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小学数学基于问题解决的深度学习模式

2021-12-01 15:42福建省福州市平潭城东小学林惠芳
数学大世界 2021年3期
关键词:深度题目数学

福建省福州市平潭城东小学 林惠芳

新课改提出了“深度学习”的教育理念,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也要必须给予重视,适当摒弃传统的教学观念,积极创新教学模式,基于问题解决全面推进“深度学习”,坚持一切教学活动均以学生为中心,从不同的角度激发学生的问题解决兴趣,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获得高效学习。

一、“问题解决”与“深度学习”概述

首先,以“问题解决”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指的是以问题为基础引导学生思考,使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这种教学方法可以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且凸显课程教学的中心与重点,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良好的数学能力。

其次,“深度学习”,顾名思义,就是深层次的学习,指的是教师通过有效的教学手段带领学生实现超越表层的知识学习,从而进入知识内在的逻辑形式和意义领域,深度挖掘潜在的知识内涵,完整实现课堂教学的价值,其对于学生的健康发展来说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以问题解决为指导的深度学习模式的构建

对于深度学习的实施,教师需要从多个方面着手,结合实际教学内容创新教学设计,合理设计问题内容,利用问题来激发学生的思考兴趣,调动学生的探究积极性,促进学生数学思维品质的提升。

1.利用问题设计课堂导入

对小学数学教学,课堂导入十分重要。教师在讲授新课的时候,可以合理应用旧知导出新知,灵活设计问题,通过问题的引入,组织学生在温习已学的旧知识的基础上,准确找到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为深度学习打下基础。

例如,学习“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相关知识点的时候,教师可以设计如下问题进行课堂导入:

首先提出问题:大家回忆一下之前学过的“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的相关知识,计算一下2+58 等于多少呢?(学生:等于60)

再次提出问题:继续思考一下,如果将这道题目改编为200+5800=?你可以计算出结果吗?(很多学生表示犹豫)

最后问题引导:请你结合之前学过的100 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说说这道题目有什么特点?

通过这样的问题导入,把“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同“100 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两部分知识充分结合在了一起,既巩固了旧知识,同时也实现了新知导入,为接下来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其提出问题让学生自行解决,不如引导学生自主发现问题,这样效果更好,这样可以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激发其探究的欲望。

例如,在学习“认识图形”一课的时候,会涉及很多图形的认识和学习。对此,教师可以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认真观察,积极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大胆质疑,然后教师带领学生对于质疑的问题进行深入探索,帮助他们寻找答案。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让学生在观察中自主发现问题,不仅实现了深度学习,更有助于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提升。

3.构建与学生认知冲突的问题

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适当提出一些与学生原有认知有冲突的问题,通过这样新奇的问题来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并在此基础上调动学生深入探究的积极性。

例如,在学习“混合运算”相关内容的时候,在学生掌握了混合运算的方法之后,教师可以为其布置一些可以运用简便算法的题目,组织学生进行练习。在此过程中很多学生都按照传统的方法计算题目,这时教师便可以展示一下自己的“绝技”——简便算法,以此来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这一操作吸引了很多学生的好奇心,纷纷表示想要学习,教师便可以展开知识的拓展和延伸,为学生讲解其中的规律和技巧。

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来调动其思考积极性,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和数学能力。

总而言之,对于小学数学教学来说,深度学习的开展十分重要,它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教师应结合实际情况优化教学内容,创新教学设计,丰富教学内容,积极开展多元化的课堂活动,结合实际需要采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实现深度学习,最终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强化和学习能力的提升。

猜你喜欢
深度题目数学
四增四减 深度推进
深度思考之不等式
唐朝“高考”的诗歌题目
本期练习类题目参考答案及提示
简约教学 深度学习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追根求源
错在哪里
深度挖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