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平原地区农业企业参与村级农村土地流转的案例分析

2021-11-30 10:58马冉赵成雷张宏彦
河北农业科学 2021年5期
关键词:实地调研农户

马冉,赵成雷,张宏彦,2*

(1.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北京 100193;2.中国农业大学曲周实验站,河北 曲周 057250)

我国是农业大国,土地集约是提高土地利用效率[1~3]、农业生产力的重要途径[4,5]。土地确权[6]的深入和三权分置政策[7]的提出,为土地流转提供了更多的政策支持和法律保障。新型农业主体积极响应政策号召,不同程度的开展了土地流转,实现了部分耕地的规模化和集约化。截至目前,关于农业企业参与的情况下如何组织、实现农村土地流转,各方的效益和效果如何方面的研究较少,基于此,以河北省曲周县西刘庄村为例,通过实地调研与深入访谈,了解农业企业参与下的农村土地流转现状,分析流转特点、流转效益等问题,旨在为农村的土地流转积累经验。

1 样本村概况

西刘庄村位于河北省曲周县东部,现有农户240户,村民846人,其中劳动力人口430人。村域面积101.13 hm2,耕地面积80hm2,村庄建设用地21.13 hm2。2018年流转耕地面积59.93hm2,占比为74.91%,通过西刘庄村土地合作社流转经营耕地51.33 hm2,主要种植小麦、玉米;通过曲周县甜叶菊专业合作社(隶属晨光公司)流转经营的耕地3.33 hm2,主要种植设施叶菊;通过种植大户流转经营的耕地5.27 hm2(表1),主要种植果树、棉花、玉米、小麦等。

表1 2018年西刘庄村土地流转情况Table 1 Land circulation situation of Xiliuzhuang Village in 2018

2 西刘庄村土地流转特点

2.1 企业间接参与土地流转

实地调研显示,农业企业直接参与土地流转面积仅为6%,大多数企业与农业合作组织合作间接参与土地流转。主要是因为华北平原以小农户为主,企业谈判成本较高,农业企业多以间接参与土地流转形式降低生产成本。

2.2 合作社土地流转为主

实地调研显示,86%土地流转到西刘庄村土地股份合作社,由合作社对土地统一管理,再按照合同支付租金。一方面,合作社依法进行农业生产活动,另一方面,合作社将流转土地租赁给农业企业,由农业企业进行规模化生产。

2.3 小规模的农户间土地流转普遍存在

实地调研显示,农户间土地流转仍然普遍存在,且以口头协议为主,承包不定期,土地租赁方在承包期内每年向土地流转方缴纳租金或等价粮食。

3 西刘庄村土地流转效益分析

3.1 土地规模效益分析

实地调研显示,西刘庄村农户土地流转面积集中在0.067~0.333 hm2,占比达到65%;流转面积>0.667 hm2的农户仅占全村总户数的3%(图1)。流转出的耕地主要由西刘庄村土地股份合作社、晨光公司生产经营。该村基本实现了土地资源整合,农业生产规模明显扩大,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有效调整了当地的农业种植结构,规模效益明显增加。

图1 西刘庄村农户土地流转面积Fig.1 Farmers’land circulation area in Xiliuzhuang Village

3.2 农业技术水平传播效应较显著

实地调研显示,土地流转后有利于提高农户的农业生产技术水平。农业公司和合作社采用聘请科技特派员下乡培训、印刷并分发农业技术手册等方式对农户农业生产进行技术指导,目前90%的农户熟练掌握和运用果树种植管理技术、小麦玉米种植管理技术、甜叶菊栽培管理技术等,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优化了作物品质。

3.3 显著增加农民收入来源,增加农户收入

实地调研显示,土地流转后有利于提升和稳定农户收入。土地流转前,农户的主要收入来源是务农和外出打工,务农者多为50岁以上老人,技术落后,收入低下;土地流转后,耕地由合作社或公司统一经营,引进了先进了品种和种植技术,并且为农户提供就业机会,大大拓宽了收入渠道,提高了收入水平。现如今西刘庄村土地流转农户收入稳定,且风险较低。

3.4 促进乡村振兴,加快绿色发展

实地调研显示,西刘庄村对乡村振兴战略积极响应,通过土地流转实现集约化经营,通过招商引资创新探索符合区域发展的特色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农村农业综合体;通过发展智慧农业、休闲产业、农产品加工、农耕文化等,建设景观节点,深度发展休闲农业旅游,最终实现了农民增收、公司盈利,促进了乡村振兴的落实与发展。公司企业通过与当地高校合作,运用现代生物技术、物联网技术、智能全自动化温室技术、新型农作物栽培技术等进行农业生产,发展高科技农业,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保证农产品品质,同时注重土壤健康和生态保护,加快了农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

4 启示

4.1 规范土地流转行为

西刘庄村的土地流转过程中,合作社与公司、农户均签订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合同书,并且依法规定了土地流转双方的权利义务,一式3份,操作规范。而农户间土地流转多基于口头协议,没有签订相关的租赁合同,容易产生矛盾纠纷[8],从而打消农户土地流转的积极性。因此,应逐步引导农户在土地流转时依法签订土地租赁合同,规范其土地流转行为,确保土地流转有效进行。

4.2 加大宣传力度,引导农户正确认识土地流转

耕地是农户生存的基本保证,部分农户观念陈旧,不善于解读土地流转政策,土地流转行为消极,阻碍土地流转顺利进行[9,10]。因此应加大土地流转政策宣传力度,破除农户对土地流转的思想阻碍和顾虑,鼓励农民进行土地流转,营造良好的土地流转氛围,提高农民的参与积极性[11]。

4.3 充分发挥村级组织作用

农村基层组织在农村的各项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领导作用。其中农村党组织是农村基层组织中的领导核心,是党联系农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土地流转工作的有序进行,需要农村基层组织和乡村干部党员的参与[12],发挥其组织和引导作用,宣传土地流转相关政策,传达党的相关指示,鼓励农民进行土地流转,组织和引导农户参与其中。

4.4 积极探索土地流转、经营新模式

时代在发展,思想在进步,我国历史上多次发生土地制度改革,是为了顺应当时生产力发展的需求。当前,我国正处于农业现代化快速发展阶段,各个地区须从实际情况出发,积极探索适合各地区土地流转新模式,为土地流转增加新活力[13]。

猜你喜欢
实地调研农户
农户存粮,不必大惊小怪
杨 诚作品
可食用香水玫瑰成农户致富新选择
察夏粮 看秋粮 总书记为何两次实地察看粮食长势
让更多小农户对接电商大市场
“三注重”扎实做好调研工作
人大到基层调研应做到“三不”
贫困地区农户的多维贫困测量
贫困地区农户的多维贫困测量
调研“四贴近” 履职增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