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元市利州区草地贪夜蛾防控对策与思考

2021-12-01 15:07
四川农业科技 2021年2期
关键词:广元市夜蛾草地

王 玲

(四川省广元市利州区农技推广中心,四川 广元 628000)

草地贪夜蛾是一种适生区域广、迁飞能力强、繁殖能力高、暴食危害重、防控难度大的重大入侵害虫[1]。2019年1月首次在云南省江城县发现后[2],9个月时间快速扩散至26个省(区、市),累计发生总面积108万hm2,发现危害作物15种,其中为害玉米占比98.6%,甘蔗占比1.1%,为害其他作物占比0.3%,包括高粱、小麦、薏米、莪术、香蕉、花生、马铃薯、油菜、水稻、生姜、竹芋、辣椒和谷子[3],对我国粮食生产造成直接威胁。

广元市利州区位于四川盆地北部边缘,为四川、陕西、甘肃三省交汇处,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其玉米种植布局和气候条件对草地贪夜蛾发生有利,适宜草地贪夜蛾周年繁殖和迁飞过渡。广元市利州区2019年粮食播种面积1.75万hm2,玉米是当地的主要粮食作物,总产量为2.96万t。为打赢“虫口夺粮”攻坚战,广元市利州区2019年及时响应了一系列有效防控措施,草地贪夜蛾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未发生大面积蔓延扩散,保障了当地农业生产安全。

1 草地贪夜蛾发生情况

广元市利州区草地贪夜蛾于2019年6月23日在宝轮镇石桥村首次发现草地贪夜蛾,主要为2~4龄幼虫,发生面积为13.3hm2,虫口密度10头/百株。草地贪夜蛾迅速扩散至全区鲜食玉米和饲用玉米上,并相继发现在宝轮镇爱国村、赤化镇、龙潭乡、工农镇、荣山镇、大石镇、杨家岩、河西、上西和回龙河街道10个乡镇,截止2019年8月底,累计发生面积为447.3hm2,主要发生在龙潭乡,宝轮镇、工农镇和赤化镇。根据田间危害情况调查,大部分地区草地贪夜蛾以为害玉米心叶为主,虫株率最低6%,最高40%,平均虫株率达16%,危害程度明显重于玉米其他害虫。

2 草地贪夜蛾防控主要措施

2.1 加大组织领导力度

坚持政府主导、属地管理,上下联动、分区负责、统防统治、群防群治的工作原则。制定全区草地贪夜蛾应急防控预案,成立了防控工作领导小组,落实“政府主导、属地负责、部门协同、联防联控”工作机制,强化责任意识和督导检查,确保防控工作全面、有序开展。

2.2 做好虫情监测预警

按照构建省市区三级病虫监测网络体系的要求,全区设置30个病虫监测点,实现了病虫监测网全覆盖。各乡镇(街道)农业技术推广站工作人员、驻村农技员和群众测报员开展拉网式排查,切实做到乡不漏村、村不漏社、社不漏户、户不漏田,全面掌握虫情动态。

2.3 严格落实虫情报告制度

按照农业农村部、省农业农村厅要求,通过“全国农作物重大病虫害数字化监测预警系统”及时准确填报虫情,确保信息畅通,实时共享。严格信息报送制度,实行日报告制度、零报告制度,每天上报当天虫害发生情况。

2.4 全力做好统防统治工作

充分做好农药、器械等防控物资和人员准备。按实施“治早治小”策略,抓住1~3龄幼虫最佳用药窗口期。重点做好迁入成虫的理化诱控和3龄前的幼虫防治,压低虫源基数,减轻中后期防控压力。一旦发现虫口密度高、发生程度重的区域,立即在该发生区域2倍范围采取专业化统防统治+群防群治,大机带小机的模式,进行应急防控,确保快速控制扩散威胁,不造成大面积成灾。

2.5 强化科普宣传全覆盖

强化正面宣传引导,普及草地贪夜蛾识别和防控基本知识。组织举办培训班20场次,培训人数累计1153人。编印识别挂图5000张和防治手册200册,乡镇、行政村和农药经营门店全覆盖。客观宣传草地贪夜蛾发生危害情况,及时宣传防控工作成效,消除农民群众“恐虫心理”,增强可防可控信心。

2.6 确保防控物资落实到位

积极统筹中央财政救灾资金、省级财政救灾资金,各县区地方财政自筹资金,用于草地贪夜蛾专项监测和防控工作开展。强化督促检查指导,对各乡镇(街道)草地贪夜蛾发生情况进行普查和防控指导,检查对草地贪夜蛾应急防控工作效果。

3 防控应用情况

利州区草地贪夜蛾统防统治面积累计897.67hm2,防治面积为发生面积的2倍。使用统筹防治经费35.8万元,其中省级救灾资金3.9万元,利州区农业农村局病虫防治金费10万元,各乡镇人民政府出资21.9万元。截止2019年10月,全区草地贪夜蛾发生区域防控处置率达100%,已收获玉米危害损失率在4%以下,未在玉米以外的其它作物上发生危害,未发生大面积蔓延扩散,将危害损失降低到了经济阈值以内。根据2019年11月全区范围的草地贪夜蛾虫情普查,未发现草地贪夜蛾新发区域,并且水稻、玉米、高粱、烟叶已收获田块土壤中未发现草地贪夜蛾蛹,油菜、小麦、甘蔗、蔬菜、茶叶等作物上均未发现草地贪夜蛾,因此成功解除了草地贪夜蛾对2021年玉米的生产威胁。

4 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4.1 强化群众认识到位

广元市利州区各乡镇工作人员少,技术力量较薄弱,对新入侵害虫草地贪夜蛾认识不到位,造成草地贪夜蛾普查和监测盲区。虽然农业部门多次组织培训班和发放宣传册,但不少群众对草地贪夜蛾的认识仍然不充分,缺少主动防治的积极性。其次,部分群众未能正确认识到草地贪夜蛾的可防可控性,产生一定的“恐虫心理”。因此应继续强化技术培训和指导,消除群众顾虑,提高工作人员专业水平。

4.2 增加高效施药器械配置

草地贪夜蛾幼虫极具隐蔽性,加大了防控难度。草地贪夜蛾低龄幼虫辨识度不高,难以与玉米其他害虫区分。草地贪夜蛾幼虫大多钻入玉米心叶、穗子和玉米里啃食,难以发现。玉米心叶期是防控草地贪夜蛾的关键期,需要对准喇叭口精准点施。玉米喇叭期后草地贪夜蛾更加的隐蔽,玉米愈发高大,加大了常规施药难度和用药量。因此需要使用高效喷雾机和植保无人机等新型高效器械,提高防治效果。广元市利州区新型植保器械数量不足,若草地贪夜蛾大面积爆发,将制约防控进度和效果。

4.3 加大经费支持力度

救灾资金到位较慢,地方财政困难,统筹应急防控经费较少。当前四川省内外草地贪夜蛾虫源基数高,气候条件适宜草地贪夜蛾周年繁殖,防控草地贪夜蛾将会是长期战,应多渠道争取财政支持建立高效的监测和防控体系,确保草地贪夜蛾虫情早发现早防控,确保粮食生产安全。

4.4 完善综合防控措施

利州区主要采用化学防控和统防统治方法,取得了较好的防治效果。为了达到防控常态化和长效性,减少农药使用量,保障粮食生产安全,推广使用综合防控措施。一是种植抗性品种,合理间作植物规避害虫,吸引天敌;二是利用性诱、食诱和灯光诱集等方式监测和诱杀成虫,做到早发现早防治,减少虫口基数;三是保护和利用草地贪夜蛾天敌实现防治可持续性;四是筛选高效、低毒、低残留防治药剂,做好应急防控。

5 结语

草地贪夜蛾对农业生产造成巨大威胁,广元市利州区时刻关注草地贪夜蛾动态信息。2019年6月23日在广元市利州区首次发现草地贪夜蛾后,及时进行全覆盖的监测普查工作,制定了草地贪夜蛾应急防控统防统治方案,启动响应相关的防控措施,取得了良好的防控效果。

草地贪夜蛾防控过程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比如防控压力大、资金不足和群众认识不到位等,在今后的防治工作中,需要进一步提升和协调,以便草地贪夜蛾大面积暴发时及时应对,减少损失。

猜你喜欢
广元市夜蛾草地
冷藏条件对夜蛾黑卵蜂繁育的影响
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广元市市长邹自景 积极探索革命老区乡村振兴路径
第七讲 草地贪夜蛾的迁飞及监测预警
忻府区: 开展草地贪夜蛾监测员培训会
广元市体育社会组织现状调查与分析
Laughing song
草地
广元市一副市长被“双开”
一片草地的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