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阶段要重视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培养

2021-12-01 15:42重庆市巴南区珠江城小学校
数学大世界 2021年3期
关键词:糕点图形微课

重庆市巴南区珠江城小学校 陈 俞

小学阶段,学生的数学水平普遍较低,这和学生自身的认知能力、学习习惯有关,也和我们的数学教学策略有关。在新课标要求下,小学数学教育更加强调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一、开展富有趣味性的微课翻转教学

数学教学中,让学生感受数学的乐趣,愿意积极主动地学数学,这是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前提条件。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也就很难产生学习的动力。围绕学科兴趣的激发进行微课翻转教学,这是建立在兴趣基础上的微课教学模式。

比如,在“图形的运动”教学中,老师用一套非常好玩的魔术尺进行演示,让学生看到当笔尖在一定区域内按照特定轨迹运动的时候会形成非常神奇的图案,这就是图形的运动,它让线条变成了精致的图形,启迪了学生的兴趣。在此基础上,老师通过微课的方式,向学生解读展示了图形运动的规律和特征。学生能看到一个图形进行旋转、翻折、平移所产生的不同的效果,看到图形和数字之间有着非常奇妙的关系。图形是具象的,旋转的角度或者平移的数据是抽象的,当具象的图形和抽象的数字相结合,产生的变化令人意想不到。这样的微课教学模式形式新颖,体验有趣,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理想途径。

二、进行情境式的任务教学

情境式的任务教学是通过构建情境的方式激励学生主动思考探究、完成任务的过程,它让学生从被动学习数学转变为主动思考探究。

比如,在学习“分数”这方面知识的时候,老师提出以下情境故事:“糕点铺新制作的一批糕点总重量在10 斤左右。因为员工疏忽,这批糕点的形状制作得并不美观,所以店家决定打半价售卖,由店里的员工内购,但是只能平均分配。已知这种糕点的定价为25 元一斤,店里原本有3 个人想要,但是有一位员工想给自己的朋友带一份,所以,最后有四人来分糕点。那么,每个人要分得多少糕点?要花多少钱呢?如果再增加一名员工或者再减少一名员工,又该如何分配这些糕点呢?”在这个情境中,老师要求学生现场演示,而不是直接列出算式进行解题。在这样的情境式任务教学中,得出答案并不是主要目的,让学生演示情境,锻炼日常生活中的解题能力才是重点。老师选出几名同学围绕这个题目进行情境演示,通过这样的方式,大家围绕糕点的价格和人均配重进行了灵活的计算,对分数等方面的知识点也有了更好的理解。情境教学的应用,锻炼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想象力,也让学生学会了从生活视角看待数学,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这对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强化数学学习能力有积极作用。

三、发展小组合作学习

小组合作是提高学生数学思维能力、拓展学生学习视角的有效途径。在小组合作教学中,学生之间通过小组互动的方式对数学知识进行思考探究,相互提出意见并进行论证,这对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有很好的帮助。

比如,在“巧用多边形”的趣味数学探究活动中,老师在纸上画了10cm×10cm 的正方形框作为填充区,然后给出3cm×3cm、4cm×2cm 的几种图形以及几个边长为3cm 的等边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等等,让学生在活动区域内进行拼接。哪个小组拼接的图案最完整无暇,哪个小组就得分最高。在这样的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是灵活多变的,每个学生的想法不同,得到的拼接效果也不一样。相比学生独立学习数学知识,小组合作的方式对于改善课堂气氛、调整学习思维、提高学习能力有很好的帮助。

数学学科教学中,进行学习能力的培养是一个新的任务,它是数学教学从解题能力培养向学习能力培养的积极转型,是对学生负责、对数学学科负责的表现。教育工作者要充分考虑小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学习习惯,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让学生真正做到爱学习、会学习,学有所得,学有所用。

猜你喜欢
糕点图形微课
“广府好礼”广式糕点礼盒包装设计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导入微课
微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反思
微课在初中英语课后作业中的应用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糕点世界的小偷
小小糕点师
美味的糕点
分图形
找图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