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借现代信息技术 提高课堂识字效率

2021-12-02 14:41广东省江门市江海区礼乐街道新民小学伍顺燕
青年心理 2021年4期
关键词:生字识字汉字

广东省江门市江海区礼乐街道新民小学 伍顺燕

识字教学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也是最枯燥乏味的教学内容之一。对于六七岁的孩子来说,每个汉字都是一个抽象的符号,“按部就班”和“死记硬抄”是行不通的。识字教学关系到小学生的语文基础能力培养,《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要求课堂教学需要根植现代教育革新理念,利用现代电子技术来辅助识字教学,从而使教学活动变得更加高效。在教学实践中,我尝试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整合课堂教学资源,探索信息技术与低年级识字课堂教学深度融合的应用路径,落实课程教学目标,使其成为识字教学的得力助手。

一、云课堂奏识字预习的序曲,生成生字重点

预习既能让学生扫除识字障碍,也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在现实教学中,限于课堂教学时间有限和检查预习手段单一,预习效果收效甚微。借助信息技术优化识字预习活动,将识字教学活动牢牢定位在学上,学生学先于教,符合以教定学的教学理念。信息技术的助力能大大提升预习的有效性,云课堂的加入既拓宽识字渠道,更能生成识字重点,让课堂教学立足学情而展开。

在教学中,我利用QQ群、微信班群发布课堂的生字学习资源,用信息技术筛选高质课程资源搭建符合自己班级的智慧云课堂。课前让学生跟读音频学习生字词,在同步班级APP发布课文跟读配音等趣味预习作业,附上批改打分功能生成分数榜。生成生字重点关键在于自学效果的及时有效反馈,我在课前及时为学生的预习作业打分,表彰优质录音作业,让学生互相启迪,即时纠错。我根据预习作业打分结果重点学习易错字,避免重复学习,自动生成生字重点,未教先学,体现了尊重个体的差异化学习。

二、电教媒体建多维识字情境,呈现灵动课堂

教育信息技术因其直观性符合低年级学生形象思维的认知规律,恰当运用电教媒体打造全方位情境课堂,以情感为着力点再现汉字演变过程,借助信息技术增强情境体验与字音、形、义之间的渗透力,促使学生感知文字蕴藏的文化价值,让识字课堂灵动起来。

(一)为字添声,营造语境

低年级学生刚接触拼音和汉字,对拼音发音方法掌握不牢固。教师可应用信息技术的音频、动画等多样呈现方式直观演示,调动学生感官,营造积极互动的悦读氛围,让学生在畅说、赛读的课堂情境中识字正音。课堂上,我经常播放生字和拼音的正确读音,替文字发声,用动画人物带动学生跟读,设计藏字辨音识字游戏帮助学生掌握汉字发音规律。如在《树之歌》一课中,我先投影文中不同树木的图片,激发学生看图识字的兴趣,随即播放音频和生字,标注拼音辅助发音,创设生字捉迷藏的游戏情景,让学生听音辨字,我随机纠正读音。有了多媒体的辅助,让学生有不同的方式把音读准,如带拼音读、去掉拼音读、一字开花词中读、句中读、文中读。只要鼠标轻轻一点,课件迅速变化,学生读不停口,很快掌握正确的读音。

(二)化字为画,变形识字

低年级学生识字偏向于具体感知的识字材料,如倾向实物的“目”“日”等,随着汉字长期演变,汉字变成抽象符号,儿童识字后期接触的大量会意字和形声字越来越抽象,无法和实物联系,于是字形学习成为识字的难点。利用多媒体化字为“画”,让课堂识字变成文化价值的探索之旅,使课堂教学精彩纷呈。我以“六书”为识字理论指导,在课堂融合信息技术有机展现汉字演化过程,让难懂的生字变成一幅画,观其演变进程感受文化价值,拉近与汉字的情感距离,主动识字。如学习“孝”字,我用flash动画演示“孝”字演变过程,学生直观看到“孝”从“”演化为今天的楷书 “孝”。从甲骨文中看到“孝”就好像是一个小孩用头搀扶长着长发的驼背老人,斜为拐杖,字形悟字理,“孝”就是孝敬老人,这样直观的字形示意图能加深识字印象。课件的部件变体演示功能,适用于“字族文识字法”,对熟字增删部件,以一带多,增加识字量。如学习“辨”字,可将字形部件换一换,区分学习“瓣”“辩”“辫”字,集中辨认形近字,提高识字正确率。

(三)随景识字,字形藏理

字形通字义,随景辨字形能加深学生对字义的理解,识字课堂的情境创设有赖于信息技术的支撑。电教媒体为课堂教学插上想象的翅膀,把汉字活化为一段段故事和学生熟悉的场景,让字词“动”起来,课堂摇身变成趣味十足的故事会。如在教学“休”字时,我结合视频动画为学生讲故事:一位农民头顶烈日在田间耕作,他累得大汗淋漓,放下锄头走到路边的树荫下,依靠着树干歇息。学生听了这个故事,自然就明白“人木休”的意思了。词语在课件中“动”起来,也能调动学生参与到识字课堂中,实现人机互动。学生学习“看”字,我让学生模仿孙悟空动作演示片段:右手反扣在眼睛上,就像孙悟空一样看向远方。学生跟随比动作,“手目看”的含义就深深烙在脑海里。

俗话说学文如积沙,识字重在积累,扩大识字量需要在生活中习得,而信息技术打破课堂教学空间,融通生活了解词义。学习与生活日常相关的词语,可以利用信息技术集成生活主题学习展,重现学生身边熟悉的景物,联系生活识字,为课堂教学注入活力。如学习《中国美食》这课时,我让学生拍摄父母烹饪的美食,附上菜名和烹饪方法,我收集照片,编辑成电子班级相册,在课堂上播放汇报。

三、信息技术与传统教学融合,共写汉字之美

指导书写是低年段识字的重点,执笔姿势和运笔方法一直是写字教学中的难点。古人说过:“字无百日工。”它需要扎扎实实、毫不松懈地坚持,需要有一个较长的时间严格训练。正是因为写字教学的难度大,训练时间长而且比较单调枯燥,所以导致了学生不愿意学的局面。

信息化技术要服务教学目的,选择适当介入时机,与传统教学方式融合,通过多媒体技术绘制执笔姿势图,并运用电脑和数码电视连接技术,将其从各个侧面在电视大屏幕上加以演示。教师既能发挥仿写主导作用又能运用信息技术适时辅助,以发挥最佳教学效果。

教师的语言、板书仍是识字课堂最活跃的教学因素,小学生的学习方式是以模仿为主,因此在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教师的仿写尤为重要。我在指导书写前播放生字笔顺动画,让学生熟悉生字笔顺和在田字格中的位置,然后我在田字格本上书写生字,用快拍仪同步放大。学生通过多媒体演示了解起笔和折笔的停顿,再结合教师的重点讲解,明晰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和正确的执笔方法。针对书写基础弱的学生,我放手让写得好的学生在投影平台上展示书写过程,腾出时间进行个别仿写。信息技术手段为教师仿写实现个性化教学,一改传统板书效率低下的弊端,真正实现教与学的良性互动。

评字是写字教学中至关重要的一步,是写字指导的延续和提高。采用计算机教学手段批改评价,具有很强的直观性,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得以充分的感知。一般我会投影几篇具有代表性的字帖,给学生提供评价的标准及评价原则,组织学生互评、集体评议。学生再对照自己的字进行自改,同学之间相互交换、检查、评论,在改正别人不足之处的同时,学到别人的长处。

四、运用信息技术拓展阅读,扩大识字量和阅读量

在识字基础打牢后,我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让学生通过网络收集与课文有关的佳句好文章,拓宽学生的阅读范围,也通过阅读不同的句段篇来巩固识字效果,自然而然地引导学生从“字词句”上升到“段篇”。当然,在阅读过程中,我会注意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引导学生进行阅读积累,积累学习过的生字,积累好词佳句。这样学生的识字量会不断扩大,循环上升,阅读能力不断提高,语文综合素养全面提升。

实践证明,我尝试着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来帮助学生学习汉字,能使学生更好的地音、形、义三方面理解汉字、做到识用结合。巧借现代信息手段能让传统识字课堂大放异彩。教师灵活使用多媒体对症下药,让信息技术在识字教学中轻松跳跃,科学指导学生乐于识字、写好汉字,邀学生共赴一场汉字文化盛会,在这个崭新的科技时代去欣赏二者的协作之美。

猜你喜欢
生字识字汉字
读儿歌识生字
生字辨识大闯关
复习生字字形的方法
识字儿歌
识字儿歌
识字故事
汉字这样记
汉字这样记
识字谜语
生字变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