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个体音乐文化志研究之典范文体
——读杨民康专著《一维两阈:布朗族音乐文化志》有感

2021-11-30 08:24刘卫
魅力中国 2021年10期
关键词:布朗族民族志音乐学

刘卫

(山东 德州 253000)

《一维两阈:布朗族音乐文化志》(下文简称“布朗音乐志”)一书1是近几十年以来,在音乐文化志(Musical Ehnography)研究领域里最具学术秩序性的一部典范之作。其实早在此书出版之前的十数年间,作者杨民康就已陆续发表了与音乐文化志相关一些著作与期刊论文,其中著作有2篇,一部名为《音乐民族志方法论——以中国传统音乐为实例》(2008);另一部是由洛秦主编的《音乐人类学的理论与方法导论》(2011)。作者编写了其中“音乐民族志的写作”部分。另外,8篇期刊文献主要有:《宏观与微观:音乐民志研究规模的方法论取向及其历史发展》(2004)、《论音乐民族志研究中的主位—客位双视角考察分析方法——兼论民族音乐学文化本位模式分析方法的来龙去脉》(2005)、《论中国音乐民族志书写风格的当代转型及思维特征》(2009)等。而本书《布朗音乐志》正是基于上述研究成果,及前期作者对布朗族音乐研究的两部阶段性学术成果——《云南勐海县打洛布朗民歌概析》(1986)、《中国布朗音乐文化的系统研究》(1988)的基础上应运而生的。总言之,本著不仅是作者对布朗族音乐文化的一个结论性学术研究,同时还是我国音乐民族志转型时期的一部拓荒之作。田联韬先生在本书的序言中,对该专著的学术价值也给出了衷恳的评价“这部文稿不但是作者对布朗族音乐文化、音乐生活全面的梳理、分析,而且具体体现了民康多年来形成的学术理念和研究方法。”2

关于“音乐文化志”

音乐文化志(Musical Ehnography)作为民族音乐学(Ethnomusicology,音乐人类学)学科中的一个重要分支,为了使读者对其有一个更深入了解,在此,

本人对音乐文化志的由来、定义、以及研究内容等稍作一定补充。

“志”是我国“志书”的一种简称,又可称其为“方志、地方志、方志学”等。关于它的基本定义在《辞海》(舒新成,1936)一书中有五种解释,其中第二种与“志书”之意极其相符,即:“记录事物的书”,它具有资料性、时空性、区域性、系统性等多方面的特征,在志书的分类上,其有地方志、民族志、地理志、方志学等类型。其中“民族志”(Ethnography)与我们文中提到的“音乐文化志”密切相关。关于“民族志”,当前国内、外不同社科领域对其认知会有所不同。如:在文化人类学中,英国人类学学者布罗尼斯拉夫·马林诺夫斯基(Bronislaw Malinowski)认为民族志:“首先,学者当然必须有真正的科学目标,并且知道现代民族志的价值和标准。第二他应当使自己处于良好工作条件中,这主要是说,脱离其他白人而直接在原住民当中生活。最后,他必须运用一些特别的方法来收集、利用和保存他的证据。”3美国学者克利福德·格尔茨(Clifford· Geertz)曾在他的《文化的解释》(The Interpretation Cultures)一书中对民族志就有过这样的记述:“如果你想理解一门科学是什么,你首先应该观察的,不是这门学科的理论和发现,当然更不是它的辩护士说了什么,你应该观察这门学科的实践者们在做什么。在人类学或至少社会人类学领域内,实践者们所做的,就是民族志。”4国内文化人类学学者高丙中对其也有过相关定义,即:“‘民族志’的基本含义是指对民族的社会、文化现象的记述......民族志既是社会科学的经验研究的一种文体,也是一种方法。”5也有部分学者提议将“民族志”更改为“文化志”。人类学学者张小军,木合塔尔·阿皮孜在《走向“文化志”的人类学:传统“民族志”概念反思》中,他们认为将“Ethnography”简单地归结为“民族志”颇为不妥。“最好的翻译应为‘文化志’。由于对不同文化人群进行研究并作志,是文化人类学家的本职,这其中就包括了民族,因为民族本身也是一类文化人群。”6综上所述,在“民族志”的定义上,笔者以为无论是“民族志”也好,“文化志”也罢,它们的实质其实都是研究者们用于学术研究的一种方法,是社会科学经验研究的一种文体,同时也是对民族的社会、文化现象的一种记述。

由于音乐文化志受上述文化人类学观念的影响,在其称谓上也有所不同,从我国音乐文化志的发展史来看,它的称谓是随时代研究背景在不断变化的。大致经历了“民族音乐志(20世纪80年代)——音乐民族志(20世纪90年代)——音乐文化志与音乐民族志并存(21世纪以来)”的三个时期。对音乐文化志的界定,首先,美国民族音乐学学者海伦·迈尔斯(Helen Myers)认为:“民族志是记录人们创造音乐的方式......它通常基于个人经验或田野工作而对某人群的音乐进行细节描述和整体叙述。”7而另外一位美国学者安东尼·西格尔(Anthony Seeger)在其发表的《音乐民族志》(1992)中提出:“民族志(对音乐的记录)对于音乐研究而言不仅是一种可行的,更是一种专用的研究方法。”8且在他的另一篇《音乐民族志的风格》(Style of Musical Ehnography)中还提出:“音乐民族志是真实记录人们对音乐的认识,它不是理论演绎,而是体现了对于音乐田野的叙事可行且有意义。”9其次,国内音乐学界对音乐文化志有较早关注的学者主要有沈洽、伍国栋、杨民康等人。沈洽曾在《民族音乐志的理论与设计》(1984)中写到“在现代民族音乐学基本理论的指导下......用一套适当的方法对考查所得的材料进行梳理、记述和描写,称为民族音乐志。”10另外,伍国栋在其专著《民族音乐学概论》(1997)中也总结到,音乐志被看做是地方志中的一种专志,可与我国史上的四方志(地方志、方志学、地理志、民族志)相并列的地方志之一。学者陈铭道在其《西方民族音乐学十讲——历史、文献与写作》(2010)中对“音乐文化志(音乐民族志)”也有过具体描述:“音乐民族志不等于民族音乐学。它们之间也没有对应关系。音乐民族志是一种写作方法,而不是学科理论。”11此外,杨民康在《音乐民族志方法论——以中国传统音乐为实例》(2008)中对“民族音乐志、音乐民族志、音乐文化志”三者间的异同性进行了一定略述与分析:“音乐民族志(Musical Ehnography),又可译为音乐文化志、族群音乐文化志,是Ethnomusicology(音乐人学或民族音乐学)最重要的一个学术分支……同学术界以往所提倡的民族音乐志在研究对象上总体一致,但在规模范畴和方法论特征上则存在一定差异和互承续的关系。”12

由上所述,“民族音乐志、音乐民族志、音乐文化志”三者同为一种写作方式,亦为一种研究方法。但三者在具体的研究范围和方法、及书写文体上存在一定差异。早期“民族音乐志”更为重视对研究对象进行系统、全面的描写,而“音乐民族志”与“音乐文化志”,既有以描写为主的传统音乐民族志形式,也有以描述与阐释兼容的现代音乐文化志形式。根据上文“音乐文化志”的论述,笔者试以对本文“布朗族音乐文化志”的含义加以简述——族音乐文化志,是一部从文化学理论层面来对布朗族音乐文化进行描述与阐释的志书,在类型归属上,应属于现代音乐民族志著述。下文笔者将从“写作思路、学术特点、研究价值、自我反思”四个层面展开对《布朗音乐志》的论述。

一、写作思路:本书的撰写逻辑与基本内容

《布朗音乐志》所涉及的文本框架,包括“序、绪论、正文、结语、参考文献、附录、后记”七个部分。首先,序言是起于田联韬之笔,在此,田先生将作者前期对布朗族音乐文化研究学术成果予以交待。其次,绪论,主要是叙述了本书研究的问题、过程、对象、思路、方法。再次,正文部分,作者将其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为“布朗音乐文化志”,借鉴了民族音乐学中“社会、历史、个体”,以及仪式人类学中“结构与反结构”的学术观念及分析手段,从一维两阈(从“隐身阈”入手,渐入“社会阈”)的思路出发,对布朗族音乐中所体现的“人文与自然生态环境;历史文化背景;人生仪礼及过度阶段的一维两阈架构;人生仪礼及个体音乐活动;村社与宗教节庆音乐活动”四个子系统分别予以描述和分析。下篇“阐释性结构分析”由四个章节组成,分别从“系统、结构与功能;分类、形态与风格;观念、术语与行为;传承、变迁与现状”十二维度和层面,结合与之相应的理论方法,对布朗族音乐形态进行了深入性、完整性、系统性的阐释分析。最后,结语与附录部分,在结语中作者通过对布朗族传统音乐文化的大调查后发现,较之前存在的情况有所变异,并对此分析了原因,提出了应对策略。在“附录”部分,作者对本书中所涉及的布朗族音乐名词术语、谱例、图表、照片进行了索引制作,并且对布朗族民歌的分布和音乐志曲目分别制作了数据表和光盘附制。

二、学术特点:以田野考察为根基,涉猎多科研究领域

田野考察(Field work)又称“田野工作、现场作业”,是研究者进入现场(田野)进行调查的一种工作方式。在民族音乐学界对于田野考察的基本内含,西方学者海伦·迈尔斯(Helen Myers)曾引用休斯(Hughes)的观点,将它解释为“观察处在原地的人,在他们自己的地方发现他们,以某种他们可以接受的角色与他们待在一起,既允许亲近地观察他们行为的某些部分,又允许用有益于社会学科、不伤害被观察者的方法来报告(研究者)自己的观察。”13上述内含可概括为三个层面,即:去哪里做?如何做?田野目的是什么?田野考察既是民族音乐学者们研究的起点,亦是音乐民族志文本书写的前提,持久、扎实、系统的田野考察是一项研究的良好开端。此处,将从该著作的田野考察、写作方式、研究特点、研究方法展开分析。

第一点,历时性、扎实性、系统性——由表及深的田野工作。笔者认为《布朗音乐志》则是建立在长期田野考察的基础上,对布朗族音乐文化的一种全面性的搜集、梳理与研究。首先,从历时维度来看,作者自1983年至2012年,对布朗族音乐文化事象进行了为期近30年的田野考察,长期的考察过程使作者对布朗族的音乐文化有了更全面的认知。其次,从田野的深入性上来看,在这数十年田野考察中,作者对布朗族音乐文化的认知,大致可划分为三阶段:第一阶段(1983年—1986年)——感性认识;第二阶段(1986年—1996年)——理性思绪;第三阶段(1996年—2012年)——整体思考和把握。14经历了一个由浅及深、循序渐进的认知过程。最后,从其考察内容上来看,本书主要涉及的是布朗族的“民间音乐”与“宗教音乐”两大类型,从布朗族音乐文化和音乐结构分析的层面上,用多种方法对其展开了整体性、系统性的研究。

第二点,反思性、多维度——描述与阐释并重的文本书写。从本书研究框架与思路上来看,该书是一部典型的“描述”与“阐释”相结合音乐文化志述。书中上篇的写作形式与研究思路,并不是一种传统意义上的音乐文化志描述,而是属于一种带有深描性质的文化志式文本写作。下篇是对布朗族音乐结构的理论阐释,上、下篇的写作风格反差较大,下篇学理性极强,几乎每章都借鉴了西方人文社科方法理论,从多重微观视角对布朗族传统音乐形态进行了严谨的分析与思考。

第三点,在场性、自身体验——强调动态性的研究过。通观全文“动态研究”也是观察和研究的一个重点。研究者在布朗族的整个音乐文化研究中十分强调“行为主体、音乐文化持有者与对象物、音乐事象”15三者间的动态联系。作者认为:“在从事音乐民族志研究时,作为研究者,有必要兼从音乐文化持有者的立场和角度出发,去考察人与事象、事象之间的互相依存关系。”16而不应把眼光仅聚焦在研究对象上。此外,在动态的音乐民族志考察上,本书着重从两对关系入手:一是布朗族音乐与其历史、社会、个体三维之间有何联系,及在其中起到何种作用;二是作者在其研究中格外重视从文化持有者的角度去进行文化解释,且注重“局内人——主位”、“局外人——客位”之间“换位思考”的研究思路。

第四点,多维分析、方法多样——借鉴他领域的分析法与方法论。这一点是《布朗音乐志》中尤为凸显的一种学术特征。首先,文中以多维度、多层次的视角分析问题这一点直接体现了作者严谨治学的学术态度和精神。如:文中在描述“布朗族音乐文化志”时采用的“三重认知模式:历史—社会—个体”;分析布朗族宗教活音乐活动时运用的“核心层——中阶层—外围层”三层分析模式等。

另外,在研究方法上,本书借鉴、使用了诸多跨学科的方法论,特别是在下篇阐释性结构分析部分。如:“近经验——远经验”(格尔茨)、大传统——传统(雷德菲尔德)、“前符号态——符号象征态”(克里斯蒂娃)、“可读文本——可写文本”(罗兰·巴特)等。总之,在《布朗族音乐志》的分析中可以看出,作者对布朗族的音乐文化描述、音乐形态分析的手段与方法不仅局限于传统的分析法,而是交融与之密切相关的人文学科理论,从而选取科学、合理的分析法对布朗族音乐文化进行研究 。

三、研究价值:填补研究缺失,拓展学术空间

1.个体音乐民族志研究的缺失。在我国早期的民族音乐学时期,由于受西方民族音乐学“比较研究”观念的影响,循民族音乐学的研究立场,当时大部分音乐民族志研究都聚焦在宏观比较研上,仅注重一些“地域性研究”或“跨地域性——跨文化”之类研究。有关个体课题的深入考察与研究而极为稀少。而本文的《布朗族音乐志》是一部典型的个体音乐民族志研究的代表性著作。由此看来,该书的诞生确实弥补了上文所述的问题。

2.现代实验音乐民族志研究的开创之作。关于音乐民族志的演进,可借鉴于文化人类学中民族志历史发展的思路。高丙中在《<写文化>与民族志发展的三个时代》中,作者从詹姆斯·克利福德(James·Clifford)和乔治·E.马库斯(George·E.Markus)的异地经历的参与深度和讲述心态上,将民族志的发展划分为三个时代即“自发期—科学期——反思期”,受上述划分观念的启发,可将

我国音乐民族志的发展分为“自发期——反思期”两个时期,与民族志发展有所不同的是,音乐民族志并未经历“科学期”而是经过了短暂的自发时期直接过渡到了具有实验性的“反思期”。自发期的音乐民族志(现实主义音乐民族志”或“传统音乐民族志”),这类志述大多数是基于田野考察的民族志报告,重点是以真实记录人们对音乐的认识为基础,对研究者通过实地考查所得到的各类文献材料,用一套适当的方法进行梳理、记述和描写。换言之,即学者对研究对象的表层描述,与之相关的志书有伍国栋先生的《白族音乐志》。而对于“反思期”的音乐民族志(“现代实验音乐民族志”“现代音乐民族志”)作者杨民康曾在《音乐民族志写作》(2010)中进行过总结:“从总体上看,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现代音乐民族志仍然重视个案研究,然其在学术主旨和研究方法上则存在几个较明显的发展趋向:其一,更为强调对语境、语义层面和人——表演者的行为及过程的考察研究;其二,在描写方式上更为重视阐释性分析方法的运用;其三,在仍然重视微观个案研究的基础上,日益强调同宏观文化语境之间以及与相邻学术领域之间的关系研究;其四,在仍然重视Ethnomusicology以共时性为基本学术思维的同时,更加重视‘历史、社会、个体’三者的关联性研究”。现代音乐民族志的学科特点,在具体描写方式上则体现为由“现实主义民族志”向“阐释人类学民族志”的转换......注重的是对文化符号的破译及对文化行为的深层描写和阐释。17综上看来,文本书写基本符合现代实验音乐民族志的趋向。

3.拓展国内音乐民族志的研究方法。在本书中,无论是在音乐文化描述上,还是音乐结构的阐释上,作者从始至终都在贯穿着一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宏观学术思维。如:在布朗族音乐形态分析上,不仅使用了中国传统音乐结构分析法,还借用了西方音乐本体分析法(如:申克分析法)。另外,本书中还运用了人类学、符号学、语言学、宗教学等理论与研究法。分析视角和方法多样化的出现,不仅增加了文章的合理性与可信度,也拓展了国内当代音乐文化志的研究空间。

四、自我反思:研读本文后引发的几点思考

1.经年累月——贯彻持之以恒的学术精神。研读本文后笔者感触尤深的是本书作者从1983年至2012年,用了长达29年的时间对布朗族音乐文化进行跟踪调查和研究,由此也可以看出,一部相对完善的音乐民族志作品,一般都会有一个深入持久的多维度观察和体验过程,这是书写音乐民族志的一个基础性环节。

《布朗音乐志》虽已顺利出版,但对于作者来说这并不意味着是一个终点,正如作者在该著后记中的自述:“在这项开放性的终身研究中,句号可以不止一个,何时达到圆满,却很难有既定约期。”18

2.真知灼见——秉持科学、缜密、辩证的学术态度。一部专著的与众不同之处多在于作者是否有独到的见解和主观色彩。在本文书写上,行间字里都流露出严谨、清晰的逻辑性。如:在从事音乐民族志研究时,作者意识到,作为研究者要兼从音乐文化持有者的立场和视角出发,去考察人与事象、事象之间的互相依存关系的同时,还应该兼顾“局外、局内;客位、主位”换位思考的眼光和方法进行描写和阐释。这种研究思维不仅体现了作者在学术研究上辩证思维观,同时也突显了作者在学术研究上严谨性和科学性。

3.吐故纳新——关注人文学科的学术前言领域。由于音乐文化志是一种综合性、跨学科性较强的著述,因此,书中多处章节都可以看出作者运用了较多其他学科方法论概念,如:结构主义、符号学、语言学等。借鉴跨学科知识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其他人文学科对现代实验音乐民族志研究所带来的积极影响。从而也为走出旧有的研究现状和困境,创造一定研究范围和学术空间。

对于文本的美中不足之处,作者在后记中也有所赘述,即:在民歌的记谱和译词上,由于布朗语言的复杂性和翻译人才的缺失等原因,多数谱例唱词仅保持了当时记录的原样,以歌词大意的方式列出。另外,笔者对本文也有两点疑问。首先是对于文章各标题安排设计上,笔者认为,若从现代音乐民族志书写方式上来看,文中上篇内容是对布朗族音乐文化的一种描述性书写,仅是布朗族音乐文化志的要重要组成部分,它与下文“阐释性结构分析”部分共同才可构成布完整的朗族音乐文化志。因此,作者在此直接将“布朗音乐文化志”设为上篇标题,直接对应本书总标题,笔者认为可能会给读者造成一种以偏概全的误解。另外,在下篇标题构思上,第六、七章尾处都设有“结语”,而第八章中却未出现总结性“结语”,第九章结尾处虽有结语,但此处结语却是处在全文中的“总结语”位置,结语内容也仅是对第九章民歌内容的总结与建议。并不是对全文整体内容的一个总结性结语。因此,笔者认为此处若增加一个总结全文性的结语,定会为本文增辉。

纵使该著存有上述的一点小遗憾,但这并不能影响到它对于我国现代实验音乐民族志研究所做出的贡献。因此,笔者认为本书不仅是一部研究内广泛,学理通透的音乐文化志,更是布朗族的首部音乐类专属志书,也是个体音乐志研究中的一部典范之作,同时亦是我国音乐民族志写作转型时期的一部开创性志书,它对于今后音乐民族志的发展和研究起到了重大的推动作用和参考价值。

注释:

1.杨民康:《一维两阈:布朗族音乐文化志》[M],北京:中音乐学院出版社,2012.11.

2.杨民康:《一维两阈:布朗族音乐文化志》[M],北京:中音乐学院出版社,2012.11.第3—4页.

3.Bronislaw Malinowski,Argonausts of the Western Pacific,New York:E.P.Dutton,1950,p.49.

4.克利福德·格尔茨(美)著,纳日碧力戈(蒙)等译:《文化的解释》[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01.第5页.

5.詹姆斯·克利福德,乔治·E.马库斯,高丙中等译:《写文化——民族志的诗学与政治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7.06.第2页.

6.张小军,木合塔尔·阿皮孜:《走向“文化志”的人类学:传统“民族志”概念反思》[J],民族研究,2014年04期

7.海伦·迈尔斯著,秦展闻,汤亚汀译:《民族音乐学导论》[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14.06.第118页.

8.Ethnography of Musicm,”in Ethnomusicology:An Introduction,Chapter IV,New Y ork :W.W.Noton,1992.

9.Anthony Seeger,”Styles of Musical Ethnography”,Comparative Musicology and Anthropology of Music:Essys on theHistory of Ethnomusicology,ed.by Bruno Nettl and PhillipV.Bhlman,Chicago :Univercity of Chicago Press,1991.

10.沈洽:《民族音乐志的理论与设计》(手稿),中国音乐学院(油印版)1984.

11.陈铭道:《西方民族音乐学十讲——历史、文献与写作》[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10.08.第166页.

12.杨明康:《音乐民族志》,载洛秦主编《音乐人类学的理论与方法导论》[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10.第99页.

13.海伦·迈尔斯著,秦展闻,汤亚汀译:《民族音乐学导论》[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14.06.第30页.

14.杨民康:《一维两阈:布朗族音乐文化志》[M],北京:中音乐学院出版社,2012.11.

15.杨民康:《一维两阈:布朗族音乐文化志》[M],北京:中音乐学院出版社,2012.11.

16.杨民康:《一维两阈:布朗族音乐文化志》[M],北京:中音乐学院出版社,2012.11.

17.杨民康:《音乐民族志》,载洛秦主编《音乐人类学的理论与方法导论》[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10.第100页.

18.杨民康:《一维两阈:布朗族音乐文化志》[M],北京:中音乐学院出版社,2012.11.

猜你喜欢
布朗族民族志音乐学
布朗族民歌
溯源灵性与超越的神话诗学:厄休拉·勒古恩的民族志科幻书写
与时偕行:当代藏族音乐研究的民族音乐学实践与运用
走向理解的音乐民族志
音乐学人
关于戏曲民族志的思考
Ethnomusicology一词中文译名的博弈
布朗族音乐文化探究
少数民族音乐
从“批判话语分析(CDA)”到“传播民族志”(EoC)——话语、传播实践与“钟情妄想症”的分析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