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广西高校东盟留学生文化认同中的教育价值及其实现路径

2021-12-01 03:57陈惠广西外国语学院
品牌研究 2021年18期
关键词:中华文化跨文化留学生

文/陈惠(广西外国语学院)

文化认同是跨文化适应的基础,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目标,也是影响“一带一路”文化交流质量的因素。随着高等教育国际化步伐的不断加快以及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启动与建成,中国与东盟国家的文化交流日益活跃,文化外交已成为世界各国软实力竞争最有效的手段,作为文化交流和跨文化传播的特殊群体——东盟留学生,其将对中国与东盟各国教育合作和文化交流起到非常关键的衔接作用。基于此,广西高校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角度出发,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教育价值,提升东盟留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度和关注度,激发东盟留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培养东盟留学生的人文素养,并通过跨文化传播向东盟各国宣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提升我国跨文化传播质量和增强我国的教育实效性,最终实现不同文化的互相沟通和价值认同。

一、广西高校东盟留学生文化认同的教育价值

(一)有助于增强文化认同和跨文化适应能力

由于文化环境的差异,东盟留学生面临着价值观、行为准则等文化冲突和跨文化交际障碍。对东盟留学生进行多层次、多样化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有助于他们进一步认识和理解中华民族的优秀品格、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在认识的基础上,主动适应和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因此,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东盟留学生的传播教育,可以提高东盟留学生的人文素养,增强他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从而满足东盟留学生的安全需要,帮助他们克服文化冲突,并提高跨文化适应能力。

(二)有利于弘扬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推进和东盟留学生数量的逐渐增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被越来越多的东盟留学生认可和接受,东盟留学生逐渐成为推动中外友好关系发展的文化传播使者,东盟留学生教育已经发展成为推进中华文化对外传播的重要方式。因此,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东盟留学生中的传播教育,能够引导东盟留学生更好认知和理解中华民族厚德载物的民族精神和中华文化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从而培育和提升东盟留学生的中国情结,进一步激发东盟留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更好地建立和发展与东盟留学生的和谐关系,使其成为助推中华文化传播的重要力量。

二、广西高校东盟留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不清

东盟留学生融合性学习动机不足,大部分东盟留学生到中国留学主要是想通过对中文的学习能够找到一份待遇相对较好的工作,而对于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和中华文化的传播不是很感兴趣。由于受到汉语水平等因素的制约,东盟留学生缺少与当地学生的沟通和交流,较少阅读汉语书籍,加上很少借助中国媒体认识和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他们接触和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动的主动性不够、参与性不强。以上这些原因导致其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识不清,跨文化交流还没有很好适应,不利于其融入中国的社会生活和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课程设置中中华传统文化的内容不够

高校课堂教学是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提升东盟留学生文化认同的重要阵地。

然而,目前多数高校在课程设置上缺乏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内容与专业课程的有机结合,使得这些课程对东盟学生的吸引力大打折扣。虽然两者都为东盟留学生提供人文课程,但课程相对单一,主要侧重语言学习和日常交流的相关课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教育课程几乎没有,尽管也开设《中华文化》《中国概况》等通识文化课程,但教学内容相对简单,缺乏一定课程标准和缺少传统文化底蕴。因此,这使得东盟学生对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缺乏认识,没有形成对优秀中国传统文化科学、系统的认同教育,难以对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形成真正的认同。

三、广西高校东盟留学生文化认同教育价值的实现路径

(一)建立跨文化适应的心理咨询体系

建立跨文化适应的心理咨询体系是解决东盟留学生文化休克和提升其文化认同程度的重要平台。基于此,广西高校要建立东盟留学生跨文化适应心理咨询体系,开展分类管理,建立心理咨询、心理疏导干预和跟踪回访教育工作,帮助东盟留学生完成心态转变,解决东盟留学生文化休克问题,增进东盟留学生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一是我国相关政府部门、留学机构和相关高校在东盟留学生留学前要召开专门针对文化认识教育的主题会议,切实地提升东盟留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力度,使其提前对我国民族文化、传统文化、现代文化有初步的认识和理解。二是要以入学教育为导向,通过举办留学生新生开学典礼、参观校史馆和图书馆、参与各类文艺演出活动等,抓好留学生的适应教育工作,同时要把握群体心理需求,建立健全六级管理工作机制,选拔具有一定心理教育水平和较强管理服务意识的教师担任东盟留学生专职辅导员,并能够从文化认同培养目标对东盟留学生在学业、生活、娱乐等跨文化不适现象进行文化心理咨询,及时解答东盟留学生存在的各种困惑,促使他们始终保持积极心理状态,才能更好适应在中国的学习和生活,进一步提高他们的文化认同感和跨文化交际幸福感。

(二)构建科学系统的文化教学体系

构建科学、系统的文化教学体系是提升东盟留学生中国文化认同度的核心关键。基于此,广西高校切实提高东盟学生对优秀传统中华文化认识的关键,要从教学入手,结合东盟留学生的心理认知规律和发展特点,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主旋律,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有效融入东盟留学生人才培养中,构建科学、系统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教育体系,帮助东盟留学生提升文化素养,培养其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一是要建立一套完善、科学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体系,根据东盟留学生的文化需求和学习模式,制定不同阶段的学习教育目标,分学段有序地对东盟留学生开展心理健康、价值观、文化传统、人际交流等模块化教育,从而让东盟留学生能够接受到系统的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二是以课堂教育为抓手,以建构主义学习观为指导,构建专业知识和传统文化知识学习系统,设计好专业课程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的教学内容,注重专业知识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的有效融合,教学内容既要深浅渐进,设置示意图、表格、动画等直观性教学内容,又要深入挖掘语言教学和阅读教学的文化知识点,强化东盟留学生的文化认同。三是要结合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生的感性认识,优化改进教学方法,适当增加一些教学互动、小组讨论和演示、影视观摩等,从而提高东盟留学生的跨文化适应水平和自我心理调适能力,增强东盟留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与理解。

(三)拓宽东盟留学生教育的文化传播渠道

拓宽东盟留学生教育的文化传播渠道是实现跨文化交际活动和增强文化认同的有效途径。基于此,广西高校要从校园文化构建的角度出发,探寻出不同文化体系的交汇点和共同处,拓宽东盟留学生教育的文化传播渠道,积极打造兼容并蓄的文化氛围,增强东盟留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感染力,缩减东盟留学生的文化距离。

一是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验教育活动为导向,积极开展留学生跳蚤市场、广西壮族“三月三”系列活动、“敬业好学”国学讲堂、传统文化月等实践教育活动,同时结合广西地方特色,开设富有广西民族文化特色的直观性、可感性和可操作性体验教育课程,如壮族赛龙舟、瑶族盘王五旗、侗族打油茶、白族三道茶等,进一步丰富东盟留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激发其思维和想象力,帮助东盟留学生真正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其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跨文化交际能力,有效促进东盟留学生融入中国文化,缩短从文化适应到文化认同的心理距离。二是要积极搭建东盟留学生和当地学生沟通交流实践平台,并通过东盟留学生和当地学生的互动交流,促进中华文化的传播和形成文化“共同体”。同时,从中国的角度出发,增强对东盟留学生的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意识,共同制定和完成东盟留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并在此基础上,为东盟留学生创建一个专业咨询平台,从专业知识和实践的角度阐述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使东盟留学生的职业目标与中国的文化环境相协调,进一步促进他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

(四)加强东盟留学生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

加强东盟留学生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是培养东盟留学生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保障。基于此,广西高校要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师资队伍建设,选择具有较高学术造诣,且具有一定管理水平的教师对东盟留学生进行教育培养,为东盟留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教学服务。

因此,可以有效地增强东盟留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适应性,进而培养东盟留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一是要提高东盟留学生教育师资队伍的社会地位,增加教师的成就感,形成尊师重教的社会氛围,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东盟各国的传播具有强有力的师资保障。二是完善东盟留学生教育师资队伍跨文化培训体系,要不断加强对教师的专项培训,培养其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各种元素深层内涵,打造更多具有影响力的中国文化符号。三是要学习掌握东盟各国的传统文化,重视教师跨文化教学能力的培养,提高教师的沟通能力、管理能力和服务能力等专业素养,并通过搭建师生交流平台,进一步促进师生有效沟通交流,推动东盟留学生在中国学习期间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和教育,进而使东盟留学生能更有效地学习、理解和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综合上述,高校在东盟留学生中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既是增强东盟留学生文化认同的重要载体,也是我们文化自信的生动体现。因此,广西高校要重点关注东盟留学生的文化认同问题,以文化人、以文育人,让东盟留学生全方位、多元化、多角度地认知和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将其培养成为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动推广中华文化的传播使者,从而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东盟留学生的影响力和认同感,进而实现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显著提升,以此更好地服务于国家“一带一路”发展要求。

猜你喜欢
中华文化跨文化留学生
让中华文化在海外华裔青少年心中“留根”
站在日本的讲台上传授中华文化
跨文化的儿童服饰课程初探
缘何“问道扶桑”?——留学生如是说
华侨图书馆将建海外漂流站 让中华文化传播海外
以中华文化促进两岸同胞心灵契合的路径思考
留学生的“捡”生活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The Significance of Achieving Effective Cross—cultureCommunication in Foreign Trade Busin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