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职语文古诗词教学与中华传统文化的有效融合

2021-11-30 08:24邓伶
魅力中国 2021年10期
关键词:中华古诗词中职

邓伶

(广西商业技师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1)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作出了更高的要求,中职语文课程主要教学目的,教师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和文学素养,利于提升学生语文学习质量。古诗词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比重,学生通过对古诗词的学习有效提高对语文知识的理解程度,为提升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热情,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应广泛深入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让学生对传统文化有更多的了解,对之后的语文教学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中职语文古诗词教育现状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重要的精神财富,需要一代一代人不断继承和发展,在中职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将优秀的传统文化渗入到学生语文古诗词学习中,是以中职语文教育的发展趋势。优秀的传统文化对学生人格塑造,价值观的养成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很多中职学生对传统文化往往缺乏正确的认识,崇尚外来文化,在生活中看国外的漫画、电视剧、电影等,却很少看中国的古典名著,对于古诗词的内容知之甚少,甚至一些学生认为传统文化就是落后的文化,对其中精华的部分也不能有效理解和学习,存在这样问题主要原因是,市场经济在我国飞速发展,大量的外国文化随着商业合作也一起涌入我们国家,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一定影响。由于青少年的思想还不够成熟,不能够对文化优劣进行分辨,导致许多青少年热衷于外来文化,甚至是远离传统文化,不利于学生的成长和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古诗词教师是中职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教师进行古诗词教学时,也是传统文化的弘扬发展过程,只有能够实现传统文化、民族文化、语言文字之间的有机结合,才能够完成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目标。但是中职学生对古诗词学习兴趣不高,由于古诗词的表达方式和现代汉语有着巨大不同,再加上中职学生文化基础比较弱,教师指导方式不当等问题,导致学生学习古诗词单纯是为了应付考试,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进行古诗词学习,对诗词的内容不进行主动理解和学习,学习效果非常差。

二、中职古诗词与中华传统文化融合意义

中职古诗词教学与中华传统文化相互融合,对于古诗词教学质量提升以及中华传统文化传播都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中职语文古诗词教学是语文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学习古代诗词问题、诗词表达方式以及古代文人所表达的真实道德精神,古代文人素以古诗词来表达个人情感,包括友谊之情、爱国之情等,所以古诗词中蕴含着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而古诗词教学的核心目的之一也是传统中国古代的传统文化,所以在当前中职古诗词教学过程中与中华传统文化传播教育相融合,实现了古诗词教学文化精神传达的教学目的,从而有利于中职古诗词教学质量提升,对于中职古诗词教学而言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并且在中职古诗词教学过程中,通过中华传统文化的融入,也能够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教学的有效展开。

其次,中职语文古诗词教学与中华传统文化进行相互融合,有利于中华传统文化的有效传播。在中职教育阶段,如果进行单一中华传统文化传播效果较差,将会影响到文化传播效果,也不利于学生吸收。而中华传统文化传播是现代学校的教育重点内容,所以在当前学校教育教学展开过程中,注重应用语文古诗词教学与中华传统文化教育融合,利用古诗词教学完成中华传统文化的教学导入,在古诗词教学背景阐述、古诗词作者介绍、中心思想教育等环节中,融合中华传统文化的有效教学,能够最大程度上提升语文古诗词教学效果。

三、中职古诗词与中华传统文化融合的策略

(一)借用新式教学方法,引入教学资源

中职古诗词教学与中华传统文化相互融合对于现代中职语文教学提升有重要的意义,而在具体实施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注重中职古诗词与中华传统文化融合的策略,通过有效融合策略展开,保证教学展开更加有效。而在当前教学改革背景下,新式教学方法应用非常关键,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应用新式教学方法,充分挖掘古诗词中的传统文化,从而保证二者相互融合更加有效,也能够最大程度上提升中职古诗词教学效果。在当前中职古诗词教学与中华传统文化进行有效融合的过程中,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方法,完成教学资源的引入,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利用互联网搜集相关教学资料,并融合中华传统文化,从而保证教学展开更有效果,也能够在最大程度上提升中职古诗词教学与中华传统文化的良好融合,也能够最大程度上提升中职古诗词的教学效果,保证古诗词教学更有效率。

案例一:

XX中职院校语文教师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教学方法完成古诗词教学的融合。在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应用了多媒体教学方法与中华传统文化教学进行有效的融合,也能够在最大程度上提升语文古诗词教学效果,同时也保证教学展开更加有效。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在网络中搜集了《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相关资料,其中包括背景资料、朗诵音频资料等,通过教学资源的合理引入,保证古诗词教学与实际的中华传统文化传播更有效果,也能够最大程度上提升古诗词教学的效果。如,在背景与传统文化融入的过程中,教师对《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作者苏轼进行了介绍、包括苏轼代表作品、苏轼个人经历等,诗人苏轼的一生是坎坷的,为官多年他始终坚持自己的政治立场,不盲目顺从他人,他才华横溢,内心宽广,精神高远,他也遭受过别人不理解的坎坷痛苦和失意潦倒。苏轼的理想、苏轼的满腔的报国热血,都是传统文化精神、实际的背景介绍与传统文化融合,对于实际的古诗词教学优化提升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另外,教师还利用了朗诵音频完成实际的教学,朗诵音频能够利用声音使学生与作者的情感交融,达到情感理解,文化认同的作用,从而提升了古诗词与中华传统文化的良好理解。

(二)利用民族文化,注重培养情感

在古诗词中也包含有许多的经典民族文化,民族文化对于中华民族的繁荣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也是我国文化历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定程度上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发展。所以,在当前中华传统文化与古诗词教学进行有效融合过程中,可以利用民族文化的挖掘,培养学生的民族情感,民族情感也是传统文化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在古诗词中作者情感与学生情感稳定挖掘和联系,从而保证中华传统文化以及民族文化融合更加有效。

案例二:

XX中职院校语文教师古诗词教学中,利用民族文化的挖掘,完成了古诗词教学与中华传统文化的良好融合。在《蜀相》一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对《蜀相》作品进行深度的挖掘,完成了中华民族精神的良好导入。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蜀相》一首诗主要是杜甫对蜀汉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的赞赏和惋惜同时也以诸葛亮暗指自己的郁郁不得志、而其中心思想只有两个词“爱国”,爱国情怀以及爱国主义不仅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同时也是核心的民族文化,是中职学生必备的优良品格。所以,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民族文化与古诗词教学的融合,在《蜀相》一课教学中,教师深刻阐述了诸葛亮与杜甫的爱国情怀,以此来完成实际的中华文化融合以及民族精神融合,从而保证古诗词教学与传统文化教学相互融合。另外,在《蜀相》一课教学过程中,教师也注重学生自我思考,在教学之前教师可以进行课堂提问,主要询问学生对诸葛亮和杜甫的了解程度,并以此为教学引导,实现教学的有效导入,为后续的教学提出起到一定的作用。

结束语

中职语文古诗词教学过程中,传统文化的渗入有着重要的教育意义,通过这一举措,能够让学生感受到语文学习的深度和广度,进而弘扬我国的传统文化,也能够提高学生对古诗词内容的理解。中职语文古诗词教学过程中,教师将教学内容和传统文化进行整合,丰富学生的知识面,因为中职学生的文化基础较薄弱,所以教师在进行教学过程时,首先应该拓宽其文化视野,提升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才能够有效培养学生语文学习核心素养。

猜你喜欢
中华古诗词中职
古诗词里的清明时节
踏青古诗词
“课程思政”下中职《基础会计》的教学改革
新形势下中职生“工匠精神”的培养
我爱古诗词
课程思政视域下中职体育教学改革初探
项目教学法在中职汽修教学中的实践参考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