在生活条件下可以展开,教师引导学生借助生活条件展开运动训练,其推广性更强,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运动习惯。学生参与游戏热情很高,教师需要有拓展意识,适时推出一些亲子游戏活动,让学生家长参与进来,其运动训练会更为高效。

体育游戏带有运动属性,深受学生的喜爱,教师针对学生训练心理展开对应设计,不仅能够带来丰富的训练激发动力,还能够促进体育教学进程,有效提升学科教学品质。学生对体育游戏有特殊情结,教师合理运用游戏展开教学调动,无疑能够创设更多体育锻炼的机会,为学生提供运动和训练的内驱动力,促进其身心健康成长。游戏在低年级体育训练中有广泛应用,其助学作用更为鲜明,教师要有创意设计意识,以提升游戏的助学效果。

猜你喜欢
运动游戏体育
不正经运动范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
我们的“体育梦”
爆笑游戏
第八章直接逃出游戏
古代都做什么运动
疯狂的运动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