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劳动育人的三重维度

2021-12-01 23:29汪家琪闫伟奇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21年6期
关键词:劳动育人教育

汪家琪,闫伟奇

(1.吉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吉林长春130000;2.东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吉林长春130117)

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历史节点,习近平总书记立足新的历史方位,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为议题,对开展劳动教育提出一系列科学论述。在2018年9月10日的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指出:“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最崇高、最伟大、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充分体现党和国家对劳动教育事业的极度重视,为高校开展劳动育人事业提出了崭新课题,是新时代开展劳动教育的理论遵循。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就进一步加强大中小学劳动教育,坚持立德树人,贯彻“五育”并举,培养理论与实践结合、学用一致的时代新人进行了系统设计和全面部署。

一、追溯:新时代劳动育人的理论生成

新时代的劳动育人事业并非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其经过不同历史阶段的发展,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以及中国共产党育人理念之精华,蕴含着丰富的理论因子。

(一)坚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底色

中华传统劳动思想及实践为劳动育人奠定了浓厚的传统劳动文化底色,是当今开展劳动教育的历史沉淀。中华民族以勤劳著称,勤俭节约是我国传统美德,我们从古至今保有热爱劳动的国民意识,重视实干作用。“赖其力者生,不赖其力者不生。”(《墨子·非乐(上)》)墨子认为劳动创造物质财富,并首次提出将知识和生产实践相结合的主张。“如无闻见,则无所状。”(《论衡·实知》)王允提出实践的重要性,主张实践是获得知识与经验的重要途径。唐朝,职业教育获得巨大发展,各式各类技术学校将书本知识付诸实践,提升了劳动实践的地位。明末清初时期,以顾炎武、魏源、黄宗羲为代表的有识之士将实学推崇为社会主流思潮,力推“经世致用”之学,提倡教育结合劳动实践,认为劳动能促进当时的社会经济发展,对人具有一定教化作用。1912 年,蔡元培提出实利主义教育,认为教育应寓于“树艺、烹饪、裁缝及金、木、土、工中”,[1]培养了一批实用人才,使得教育与生产劳动的结合更加密切。随后一段时期,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得到知识分子的广泛关注,兴起各种社会思潮,包括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以及梁漱溟的平民教育思想等,均重视培养农工商业的劳动人才,以“养成劳动习惯,增高生产技能,养成职业技能”为目标,[2]使学生有机会投入实际劳动中,锻炼劳动技能。

(二)承载马克思主义劳动理论本色

劳动是人类生存的基础,也是社会关系形成与发展的前提,更是人自身发展的决定性要素。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思想是马克思教育思想的重要部分,是劳动教育奠定理论基础的核心范畴。马克思在了解社会发展规律的前提下指出,社会化大工业的飞速发展对未来的教育以及科学技术将提出更高要求,只有把教育和生产劳动相结合才能使双方达到科学技术发展需要的高度,基于此判断:“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劳动将和教育相结合,从而保证多方面的技术训练和科学教育的基础”,[3]能使青年快速熟悉整个生产系统,摆脱因固定岗位造成的发展限制和思维定式,从片面人转变为凭借自身兴趣、才能去自愿选择岗位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人。正是站在这个角度上,马克思认定:“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更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4]恩格斯认为劳动是“整个人类生活的第一个基本条件,而且达到这样的程度,以致我们在某种意义上不得不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5]马克思、恩格斯根据当时所处的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的实际,批判继承前人的理论见解,赋予自身主张思想的理论内核,使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思想彰显科学性,为劳动教育理论的形成奠定了本色基调。

(三)彰显中国共产党育人特色

中国共产党致力于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接班人与建设者。劳动教育经过不同阶段发展,思想与实践不断推进,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育人特色。毛泽东关于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思想为我国开展劳动教育奠定了历史基调。改革开放后,劳动教育与技术相结合成为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环节。邓小平指出:“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科学与生产的关系越来越密切。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越来越显示出巨大的作用”,[6]为当时经济与教育发展提供了新思路。江泽民指出,“教育同经济、科技、社会实践越来越紧密的结合,正在成为推动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7]强调社会实践在劳动教育的地位,要求各级各类学校改进教育方式,深化教育实践,培养知行统一的优秀青年。胡锦涛从公民劳动行规范的角度提出“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等社会主义荣辱观,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社会形成了劳动光荣、艰苦奋斗的良好风气。进入21世纪,我国主要矛盾发生变化,科技创新不断涌现,传统劳动形态已无法适应当今需要。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要“引导广大人民群众树立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的理念,让劳动光荣、创造伟大成为铿锵的时代强音”,[8]实现传统劳动与知识型、技术型等创新劳动的深度融合,使劳动教育思想与实践得到双重推进。

二、引领:劳动育人的价值主题

劳动育人作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的必要途径,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相契合,以劳动为育人手段有助于促进高校立德树人使命的实现。

(一)正心:树立劳动观念

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是学生融入社会,健康发展的基础。劳动观念是构成人的思维意识、道德品质的重要方面,蕴含着鲜明的价值取向,表现为对待他人劳动以及对劳动本身的认知态度,影响学生在劳动过程中的实际行为。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大众的思想日益多元化,学生的劳动价值取向呈现功利性,对体力劳动和体力劳动者的认识存在偏差,显现出以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为标准划分社会地位的劳动观念表征。部分学生不珍惜他人劳动成果、劳动意识薄弱、劳动技能欠缺,影响自身素质的提升,消解培养合格社会主义建设者的成效,这些问题使得当今高校开展劳动教育的价值尤为凸显。“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高校劳动育人应在思想认知上先人一步,使学生知晓劳动创造财富,劳动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理论问题,避免价值观念的庸俗化,获得劳动知识,增强劳动智慧。只有热爱,才能成就。在正确的劳动观念指引下,学生步入社会后能热爱自身劳动岗位,发挥劳动精神,尊重他人劳动成果,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的勤劳美德,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自觉纪律以及意志与性格等,让学生成为知行统一的主体,培育和铸就有责任感和使命感的新时代卓越青年。

(二)立德:塑造劳动品格

劳动作为人类的存在方式,衍生了以人为中心的社会关系,人们通过相互的交流、合作而树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劳动育人蕴含崇善的价值判断,“善是一切事物所求的目的,善既是存在于宇宙之中的万物的原因,又是存在于人自身、人的心灵中的一种能力,也就是人的德行。”[9]从人与社会的关系出发,劳动育人有助于学生树立爱国爱民的大德。劳动的教育力量之发挥,在于从教育的角度来组织和开展劳动实践活动,使劳动既作为教育的手段也成为教育的内容,以确保劳动成为劳动教育。[10]学生在真实劳动中能亲身体会劳动者的辛苦付出,以此激发劳动热情,树立热爱祖国、为人民服务的大德格局,树立大局意识。站在人与人交往的角度,德行是检验自身行为是否给别人带来消极影响的重要准则。劳动育人能使学生在公共的劳动场域中,懂得尊重劳动者及其劳动成果,树文明礼貌、遵纪守法之公德,在某种程度上能够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对于自身而言,学生通过劳动实践能深刻地体会劳动的艰辛,塑造吃苦耐劳的品格,远离新旧价值观并存所带来的空虚感和迷茫感,反对一切贪图享乐、不劳而获的错误思潮,自觉提升自身劳动技能,养成慎思笃行、勤学苦干、严于律己的良好私德。

(三)树人:练就劳动技能

劳动具有综合育人功能,在其他四育中居于基础性地位。“劳动联结着人类已知的与未知的、感性的与理性的、机体的与认知的、身体的与大脑的、理智的与情感的等人的全面发展内容,劳动在人的全面发展中具有统领意义”,[11]劳动作为一切社会关系的媒介,使人凭借劳动技能生产劳动产品,与他人进行交换满足自身需要,建构以自我为中心的社会关系,使个体练就劳动技能,锻炼健康体魄,开拓思维,实现以劳促智、以劳强体。个体在劳动过程发扬工匠精神,在钻研和奉献中锻造劳动品格,实现道德升华。人在劳动过程中获得的劳动成果能使自身获得成就感与归属感,产生美的愉悦,达到自由、快乐的状态,以此美化心灵,陶冶情操,养成尊重劳动、崇尚劳动,乐于劳动的精神。熟悉掌握劳动技能是学生步入社会,适应“社会人”角色的必要条件,个体具备劳动技能才能为今后职业生活打下坚实基础,在与他人交往中促进自身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三、路向:劳动育人的路径探新

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直接决定着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新时代劳动教育受到党和国家的愈发重视,再次成为当今我国教育事业领域的重点,进行劳动育人的路径探新,有利于提升劳动教育事业质量效度。

(一)注重规范性,加强教育制度保障

开展新时代劳动育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从顶层设计谋布局,通过政策、制度的建立凸显劳动育人的重要地位,规范引领劳动育人的展开方向,保障劳动育人的真正落实。各级党委应充分发挥引领作用,对劳动育人的方向、内容、课程设计等做出系统部署,积极督促地方各类学校落实劳动育人方针。高校作为劳动育人的主阵地,理应按照政府的政策要求和实施细则,结合本校具体情况制定详实的劳动育人专项计划,建立严实规章制度,使劳动育人落到实处,掷地有声。政府应联合学校建立劳动育人的有效机制,将劳动育人事业长期纳入人才培养计划中,分阶段、分年级,因地制宜地实施。要通过建立清晰的责任主体划分机制,保证劳动育人的科学高效运行。要加大对劳动育人的资金、人才资源支持力度,保障资源配备充实,为劳动育人的顺利进行提供坚实基础,夯实育人效果。要注重建立劳动育人考核机制,将各个培养环节成果载入成长档案,追踪学生发展状况,赋予劳动育人长期性、科学性、规范性,形成劳动育人的制度保障,夯实劳动育人效果。

(二)提升衔接度,构建大中小学一体化课程

构建大中小学环环相扣的劳动教育课程,能有效衔接不同年级学生劳动素养的培养内容,对学生的劳动观念、技能及品质的稳固培养具有重要意义。伴随劳动教育在立德树人和创新型人才培养中地位的提升,构建劳动教育大中小学一体化课程首先要明确方向性,各级各类学校要明确劳动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在与他人的劳动合作中养成社会责任感,启迪心灵、感悟生活真谛,立报国志,投报国行。在共同方向指引下,劳动教育课程要依据各学段学生的认知、接受能力进行相互衔接、整体一贯地进行科学的设计。在基础教育阶段,劳动课程应注重对小学生的启蒙式教育,要通过开展日常生活劳动,培养小学生的劳动意识,使其养成个人劳动习惯,实现劳动自理。针对初中生应设置劳动技能课程,组织生产性劳动,赋予课程实操性,以此巩固劳动习惯,实现学生的劳动自主。高中时期,劳动课程要与志愿服务活动相结合,学校要组织学生参与公益劳动、社区服务,使学生养成为他人、为社会的劳动品质。高等教育阶段,要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设立劳动与创新创业课程,通过必修课与选修课相结合的方式鼓励大学生实现创新型、技术型劳动,要为大学生积极提供创新劳动的政策、资源支持,保障大学生创新劳动成果,实现劳动自强。

(三)增强向心力,充分挖掘校内外资源

充分挖掘校内外资源能集中各自优势,增强劳动教育工作运转的向心力,增强实效性。校园是劳动教育理念实施的前沿阵地,对学生的劳动价值观与行为养成有重要导向作用。学校要注重劳动课程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的融合渗透,挖掘各学科课程教学中的劳动教育资源,发挥学科的隐性劳动教育功能,形成“五育并举”的整体育人格局。各科教师要借助自身学科特点与优势,适时将课堂内容与劳动有机融合,促进学科间的和谐发展。教师在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过程中,应改变和突破知识传授之“形”而达到“精神”与“灵魂”的交融境界,完成从“形”到“神”的升华,从而塑造学生有理想信念、道德情操与仁爱之心的健康人格。[12]学校要充分运用校园显性资源。譬如,在教学楼前竖立劳模雕像,或开设劳动模范专栏校报、悬挂弘扬工匠精神的宣传标语,彰显尊重劳动的校园文化底蕴。要定期举办校园文化主题活动,发挥隐性资源功能。通过组织开展劳动技能比拼大赛,调动学生参与意识,吸引其劳动兴趣。借助微信公众号平台宣扬劳动模范事迹,举行主题征文活动或主题班会,鼓励学生谈感想,讲收获,启迪学生心灵。学校要注重达成与外界的合作,联合家庭、社会共同以劳育人。发挥家庭教育本位优势,父母要及时对孩子进行劳动观念的正向引导,使其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从细微小事培养孩子的劳动习惯,使孩子形成对家庭的责任感,升华为对国家、对社会的担当意识。学校要借助社会资源,为学生争取劳动实践岗位,促使学生在挥洒汗水中增强体魄、锻造劳动技能与品质,通过联合社会企业开展公益性活动,发扬劳动奉献精神,塑造学生健康和谐人格。

四、结语

劳动育人承载着中国共产党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育人使命。在新时代土壤中,学校作为培养人才的主阵地,开展劳动育人具有明确的价值导向性,必须要夯实理论基础,积极响应时代感召以彰显劳动育人的鲜明主题,让学生从心底里迸发出对劳动的热爱,在走向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时代,为共享社会的实现提供道德和精神支撑,为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进而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坚强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高校要探索多方路径,构建全面立体的教育图景,引导青年确定人生目标,使青年在劳动过程中释放能量,展现个性才华,彰显青春色彩,成长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社会主义时代新人。

猜你喜欢
劳动育人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题解教育『三问』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我们都是CEO”育人模式简介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热爱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