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起垄高度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试验

2021-11-30 11:15李永堂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21年19期
关键词:商品率靖远县结薯

李永堂

(甘肃省靖远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甘肃 靖远 730600)

马铃薯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是重要的粮食、蔬菜兼用作物[1],被誉为人类的“第二面包”[2,3]。马铃薯是靖远县四大粮食作物之一,发展马铃薯产业是靖远当地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途径之一。

随着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和高效农业的发展,高垄栽培已成为靖远县马铃薯主要栽培模式之一,马铃薯高垄栽培具有标准化程度高、抗旱防涝保墒、提高产量和品质的优点。本文从起垄高度出发,研究马铃薯产量和品质指标,为靖远县灌区马铃薯垄膜沟灌和垄作沟灌标准化栽培提供参考。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参试品种为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马铃薯研究所选育的克新1号,1984年经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为国家级品种,属中熟品种,具有结薯早、抗性强、产量高、耐贮运、适应性广的特性,适宜于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山西、陕西、甘肃等多个省(区)种植。供试材料为黑色地膜。

1.2 试验方法

试验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共设5个垄高梯度作处理,即垄高为10 cm、15 cm、20 cm、25 cm、30 cm,3次重复,小区面积33 m2(6.6 m×5 m)。种植模式采用黑色地膜覆盖,半膜垄作单种;种植规格:垄面宽60 cm、垄底宽70 cm、垄沟宽40 cm,总带幅110 cm,播种密度均为60 000株/hm2。

2 栽培管理

试验设在靖远县北滩镇中滩村,海拔1 645 m,试验田位于E104°50′54.60″,N37°06′47.06″,属于高扬程提灌区。试验地地势平坦,土层深厚肥沃,耕作层厚度25.0 cm,肥力均匀一致。土壤类型为淡灰钙土,pH值为8.54,土壤有机质为7.28 g/kg、水解氮为36.55 mg/kg、速效磷为17.55 mg/kg、速效钾为173.85 mg/kg、缓效钾为718 mg/kg。试验地前茬作物为玉米。

试验2019年于4月1日整地施肥起垄覆膜,整地采取深耕灭茬,结合整地施腐熟的厩肥22 500 kg/hm2、磷酸二铵150 kg/hm2、复合肥(16∶9∶20)375 kg/hm2;追肥共2次,分别在现蕾前追施尿素150 kg/hm2,初花期追施尿素75 kg/hm2、硫酸钾150 kg/hm2。4月10日待土垄塌实、10 cm深处地温升到10℃以上进行人工点播,全生育期灌水3次,于5月下旬结合第一次追肥灌第一水,6月中下旬灌二水,7月中旬结合第二次追肥灌三水。8月中下旬收获。

3 研究内容及采样方法

单株结薯:在采收前,采用九点抽样法,每点5株,分别对每个处理抽取45株作为样本,测量每株结薯数,求其平均值。

商品率:在采收前,采用九点抽样法,每点5株,分别对每个处理抽取45株作为样本,测量每株商品产量(125 g以上为商品薯),计算商品率。

产品品质:这里主要是指薯块外形,包括畸形薯、病薯所占比例。在采收前,采用九点抽样法,每点5株,分别对每个处理抽取45株作为样本,调查畸形薯、病薯所占比例。

产量:按小区收获称重计产,求其平均值,计算折合产量。

4 结果与分析

4.1 不同垄高对马铃薯单株结薯数量的影响

由表1可知,马铃薯采用半膜垄作沟灌技术种植,不同起垄高度对马铃薯单株结薯数量的影响比较明显,马铃薯单株结薯随着起垄高度的增加而增加,至垄高25 cm单株结薯最多为5.5个,垄高10 cm单株结薯最少为3.9个,二者相差1.6个;垄高超过30 cm单株结薯反而减少到5.1个,与垄高25 cm单株结薯相差0.4个。这说明在灌水量相同的情况下,起垄过高或过低都会使马铃薯的结薯数量减少。

表1 对马铃薯单株结薯数量、商品率、畸形薯、病薯的影响

4.2 不同垄高对马铃薯商品率的影响

由表1可知,不同起垄高度对马铃薯商品率的影响非常明显,马铃薯商品率随着起垄高度的增加而显著增加,至垄高25 cm马铃薯商品率达到最高,比垄高10 cm马铃薯商品率高出28.01个百分点;比垄高30 cm马铃薯商品率高出6.67个百分点。这说明起垄过高或过低都会使马铃薯的商品率降低。

4.3 不同垄高对马铃薯品质的影响

马铃薯块茎形状是衡量其产品品质的指标之一,而畸形薯和病薯是影响马铃薯块茎形状的主要因子。从表1可以看出,随着起垄高度的增加畸形薯和病薯明显减少,垄高20 cm较垄高15 cm畸形薯和病薯分别减少16.28和12.42个百分点。这说明马铃薯采用半膜垄作沟灌技术种植随着起垄高度的增加而品质提高,分析结果显示起垄高度至少要20 cm。

4.4 不同垄高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

按小区收获称重计产。测产结果见表2。 由表2可知,马铃薯采用半膜垄作沟灌技术种植,不同起垄高度对马铃薯产量影响较明显,产量随着起垄高度的增加而增加,垄高达到25 cm时产量最高,为51 790.5 kg/hm2;垄高达到30 cm时产量有所下降,折合产量为46 972.05 kg/hm2。产量进行多重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由此说明,起垄过高或过低都会使马铃薯的产量降低。主要原因是在灌水量不变的情况下,起垄过低水易上垄,土壤透气性差,造成马铃薯生长发育不良;相反起垄过高,马铃薯根际部位土壤墒情差,限制了马铃薯的正常发育。

表2 不同垄高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

5 小结

马铃薯采用半膜垄作沟灌技术种植,不同起垄高度对马铃薯个体产量、总产量以及品质和商品率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且个体产量、总产量和商品率都随着起垄高度的增加而增加,产品品质随着起垄高度的增加而提高。由此得出以下结论:灌区种植马铃薯采用半膜垄作技术种植,最佳起垄高度应为20~25 cm;马铃薯采用高垄栽培,由于垄距大,适合大机械作业,标准化程度高;由于高垄加大了垄体的土壤库容,增加了垄体的抗旱防涝保墒效果,因而提高了产量;高垄可以实施机械作业,利于多次培土,避免了马铃薯块茎外露,减轻了畸形薯的发生,提高了马铃薯的品质;高垄栽培加大了垄距,减少了郁蔽度,使垄间通风好,降低了垄间的空气湿度,能有效减轻和降低马铃薯病害的发生,降低损失,增加产量。

猜你喜欢
商品率靖远县结薯
椰糠与草炭配比生产马铃薯原原种的综合技术分析
依托红色教育资源 推动学校优质发展——靖远县西关小学红色教育工作纪实
改革促发展 创新增活力——靖远县教育改革与特色发展综述
马铃薯不同基因型试管薯形成能力比较及遗传位点分析
把发展“航向” 扬协作“风帆”——靖远县实施东西部教育扶贫协作纪实
不同激素及添加物对马铃薯组培苗生长的影响
叶面调控对马铃薯新品种微型薯结薯的影响
种薯芽位对马铃薯农艺性状及产量的效应
种薯芽位对马铃薯农艺性状及产量的效应
靖远县东湾乡三合村设施蔬菜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