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淮中部夏播大豆品种比较试验

2021-11-30 10:58陈耕朱倩谢飒英
河北农业科学 2021年5期
关键词:大豆品种产量

陈耕,朱倩,谢飒英

(山西农业大学棉花研究所,山西 运城 044000)

大豆是世界上重要的油料作物和高蛋白粮饲兼用作物[1,2],也是关系民生的重要战略性物资[3]。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大豆产业发生了巨大变化,大豆自给率逐渐下降,目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大豆进口国[4,5],分析原因主要与我国大豆单产下降[6,7]有关。

品种比较试验是农作物育种工作中最关键的环节,可使育种者对选育的品系有一个总体了解[8],从而进一步确定品种在某地域上的适应性。黄淮海地区是我国大豆生产的第二大主产区[9,10],其中山西省大豆种植面积为23万hm2[11],在生产中仍然存在产量低、品质差、熟期偏晚等主要问题。因此,选育大豆新品种必须以高产、优质为目标,且适应性广,并注重多抗,即抗旱、抗病、抗倒伏[12]。在黄淮中部地区对不同大豆品种(系)的丰产性和抗逆性等表现进行比较,以期筛选出适宜该区种植的优良品种,并为今后大豆育种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试验在黄淮中部夏播大豆品种(系)比较试验运城点山西省运城市南花农场进行。试验地地势平整,土质为沙壤土。前茬作物为小麦,连续3 a种植大豆,产量平均3 150 kg/hm2。

参试大豆品种(系)共有15个,分别为郑1307、中黄301、濮豆820、晋遗51、邯豆15、石豆17、沧豆13、山宁29、中黄219、周豆41、皖宿132、华豆21、圣豆7号、中黄78和齐黄34(CK)。试验采用品种小区,设15个大豆品种处理,小区面积16.8 m2(行长6.0 m,行距0.4 m,7行/区),随机区组排列,3次重复。

2020年6月19日灭茬、翻地、刮埝;6月20日底施氮磷钾复合肥(N、P2O5、K2O含量均为17%)300 kg/hm2;6月21日人工点播大豆,株距0.15 m,播种量75 kg/hm2;7月6~7日间苗1次;7月14日、8月12日和9月5日各中耕除草1次;10月初人工收割,10月末机器单独脱粒。大豆生育期共人工灌溉2次;苗期人工打药,花荚期飞机作业喷药,防治菜心虫、食心虫。

在大豆花期,调查叶型、花色等;在大豆结荚期,调查茸毛色、结荚习性、株型等;在大豆成熟期,调查落叶性、裂荚性、倒伏性等。

2 结果与分析

2.1 参试大豆品种(系)的生育期

参试大豆品种(系)的出苗期基本一致,开花期和成熟期最早与最晚均相差11d;生育期为91~102 d,除郑1307、濮豆820和晋遗51的生育期均较CK长2 d外,其他品种(系)的生育期均较CK缩短,其中周豆41的生育期最短(表1)。

表1 参试大豆品种(系)的生育期Table 1 Growth period of soybean varieties(lines)tested

2.2 参试大豆品种(系)的生物学特性

参试大豆品种(系)的叶型除CK为圆形,邯豆15、沧豆13、山宁29、中黄219、皖宿132、华豆21为椭圆外,其他品种(系)均为卵圆;花色除濮豆820、晋遗51、沧豆13、山宁29、中黄219和CK为白色外,其他品种(系)均为紫色;茸毛色除晋遗51和CK为棕色外,其他品种(系)均为灰色;结荚习性除濮豆820、晋遗51、石豆17、中黄219、周豆41和华豆21为亚有限结荚习性外,其他品种(系)均为有限结荚习性;株型均收敛,不裂荚,落叶;倒伏性除晋遗51、石豆17、周豆41和皖宿132为2级外,其他品种(系)均为1级;脐色除晋遗51、石豆17和CK为黑色,邯豆15和周豆41为黄色外,其他品种(系)均为褐色;粒型除濮豆820、石豆17、沧豆13、山宁29和中黄78为椭圆外,其他品种(系)均为圆;子粒光泽除中黄301、濮豆820、周豆41和皖宿132为无光外,其他品种(系)均为微光(表2)。

表2 参试品种(系)的生物学特性Table 2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soybean varieties (lines) tested

2.3 参试大豆品种(系)的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

参试大豆品种(系)的株高为84.9~98.5 cm,除邯豆15外,其他品种(系)均>CK,其中华豆21株高最大;单株有效荚数为33.5~47.8个,除石豆17、沧豆13、周豆41和皖宿132外,其他品种(系)均>CK,其中郑1307最多;单株粒数为78.1~107.8粒,除皖宿132外,其他品种(系)均>CK,其中郑1307单株粒数最多,中黄301(94.2粒)次之;单株粒重为17.4~18.9 g,除石豆17、沧豆13、周豆41和皖宿132外,其他品种(系)均>CK;百粒重为18.3~23.0 g,均<CK,其中邯豆15最大;紫斑粒率除晋遗51、邯豆15、山宁29、中黄219、周豆41和华豆21均为0外,其他品种(系)均为0.1%;褐斑粒率均为0;虫食粒率除沧豆13为0.2%外,其他品种(系)均为0.1%(表3)。

表3 参试大豆品种(系)的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Table 3 Agronomic and quality characters of soybean varieties(lines)tested

2.5 参试大豆品种(系)的产量

参加大豆品种(系)的产量为3 241.5~3 469.5 kg/hm2,除石豆17、周豆41、皖宿132和沧豆13较CK不显著减产外,其他品种(系)产量均显著>CK(表4)。10个增产品种的产量顺序为郑1307>中黄78>邯豆15>濮豆820>山宁29>华豆21>中黄301>晋遗51>中黄219>圣豆7号,较CK增产率为1.9%~5.7%,除圣豆7号与CK差异为显著外,其他品种(系)与CK差异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其中,郑1307与中黄78产量差异不显著,且均与邯豆15、濮豆820、山宁29、华豆21和中黄301产量差异也不显著,但二者产量均显著>晋遗51、中黄219和圣豆7号。

表4 参试大豆品种(系)的产量Table 4 Yield of soybean varieties (lines) tested

3 结论与讨论

黄淮中部夏播大豆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参试大豆品种(系)的生育期为91~102 d;濮豆820、晋遗51、石豆17、中黄219、周豆41和华豆21的结荚习性为亚有限结荚习性,其他品种(系)均为有限结荚习性;脐色晋遗51、石豆17和CK为黑色,邯豆15和周豆41为黄色,其他品种(系)均为褐色;单株粒数仅皖宿132<CK,其他品种(系)均>CK;单株粒重为17.4~18.9 g;所有参试品种(系)的褐斑粒率均为0;沧豆13的虫食粒率为0.2%,其他品种(系)均为0.1%;产量为3 241.5~3 469.5 kg/hm2,其中,石豆17、周豆41、皖宿132和沧豆13较CK不显著减产,其他品种(系)较CK增产1.9%~5.7%且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

郑1307产量最高,达到3 469.5 kg/hm2,较对照齐黄34增产5.7%,居参试品种第1位;中黄78产量为3 462.0 kg/hm2,较CK增产5.4%,居参试品种第2位;邯豆15产量为3447.0kg/hm2,较CK增产5.0%,居参试品种第3位;濮豆820产量为3439.5kg/hm2,较CK增产4.8%,居参试品种第4位;山宁29产量为3427.5kg/hm2,较CK增产4.4%,居参试品种第5位;华豆21产量为3419.73kg/hm2,较CK增产4.2%,居参试品种第6位;中黄301产量为3 419.7 kg/hm2,较CK增产4.2%,居参试品种第7位;晋遗51、中黄219和圣豆7号的产量为3 345.0~3 403.5 kg/hm2,较CK增产1.9%~3.7%。上述10个品种(系)除圣豆7号较CK增产显著外,其他品种(系)与CK差异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且均田间综合表现优良,建议翌年继续种植,以获得更精准的试验数据,供育种工作者参考,为大豆生产应用提供科学依据[14]。

猜你喜欢
大豆品种产量
注意防治大豆点蜂缘蝽
云上黑山羊品种介绍
今年前7个月北海道鱼糜产量同比减少37%
巴西大豆播种顺利
提高玉米产量 膜下滴灌有效
大豆的营养成分及其保健作用
哪些土鸡品种长得快来钱快
夏粮再获丰收 产量再创新高
狗狗的常见品种
中国大豆供需平衡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