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国家观及其当代启示

2021-11-30 06:13刘涵
学理论·下 2021年11期
关键词:德意志意识形态当代启示

刘涵

摘 要:国家观是马克思唯物史观的重要组成内容。马克思与恩格斯在对其他哲学进行批判超越的基础上,对自己过往的哲学信仰进行了清算,澄明了自己的理论,并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集中论述了其国家观。马克思与恩格斯在唯物史观的前提下科学详尽地阐释了其国家理论:国家的产生、本质与未来发展趋势,为准确理解新时代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理论前提,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德意志意识形态》;国家观;当代启示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21)11-0025-03

《德意志意識形态》(以下简称《形态》)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中占据重要的理论地位,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的标志。《形态》蕴含着马克思与恩格斯关于国家、集体、共同利益的观点,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两个论断:其一,国家是统治阶级实现其共同利益的形式;其二,国家是虚幻的共同体形式。深入剖析《形态》中的国家观,有利于深入把握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历史观和价值观,有利于我们全面理解新时代国家建设的政策实施。因此,在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之际,通过对《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国家观的思想来源与理论演进进行梳理,对《形态》文本内容进行整合,来重新审视马克思国家观的演进脉络与核心观点,解读好马克思国家观及其当代启示。

一、《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国家观的思想来源

《德意志意识形态》全文四十余万字,分为两卷,第一卷“对费尔巴哈、布·鲍威尔和施蒂纳所代表的现代德国哲学的批判”包括了一篇序言和三章正文,其中第一卷第一章是《形态》的核心部分,集中阐述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国家的相关观点。

1.思想来源

与当时的社会历史背景直接相关。《形态》是由马克思、恩格斯二人于1845—1846年间完成的一部巨著。那时正是“德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前夜”,德国独特的政治、经济与文化环境成为二人思想发展的现实基础。18世纪后期以来,伴随着由英国开始的第一次工业革命,德国也开始发展工业,这种迅速向工业大机器生产转化的经济发展方式为马克思与恩格斯的思想发展提供了物质环境。但是此时的德国由于国家的分裂,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上仍是较为落后的。在这样的社会大环境下,德国国内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日益激烈,在哲学领域涌现了大批人物,产生了许多哲学思想。在这样的历史形势下,马克思开始了自己的研究与活动。至1845年,欧洲革命已有萌发之势。此时,马克思与恩格斯的理论已经获得部分知识分子的支持,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在这种形势下,他们必须对其过往的思想进行清算,并对自己的观点进行论证,使当时的无产阶级走到正确的方向上。

与马克思与恩格斯的境遇息息相关。1843年,马克思因《莱茵报》被查封而失业,但是这种失业对于马克思来说是一种解放,马克思说:“政府把自由还给我了……在德国,我不可能再干什么事情。在这里,人们自己作践自己”。因此他迁居巴黎并与卢格筹办出版理想中的“一种主张彻底改造社会的定期刊物”[1]即《德法年鉴》,至此,马克思进入了一段长期艰难困苦的新生活阶段。但是马克思也因此与恩格斯结识,二人结成深厚友谊并共同开展研究,为批判旧世界、建立新世界而积极探索。不幸的是,不久后马克思被法国政府恶意驱逐,被迫来到布鲁塞尔,马克思宣布脱离普鲁士国籍,与恩格斯共同完成了《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写作。

建立在对前人研究的批判超越上。随着马克思与恩格斯思想的发展,二人要阐明自己的哲学见解,要通过对以前哲学信仰的清算,进行理论上的自我澄明,并公开表达新的观点。因此,马克思与恩格斯在批判青年黑格尔派、“真正的社会主义”等思想的基础上,摒弃其中不合理的成分,继承其中的合理成分,进而提出马恩自己的国家观。马克思批判当时的以鲍威尔、施特劳斯等为代表的青年黑格尔派和“真正的社会主义”思潮所代表的意识形态。在青年黑格尔派看来,德国当时的问题不是社会现实问题而是思想观念落后的问题,所以他们停留在“观念的批判”上,不触动现实。马克思认识到他们的这种观点看似激进,“满口震撼世界的词句”,实则是最大的保守派。“真正的社会主义”反映出当时德意志民族的狂妄自信,认为只有德意志的科学才能予社会主义以坚实的基础。其实,共同的特点是“用词句反对一些词句”,停留在意识形态内部的斗争。因此,为了德国社会的健康发展,马克思需要对这些意识形态进行批判。

2.理论演进

国家观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思想演进中的重要内容。马恩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对国家相关理论的阐释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马恩早期诸多作品中国家等政治观点的总结归纳,历经不同的社会历史条件,这里的国家观思想与二人早期的理论相比发生了明显的转变。

马克思国家观的萌芽阶段。马克思毕业后进入《莱茵报》工作,在这段时间,马克思遇到了许多社会现实问题,在这些事件中马克思逐渐萌发了对国家问题的思考和探索。在这段时期,马克思发表了许多出色的政论文章,从这些文章的内容中不难看出马克思已经注意到了国家内不同等级的问题,并通过出版自由深刻揭露了省议会的实质,指出:“出版自由的辩论,像一面镜子一样,反映了省议会并不是真正的人民代表机关,而是欺骗人民的‘故意摆弄的幌子。它根本不反映人民的意志,不代表人民的利益,因此,不应该对它存在任何幻想。”[1]之后,马克思进一步揭露剥削阶级的真面目,针对部分攻击和歪曲共产主义的文章进行批驳,并对当时的封建社会制度和官僚国家现状进行了坚决的批判。

马克思国家观的形成阶段。在《论犹太人问题》中,马克思首次阐发了“人的解放”理论,强调“政治解放”只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这一理论与后来马克思所阐释的国家理论具有密切联系,是马克思思想发展的重要一步。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马克思更进一步地讨论“人的解放”任务如何完成、依靠谁来完成的问题,并认识到“人的解放”要依靠无产阶级来完成。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提出了“共产主义”这一概念,并强调共产主义是对私有财产的积极的扬弃,必须要在无产阶级领导下实现共产主义,进而真正实现人的解放。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这部被誉为“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阐明了马克思的诸多基本哲学观点,指出了新唯物主义作为无产阶级的世界观,指导无产阶级推翻旧的生产关系,建立新的生产关系,改变世界。马克思关于国家的相关理论,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得到更详尽的阐述和更进一步的发展。

二、《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国家观的基本内容

1.国家产生的前提和条件:分工和私有制

马克思认为国家产生的根源是分工。最初的分工是基于两性而产生的,后来演变成为由性别而导致的自然分工。马克思在这里所指的分工是“以家庭中自然形成的分工和以社会分裂为单个的、互相对立的家庭这一点为基础的”[2],分工与所有制是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的,可以说分工是过程,而所有制则是过程导致的结果。分工首先促使工商业同农业的分离以及城乡的分离;其次,在城市内部也促使商业同工业的分离,在逐步精细化的分工中,所有制形式逐渐成形。“分工发展的各个不同阶段,同时也就是所有制的各种不同形式”[2],国家的萌芽、雏形与成熟等发展阶段与所有制的发展,或者说私有制的出现息息相关。伴随着所有制的发展,产品的分配逐渐向个体倾斜,于是出现了追求个体利益最大化的私有制形式。在私有制出现后,分工使得单个人利益和共同利益之间的矛盾愈加凸显,个人为了维护自己的特殊利益而让渡一部分利益作为共同利益,从而缓解日益激烈的矛盾,“国家是统治阶级的各个人借以实现其共同利益的形式,是该时代的整个市民社会获得集中表现的形式。”[2]因此可以说,国家的产生与私有制密不可分,私有制是国家产生的所有制基础与前提。

2.国家的形式与本质:虚幻的共同体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直接揭示了现实国家的虚幻性,揭示现代国家的本质——一种虚幻的共同体。马克思指出:“正是由于特殊利益和共同利益之间的这种矛盾,共同利益才采取国家这种与实际的单个利益和全体利益相脱离的独立形式”[2]。由于社会分工导致了阶级分化,私有制下占有生产资料的人为了个体利益不受损害,把个体的利益变为了共同利益的保护形式,这种保护形式就是虚幻的共同体——国家保护全体人的利益。国家不是一个单纯的历史概念,它是个体利益与共同利益相矛盾的产物,隐含着各个阶级的斗争,是为了保障利益、维护统治而产生的一种组织形式。现代资本主义国家必然是与现代资本主义私有制相适应的,必然是资产阶级利益的代表,是资产阶级统治的工具。现代资本主义国家这种虚幻的共同体,其“致命”问题出现在当它与人的解放产生联系时,人的自由发展没有得到真正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只针对于少部分人而存在的,这部分人就是统治阶级,他们是社会中的少数人,但是却占有绝对多数的生产资料和统治权力。大多数的个人“不是作为个人而是作为阶级的成员处于这种共同关系中的”[2]。在这样的条件下,所谓的共同体是束缚着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虚幻共同体,个人永远无法获得解放,个人只会愈加地不自由,这就是虚幻的共同体内核存在的弊病。

3.国家的发展趋势:消灭的历史必然性与真正的共同体

国家的最终发展趋势是通过共产主义运动消灭现代资本主义国家,实现共产主义社会。在《形态》中马克思指出,“国家具有明显的社会性和公共性,通过履行公共职能使社会秩序得到有效维护,使统治阶级能够顺利统治下去。”[2]在现代资本主义制度下,国家的本质始终是虚幻的共同体,只是统治阶级进行统治的工具,在资本主义社会制度中,工人与资本家的矛盾是不可调和的,工人的劳动也与工人相异化。工人为了摆脱异化,无产阶级为了从资本家的控制下解脱出来,争取合法权利、实现自己的自由全面發展,就要消灭私有制、消灭剥削,这就必然地要求同现代国家的统治相抗争。无产阶级要推翻统治阶级统治的国家政权,消灭旧的生产关系和交往关系,这一运动就是共产主义运动。同时共产主义并不仅仅是一种运动形式,共产主义也正是马克思所指出的“真正的共同体”。可以说,通过共产主义运动消灭现代资本主义国家不是马克思的最终目的,马克思追求的是实现共产主义社会,每个人都能够自由全面发展,每个人都能够达到“今天干这事,明天干那事,上午打猎,下午捕鱼,傍晚从事畜牧,晚饭后从事批判”[2]的生活状态。总之,在真正的共同体中,不仅是政治上的解放,更是实现了每个人的解放,而通往真正的共同体的过程必然是漫长且艰辛的。

三、《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国家观的当代启示

马克思与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表述了清晰完整的“国家”理论,从国家的产生、职能与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了科学论述,为全面认识现代国家提供了理论基石,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重要启示,是中国人民乃至世界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

1.建立现代化国家治理体系,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进入新时代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3]当前我们的任务是:国家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优化国家职能,完善制度建设,充分发挥党领导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持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向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不断前进。一方面,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另一方面,着眼于我国国情,以国家治理和运行中出现的重大现实问题为导向,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此,首先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的指导,以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基本准则,为人民谋幸福,为世界谋大同。其次,在实际的建设过程中,以实际需求为导向,将制度优势和理论优势转化为党治理国家的能力优势,抓好各个领域各方面的着力点,以点带面,不断补充和完善治理工作中存在的薄弱和不足,在制度保障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同时又以此“反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同时,强化制度意识。好的制度转化成有效的治理效能需要良好的制度意识,尊重制度、重视制度、严格执行制度,才能保证治理体系的严密运作,才能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2.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立足国家发展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中国梦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理想追求,实现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人民是中国梦的主体,中国梦的实现是造福于中国全体人民的,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使中国发展成果切实惠及全体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要走中国道路。道路决定前途,只有正确的道路才能带领我们实现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伟大目标。要弘扬中国精神。“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民族的复兴与强大不仅仅是经济、政治、军事、外交等领域的强大而带来的自信,还务必要着力提高软实力的自信,因此,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要弘扬中国精神,要凝聚中国力量。国是每个人的国,我们要从根本上凝聚中华民族团结一心、艰苦奋斗的力量,全体民族儿女守望相助,调动一切可以投入国家建设和发展的力量,调动全社会参与国家建设、助力国家进步的积极主动性,这样实现梦想的力量就无比强大,每个人为实现梦想的努力就拥有了广阔空间。

3.携手应对全球人道主义挑战,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2018年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学习马克思,就要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关于世界历史的思想”“同各国人民一道努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把世界建设得更加美好”[4]。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坚决地表明了对“虚幻的共同体”的批判,并指明了我们要向“真正的共同体”不断努力,马克思在之后的《共产党宣言》中对“真正的共同体”进行了更为详尽的阐释,马克思基于资本主义社会残酷现实和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站在无产阶级的立场上提出了“自由人联合体”这一科学命题和思想。他把无产阶级通过革命建立起来的新社会设想为“自由人联合体”,这一设想为共产主义社会的发展提供了科学的预设。探索“真正的共同体”的过程充满艰难与险阻,但中国作为崛起中的大国肩负时代重任,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率先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在继承自由人联合体思想的基础上,紧贴当今世界的发展需要,抓住当前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融入诸多新时代因素进行与时俱进的传承创新而提出的。同時从实践的角度来看,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一个人类实践的过程,关注的是在当前时代下“世界”这个整体如何能发展得更好的问题,同马克思所提出的“自由人联合体”具有整体目标上的一致性。

距离马克思提出“自由人联合体”理论已经过去一百多年了,但马克思的国家观特别是“自由人联合体”仍然焕发着活力与生命力,马克思的理论没有过时,马克思的智慧与中国的大国智慧交相辉映,历久弥新。人类命运共同体正是马克思理论的延续与创新,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智慧的结合,是我们国家立足于世界发展的整体需要,站在全体人类需求的角度提出的全球治理思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为当代世界发现问题、预防问题、解决问题提供了指南,为推动世界和谐、共同发展、实现全人类的自由解放指明了方向。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3]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

人民日报,2014-10-29(1).

[4]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05-05(1).

猜你喜欢
德意志意识形态当代启示
《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十大亮点
浅论艾思奇《大众哲学》的历史贡献及当代启示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意识形态理论的当代价值与作用
宋代分路取士与凭才取士的论争及其启示
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下的道德思考
世界历史理论与全球化理论的异同及其当代启示
“语录体”著作的特点及其对当代的启示
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原理及其启示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及其当代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