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陇中片旱地冬小麦新品种区域试验陇西点试验初报

2021-11-30 11:15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21年19期
关键词:陇中位次穗长

贾 萍

(甘肃省陇西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甘肃 陇西 748100)

1 试验目的

为客观、公正、科学的鉴定新育成的旱地冬小麦品种在陇中地区的丰产性、稳产性、适应性、抗逆性及其利用价值,为审定提供依据,加快新品种的更新换代。

2 参试品种(系)

本次区域试验共参试11个品种(系),由9个单位提供,详见表1。

表1 甘肃省陇中片旱地冬小麦新品种区域试验陇西点参试品种

3 试验设计

该试验采用随机区组排列,重复3次,小区面积为13.34 m2(6.67 m×2 m),重复距0.5 m,区距0.2 m,行距0.2 m,每小区播10行,播种量600万粒/hm2(按有效发芽率计算)。试验地周围设有同作物保护行。

4 试验地概况及田间管理

该试验设在陇西县文峰镇黄家门村尚家湾社,平均海拔1 682 m,年平均降雨量450 mm,年平均气温7.5℃,全年无霜期146 d。半干旱山区梯田地,前茬作物马铃薯,播前畜耕2遍。播前施农家肥30 000 kg/hm2、过磷酸钙750 kg/hm2、氮钾复合肥375 kg/hm2。于2019年9月27日开沟条播。出苗前打耱1次,锄草2次,次年4月5日追施尿素112.5 kg/hm2。于2020年7月10日—7月13日先后成熟。

5 试验结果

从田间观察记载(表2)、室内考种(表3)和产量统计(表4)来看,各品种(系)表现如下。

表2 甘肃省陇中片旱地冬小麦品种区域试验陇西点田间观察记载

表3 甘肃省陇中片旱地冬小麦品种区域试验陇西点室内考种

表4 甘肃省陇中片旱地冬小麦品种区域试验陇西点产量统计

陇中7号折合产量6 836.7 kg/hm2,较对照陇中1号平均增产333.45 kg/hm2,增产率5.13%,产量位次第三。该品种生育期273 d,中晚熟,越冬率94%,抗倒伏能力较强,穗长方型,长芒,穗长6.4 cm,株高80.8 cm,平均穗粒数33粒,籽粒白色,硬质,千粒重46 g,平均穗粒重1.60 g。

庄浪14折合产量6 669.9 kg/hm2,较对照陇中1号平均增产166.65 kg/hm2,增产率2.56%,产量位次第四。该品种生育期274 d,越冬率92%,抗倒伏能力较强,穗长方型,无芒,穗长5.4cm,株高77.8cm,平均穗粒数30粒,籽粒红色,硬质,千粒重47g,平均穗粒重1.4g。

中梁43折合产量5 669.4 kg/hm2,较对照陇中1号平均减产833.85 kg/hm2,减产率12.82%,产量位次第八。该品种生育期276 d,中晚熟,越冬率96%,穗长方形,有芒,穗长6.6 cm,株高73.8 cm,抗倒伏能力较强,平均穗粒数25粒,籽粒红色,硬质,千粒重10 g,平均穗粒重1 g。

陇中8号折合产量7 253.55 kg/hm2,较对照陇中1号平均增产750.3 kg/hm2,增产率11.54%,产量位次第一。该品种生育期272 d,中晚熟,越冬率78%,穗长方型,有芒,穗长5.2 cm,株高98 cm,抗倒伏能力较强,平均穗粒数25粒,籽粒白色,硬质,千粒重46 g,平均穗粒重1.77 g。

张冬31折合产量4 919.1 kg/hm2,较对照陇中1号平均减产1 584.15 kg/hm2,减产率24.36%,产量位次第十。该品种生育期278 d,中晚熟,越冬率72%,穗长方形,有芒,穗长5.8 cm,株高96 cm,平均穗粒数34粒,籽粒红色,硬质,千粒重33 g,平均穗粒重1.5 g。

甘农5D35折合产量7 253.55 kg/hm2,较对照陇中1号平均增产750.3 kg/hm2,增产率11.54%,与陇中8号产量并列第一。该品种生育期269 d,越冬率68%,穗长方形,无芒,穗长7.2 cm,株高66 cm,平均穗粒数52粒,籽粒红色,硬质,千粒重45 g,平均穗粒重2.36 g。

陇鉴116折合产量5 752.8 kg/hm2,较对照陇中1号平均减产750.45 kg/hm2,减产率11.54%,产量位次第六。该品种生育期271 d,中晚熟,越冬率59%,抗倒伏能力较强,穗长方形,有芒,穗长7.2 cm,株高74 cm,平均穗粒数46粒,籽粒白色,硬质,千粒重50 g,平均穗粒重2.31 g。

长航1号折合产量5 669.55 kg/hm2,较对照陇中1号平均减产833.7 kg/hm2,减产率12.82%,产量位次第七。该品种生育期273 d,越冬率90%,穗纺锤形,有芒,穗长5.2 cm,株高64.8 cm,平均穗粒数21粒,籽粒白色,硬质,千粒重51 g,平均穗粒重1.1 g。

宁麦13折合产量6 920.1 kg/hm2,较对照陇中1号平均增产416.85 kg/hm2,增产率6.41%,产量位次第二。该品种生育期270 d,越冬率91%,穗纺锤形,有芒,穗长5.6 cm,株高93 cm,平均穗粒数32粒,籽粒白色,硬质,千粒重41 g,平均穗粒重1.32 g。

甘冬1号折合产量5 419.35 kg/hm2,较对照陇中1号平均减产1 083.9 kg/hm2,减产率16.67%,产量位次第九。该品种生育期279 d,越冬率98%,穗纺锤形,有芒,穗长5.2 cm,株高93 cm,平均穗粒数27粒,籽粒白色,硬质,千粒重46 g,平均穗粒重1.25 g。陇中1号(CK)折合产量6 503.25 kg/hm2,产量位次第五。该品种生育期271 d,越冬率93%,穗棍棒形,有芒,穗长7.2 cm,株高76.2 cm,平均穗粒数28粒,籽粒红色,硬质,千粒重39 g,平均穗粒重1.1 g。

6 小结与讨论

该区域试验播种后土壤墒情较好,气温正常,各品种出苗整齐,冬前长势良好。参试品种较对照陇中1号增产的品种有5个,分别为陇中7号、庄浪14、陇中8号、甘农5D35、宁麦13,其中陇中8号和甘农5D35增产幅度较大;减产的品种为中梁43、张冬31、陇鉴116、长航1号和甘冬1号。建议将较对照陇中1号增产的品种陇中7号、庄浪14、陇中8号、甘农5D35、宁麦13选入下一年的生产试验;由于前期降水丰富,后期无病虫害的发生,个别品种未在试验区域内发挥出应有的特征特性,建议将中梁43、张冬31、陇鉴116、长航1号和甘冬1号纳入下一年的区域试验,以进一步鉴定品种的适应性、抗逆性及在生产中的应用价值,为审定提供科学依据。

猜你喜欢
陇中位次穗长
2022年1-6月全国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完成情况表
四倍体小麦株高和穗长性状的QTL定位及其遗传效应分析
2022年1-3月全国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完成情况表
陇中地区农村留守儿童学习状况调查探究
政府助推区域特色文化产业
“列”义释疑
水稻株高、穗长和每穗颖花数的遗传研究
水稻穗长和有效穗数的QTL定位分析
大穗材料高麦1号/ 密小穗F2群体穗长性状的QTL初步定位
浅议陇中民间剪纸艺术及保护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