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口语教学中爱国主义教育的渗透

2021-11-30 08:24阿日孜古力外力
魅力中国 2021年10期
关键词:双语爱国主义少数民族

阿日孜古力·外力

(新疆伊斯兰教经学院吐鲁番分院,新疆 吐鲁番 838000)

人类社交主要有两种表达方式,包括书面语和口语,其中口语是日常生活交际、表达自我、交流思想的最快捷的方式,从语言认知的层面来看,“听”和“说”是构成口语对话的两个重要元素,因此在汉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重点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创新教学方法,培养学生汉语口语交际习惯,让学生在汉语交流中,听得懂、说得清、读得准,教师才能通过口语教学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一、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

爱国主义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爱国主义精神自古以来就是推动历史文明向前发展的巨大力量,在不同的时代被赋予不同的内涵,在社会主义新时期,爱国主义教育要求学生们了解国家历史和现状,提高全体人民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提高各地区、各民族文化自信、加强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反对民族分裂和国家分裂,坚持拥护党和人民,维护国家主权和独立,从而推动国家发展和繁荣。爱国主义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的基础性工程,可以引导广大青年树立远大理想和信念,是促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途径。

二、口语教学的重要意义

汉语是当前国际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之一,同时也是联合国使用的六大工作语言之一[1]。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新疆、西藏、内蒙古、云南等少数民族地区,汉语使用率不断提高,甚至个别地区已经实现普及,其中口语教学功不可没。我国地域辽阔,各民族之间有自己的风俗习惯和语言文字,通过汉语口语教学,教师可以介绍不同民族的文化背景和风土人情,从而让各民族之间加深了解,提高各民族文化认同感。通过口语教学将国家党政方针传播给广大群众,让其了解国家对少数民族开放了众多优惠政策并投入大量的教育资源,少数民族人民同样是党和国家重点培养的宝贵人才,增强国家凝聚力和向心力,从而实现爱国主义教育的渗透。

三、当前少数民族口语教学面临的阻力

(一)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效果差

在口语教学过程中,一些少数民族地区的老师普遍存在教学模式单一的情况,很多老师在口语训练中,都是以语法和句式为准入点进行汉语教学,这样的教学方式固然能够让汉语教学显得更加严谨,但是过于书面化,失去了口语交流的便捷性,降低学生们对口语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其次,口语教学课堂的主体是学生,要想提高口语能力就必须利用大量的时间去练习,结合生活、学习中的实际情景进行演练和运用,但是课堂时间有限,课下又缺少口语交际环境,教学效果不理想。

(二)存在多种口语学习干扰因素

对于学习国语的青年学生,这些人在童年时期接触国语的机会不多,使用和练习的机会就更少了,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普遍应用的都是母语,甚至很多学生都是“国语零基础”,“听说读写译”能力都不过关,这类学生已经过了语言学习的最佳时期,再加之多种学科任务繁重,直接导致学习能力差,接受新事物的速度慢,学习较为吃力,很多学生对口语学习丧失了自信心;其次,很多学生的家族长辈是没有汉语基础的,家庭缺少汉语口语交流环境,多种因素综合起来,给学生带来了极大的学习阻力。

(三)缺少口语学习“内生动力”

当前很多学生学习汉语缺少“内生动力”,比如学习口语的学生大多数都是青壮年和中年人,也有一些年龄更大的学生,学习口语的目的带有“功利性”,比如为了外出务工更加方便交流、或者是为了通过工作考核,在学习之后返回居住所在地,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仍然利用本地语言交流,口语学习难以实现“学以致用”,口语教育逐渐趋于“流程化”、“功利化”,缺少口语练习的机会,逐渐丧失口语交际积极性,学习的内生动力不足,不利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渗透爱国主义。

(四)对口语学习存在畏难心理

对于年纪较大的学生来讲,尤其是步入中年之后的学员,记忆力不断减退,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较差,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不牢固,课上学的知识点,课下就忘了,不利于巩固和强化口语知识,与年轻人相比心理承受压力更大,再加之汉语学习本身就具有一定难度,这些学生基础薄弱,接触汉语的机会少,因此存在畏难心理,课上很少主动回答问题,难以与老师形成有效互动,在口语练习时存在自卑心理,对于基础知识都未必听懂,爱国主义教育和爱国精神的灌输就更无从谈起了。

四、口语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的具体策略分析

(一)帮助学生构建良好的口语环境

良好的语言环境是提高口语能力的基础,要想将爱国主义教育渗透到日常口语教学中,就必须重视口语环境的建立[2]。对于汉语知识较为薄弱的学生,很难在短时间内让其口语能力突飞猛进,因此,教师应该充分利用生活中的实际情境,构建一个良好的口语学习环境。根据学生的具体学习习惯,划分学习区域,比如,有些年龄小的学生,接受能力比较强,可以鼓励其多听汉语新闻、红歌和优美散文,多观看并了解优秀的国语电视节目,比如《民族团结一家亲》纪录片、《全国少数民族电视歌舞汇演》等;对于不喜欢吵闹,喜欢安静的学习环境的学生,可以鼓励其多阅读报刊、书籍等。同时也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组织学生们共同观看《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巡礼》短片,让少数民族的学生们利用网络便利,了解红军长征历史和各大战役历史,锻炼了学生“听”的能力,教师在课上可以提问学生收获了哪些知识,师生之间实现了口语有效互动,培养了学生“说”的能力,并鼓励学生参加MHK考试和全国普通话等级考试。

(二)打造双语骨干教师队伍

要想将爱国主义教育融入口语教学,必须打造一支强有力的双语骨干教师团队。首先教师要精读教材,深入分析并抓住重点词汇或短语,循序渐进地将知识授予给学生们,其次,在授课过程中,要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区情介绍,双语教师要让学生认识到狭隘的民族情感和民族观念会给整个国家和社会带来负面效应,在日常教学中,双语教师要以培养学生三观为主线,培养学生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自觉性,摒弃分裂主义。其次要对学生进行历史教育,摆事实讲道理,让学生们深刻认识到新疆地区与其他民族不断发展和交融的历史,阐述各民族共同抗敌最终实现翻身解放的历史事实,其中不乏有年纪大的学生对这一段历史有着深刻的记忆,老师可以让其自主发言,将自身经历或所听所感表达出来,用身边的实际案例渗透爱国主义教育,也让学生切实体会到学习国语的重要意义。

(三)将爱国主义精神融入到口语教材中

当前少数民族地区普遍存在口语教材缺少、学习资源紧缺的现象,双语教学没有教材依据,因此,相关部门应该提高重视,在现有教材的基础上增加相关内容,紧跟时代发展步伐,融入生活中常见的口语交流情境,融入少数民族地域特色,收录部分民族风俗习惯和日常对话,增加民族历史教育和文化教育篇幅,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其次,在教材中要创建新颖、多元的口语练习计划,从而引起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后练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其次教师还应该更新授课模式,让授课方法与教材相符合,比如在讲解到爱国教育模块时,老师可以和学生们共同创办丰富多彩的口语文娱活动,例如诗朗诵、红歌比赛、演讲比赛、班级文艺汇演等,在娱乐活动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真正实现“润物细无声”,最后,教师应该在课后与学生们多交流,了解学生的学习难点,同时师生之间可以讨论当前社会热点话题,对身边发生的真实事件,表达自身观点和看法,对于思想片面或偏激的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培养其树立正确的三观。通过以上方式,既提升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又渗透了爱国主义教育,实现了“双赢”。

结束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各族之间的信息交流和传递日益频繁,通过国语口语教学,可以加强各民族之间的理解和文化认同,提升国家凝聚力。因此,要打造双语骨干教师队伍,帮助学生构建良好的口语环境,将爱国主义精神融入到口语教材中,举办丰富多彩的口语文娱活动,只有这样才能将口语教学和爱国主义相结合,使学生增进对祖国各民族的认同感,维护少数民族地区的和谐与稳定,从而促进国家繁荣发展。

猜你喜欢
双语爱国主义少数民族
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加强小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创新策略
在疫情大考中彰显爱国主义力量
少数民族的服装
我认识的少数民族
诗歌爱国主义传统的当代性和诗人写作
快乐双语
快乐双语
快乐双语
《少数民族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