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提升的策略探讨

2021-12-02 14:59甘肃省定西市岷县维新九年制学校季宏平
家长 2021年14期
关键词:初中语文文章阅读教学

□甘肃省定西市岷县维新九年制学校 季宏平

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容易引起学生厌倦和排斥的不良学习情绪,导致课程教学效率低下,无法达到语文阅读教学的目的。而笔者所研究的阅读教学策略,与自身教学经验相结合,能够在一定程度内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让学生对课堂产生亲近感,进而提升学生对于阅读学习的兴趣,

一、初中语文有效性教学存在的问题

在当今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一些教师的课前准备较简单,授课方式也较为单一。教师不能带领学生以一种宏观的视角阅读文章,未能引导学生在整体把握文章内容,或是深层次上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比如教师在教学记叙文的相关知识时,过于侧重对作者的写作方法和文章结构的分析,忽视了带领学生分析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情感,这就使学生不能深层次地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从而不能使阅读教学取得更好的效果。另外,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教师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要求教师改革和创新教学方法,利用互联网技术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一些教师对这些教育理念认识不足,在实际教学中未能够充分利用好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或者是仅仅利用多媒体展示教学课件,这就造成了教育资源极大的浪费,也不能切实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二、提升初中语文有效性教学的策略

(一)运用多媒体进行阅读教学

多媒体是近年来应用最广泛的教学工具,它有着信息量大且方便快捷的特点,并且可以很大程度上提升教学质量。多媒体技术以其丰富性、实时性,能够让学生快速地投入到课堂当中,激发他们学习阅读知识的主动性。教师还可利用图片、声音、视频开展阅读教学,创造出一种浓厚的学习情境,帮助学生对文章词句和文章的结构以及内涵有更加透彻的了解。尤其是在讲述自然类的文章时,教师以结合多媒体向学生展示美丽的风景图片或者视频,学生对于文章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对于教师教授的内容也就更加有兴趣。

(二)结合生活开展阅读教学

要知道,几乎所有的文章都是来源于生活,作家一般都是在生活的基础上进行艺术的创作的。因此教师开展阅读教学,切忌脱离生活。对此,作为初中语文教师,要鼓励学生善于观察生活,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对文章进行解析。另外,要让学生参与到阅读当中来,比如让学生根据一些记事类文章中的片段排练一个小情景短剧,根据文中人物的性格添加一些台词。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学会揣摩文章中人物的心思,也可以锻炼他们的创作能力,这样的参与式体验就拉近了学生与文章之间的距离。

例如,在讲授鲁迅先生的《阿长与山海经》时,教师可以截取其中的一个小片段,引导学生展开表演或者对话,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提示学生注意鲁迅先生对于“长妈妈”的情感变化,由起初的排斥、厌恶,到“长妈妈”去世时对她崇高的敬意,这些都是鲁迅先生的真实感受。这篇文章写于北洋军阀的统治黑暗时期,作者借“阿长”这位家里的仆人歌颂了劳动者的伟大形象。再比如在讲授朱自清的《春》的时候,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个任务,引导他们提前预习,然后让同学们寻找一些关于“春”的符号或者是图片,然后让学生之间进行相互的沟通交流,以此帮助学生理解文章主旨。

(三)因材施教,实现个性化发展

因材施教是素质教育一直以来的追求,因为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有着独特的想法,而传统的语文阅读模式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思维的发展。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看法,正所谓“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另外,学生之间的学习能力和接受程度也是不一样的,教师要针对学生的个性实施不同的教学策略,注意观察学生个人特点,而不是“一刀切”。更为重要的是,教师要尊重学生自由独立的想法,尊重学生的主体感受。以保证学生能够更加主动地投入学习,对学习阅读产生兴趣。

例如,教学蒙田的《谈惬意地生活》这篇散文时,这是一篇思想性较强的散文,蒙田认为人要自由要惬意地生活,这比生活中的其他事情更加重要。教师可以以此为话题,向学生提出两个问题:1.你如何看待蒙田所说的“惬意地生活”的观点。2.我们如何才能惬意地生活。通过向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教师可能会得到许多截然不同的想法,然而这就是学生独特的想法,并无对错之分,对此,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及时的鼓励,表扬他们敢于抒发自己的不同见解的勇气。在这样的问题互动和讨论过程中,课堂气氛将会变得更加活跃和有趣,阅读教学效率也会得到大大的提高。

(四)读写结合,加深课文内容理解

新课程标准要求初中生在语文学习中掌握听、说、读、写的能力。其实这四种能力并不是简单的分割关系,而是辩证统一的。比如学生的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是互通的,大量的阅读积累可以在他们的写作中见到实效。广大初中语文教师要充分意识到这一点,积极带领学生开展阅读训练,并且在阅读训练后,定期展开相应的写作训练,让学生意识到知识的互联互通性,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而且对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也是大有裨益。

比如,《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这篇文章是议论文的形式,而议论文也是大纲中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的一种文体。因此,教师在讲解完毕这篇课文后,可以让学生进行模仿写作,掌握这种方法。在写作之前,教师需要系统地向学生讲解这篇文章的写作方法和写作模式。比如作者首先分别描述了三个时期中国人的三种态度,然后深入分析了这三种态度的优劣,最后作者根据以上观点,坚定地表示,“中国人没有失去自信力”,并且根据这一观点,提出了自己的论据。在对文章进行系统性的拆解之后,教师就可以让学生根据这篇文章进行模仿写作。教师可以根据当今社会的热点问题提出写作主题,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而且还能锻炼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提高其思想深度。这样,学生就能系统地掌握这种议论文的写作手法:首先对希望反对的观点提出反对意见和理论依据,然后提出自己的观点并且提出论据。只有通过这种系统的读写训练,才能帮助学生同时提高阅读和写作的能力,进而提高他们整体的语文成绩。

三、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要改变传统的阅读教学模式,及时总结教学方法,结合实际教学案例分析自己的不足之处,进而革新自己的教学模式,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猜你喜欢
初中语文文章阅读教学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脑科学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举隅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谈小学低年级有效阅读教学
沉浸式教学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放屁文章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