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中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

2021-12-01 15:42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房村镇尚王小学杨永久
数学大世界 2021年3期
关键词:数感长方体计算能力

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房村镇尚王小学 杨永久

在新课程改革深入发展的背景下,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成为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这给广大教师的教育工作提出了挑战。从学生的角度来看,核心素养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重要前提,但对于心智尚未成熟的小学生而言,掌握核心素养存在一定困难。为此,教师必须要进一步做好对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借助生活内容、数学游戏来完成教学模式创新,由此实现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目标。

一、借助趣味游戏,强化基础数感

数感是小学数学教育中最基础的核心素养内容,其是指学生对数学知识的一种直观感觉和反应,每个人都拥有数感,但不同人的数感存在差别,数学教师要结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采取有效措施,做好对学生的数感培养。

例如,在进行《千克与克》的教学时,为了培养学生的数感,我就为他们设计了称重游戏。游戏中,我会为学生准备一杆秤和若干水果,学生先用手去感受苹果、橘子的重量,并猜猜手中的这个苹果大概有多重,之后用秤对水果重量进行测量,通过学生猜测结果与实际结果的测量,让学生产生一种基础性认知。经过反复进行该游戏,学生就能够逐渐对一个苹果的大概重量产生认知,并能够通过对苹果的观察判断其重量,进而形成两个苹果大约重500 克的认知,学生的数感由此得以建立。又如,在完成《厘米和米》一课的学习时,我就为他们设计了用身上的尺去测量物体的游戏。在游戏中,我先让学生了解什么是一拃、一拳、一臂、一步,并分别测量这些对应的长度,之后,我让他们用身体上的尺去测量书桌、盒子等物体的长度,并根据自己之前所掌握的知识预估这个物体具体的尺寸,让学生对长度有一个基本认知,由此来实现对他们的数感培养,为他们数学核心素养构建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运用信息技术,培养空间概念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启蒙知识的设计不仅包括计算,还有几何。然而,由于小学生的心智尚未成熟,所以他们缺少基础的空间逻辑思维,这会让他们在几何知识学习时遇到困难。为了帮助学生完成对几何知识的有效学习,教师必须要进一步做好对学生空间概念的培养。

例如,在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这部分内容时,由于学生对立体图形知识较为陌生,同时空间逻辑思维能力薄弱,所以他们并不能有效完成对知识的理解。于是,我运用信息技术对长方体进行展示,让学生能够全方位无死角地进行观察,了解长方体是由六个面构成,之后,我将长方体6 个面分别用数字进行标注,然后将其拆分成连在一起的一个平面图形,让学生观察长方体6 个面的位置,让他们更好地理解长方体中各个面之间的关系,由此来构建基础空间概念。除此之外,我还给学生准备了白纸板,让他们根据自己所掌握的知识测量并制作出一个长方体纸盒,让他们有机会将学习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由此促进学生空间思维能力的提升。

三、模拟生活情境,锻炼计算能力

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知识体系中最关键的核心素养,为了保证学生拥有良好的计算能力,我们必须要通过模拟生活情境来锻炼学生的计算能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例如,在学习了《小数乘法和除法》一课后,我就模拟了超市购物情境,让学生到超市去购买不同的物品,例如5 支铅笔、6 块橡皮等,在超市中每一件商品的单价都是小数,即1.5 元、0.8 元等。之后,我让学生计算自己购买物品需要支付多少钱,并核对自己计算结果与实际支付价格是否一致,由此借助生活情境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在小学数学实践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需要教师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为学生构建高质量的数学课堂。在数学活动开展中,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活动,通过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培养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使自己的教学工作能够与学生的学习需求保持一致,让学生可以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快乐,理解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关键意义,从而进一步实现对学习动力的激发,让学生在不断的学习、探究和应用过程中形成数学核心素养。

猜你喜欢
数感长方体计算能力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
浅谈构建数学模型,建立千以内数的数感
厘清算理,提高学生计算能力
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学生数感的培养
小学生计算能力的提高策略
拆拼长方体
拆拼长方体
探究组合长方体的最小表面积
浅谈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
抓不变量巧解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